「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在中國,永遠不缺的就是好事者,於是,有了“四大名旦”,自然要有“四大鬚生”,否則就陰陽失調了。

“四大鬚生”肯定不是評出來的,這四個字的出現時間也值得商榷,“前四大”餘言高馬和“後四大”馬譚楊奚,都是五十年代之後的論調,都是由那些所謂的專家總結出來的。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前後四大鬚生

上世紀二十年代,餘叔巖已享盛名,馬連良和高慶奎也各領一軍——馬年齡雖小但成名卻不晚,1927年已經挑班,於是徐凌霄稱餘馬高為鬚生“三大賢”;三十年代中期,高慶奎嗓敗,有人提出“餘馬譚言”——加上譚富英和言菊朋,以與“四大名旦”相配,這個提法有一定的市場;1942年到1943年,高、言、餘三位先後離世,而票友下海的奚嘯伯已經挑班,於是又有了“馬跳潭溪”之說,這一時期關於“四大鬚生”還有很多說法,“孟馬譚奚”也是其中之一——用孟小冬代替其師的地位——當時“冬皇”確實一時無兩;五十年代之後,又有人把楊寶森加入其中,形成了現在公認的所謂“後四大鬚生”

“前四大”中的餘、言、高同庚,都是1890年生人,但境遇卻完全不同。

餘叔巖成名最早,幼時即以“小小余三勝”之名在天津走紅,但此後卻受困於嗓音和身體,直到1918年恢復演出,成為

公認的“新譚派”的代表人物。餘的舞臺生涯很短——滿打滿算只有10年時間,此後只在義務戲和堂會戲中露演;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餘叔巖便裝照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餘叔巖四郎探母

言菊朋出身名門,高祖松筠,是清嘉道年間名臣。言自幼酷愛京劇——從其自取“菊朋”之名便可見一斑,用功之勤超過很多專業演員,是當年非常著名的“譚派名票”,與餘叔巖堪為一時瑜亮。“下海”之後,言嚐盡辛酸,雖以“舊譚派首領”自居,但卻因嗓音衰敗而不得不另闢蹊徑,而後世所稱的“言派”,在當時也並不被廣泛接受;言沒下海之時,和餘一樣都是“譚迷”,也是藝友,此後卻成為一生之敵。言下海成為“戲子”,而餘卻退隱成了“票友”;言始終演出,餘隻是偶爾登臺;

言越唱越不紅,餘卻是越不唱越紅。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言菊朋便裝照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言菊朋父女之打漁殺家

高慶奎雖然也是梨園世家,但卻始終把自己擺在一個很低的位置,登臺之初便不記牌次、不爭角色、不挑行當,加之演出不惜力,嗓音又高亢激越,因此臺上臺下都有人緣,可惜中年敗嗓,令人唏噓。高雖然低調,但卻有一點非常值得一提:“四大名旦”中,除了梅蘭芳先生以外,其餘三位都給他“挎過刀”。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高慶奎便裝照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高慶奎在《煤山恨》中飾演崇禎

“後四大”中譚富英出科即紅,直到60年代患病休養;楊寶森和餘的境遇相似,都受困於嗓音,但他卻是直到死後多年才被廣泛推崇;奚嘯伯雖也是票友下海但演藝生涯比較順利(反右就另當別論了),不論臺緣和嗓子,都一直保持得不錯。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後四大鬚生:馬譚楊奚

前後“四大鬚生”之間存在著某種傳承和聯繫:

馬連良前後皆有。

餘叔巖——譚富英:師徒、世家。

言菊朋——奚嘯伯:師徒、票友。

楊寶森私淑餘派,也只能放在餘的下面:私淑、世家。

但也可以用另外一個人相替:

高慶奎——李盛藻:翁婿,雜拌。

“馬譚奚李”,也是當年流行過的一種叫法。

馬三立先生在《黃鶴樓》裡曾清楚地提到了“四大鬚生中的李盛藻都是我洗剩下的”。李盛藻是“富連成”的高材生,“科裡紅”,出科即挑班,只是沒能在藝術上更進一步,以至後來知之者甚稀。

不論“前四大”,還是“後四大”,所選之人的年齡、當時的地位、舞臺生涯和藝術造詣都不在一個水平上,所以才沒有像“四大名旦”那樣成為公論。吳小如先生認為“真正執老生界牛耳者,前有餘叔巖,後有馬連良而已。餘子雖各有千秋,終不能及此兩家也。”真是真知灼見!

還有人把周信芳先生也加在這七個人裡面,稱為“八大鬚生”,則更是不知所云了。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馬連良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譚富英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譚富英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楊寶森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楊寶森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奚嘯伯

「天使譚」京劇之亂彈:“四大鬚生”由來,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奚嘯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