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政府軍將與利比亞國民軍聯手對抗土耳其,土耳其將要遭遇滑鐵盧嗎?

遠東走廊


最新的消息是,3月2日,哈夫塔爾的利比亞東部政府代表團,在其外交部長阿卜杜勒哈迪·哈維吉的率領下,到訪大馬士革並與敘官員舉行了會談,目的是為了與敘利亞政府之間進行協調,對政治、安全和信息諮詢,並討論有關土耳其對利比亞和敘利亞侵略的應對機制,說穿了就是“討教經驗”去了。

利比亞和敘利亞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一旦因為土耳其的原因聯合在一起,哈夫塔爾的戰鬥力當然會突飛猛進——巴沙爾當初的處境是如何兇險和艱難,能夠殺出重圍屹立不倒,沒有一定的手段是不可能的 ,哈夫塔爾與巴沙爾相比要單純的多,壓力也小得多,但是如何駕馭手下,面對派系林立組成,該怎麼擺佈,用什麼手法讓他們團結一心為己所用,巴沙爾肯定有自己的經驗之談,同時,巴沙爾的政權屹立不倒,外圍的力挺功不可沒,哈夫塔爾也非常明瞭,可是怎麼把這些力量糅合在一起,形成合力,都需要他人點播,以期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巴沙爾不可能什麼都說,可是,面對共同的對手“土耳其”,他就覺得非常有必要和哈夫塔爾交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了 。

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對哈夫塔爾軍事支持,本人認為是不可能的,因為巴沙爾政府自身對兵員需求大,兵員顯得不夠用,更多體現在謀劃和策略上出主意,或者在某一些方面牽線搭橋。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一旦打倒了的黎波里政府,統一利比亞,土耳其在利比亞的利益就會消失,隨之帶來的所有簽署協議變成“廢紙”,土耳其的損失將不僅僅是援助的黎波里物質和經濟上的損失,而是戰略上遭受重創,比如在地中海東部劃界方面。

土耳其出兵和出物資裝備,的確是在下血本,夫法塔爾背後本來就有諸多的支持國家,所以不缺支持者和兵員,缺的是“畫龍點睛”之人,隨著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因為敘利亞關係而發生微妙變化,估計土耳其指望在利比亞想要獲得俄方某些妥協或者幫助,可能性在逐步降低,而土耳其在希臘邊境製造事端,攪亂歐盟,那麼,還想召開如“柏林會議”那樣的協調會,估計也變得不太可能;土耳其在利比亞的力量相對而言變得比較單薄,指望衝突雙方政治解決問題,更加渺茫,土耳其雞飛蛋打的概率越來越大!

2020年3月11日 18.30


見腫消世界


來自法國方面的報道稱,敘利亞政府軍正在和利比亞國民軍計劃結盟對抗土耳其四處紮根的侵略武裝,利比亞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表示,將得到來自敘利亞政府軍1500名軍人的軍事顧問團支援,他們長期在敘利亞對抗土耳其和叛軍武裝,擁有豐富的經驗。
敘利亞政府軍和利比亞國民軍其實一直有著惺惺相惜的關係,巴沙爾甚至在2019年上半年利比亞憤怒火山行動中勸誡哈夫塔爾,能儘快打下的黎波里就一定要儘快 ,否則後期的變數無法想象。如今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軍就得到了土耳其上萬名從敘利亞以及國際上招募的武裝力量的支援,利比亞戰事實際上也陷入膠著。

可以說,這次敘利亞政府軍和利比亞國民軍的結盟是很有遠見而且很有成效的,因為土耳其已經在敘利亞和利比亞陷入了兩線作戰,敘利亞政府軍知道土耳其不是啥好鳥,將利比亞戰事打完很可能兵鋒一轉就得派到敘利亞打政府軍,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與利比亞國民軍結盟,讓土耳其首尾不能相顧,兩線作戰的下場在美國那裡已經得到了證實。
土耳其並非外界想的那樣強大無比,
土耳其所有的反對派政黨都在呼籲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和敘利亞和談,而埃爾多安不僅無視他們的警告,而且監禁了很多土耳其庫爾德進步人民民主黨的議會成員,土耳其前海軍上將圖爾克公開痛批埃爾多安的愚蠢作戰計劃和軍事指揮。蕭牆禍起已經有了徵兆。
土耳其很可能陷入“沒有鄰國”的尷尬場景,相比於埃爾多安上臺執政時期的縱橫捭闔,現在的埃爾多安處處碰壁,一場土耳其的滑鐵盧正在路上。


標槍毒刺


(俄塔斯社女記者在伊德利卜前線站在徼獲的土裝備前報道戰況!)

這種態勢,如果庫爾德人在土耳其內部展開強大的軍事行動,土耳其有可能遭遇“滑鐵盧”!

假如土耳其內部軍民團結如一人,同時對付敘利亞、利比亞,還不至於讓土耳其兵敗回國!

土耳其是北約第二軍事強國,陸海空軍等諸兵種齊全,常備軍力80萬人!對付敘利亞和利比亞這樣的打了多年內戰,國內厭戰情緒特別嚴重的國家,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在土耳其深陷兩條戰線,在久拖不決的情況下,國內如果不穩定,那就徹底輸了!不僅“兩亞”問題解決不了,國家也將一厥不振,從此走下坡路!

土耳其只所以急著要與俄羅斯就敘利亞問題儘快達成停火協議,其目的就是害怕三方聯動,將國家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土已經佔據了敘利亞的大片領土,有人口500萬,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只要土第二野戰集團軍常紮在土敘邊境,就能有效鎮住敘軍的行動,就能長期佔領敘西北!

(俄駐敘空軍蓄勢待發!)

而利比亞呢?民族團結政府已經成不了什麼大氣候,哈夫塔爾緊緊圍攻的黎波里,土耳其派往的軍隊已經抵擋不住國民軍的攻勢,致使多名將軍被斬首,兵員大多逃往歐洲,在此情況下,埃爾多安需要緊急結束敘利亞的戰事,以便騰出手來,拯救利比亞既將失控的不利局面!

(俄敘聯軍全線圍攻伊德利卜!)

而國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也蠢蠢欲動,大有東山再起之勢!這才是埃爾多安最擔心的事。土軍之所以在敘利亞速戰速決,急忙跑到莫斯科尋求停火,的確也是為了防止境內的庫爾德武裝鬧事,這樣的局面,是土根本承受不了的!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給出徵的士兵送行!)

但是,敘利兩亞的戰事恐怕不隨埃爾多安的意願!敘利亞不可能讓土佔領自己的國土、擄自己的人民。很有可能在休整一段時間後,對不斷挑釁的叛恐武裝分子重拾打擊!自3日5日停火協議簽署以來,土仍然不斷的向敘境內增兵,所支持的叛恐武裝一直在對敘政府軍的陣地發動進攻,土無人機還在偷襲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在這樣的戰場態勢下,敘俄聯軍及有可能對伊德利卜的叛軍武裝進行圍剿!

(在利比亞被國民軍俘虜的土耳其僱傭軍!)

同時,敘利兩亞也組成了聯軍,部分敘軍已到了利比亞與國民軍一道圍攻的黎波里,這無形中,將土拖入了進來,致使土耳其深陷兩場局部戰爭中,給土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創造良機!

這樣的作戰的環境已經很不利於土耳其了,埃爾多安會遭遇滑鐵盧嗎?全球拭目以待!

(利比亞國民軍元帥哈夫塔爾視察海軍!)


華正先生


四面楚歌的土耳其,在敘利亞政府軍與利比亞國民軍的聯手應對下,失敗是早晚的事,土耳其真正的滑鐵盧也將不遠了。要知道暫時停戰的伊德利卜,下一次衝突,土耳其將會完全退出伊德利卜,土耳其在敘利亞庫爾德人控制區的佔領也將會非常危險。


科沁雜談


土耳其軍力還不足以與美國比吧?美國兵敗阿富汗,土耳其作為侵略者,在敘利亞、利比亞聯軍面前還不具備優勢。何況利比亞國民軍背後有埃及、俄美支持,敘利亞也有俄羅斯、伊朗、伊拉克什葉派民兵、聚巴嫩真主黨支持。以土耳其的經濟與軍事實力,與這麼多國家開戰,庫爾德武裝也滲入其國土,野心大本事小的土耳其不會有好果子吃。


自由論談




看到提問令人詫異:難道巴沙爾和哈夫塔爾要聯姻?敘利亞政府軍要與利比亞國民軍攜手對抗土耳其?太匪夷所思了吧。這難道是曾被奧斯曼帝國奴役的國家,要聯手對抗繼承奧斯曼帝國衣缽的土耳其?

呵呵,這怎麼看都像是現代版的“王子復仇記”(也即“哈姆雷特”)!


那麼,我們為什麼這樣看待此問題呢?

首先,哈夫塔爾派人去敘利亞重開大使館,是受俄羅斯安排而巴沙爾遵照執行的,是俄羅斯想要打造“前奧斯曼帝國被壓迫國家聯盟”的假象,嚇唬土耳其。巴沙爾不會指望利比亞遜尼派國民軍,會真心幫助自己。

其次,哈夫塔爾也是在搶地盤,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我們不要忘記,盤踞在的黎波里的民族團結政府,才是聯合國承認的利比亞合法政府,而位於敘利亞首都的利比亞大使館應該是它的。哈夫塔爾派人接管使館,並行使國家派出外交機構的權利,有點鳩佔鵲巢的意味。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看清誰是哈夫塔爾的金主和盟友,就能夠知道巴沙爾為何不會真心放心地認這個兄弟。俄羅斯是敘利亞和利比亞國民政府都認可的“大哥”,但給哈夫塔爾提供大量資金和軍火支持的卻是沙特、阿聯酋和埃及。我們不禁要問:沙特會允許哈夫塔爾,支持巴沙爾攻打伊德利卜反叛武裝嗎?巴沙爾會放心讓利比亞國民軍替自己打擊反政府分子?

我們認為,他們共同的敵人只是土耳其,而俄羅斯撮合他們聯手,就是做樣子嚇唬土耳其。但巴沙爾和哈夫塔爾都有各自的小九九:對於巴沙爾而言,多一份國際承認就是勝利。而對於哈夫塔爾而言,在敘利亞擁有一塊外交陣地,是背後金主的主意,他們希望近距離觀察巴沙爾政權,等待一些機會。

那麼,沙特阿聯酋等國,希望敘利亞出現什麼機會呢?我們下回分解。


新文化街男孩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利比亞國民軍和敘利亞政府軍就理所應當的成為朋友,因為它們目前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土耳其!

目前土耳其是兩線作戰,奔波於利比亞和敘利亞之間。前段時間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告急的時刻,土耳其緊急宣佈出兵利比亞。但是這個“出兵”只是口頭宣佈,派過去的兵並不是土耳其正規士兵,而是僱傭兵,基本來自敘利亞反對派。



現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局勢有所緩解,敘利亞政府軍和土耳其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是利比亞內戰還在繼續,為了轉移土耳其的注意力,敘利亞政府軍派出士兵前往利比亞作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敘利亞政府軍此舉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主要是為了表態支持利比亞國民軍。目前利比亞國民軍已經處於絕對的優勢,並且背後還有法國、俄羅斯、沙特和埃及等國家的大力支持,其實一點都不需要敘利亞政府軍,敘利亞政府軍只是想表明一個態度。


而土耳其同時介入利比亞和敘利亞內戰,應該算是其戰略失誤,土耳其遭遇滑鐵盧是必然事件!因為土耳其並沒有與之匹配的國力,如果只是單純的介入兩國內戰,沒有外國介入,土耳其或許可以取得勝利,獲得利益。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無論是敘利亞還是利比亞內戰,兩國背後都有世界大國的影子。

所以土耳其的真正對手並不是利比亞國民軍或者敘利亞政府軍,而是它們背後的那些世界大國,土耳其以一國之力對抗那麼多國家,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不過土耳其已經走上了這兩條路,也只能扛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