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赤誠守望,並肩戰鬥

  此時此刻,直播鏡頭裡的神州大地上,億萬中國人正在並肩戰鬥,用雙手創造奇蹟

  

神州大地:赤誠守望,並肩戰鬥


  “大家凝聚在一起,有種雖然不能去前線,但也在和抗疫勇士們一同戰鬥的感覺!”觀看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網絡直播時,一位網友這樣感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人們最大程度減少直接接觸,但一顆顆火熱的心緊密聯結,共同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通過直播鏡頭不斷凝聚、集結、壯大。

  直播的遠景鏡頭中,一個個小小的身影正穿梭在沙石泥土間,那是工人們正在熟練操作設備,建造抗擊疫情的生命“堡壘”。一位連續奮戰48小時的工人大哥對著記者的直播鏡頭說:“不敢睡啊,搶工期,就是搶救別人的生命!”一位來自山東濰坊的工人手指劃傷,鮮血直流,但他堅持不下“火線”。有人問:“幹嗎這麼拼?”他捂著手指說:“能提前1分鐘交工,就能提前1分鐘救治病人!”

  通過24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鏡頭,我們看見真實的中國速度。最高峰時600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網友們打趣說自己是“雲監工”,看著各種機械設備“兢兢業業”地挖土、澆築、起吊、安裝。雖然鏡頭很遠,沒有解說、沒有特寫,但大家如臨其境,心氣相通。互動評論裡,一位網友說:“見證‘基建神話’,見證樸實善良的‘逆行者’!”

  不僅基礎設施建設者們在爭分奪秒,此時此刻,全國各地直播鏡頭裡滿是不同行業助力戰疫的忙碌身影:擔起多戶垃圾清運任務的工作人員、“一直在路上”奔波不停的外賣小哥、轉型戰疫物資生產的企業工人……無數平凡人參與的這場戰疫行動,正在將水滴匯聚成海洋。

  通過直播,我們看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方的真實細節,感受生命的希望和力量。武漢“小石榴”出生前,爸媽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剛出生的他不得不和父母暫時分開。這個逆境裡誕生的小生命,牽動著人們的心,大家紛紛在網上“雲守護石榴寶寶”:有人彈琴祝福,有人創作漫畫記錄……有一次,酣睡的“小石榴”閉著眼睛伸出肉乎乎的小胳膊,攥起拳頭放在耳邊,搖晃了兩下又甜甜睡去。看見此狀,網友們紛紛留言:“可愛又健康!”“我的寶貝和你差不多大,你們都要健康長大!”“姐姐去工作啦,過會兒再來看望你!”

  不只是“小石榴”的茁壯成長讓我們見證生命的堅強,通過直播鏡頭,我們見證方艙醫院裡有序的日常,醫患之間友好有愛的互動;見證治癒病人帶著微笑走出病房,對著鏡頭喊道:“度過隔離觀察期,我一定來捐獻血清!”鏡頭裡每一個微笑、每一餐飯食,帶給人振奮和力量。

  通過直播,我們看到全國各地在防控疫情的同時,緊鑼密鼓地備戰春耕春播、復工復產。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1000多個櫻桃大棚迎來盛花期,果農們在做好防護的同時,搶抓農時為櫻桃花授粉;四川省屏山縣佳鑫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復產,工人們在隆隆的機器前加工食品,該廠可以每天向市場供應麵食10000公斤;安徽省滁州市高教科創城園區無人機科技公司的技術員正在安裝調試一批新型植保無人機,努力完成國內外客商的簽約訂單……“做好防護,盡全力工作,就是為抗擊疫情做貢獻!”“看到大家都沉著應對,恢復工作,我就放心了!”“後天復工,期待回到崗位上!”網友們在屏幕前看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心中也充滿了幹勁。

  復工之外,師生們也在直播中“回到”課堂。“同學們上午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量子效應裡非常重要的內容——超導。”從教71年、95歲高齡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張禮,親授“量子力學前沿選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張禮教授像往常一樣用下午加晚上的時間備課,親手製作演示文稿:“只要腦子還行,我就不會放下!”張禮教授的可敬堅守,是萬千教育工作者誨人不倦的縮影,而學生們也沒有放鬆學習。感染新冠肺炎的高三學生在方艙醫院治療仍埋頭做題;16歲少女步行1小時山路,在信號更好的地方收看網課……師生們通過網絡直播相聚在“雲端”,折射出追逐夢想的力量。

  此時此刻,直播鏡頭裡的神州大地上,億萬中國人正在並肩戰鬥,用雙手創造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