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000人到只有1人,守望“沉睡”的聯想武漢基地

從11000人到只有1人,守望“沉睡”的聯想武漢基地

來源:21Tech(News-21)


編者按:我們今天記錄武漢遭受一時重創卻又堅強屹立的製造業,就是為這座英雄的城市和堅守在這塊土地上的每個普通人加油。


災難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災難成因的漠然,以及遺忘。面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疫情,21Tech記者筆下的新聞也是為未來記錄歷史的初稿。


疫情尚在膠著,復工之路並非坦途,尤其是重災之中的武漢製造業復工更是充滿變數。我們希望直達一線的報道在真實記錄武漢製造業艱難復工之路的同時,更能將他們的堅忍和可貴傳遞出更多的能量。


每天上班時間,聯想武漢基地只有林東東一個人在。


“(早上)8點來(下午)6點走,準點上班,上班期間主要就是打電話開會。”作為聯想武漢基地的一員,林東東在公司裡並沒有閒著,“昨天一整天開8個會,最多一天9個。向集團彙報,與海外業務團隊溝通,召開內部例會……各種。”


儘管林東東的日常安排很滿,但聯想武漢基地暫時還沒有復工。新冠病毒疫情下,湖北省內的復工日期一拖再拖。1月29日,湖北省要求全省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13日24時。2月13日當天,湖北再發通知,要求省內各企業不早於2月20日24時前復工。


而最新的消息是,復工時間再次推遲了20天。2月20日,湖北官方下發通知稱,省內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於3月10日24時。“復工企業要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企業防疫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堅決防止聚集性感染。”


“除了武漢和成都的工廠之外,目前聯想在中國的絕大多數工廠已恢復生產,”2月20日,在接受包括21Tech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武漢是我們智能手機的生產主力工廠,我們正在等待政府的最新指示。”


沉睡的工廠

曾經容納11000名員工的聯想武漢製造基地,如今偌大工廠內,每天只有林東東一個人在“堅守”。


從11000人到只有1人,守望“沉睡”的聯想武漢基地


“孤獨倒也談不上孤獨,但就是感覺挺特別的,”林東東向21Tech記者感慨道,“過去工廠多熱鬧啊。”


確實如此。就在一個月之前,這個擁有貼片線20餘條、測試線50餘條、包裝線40餘條的聯想製造大本營,尚還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工作。作為聯想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自有工廠,聯想武漢手機整機佔集團每年4000萬產量的六成,並出口至全球160餘個國家與地區,其餘四成以組件形式發往聯想位於巴西、印度與阿根廷的工廠,最終作為成品銷往全球。


而如今,這樣一個熱鬧的基地,已沉睡了將近一個月。對於基地的員工而言,能做的事情只有等待。


“只能等了。”一位聯想武漢基地內部員工向21Tech記者無奈道,“武漢從16日開始100%排查不讓出門,這幾天封小區、封車,人根本出不去。”


除了武漢市內小區封閉、無法出門之外,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聯想武漢員工身處異地,在當前狀況下難以返崗。其中既有外省的,也有不少是湖北其他城市的。21Tech記者獲悉,聯想武漢基地員工90%以上在湖北,單武漢本地僅佔40%,剩下來的員工分散在孝感、黃岡等其它城市。


林東東本人能重返工廠,算是一個僥倖的意外。1月23日,在武漢“封城”之前,林東東回到了自己的北方老家。29日,看到湖北省內企業復工時間預計為2月14日,林東東開始規劃自己的行程。


“通過各種關係開了介紹信,想在自駕返漢的路上當‘通行證’試試,結果遇上華北大霧,高速封路,自駕只能作罷。”林東東回憶著自己當天漫長的“返工路”。


後來,林東東又改乘終點為長沙的高鐵,寄希望於跟列車員交涉後,能中途在武漢開門放行。“幸運的是,最後真的在武漢下了車,否則坐到長沙去,又得就地隔離14天。”


因此,即便政策層面准許企業復工,如何讓員工各就各位,也是一個難點所在。


有序地“動起來”?

作為本次疫情的中心,湖北省的復工時間遲於其他省份。在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將復工時間定於2月10日之際,湖北省便提出省內企業復工不得早於2月14日。


這一決定並非難以理解。“其實2月13日時,我們一方面希望復工,另一方面也心有餘悸,”一位聯想員工向21Tech記者袒露自己的心情,“復工之後,在當時的疫情下,公司能保障員工的安全嗎?”


不過時至今日,相關的顧慮已經大大減少。“目前園區整體情況還好,沒有感染的情況。”該員工指出,“宿舍內的員工自1月31日便開始自我隔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是相對安全的。”


事實上,目前國內已有多個省市開啟了“搶人”大戰。


早在2月16日,廣東東莞便包車從雲南昭通接員工返崗復工,廣東佛山亦公開承諾,絕不允許出現一家企業因為缺乏防控物資而無法復工復產的事。


浙江義烏則24小時在線接受企業復工申請,浙江東陽市調集15輛大巴,從貴州運送復工工人返回浙江,全程警車護送。


根據百度遷徙地圖顯示,自2月中旬開始,廣東一直位居人口迴流省份之首,江浙緊隨其後。2月19日,廣東、浙江、江蘇三省的人口迴流比例分別為19.02%、7.92%和7.31%。


楊元慶則表示,預計到2月底,聯想深圳工廠將可以恢復100%的產能,合肥工廠可以恢復70%的產能。“聯想非常有先見之明,其實我們早在春節之前,就全力將工廠所需的各種零部件,哪怕是最小的包裝,都儘快入庫,大約已準備了幾周的供應需求。”


對於武漢而言,目前卻仍只能沉寂。誠然,在楊元慶看來,藉助聯想全球工廠佈局的“大盤子”,本次疫情對聯想產生的影響可控。他介紹,除了聯想在華其他工廠已陸續開工、能夠減少此次疫情對聯想業務的影響之外,聯想在全球還有工廠佈局。


“比如智能手機,我們在巴西和印度也都有工廠,所以他們最近也都在加班加點,使我們的共贏能夠滿足我們智能手機的兩個主要市場——拉丁美洲和北美,”楊元慶表示,“在PC、數據中心服務器業務方面,我們也在充分地利用我們在墨西哥、美國、印度、日本的工廠,來幫助滿足我們現在中國工廠設計產能所需要的需求。”


同時,對於武漢基地本身而言,一個萬人的工廠,一旦復工確實面臨相當的不確定性。“如何確保完全復工之後沒有病例、沒有確診,這是一個挑戰,”一位行業內部人士向21Tech記者分析稱,“畢竟聯想製造基地還是有一定的人員密集度的。”


不過,在該人士看來,小範圍的復工嘗試或許值得考慮,尤其是在聯想武漢園區宿舍員工已內部隔離20多天,處於“安全”狀態的情況下。該人士指出,此時政府層面在出臺政策時,或許可以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一些。


“企業面對復工,會進行各種各樣的安全預案,但現在完全停止的狀態下,這些預案也停留在紙面上。”前述人士表示,“哪怕只是有序地、慢慢地動起來,也好過當前完全靜止的狀態。”


(文中林東東系化名)


從11000人到只有1人,守望“沉睡”的聯想武漢基地


從11000人到只有1人,守望“沉睡”的聯想武漢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