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她們,

有一個光榮的稱呼——警嫂。

曾經,當我們衝鋒在前時,

她們是我們身後最堅強的堡壘。

今天,當疫情來襲時,

她們卻和我們一起並肩向前。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她們,

在社區裡防控疫情,

在網絡上教書育人,

用手中的紙筆記錄下我們奮戰的身影,

......

她們,

用堅強的雙肩和心底的柔情,

支持我們永不後退!


待我歸來,看見彼此微笑

毛永香,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神經內科護士

鄭勇,江北區公安分局江北城派出所民警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夫妻倆一從醫,一從警,平時難有共同休息的日子。2020年春節前夕,就在毛永香和丈夫商量好春節值班後,一同回老家休假之時,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將兩人計劃打亂。面對洶洶疫情,全員停休、全員上崗,除了相互提醒做好防護,兩人毫無怨言、毫不退縮,以堅定的責任擔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2月13日凌晨,毛永香入選為重慶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名成員,即將奔赴疫情重災區武漢市。接到通知後,來不及深情話別,毛永香簡單收拾行裝,一大早便趕至單位集合,開赴武漢防疫前線。援鄂期間,毛永香和隊友一起,以細緻、周全的技術和耐心、周到的服務,堅守重症患者護療一線,贏得全隊肯定和患者讚譽。她以柔弱之肩,勇挑抗“疫”重擔,和丈夫鄭勇雖不在同一城市,卻在不同戰線,共同戰“疫”,守護民安,充分彰顯了巾幗豪氣。


兩個牽掛,兩份責任

範桂華,九龍坡區玉清寺小學英語教師

戴奇華,九龍坡區公安分局九龍派出所社區民警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作為一名妻子,範桂華深深掛念著一直在一線參與戰疫的丈夫;作為一名教師,她同樣深深牽掛著疫情爆發後停留在家裡的學生。為了讓丈夫無後顧之憂,她除了照顧兩歲的女兒,還照顧著年邁的父親,料理家務、陪伴孩子……這是範桂華老師每天週而復始的常態,每天從6:30起床常常都要忙到半夜;為了讓在家學習的學生們跟上教學進度,她每天都會花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備課,準備視頻、圖片、PPT。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要保證教學的效果,她只有付出更多的精力、時間,主動去思考如何通過這種特殊的形式,教會孩子、教好孩子。而上完課後,她還要花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聽、看、閱孩子的口語和書面作業。無論家務和工作多麼繁忙,可是範桂華從來沒有抱怨過。她說:“當了警嫂就要支持丈夫的工作,當了老師就要教好學生,這是我的責任。”


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為親愛的TA減壓

周路人,南川區公安局南城派出所民警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疫魔來襲,一線醫護人員和公安民警承受著最大的工作壓力。特別是餘曉所在的感染科,更是戰疫最前沿。作為醫院骨幹,她被抽調到安定分院隔離點,專職負責接診發熱、發燒病人。在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她常常主動加班連續奮戰在崗位上。對於發熱、發燒病人,既要做好登記、詢問病情等工作,還要進行血常規、肺部影像學檢查等檢查。有時連續工作數個小時,連喝水、上廁所都顧不上,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的她後背常常被汗水浸透。她的丈夫周路人每天走街串戶開展入戶宣傳、人員排查、信息核實等工作,經常以所為家,一連好幾天都在單位上吃住。同在疫情防控一線,兩人卻無法見面,他們只能偶爾通過電話、微信相互鼓勵打氣。“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讓親愛的TA更輕鬆點。”

獨有的幸福

劉玉蓮,江北區紅旗河溝街道黃葛社區綜治幹部

江新鵬,江北區公安分局紅旗河溝派出所社區民警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疫情防控,重在切斷傳播鏈條,其中社區防控是重中之重。夫妻倆乾的工作幾乎相同:外來人員信息落實,外來人員管控責任落實,疫情數據的收集上報,小區物業以及復工復產相關證明的出具,上門入戶摸排核查。相似的工作工作內容並不意味夫妻倆能出入相伴:劉玉蓮和丈夫都是從早忙到晚,碰面的機會都少得很,“幸好面前接了婆婆到重慶過年,孩子有人照顧,我們都是基層工作人員,我懂得他的辛苦,他也能理解我的無奈,這也算是我們獨有的幸福之處吧。”劉玉蓮深情而堅定地說到。


抗“疫”戰場上的神鵰俠侶

廖為為,秀山縣疾控中心檢驗科醫生

楊鵬飛,秀山縣公安局湧洞派出所民警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1月21日,秀山縣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例“新冠肺炎”疑似人員,作為疾控中心檢驗科的一員,廖為為身著防護服進入病房進行採樣並進行化驗,化驗結果顯示為陽性,秀山首例感染病人最終確診。這同時意味著,廖為為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在實驗室裡度過。她的丈夫楊鵬飛,在除夕夜接到命令趕到秀山縣川河蓋地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川河蓋是避暑的好去處,但現在正值隆冬,飄雪又結冰,車輛通行困難,很多時候只能靠徒步走家串戶開展人員排查和防範宣傳。疫情緊急,夫妻倆又都身處一線,但由於工作的緣故不可能見面,只有心念牽掛,直到2月5日廖為為到期解除隔離,夫妻倆當天終於一起從各自戰鬥的崗位上回到家中,一家人得以短暫的團聚。婆婆戲稱:見不到人就似度日如年,“16年”沒見,你倆都快成神鵰俠侶了!


以筆說話 講好政法隊伍戰疫故事

李亞 重慶法制報記者

王遠程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政治處民警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大年除夕夜,李亞和丈夫帶著娃正在他山西老家。王遠程平均一年回家看一次爸媽,這次回家屁股還沒坐熱,接到停休返崗令,就再次挈婦將雛踏上返程戰“疫”路。四天時間內來回折騰數千公里,趕回重慶,沒有喘息,夫妻倆就分別奔向各自的“戰場”。公安隊伍是戰疫一線,開年四十多天,王遠程至今一天沒休;身為政法記者,李亞也沒閒著。堅守輿論陣地,為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鼓與呼”,是她的使命和責任。多次到抗疫一線採訪報道,她也感到害怕,“但想想那些在病毒面前逆行的醫務工作者,想想和丈夫一樣奮戰在一線的公安民警,我遇到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她說,將辛苦奮戰在一線的政法幹警的事蹟和故事報道出來,講好政法隊伍戰疫故事,這是她的責任!


最好的感情,是並肩作戰

馮瀟,萬州區公安局龍駒派出所所長

致敬警嫂——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萬州是重慶離最近的城市,也是此次疫情重慶最嚴重的地區。疫情爆發後,段然主動請纓來到醫院發熱門診開展診療工作。疫情最嚴重地區的發熱門診意味著什麼,他們都心裡明白;一線排查的風險,他們也都清楚,但夫妻倆把對彼此的牽掛放在心底,只是默默投入工作中。龍駒離城區有40多公里,一連多日,兩人沒見過面,哪怕是打電話、發微信都只有寥寥幾次。“我們都知道對方很忙,擔心卻不忍打擾。疫情面前,為了讓更多的家庭平安和團圓,我們別無選擇。”最好的感情,是並肩作戰。他懂她的不易,她懂他的艱辛。


今年的這個春天,

必將銘刻進大家的記憶裡。

我們將會記住,

這些光榮的警嫂,

和我們一起,曾共同面對著危險,

守護著群眾,也守護著彼此。

芬芳三月,屬於全體女性,

更屬於光榮的警嫂們,

祝你們節日快樂,

——感恩,我們曾並肩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