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格物致知”的出現及影響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文本《大學》,我國古代的大學是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為基礎,講究讀書,做人的道理,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終極目標。

後世儒家提倡真正的道德不單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注重的是知行並重的學問。

朱熹把《大學》定型為“三綱八目”, “三綱”亦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發揚本來具有的光明的道德心,在親近人民的過程中推廣光明的道德心,最終實現以至善的道德實踐為目的的三大原則。

“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

個人道德的實踐應以道德心為基礎,要把道德拓展開來,就必須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如果說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要達到的終極目標是“治國、平天下”,那麼“格物致知”就是起點,成為聖人的起點,也是理學的起點。

“格物”和“致知”是兩項最基礎的實踐工夫,是道德修養層層遞進的根本,我們以宋明儒學中的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來分別解釋一下“格物致知”。

程朱學派的代表人物朱熹認為,“格物致知”指的是“即物窮理”,意思是宇宙萬物都有道德價值之理,道德的實踐,必須要對事物加以窮究,並與人充分討論,從而把握道德價值和道德實踐的意義和道理。

程朱理學注重的是世上所有的普通人必須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做學問,看重道德的認知,是一個向外學習的過程。

陸王學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則認為,“格物”指的是“正行為”,“致知”就是“致良知”。實踐道德的基礎在於每個人所具備的良知和最根本的道德心,認為最重要的是承認良知的存在,並把良知在現實中通過道德心充分的表現出來,王陽明看重的卻是道德的實踐,講求當下就有的道德體驗,是一個向內反思的過程。

這兩種觀點雖有所不同,但實質卻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我們把這兩種觀點綜合為:實踐道德的目標,一方面向外學習,一方面又要向內反思,將外在學到的知識,通過內在的反思來理解和消化,“求學與做人,貴在齊頭並進,更貴能融通合一”。

理學發展及王陽明的貢獻



《大學》一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成書遠在先秦時代,東漢鄭玄為之作注,唐代韓愈在《原道》引用其中的“修身齊家”的言論,來論證儒家對現實倫理的重視程度以後,將《大學》視為儒家的基礎,才引起了儒學者的廣泛關注。

進入宋代以後,為了封建制度建設的需要和“道統”意識的強化,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學派便把《大學》從《禮記》裡抽出來,獨立成篇。並把它和《論語》《孟子》《中庸》合編成《四書》,更將《大學》視為“初學者入德之門”, 隨產生了龐大的“理學”的思想體系。

明代王陽明生活在明中葉時期,一方面是程朱理學的一統天下,另一方面思想領域又出現了一些活躍的思潮,這些活躍因素催生了王陽明的思想,讓他依據“格物”、“致知”建立起自己的“致良知”哲學體系,成為自他以後思想界的主流。

朱熹認為《大學》原文欠缺對“格物致知”的解釋,覺得原文有佚失,故寫成《格物致知補傳》來補充。“即物窮理以致知”,窮究一切事物之理,來促進道德實踐的認知,體現事物的道德價值之理。從義理上來說,他把《大學》內容補充的更完整,更系統。

朱熹的“格物”是通過閱讀經典、增長見聞,來喚醒內心固有的天理。“物”在心外,“格物”有一個從外向內發展的漸進式的步驟。



王陽明則把“格物”視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認為“格物”是由內而外的實際認知。

王陽明在“格物”上前後也出現了兩種觀點,他的思想發展的中期階段認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階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礎之上了。

“格物”經過王陽明的先後改造,從“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陽明在認知層面上的深化。“致良知”也是王陽明“心學”思想成熟的重要標誌。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謝謝!看到你這個問題,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請多指教。

1、“格物致知”很簡單,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格物”就是觀察、瞭解、分析、判斷、總結所有事事物物後面的道理。一句話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規律。

比如說,我們下圍棋,圍棋是不是有金角銀邊,只要你懂得這個,不管你是先拿黑子,還是先拿白子,把邊邊角角給佔住,你就佔到先機了。

還有我們畫畫的時候,雖然一張紙大小有限,如何表現一整片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鄭板橋的畫,你觀察他的畫雖然只畫了幾根竹子,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整片的竹林,所以畫畫也是一樣的,要懂得金邊銀角。

2、王陽明小時候,大概16歲時,冒著肺炎的危險,跟朋友一起打賭“格竹子”。通過竹子這個物象,他想要了解事物的生長,壯大,消亡的規律。

3、“格物”這兩個字,用中國佛家的話就叫“參悟”,如參悟人生,參悟宇宙,參悟身邊的事事物物,從而獲得自己內心的覺悟。這就是格物。


4、“致”什麼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為到達,這個就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只有行動才能夠到達。所有心裡要想,身體要去行動,最後才能“致知”。而這個“知”呢,又有兩層意思:一是知識;二是智慧。

因此,“格物致知”不僅僅是要我們獲得知識,更要獲得事物全方位的最本質的東西,是和心相應的“智”。比如我們只要勤奮一點,腦子活一點,就可以學習到電腦的知識,上網的知識,玩自媒體的知識等等,這些知識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要達到“致知”就很困難了。

5、“知”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智慧,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智慧的背後隱藏著“道”。只有覺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間所有的名利所困擾,所汙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這些人,他們在道的層面上了,所以稱為“悟道”。這個“道”是用來幹什麼的?說白了就是讓人覺悟的。人來到這個世間,是要發揮人們心靈的最高價值,這就必須要在道上面。所以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這個人很上道。

6、面對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在講知識,技術,手段等等,把我們這個世界搞得豐富多彩,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已經背道而馳了。所以你才會感覺今天是越忙越亂,越忙越累,忙忙碌碌,人都是恍惚的,精神空虛,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反常的事件等等,都是因為離開“道”太遠了。解決之道就是讓更多的人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答案都在老祖宗的智慧裡,從“道”的層面來生活,大家都會過得幸福,開心!

謝謝!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自由小小影


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應從“格物和致知”兩方面的重要性,必然性來回答,更會深知其中意思!

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在貴洲龍場頓悟之後,首先大悟格物致知之旨,為此,王陽明對《大學》古本宗旨,作出了新的“格物和致知”解釋。在下引用幾句學說言論來解其意。

“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致知者,誠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實。”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個‘明明德’,雖‘親民’,亦‘明德’事也。”

從以上王陽明“格物和致知”新的解釋,就可知“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必然性。為此,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再作以下幾點理解:

第一點:要有致良知的心。

人的行為是“格物致知”最難之處。也就是思想是否合於天理的事。思想合乎天理,基夲上心也自然能中正,自然能修身。深知這點很重要,所以關健要有良知心。

第二點:知和行為一體即可致良知。

端正心性,修身的行為也各有切入點。修養是,就感情發出來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發出來而言的。正心則中正,身修則平和。這點就是知和行為一體就可致良知,這也是必然性的。

第三點:誠意要至純至真,才會收到很好效果。

《大學》的功夫就是誠意,誠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夫,一個“誠意”就全包括了。這點就是誠意要至純至真,一切行為都會有好效果,這就是反應誠意的重要性。

第四點:隨時隨地都在糾正自己的錯誤思想。

“格”就是糾正的意思,糾正錯誤使其復歸中正。格物不分動靜,靜止也是一種事物,就是說不管是動還是靜都要用功。心即理是沒有時間定的,隨時隨地都在糾正自己的心外私慾,這就形成了格物的必然。

第五點: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才會去掉不正其心。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學說,不是說在嘴裡,重要的是表現到行為上,存天理上,無私慾上。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才會有良知行為表現出來。格物和致知,在《大學》中的八條目標中最為重要。

綜上幾點,就是王陽明提出“格物致知”對《大學》新解,也是《大學》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否定了程朱理學“格物”心以不切實際的窮理認識論。(判斷事物的理論)

總之,王陽明新解《大學》中的八條目標,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可歸結為“明明德”,這與程朱理學解釋有所不同。而“止於至善”的崇高境界,反應了,誠意,正心的重要性,格物,致知的必然性。“格物致知”也就成了王陽明新解《大學》的核心思想。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的首創,這兩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中,這篇文字後被宋代的朱熹單獨抽取出來,整理成《大學》一書。王陽明對格物的解釋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豈有內外彼此之分哉?”“格物”“致知”在儒家經典文獻《大學》中有記載。其原文記載如下: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現在我們開始談論“格物”是什麼意思。 我們就取“禮記”和“大學”這四個字,對“禮記”和“大學”這四個字進行“格物”,即解釋“禮記”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同時也解釋“大學”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禮記”這兩個字的意思即“記錄(禮)的做法”,孔子對學習“禮”的做法重視到“向老子問禮”《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 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而真正的要對“禮”字或者“記”字格物的話,不是從甲骨文上的“禮”字和“記”字開始的,從哪裡開始?是從最早的“LI”的發音和“Ji”的發音開始的,沒有發音不可能有文字

現在我們再開始對“大學”兩字開始“格物”、即解釋“大學”兩字是什麼意思。我們對“大學”這兩個字是太熟悉了,但是,由古代的“大學”即《大學》,到現代的大學生的“大學”,其意思是一樣一樣一樣一樣的........,那麼“大學”兩字是什麼意思呢?我就不在各位大學生面前班門弄斧啦…………讓我們自己去對“大學”或者《大學》兩字去“格物”吧,格到什麼程度?格到“致知”的程度,格到能夠“明德至善”的程度



華民學讀道德經


格物致知其實最早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大學》中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一段,但是大學及其之後的儒家經典並未對其意思作出解釋。

這個疑問一直遺留到北宋時期,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對其作出了定義與解釋。

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窮理離不得格物,通俗地講,就是去弄清楚事物的道理,才能成為一個明白人。

而到了明代,心學集大成就者王陽明對“格物致知”這一理論作出了又不一樣的詮釋。

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即對於一切事物的認知,在於我們這顆心。我們這顆心給外界的萬事萬物打上了標籤。

這個理論就比較像佛家的“心外無法”,用佛家的例子解釋,對於我們而言的一個輕鬆跨過的小山坡,對於旁生道的螞蟻之類,可能就是一座大山。因為本體不同,對世間的認知也不盡相同,只是因為我們這顆心對於外界做出的不同投射。

再舉例說明,別人一句無心之談,於我們聽了去,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心態開心的人覺得沒有什麼,而某個敏感的人就開始胡思亂想,想是不是在針對我啊,我是不是得罪他了之類。這是心產生的效果。而要徹知外界的道理,需要先徹知我們這顆心。


禪史倌兒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原文是:“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01 什麼是“格物致知”

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王陽明在《大學問》中說:“ ‘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在王陽明看來,“格物”,就是“正物”,去其惡、以歸於善,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致知”,就是去除私慾障蔽,進而彰顯本有的粹然至善之良知。

02 如何“格物致知”

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必須通過處理普通事務的日常經驗。他說:“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傳習錄》)



在王陽明看來,“物”有“是”有“非”,是非一經確定,良知便直接知之。我們的良知知某物為“是”,我們就必須真誠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為“非”,我們就必須真誠地不做它。這樣去“正事”,就同時是“致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既然人人都有良知,那麼,人人都有做聖人的潛能。只要能夠革除私慾的障蔽,彰顯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之良知,那麼,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紫天雲


“格物致知”就是研究萬事萬物,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嚴格的說,王陽明提出“致良知”。比他早的宋朝先賢朱熹提出“格物窮理”,先秦儒家提出“致知在格物”。


儒學第一期是先秦時期的儒學。那時,儒家就提出了知行關係和物我關係之類的命題。如《論語》:“聽其言,觀其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若浮雲。”《大學》中的“致知在格物”等等。總之,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

《大學》中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儒學第二期就是宋明儒學,包括理學和心學。

朱熹作為受道家思想影響的理學大家,提出“格物窮理,格物致知”這個命題,格就是研究。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學體系。他把太極之理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提出了系統的格物致知說和知行學說,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學說和有關修養方法的學說。

宋朝時,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後取得官方地位,因此程朱理學成為儒學主流。朱熹作《伊洛淵源錄》確立了北宋理學產生、發展、傳衍的歷史統緒,使之具有一個統一的學術流派的地位。

陸王心學吸收了佛家思想,是和程朱理學不同的儒學派別。

中國宋明時期的哲學流派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南宋時期,針對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陸九淵提出“心即理”;針對朱熹“即物”才可“窮理”的理論,陸九淵提出更為便捷的“發明本心”的主張。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在認識論上主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慈善文化研究


歷代大儒對“格物致知”都有解釋,其中王陽明的解釋最為有意思,也最為新奇。

儒家曾提出來一套人才培養方式,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最後這四件事被後人熟知,是儒者的最終理想,而前面四件事卻是實現最終理想的基礎。但史籍有缺,並沒有發現儒家對這四件事的詳細解釋。

從受朱熹影響到與朱熹唱反調,路還得自己走

王陽明曾經受朱熹影響很深,也對他提出的窮極事物蘊含的道理以獲得良知的方法深信不疑。於是,他對著一片竹林苦思冥想了七天七夜,非但沒有想出來竹子蘊含了什麼道理,反而把自己想病了。

也是從這個時候,王陽明認為朱熹的格物方法純屬扯淡的玩意兒。

王陽明認為,“格物”不能像朱熹一樣去格外物,而是去叩問本心。因為道理不在外物上,而在每個人心裡。普通人與聖人的區別就是,聖人可以把矇蔽良知的灰塵擦去,保持內心的通透。所以他要格“心”物,以達到“致良知”的目的。

關於山花的一場“詭辯”,其實是“物”與“禮”的爭辯

有一次王陽明和朋友去山上玩。他的朋友調侃他,你總說心外無理,你心便是全部。那這朵花就在山上,我來不來這花兒都在這兒,開不開、落不落的,關我們什麼事兒呢?

王陽明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不是強詞奪理,而是在說物雖然在我心外,但理卻在我心中。這個花開不開、落不落和我沒關係,但它也得符合我心中的理。

這就是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為的是排除外物的影響而叩問本心,來找到世間的道理。


待曉兒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子對格物致知的解釋,就嫩代表我們普通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規律,只有知道了事物的規律,你才能取得成功。致知就是要學習事物的規律。才能從中總結並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和思想。並且能把你自己的思想和意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其實,格物就是認識事物,致知就是去運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看似很簡單的話語,對世界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日本,是日本幕府末年成了維新志士普遍信奉的哲學,併為維新變法運動造就了一批叱吒風雲、雄飛廟堂的思想家和領導人。他們以心學作為解放思想的武器,提出了:東洋道德,西洋藝術、精粗不遺、表裡兼該,等主張,打破了朱子學固守儒學的孤陋習氣,開啟了學習吸收西方科學文化的新風,為瓦解日本封建體制的倒慕運動做出了充分的思想和輿論上的準備。

由此,日本開啟了通向近代化的大門,為日本實現資本主義奠定了基礎。


歷史的循環


格物致知不是明朝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先秦儒家就有的思想。大致意思就是通過觀察和研究具體的事物,從而獲得知識和思想。王陽明的認識則有所不同,認為應該通過端正處理事物的態度,來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格物致知的起源,是《禮記‧大學》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原文是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八目的後面四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這是君子修養的外在四條,層層遞進。但在之前還有內部四條,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這裡,將物、知、意、心作為層層遞進的四個環節。其中知是知識、知覺,意是意識,心則可以理解為心志。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麼意思,歷代儒學家進行了各自的解讀。

東漢鄭玄認為,

“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唐朝孔穎達認為: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

李翱認為

“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

北宋司馬光認為

“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格,猶扞也、御也。能扞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程顥認為

“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

程頤認為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
“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

南宋朱熹認為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於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


基本上,主流觀點很多沿用南宋朱熹學說,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這也和我們當代的學習經驗比較接近。當然,朱熹說的知,不光是現代說的知識,而是知性,除了一般化知識,還包括了智慧、心得感悟。不過,從這八目彼此的遞進關係而言,知後面還有意,意後面還有心,我倒覺得朱熹的解讀未必就是最接近本義的。

至於提出問的明朝王陽明的說法,則與前面的諸多解釋有不同。

王陽明認為,所謂格物,是“正其事物”,就是說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做到“正”而去掉“邪”。這裡的正邪,既可以指立場,也可以指手段、認識等。簡單說就是對每一件事情,不管大小,首先要分辨是非黑白,採用正當的手段去完成。通過對每一件事物的正確處理,實現個人認知能力的提高,然後才能有後面的誠意正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