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證券遭遇“五殺”後,卻表示“還找不到上班同事”

全通教育大額商譽計提,博雅生物重組被否,越博動力IPO違規,每一件都是資本市場極具話題性的事件,引發輿論陣陣熱議,但這一系列事件背後,卻均與長城證券(002939.SZ)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數據顯示,鼠年開年以來,博雅生物和全通教育均出現重大負面事件,而長城證券則均在其中擔任獨立財務顧問的角色,算上2019年長城證券遭遇證監會三次“點名”,近一年來長城證券已經遭遇“五殺”,包括《華夏時報》、《中國財經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多家主流媒體對相關事件進行報道。



長城證券“五殺”全歷程


兵敗全通教育收購


2月26日,全通教育發佈了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18億元,同比下降14.51%;歸母淨利潤-7.33億元,同比下降11.59%,公司表示出現虧損主要是對子公司和聯營企業進行資產減值合計6.18億元。早在2018年,全通教育便出現上市以來首次業績虧損,虧損原因同樣為大額資產減值,且主要來自對全通繼教的商譽減值。


巧合的是,長城證券為全通教育收購全通繼教的獨立財務顧問,長城證券曾在報告中稱,本次交易將進一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大幅增強公司未來盈利能力,進而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價值,更好的回報股東,但最終結果卻不盡人意。


折戟博雅生物重組


2月中旬,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決定》等三項文件,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隨後在2月18日,證監會併購重組委發佈審核結果,博雅生物(300294.SZ)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未獲通過,成為鼠年首家重組被否的企業。


對於重組被否的原因,證監會併購重組委指出,申請文件未充分披露標的資產報告期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和合理性,未充分披露業績預測依據的合理性,而擔任此次交易的獨立財務顧問正是長城證券。


分析來看,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證監會所指的標的資產羅益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657.69萬元、18836.01萬元、21408.48萬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182.98萬元、1926.99萬元、5245.66萬元,業績出現大幅增長。在評估基準日2019年9月30日,購買的標的羅益生物賬面淨資產1.10億元,通過收益法給出估值15.35億元,增值率達到了1265.08%,原因系其還儲備有多款未上市疫苗。《華夏時報》認為,對生物醫藥行業而言溢價較為常見,但研發中的疫苗前景尚不明朗,會帶來一定的商譽風險。


2019年被證監會多次點名


2019年1月,據深圳證監局發佈的《關於對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2018年7月23日長城證券發生信息安全事件,導致集中交易系統部分中斷10分鐘,反映出長城證券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事件應對方面存在缺陷。


2019年9月,長城證券在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存在盡職調查不充分,現金流預測不合理,未建立相對封閉、獨立的基礎資產現金流歸集機制;存續期間未有效督促資產服務機構履行義務,未有效進行基礎資產現金流跟蹤檢查;臨時報告、定期報告未完整、如實披露基礎資產現金流歸集情況。

2019年末,長城證券違規保薦越博動力一事沸沸揚揚,越博動力上市後業績更是出現“變臉”,證監會認為,長城證券這一過程中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一是在出具的發行人發審會後事項文件中,未向證監會報告以下事項:2018年2月財政部發布補貼標準降幅較大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及該政策可能對發行人及其所屬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行業、對發行人下游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行業產生的影響;2018年一季度發行人客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及其可能對發行人持續經營產生的影響;

二是未督促發行人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上述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以及客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相關內容和風險,未督促發行人在招股說明書中完整披露2018年4月啟動首次公開發行前正在履行的重大銷售合同;

三是擅自刪減發行人2018年4月首次公開發行環節公告的招股說明書“重大合同”內容,該份招股說明書與向證監會報送的招股說明書最終封卷稿相比,擅自刪除原披露的兩份正在履行的重大銷售合同。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37號)第四條規定。


證監會表示,上述違規行為的發生,反映公司內部控制存在薄弱環節,責令長城證券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證券行業文化建設亟待重視


內控薄弱這一說法對長城證券來說並不新鮮,早在長城證券IPO時便被髮審委指出,報告期內長城證券及分支機構、子公司曾受到多起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的行政處罰或監管措施,並讓長城證券說明:(1)受到行政處罰或監管措施的後續整改措施和整改結果;(2)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並被有效執行;(3)是否存在重大違法違規情形。


雖然最後長城證券通過IPO上市,但卻暴露出自內控管理薄弱以及業務頻頻出錯等一系列問題,也讓長城證券在行業內及投資者心理留下不好的印象。此外,長城證券上市之後在內控問題上似乎並沒有出現明顯改善,不僅因內控問題被媒體頻頻報道,更是被證監會多次點名。


近期,各大券商機構通過遠程智能化的方式保障各項服務順利開展,受到輿論一致好評,但長城證券遭遇一系列負面事件後卻無動於衷,並對媒體表示“因遠程上班,暫時未找到業務部門同事進行回覆”,與證券業如火如荼推進的行業文化建設以及聲譽風險管理體系精神相悖。


對於證券業而言,行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速,內控體系建設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券商必須以審慎,嚴格的態度處理各項業務。2月份,各家證券公司已報送《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並被公示,但文化建設絕非一句口號,如若長城證券未能高度重視內控問題,相關計劃或最終只是一紙文書。(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長城證券遭遇“五殺”後,卻表示“還找不到上班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