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翔實的著作,而非語錄集。這裡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個大概介紹,以幫助我們學習、瞭解這部歷史名著。

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作者老子(傳說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中國古代思想家。

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一、《道德經》人類迄今為止能夠見到的最早的偉大著作之一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著作有中國古代的《連山易》、《歸藏易》和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作品都已經失傳。我們只能從孔子整理修訂的《周易》中瞭解一些《連山易》和《歸藏易》的思想,從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瞭解一些泰勒斯的思想;然而,《周易》和亞里士多德內容翔實的著作成書都晚於《道德經》。由此可知,《道德經》是人類迄今為止能夠見到的最早、最系統、最完整、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二、《道德經》的基本內容及思想

《道德經》是產生在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的諸子所共仰。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聖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稱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則尊稱為《道德經》、《上經》,唐玄宗時時更尊稱此書為《道德真經》。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部分,共81章,1—37章為《道經》,38—81章為《德經》。全書全部內容,主要闡述“道”和“德”的深刻含義。它代表老子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它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天形天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

他認為“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的表現。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本身的種種內涵。

《道德經》為韻文體哲理詩體。其學說大體是從天人合一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為“道”。以至為宗教,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兩面。通常,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通常

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千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

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慾則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慾,則無為而治。“反者道其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之同坐,以柔弱勝剛強。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

至若經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覺”,搶一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覆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哲學依據。

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三、注意一個誤區

在人們的認識中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道德經》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這是一個認識的誤區,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同時,前面說的哲學,並不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四、《道德經》對後世的影響

《道德經》被奉為道家學說的最高經典,是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提出的“無為而治”的主張,曾成為中國歷史上某些朝代(如漢朝)的治國方略,在經濟上可以緩解人民的壓力,對早期中國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一部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影響深刻的名著《道德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