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這個鼠年,諸多不易,我們一家三口是第一次在醫院裡過年!

當然,我們又是慶幸的,囝囝雖然也得了肺炎(大葉肺炎),但並不是新冠病毒肺炎!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一、前期門診治療“三天”(2020.1.19~21)

19號以為是流感

【同日消息:19號,武漢疾控中心主任李剛“疫情傳染性不強”】

我在孟州工廠接到家裡電話,問我何時能回鄭州,因為囝囝發燒了。2019年經濟大環境不好,製造業蕭條,很多企業提前放假,我們公司的部分事業部14號就開始放假了,但作為設備部門一直是到了年終反而是檢修任務最多的時候,所以我這邊最快也得20號下午才能回家。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以為囝囝發燒可能是目前爆發的流感引起的,故我讓去鄭州(西區)兒童醫院門診先檢測血相,讓醫生看症下藥應該就很快就能好轉的,而19號的治療過程也類似2019年12月5日治療流感時那樣,“奧司他韋”、“小兒感冒退熱糖漿”、“藍芩”等藥劑開了一大堆,門診醫生的叮囑是“雖然血相檢測報告裡白細胞不高,肺炎支原體也是陰性,流感咽拭子也是陰性,但高燒反覆,且近段鄭州的天氣狀況是霧霾不散、且兒童流感高發,所以先按流感的治療方案服藥三天看看。

20號,高燒不退

【同日消息: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佈,“武漢新冠病毒肺炎會人傳人”】:

下午,廠裡的事忙完後我回到家了,看到囝囝開始咳嗽,無痰乾咳,關鍵是到夜裡高燒不退,一天之內用“美林”退燒超過4次了,這和之前發燒的狀況完全不同,所以不敢怠慢,趕緊在23:30帶囝囝第二次到兒童醫院看急診。值班醫生稱,先按流感症狀治療,並未開抗生素藥,因為怕“美林”的退燒效果不夠,又開有“泰諾”用來輔助退燒(因為“美林”每天的用藥次數不能超過4次,間隔時間不能低於4個小時)。

21號,第三次流感檢測,病毒核酸仍是陰性

【同日消息:21日,湖北省春節團拜會上演員們帶口罩表演節目】

朋友圈裡開始看到大量有關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報道,而這時的我趕緊聯繫老爸問清19號及之前是否在小區內有接觸過陌生人,經查詢基本上發病前幾天,囝囝都接觸的是小區內的小朋友,小區內也無關聯武漢方面的居民。晚上,囝囝的發燒變得嚴重,腋下測溫最高溫度39.6℃,但手腳冰涼。趕緊去兒童醫院找門診醫生,讓再次檢測流感病毒(咽拭子),276元的流感病毒檢測進行了第二次,結果還是陰性,醫生對檢測結果感覺很詫異,但推薦讓我們帶著囝囝直接去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檢測流感病毒核酸。

“六院”,其實是鄭州的“傳染病醫院”,17年前的非典時期,已經在省內人人皆知“六院”的名頭了。在20號時,雖然媒體上還沒有看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河南的確診病例,但朋友圈裡已經聽到了河南省內醫療衛生系統已經開始緊急響應了,且聽到第一例病患來自周口,已轉診到鄭州了。雖然鄭州還未公佈首位確診病例的信息,但兒童醫院的醫生讓我們一家去“六院”檢測流感病毒核酸,確實也讓我們自己感到後怕。

多測一次流感病毒不是我們在意的,我們在意的是兒童醫院不具備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去“六院”做檢測,那個醫院在當時的輿情下讓人覺得有點害怕,加上武漢新型肺炎的疫情突然間席捲了手機朋友圈,一下子讓我們感到內心恐懼。從兒童醫院出來後,我和妻子帶著發燒、咳嗽的囝囝直奔“六院”而去,車上我們一家三口都帶好了口罩才下車,進到六院門診大樓就意識到了“山雨欲來”的勢態嚴重性,雖然明面上的媒體沒有報道任何武漢疫情的信息,但“六院”的防疫反應措施顯然是提前就開始的,進醫院大廳後,先對我家三口進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後,引導人員讓我們去門診大樓外面的隔離區“發熱門診”,到這裡後看到值班醫生都是全副PPE(醫用口罩、連體防護服、護目面罩、乳膠手套、鞋套)坐診。六院的值班醫生除了開具檢測流感核酸的單子外,還給囝囝開了“阿奇黴素”和“金振口服液”,並叮囑“藍芩口服液”和“小兒感冒退熱糖漿”與“金振口服液”藥效有重複,可以停服。檢測結果須到22號下午15點後才能出來,所以今晚還得先回家吃藥治療(奧司他韋、金振口服液、阿奇黴素),晚上到家後都凌晨1點多了,趕緊讓囝囝吃藥睡覺。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二、確定大葉性肺炎“一晚”(2020.1.22)

22號,確定大葉肺炎

【同日消息:22日,孫春蘭副總理開始檢查指導疫情防控】

凌晨5:25,囝囝的腋下體溫最高時40.2℃,到下午15:15之前,囝囝的體溫一直靠“美林”和“泰諾”在交替退燒,囝囝虛弱得在床上坐都坐不起來,只有在高燒稍退後才能勉強起床,一直說沒精神。在囝囝的7歲生活經歷中,反覆高燒只有在他1歲時出現過肺炎支原體感染那次有點嚴重,最後耗了7天才把炎症消除,但腋下測溫高燒超過40°C,這是第一次遇到,關鍵是用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都逐漸失控了。我與妻子除了心疼外,別無他法。

下午16點,我們從六院拿到流感病毒核酸的檢測結果後,確定囝囝確實未得流感(甲流、乙流均為陰性),我們帶著檢測報告趕緊回兒童醫院找值班醫生,醫生給出的建議是須辦理住院觀察治療,因為還無法確定囝囝高燒的病因是什麼,需要持續觀察。住院手續辦理後,我把囝囝自19號開始高燒以來的3天身體反應、用藥明細、體溫記錄一五一十地給值中班的郭醫生做了說明,郭醫生讓先拍個胸片觀察。等一個小時後胸片結果出來後,郭醫生初步判定為大葉性肺炎,胸片不能判斷胸腔內肺部積液的具體情況,所以建議我們去東三街兒童康復醫院拍CT做進一步的確診。本來CT單子安排的是明天上午,因為想盡快確認病症好對症用藥,所以我們這邊開車連夜趕到東三街兒童醫院做了64排CT。23點左右,西區兒童醫院這邊看到了CT片,最終確定大葉性肺炎無疑。在血相報告、流感三次測試等都未找到異常的情況,通過CT反而確定了病因,症狀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對症治療了。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三、住院熬年戰疫“8天”(2020.1.22-29)

大葉性肺炎,是一種急症肺炎,多發於青壯年,兒童出現症狀還真是少見。想想早期用藥,只有在21號晚上時,“六院”的醫生給開有抗生素“阿奇黴素”,這個藥雖然吃了,但仍舊沒能讓炎症減輕,而前期當流感治療時,也確實貽誤了最早的搶治先機。根據醫生的建議,囝囝的大葉肺炎症狀不輕,住院的治療週期大約在10天左右(輕症一般一週之內能好轉),住院的治療費用在8000~10000左右,而實際上我們家在前期門診、檢測、取藥等費用我們已經花了2000多元了。

23號,高燒不再

【同日消息:23日,武漢宣佈“封城”】

囝囝經過住院一晚的用藥,高燒基本上退了,但醫生也明說用了“甲強龍”這種激素藥,因為普通的退燒藥已經起不到作用了,其他用藥主要有“舒普深(進口)、沐舒坦、希舒美等”,另管床大夫張醫生建議做支氣管鏡手術,以利於抽出囝囝左肺內的積液。面對支氣管鏡的手術簽字單,我們夫妻倆猶豫不決,不是3000元的手術費問題,是覺得這個手術是否有必要?經過諮詢周邊的醫生朋友,大多數人的建議是先觀察兩天,若病情靠藥物就能控制,那就沒必要做(實際上22號晚上,囝囝的兩隻小手臂上都被抽了好幾管血了,就是為了給做這個手術做化驗準備,檢測化驗費已經有2000左右了,第二天還要在9:30前不能吃飯、喝水,做麻醉後等手術)。

最終我夫妻倆沒有在手術單上簽字的原因有二:

1、能用藥物控制,就儘可能避免手術。

2、在病症已經被初步遏制時,先按保守治療觀察兩天再說。

【同日消息:24日,湖北7地封城】

在黃河流域生活的中原人,小時候大都聽說過“熬年”的傳說:“年”是一種上古時期的魔獸,每逢除夕夜裡就出來危害人間、散播疾病,人們為了與“年”鏖戰,用爆竹聲聲來嚇跑“年獸”、以“年獸”害怕的大紅色貼門聯並張燈結綵來驅邪。大多數城市,因為環保治理,已經取消了燃放煙花爆竹,傳統的“年味”逐漸變淡,但迎年的儀式仍然存在,只是方式在發生轉變。

因為醫院床位緊張,其實囝囝的住院前兩天一直是在臨時添加的床位湊合,適逢院長查房,還給囝囝送了一串吉祥的燈籠和一個裝滿零食的紅鏽包。除夕之夜,每位住院患者,還發了一張餃子餐券,託院長和醫護人員的福,這個除夕難熬,但“年味”仍然未散。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25號,春節,鄭州的小區出入開始測體溫、登記

【同日消息:25日,湖北除神農架外最後的襄陽城也封了】

鼠年第一天,回家給囝囝做飯,發現小區門衛增加了,紅袖章的一群人給我的“檢查待遇”,同當初去“六院”大廳檢測的模式一樣,額溫槍、登記本、手部消毒。中午時分,還看到機關領導模樣的人三五一群在小區裡指指點點地說些什麼,前面還有人在拍照、錄像,下午,小區裡進來一輛除霾灑水的“霧炮車”,但噴的不是水霧,而是一股消毒劑味。

25號,大年初一,但鄭州萬人空巷、家家閉門,自家居所社區的防疫隔離狀況,幾乎和媒體上報道的河南民間防疫措施現狀一樣,“保持警惕、居家隔離”。

鼠年第一天,好消息是,囝囝後續即便發高燒,也很少再超過39°C了,所以支氣管鏡手術已經和管床醫生商議取消了。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26~29號,治療用藥中開始添加中藥

【同日消息:鄭州市自25號(大年初一)開始,社區封閉、居家隔離】

住院的治療方式,主要是輸液,但也有其他的輔助治療方式。囝囝的管床醫生是有中醫執業資格的醫生,在我們從臨時病床轉進正式病房後,張醫生就給囝囝開了中藥湯劑,一天服一次。囝囝的同室病友,也一樣給開有中藥湯劑,一共5付藥,雖然都是大葉性肺炎,但我們兩家對比了一下,藥的方劑還是有一些區別。除了中藥劑外,還附帶有霧化吸入用藥,機械按摩排痰、理療。

27號時,囝囝睡覺已經不再出汗了,全天激素藥“甲強龍”僅早上用了一劑,並且體溫偶有發熱時也不再超過38.5℃了。

到28號時,激素藥“甲強龍”並未使用,全天體溫未高於37.5℃,於下午15點,張醫生安排讓再去東三街兒童康復醫院做下64排CT。

29號,早上聽護士上藥時說今天就可以出院了,用藥上也少了很多,已開的很多藥也讓退回,去問張醫生時稱:“從CT上看,囝囝肺部積液雖未完全吸收,但好轉很多,可以出院了,考慮到病情並未完全痊癒,給開了口服藥“頭孢克圬顆粒”和5天的霧化用藥,讓我們在家裡自己治療,出院後,要在一個月內避免勞累,避免感冒(會引起大葉肺炎復發),用藥五天後再來兒童醫院複診。”

我一度猶豫不決,但看到兒童醫院緊張的床位,也基本能理解張醫生及醫院的用意(這個春節的兒童醫院人滿為患,床位極度緊張,在囝囝即將痊癒的檔口,需要把床位讓給更需要的患兒,醫院自然會將病情明顯轉好的輕症患者勸離)。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四、囝囝在家的預後10天療養(2020.1.29-2.8)

離開鄭州(西區)兒童醫院後,在家療養的期間還是挺揪心的,因為囝囝的咳嗽、低燒還是存在的。張醫生開的兩種藥“頭孢克圬和霧化用藥(化痰)”用完後,就去醫院進行了複診,其實低燒和咳嗽仍舊存在。門診醫生調出了囝囝28號第二次的CT,並查看了病例,給用藥上添加了“阿奇黴素”,針對咳嗽問題還是肺內積液還未完全吸收引起的,又加了5天的霧化用藥。

2月8號元宵節,經過出院後近10天的療養,囝囝已經不再咳嗽、低燒了,精神面貌又回到了那個“頑皮”狀態。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最後

在陪護囝囝的這20天,行程路線就是“家和醫院”的往返,雖然感覺年過的有點累、有點糟心,但幸福是用來對比才能得出的,與武漢同胞們相比,在鄭州的我們一家又是多麼的幸福的啊,感恩社區辦事處同志們的辛苦守衛家園、感恩醫院裡醫生和護士的精心照顧與敬業、感恩那些得知囝囝病情後給予關心和愛護的親戚朋友們!

“熬年戰疫”:囝囝與大葉肺炎的鏖戰

疫情中,看到的是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病例數字不斷上升,對應的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戰疫”。100多年前的孫中山先生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慶幸不再需要向先驅們那樣用生命和熱血去救國救難,我們僅僅響應國家號召,居家隔離照顧好自己,結合到每個人的行為上,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外出、身體異樣發燒要上報”等,這是每個人輕易可以做到的準則,這是在為自己,也是為了不給社會添亂。雖然在被隔離,但人人都在心繫天下,我們共同的心願只有一個,那就是打贏這場“共同戰疫”,直到我們都能摘下口罩、面帶笑容迎接陽光的一天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