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同行 並肩戰鬥——海南馳援湖北抗疫紀實

江海同行 並肩戰鬥

——海南馳援湖北抗疫紀實

■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李磊

千里援湖北,勇士再逆行。

2月15日下午,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候機大廳內戰旗獵獵,100名白衣戰士集結待發。他們個個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即將奔赴湖北省武漢市,直抵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線。

這是繼1月27日我省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發以來,海南向湖北派出的第5批醫療隊員。至此,海南共派出525人馳援荊楚大地。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國,湖北“病情”最重,千里之外的海南人民為其揪心、牽掛。

抗击疫情·动态 | 江海同行 并肩战斗——海南驰援湖北抗疫纪实

海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出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馳援湖北工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分批將精銳醫療隊伍、新鮮瓜果蔬菜送往荊州、武漢等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短短十幾天裡,我省共組織5支醫療隊伍、6批新鮮果蔬向湖北“逆行”。瓊崖兒女用實際行動,為湖北疫情防控工作送去力量、增添了信心。

江海相隔,卻心手相連,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海南誓與湖北並肩作戰!

全國一盤棋,海南湖北心連心

全國疫情防控看武漢、看湖北,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從這份海南援助湖北的時間表可以看出,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起,海南對湖北的援助就接連不斷——

1月27日,海南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啟程;2月1日,海南首批馳援湖北的瓜菜運輸車隊出發;2月3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出征;2月4日,作為第3批海南馳援湖北的醫護力量,海南護理專業醫療隊從海口飛往武漢……

2月13日上午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會議明確要求,要從大局出發,落實好中央“省市對口支援湖北”的部署,與湖北荊州方面建立定期聯繫,竭盡所能幫其解決實際困難。

2月13日下午4時許,14輛重型大卡車整齊“列隊”在海口新海港碼頭,滿載380噸海南瓜果蔬菜駛向湖北荊州——這是自2月1日以來,我省捐贈給湖北的第6批冬季果蔬。

2月14日下午,省委書記劉賜貴專程來到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候機大廳,代表省委、省政府和海南人民,為第4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逆行”的白衣勇士們送行。面對整齊的隊伍,劉賜貴告訴大家: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統一部署,海南和廣東對口支援湖北荊州,這對海南來講是一次“大考”。省委決定成立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揮部,大家要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發揚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精神、特區精神和椰樹精神,充分發揮前方臨時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當地黨委的領導下,與當地醫務人員密切配合,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舉措,共同戰勝疫情。

同樣的諄諄囑咐,也出現在1月27日海南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發之時。當天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為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伍送行時叮囑,希望大家謹記自己身後代表的是海南和海南人民,到了武漢要一切行動聽指揮,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履行好各自職責。

為了確保防疫工作順利開展,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前3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征後堅持“防疫戰鬥在哪裡,支部建立在哪裡”,均申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隊員們也在前線紛紛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向黨靠攏。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救援隊領隊、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蔡毅說,黨支部建起來後,大家就有了主心骨,也有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

2月8日、9日兩天,在湖北荊州市中醫院、荊州市傳染病醫院、監利縣中醫院、石首市中醫院、公安縣人民醫院等抗疫一線,我省首批馳援湖北省醫療隊的20餘名醫療隊員,面對黨旗高舉右手,握緊拳頭,莊嚴宣誓,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因為戴著口罩,人們看不清他們的臉,卻能聽到他們響亮的誓言:“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鏗鏘誓言,響徹湖北抗疫最前線。

義無反顧,向屬於自己的戰場“逆行”

海南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征的那幾天,一張照片在海南人的朋友圈裡廣為流傳——即將出徵時,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護士葉智超和妻子在醫院門口緊緊相擁。

作為海南首批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葉智超因不願同是醫院重症科護士且懷有身孕的妻子擔心,事先沒有把報名馳援湖北的消息告訴她。直到1月27日出徵那天,妻子才從同事口中得知他即將奔赴荊州的消息,交班後立即跑向門診大樓,抱住整裝待發的丈夫淚流不止。

夫妻倆的眼淚讓人共情。誰沒有牽掛的家人,誰又願意自己的家人以身犯險?

接到出征號令時,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隊員、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生陳成輝僅用1個小時就收好行囊趕到集合地點。出發前,他把骨折未愈的兒子託付給家人,再過兩天,就是他女兒的週歲生日。

在荊州一線奮戰多日後,海南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護士何書玲才往家裡打去第一通電話。通話40分鐘,年幼的女兒哭喊了整整30分鐘——她要媽媽回去。

“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我也想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但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有我的戰場。”何書玲說,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只有義無反顧地“逆行”,才對得起這份職業。

省衛健委藥政處幹部羅紅強和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院長吳波是湖北人,疫情暴發時,他們正在老家度假或探親。得知海南向湖北派出了醫療隊,他們主動請纓要求加入,並第一時間趕到前線與醫療隊會合。很多人不知道,吳波此次回家,是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

投入戰“疫”一線後,他們把對家人的“狠心”,化作了對患者的滿腔熱血。

海南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護士張屏在照顧一名患者時被嘔吐物濺了一身,顧不上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她立即和同事對患者採取清理呼吸道等搶救措施。待患者轉危為安後,她才用最快的速度更換了防護服並進行全面消毒,又一次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隊員、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生程少文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醫護人員值班時,因為防護服密不透風,護目鏡戴上沒一會兒就會積滿霧氣,不到兩個小時霧氣就形成了積水。他藏在護目鏡後那雙潮溼而佈滿血絲眼睛的照片,在人民日報、海南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發後,感動了無數人。

海南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儋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於承新一次值班長達15個小時,其間沒喝過一口水,防護服褲腳裡積攢的汗水都能晃動了。因為長時間缺水,他的嘴唇乾裂出血,卻還在用沙啞的嗓音不停地勉勵病人:“相信我們,讓我們共同等待康復出院的那一天。”

海南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張敏曾參加2003年抗擊非典的戰鬥,這一次,她又站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

張敏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為了節約物資、節省時間,隊員們即使在防護服裡穿著紙尿褲也不敢吃喝,“下班後摘下護具,臉上都是壓力性損傷。但大家不敢懈怠,支撐我們的是一個個患者眼中滿含的期待。”

跑贏時間,共迎最後的勝利

因為這份期待,馳援湖北的每一個海南人都在與時間賽跑,想盡己所能多做些事——

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吳海棠一個不漏地對患者進行會診指導;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蘇春芳多次主動申請對危重病人進行診療;海口市人民醫院醫生鄧超多方聯繫問詢終於拿到湖北兒童病例的治療方案,組織科裡全體醫生深入探討,給收治的小患者量身定製治療方案……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車隊的隊員們在馬不停蹄駕駛10臺特種醫療救援車抵達武漢後,就立即隨著醫護人員投入了一線抗疫戰鬥。在按時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之外,他們還主動承擔起大家的生活安排及消毒保障工作。車隊隊長王元春說:“醫護人員去前線壓力那麼大,我們能多為他們分擔一些就多分擔一些!”

除了日常治療和護理,海南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緩解緊張情緒,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有時,醫護們還要帶著患者一起進行舒緩運動、穴位按摩等,幫助他們改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提高人體各項生理機能。

2月12日,輕快的儋州調聲《囑姑九點半》在武漢方艙醫院裡響起。從海南支援湖北護理團隊聯絡員、省中醫院護士吳海豔發來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幾名海南護士正唱著儋州調聲,帶動輕症患者一起舞動。

同一天,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生遊傳華等人也帶著患者們跳起了廣場舞:“方艙醫院裡的舞步,是壓抑下的發洩,是淚眼中的歡笑,讓大家暫時忘卻了疾患帶來的痛苦和怨氣,讓每一個參與者都露出了由衷的微笑。”

從葉智超在監利縣中醫院寫下的抗疫日記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位30多歲的患者在海南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從悲觀沮喪到樂觀堅強的心路歷程——入院初期,患者“不肯配合治療,把呼吸機的面罩扯掉”;入院幾天,患者“狀態好多了,可以自行左右側身”;接受多日治療後,患者在紙上用工整的字體寫下“我想喝果汁,想喝碳酸飲料”……

一個個重症患者逐漸好轉,一個個輕症患者出院回家,海南醫護工作者馳援湖北的半個多月裡,捷報不斷傳來——2月3日,江陵縣首例重症患者治癒出院;2月5日,公安縣首例治癒患者出院;2月5日,監利縣首批4位患者治癒出院;2月7日下午,荊州市首例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其中,荊州這名患者的較快康復,體現了中醫藥在治療疫病上的一定優勢。這一成功案例的背後,蘊含著海南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李華的心血:“他能康復,我們這段時間的付出和辛苦就是值得的。”

日夜奔襲,“菜籃子”為湖北送果蔬

行軍打仗,糧草先行。

在全國疫情防控進入膠著對壘狀態的關鍵時期,保障重點地區人民群眾特別是一線人員的健康膳食需求尤為重要。作為全國冬季“菜籃子”,海南對此義不容辭。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農業農村廳和相關市縣全力保障,分批向湖北捐送了大量新鮮果蔬。正如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許雲所說:“湖北人民什麼時候需要果蔬,海南人民就什麼時候送去!”

自2月1日來,短短13天時間裡,海南先後向湖北發出6批共80車、1800多噸果蔬。

省現代農業檢驗檢測預警防控中心新海港站站長杜庚山介紹,送往湖北的愛心果蔬均經過嚴格的採樣和檢測,保證新鮮、安全、優質。此外,農業部門還為運輸車輛開設了綠色通道,確保果蔬能在最短時間內抵達湖北人民的餐桌。

為了加快運輸速度,開往湖北的果蔬車隊均實行雙司機制,不少司機曾去過湖北,對路線和路況十分熟悉。以第6批果蔬車隊為例,他們從海南出發,大概一天一夜就能抵達荊州。

據瞭解,這些果蔬除了供應湖北本地群眾外,還將重點保障新冠肺炎患者,以及全國各地支援湖北防疫工作的醫療人員和部隊官兵。

海南日報記者從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發來的照片上看到,武漢方艙醫院患者的飲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正餐是兩葷一素還有新鮮水果,為他們恢復體力、戰勝病魔打下了堅實基礎。看著患者吃的開心,隊員們也為此感到自豪:“這些食材,就有不少來自海南。”

來自海南各界的愛心也在向湖北湧動——海南中學3名高中女生在2天內募集了近12萬元的善款,採購了60噸瓜菜運往武漢;留學美國的海南高中生王賀發動同學和親友一起籌集了6萬元善款,全部用於購買口罩等醫療物資,送往我省對口支援荊州的醫療隊……

心手相連,千山萬水阻不斷江海情

2月8日,一封以“江陵縣郝穴鎮全體人民”名義寫的感謝信送到海南馳援湖北醫療隊,並委託他們轉達對海南的謝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回望過去的幾天——2月3日,海南定向捐贈共計5萬隻口罩運抵江陵;2月6日,海南定向捐贈3000套防護服送達;2月7日,海南定向捐贈5000斤蔬菜水果送達……一批批救援物資相繼抵達,給郝穴全鎮人民送來了無限希望。

同情相成,日親日近。海南、湖北,雖江海相隔,但這段時間以來,長江和大海共同見證了剪不斷的兩地情。

在武漢、在荊州、在公安……湖北的各個通道閘口,執勤的交警向掛著“瓊”字車牌的海南車輛莊重敬禮;湖北的多個市縣紛紛掛出橫幅向海南致謝;元宵節當天,在武漢、荊州兩地奮戰的海南醫護人員,都收到了當地企業、群眾送來的熱騰騰的湯圓;公安縣人民醫院附近小區的居民,還自發捐款購買蔬菜肉類,送至海南醫療隊奮戰的公安縣人民醫院,並在這些蔬菜肉類的包裝外,附上一張張紙條:“海南醫療隊辛苦了,為你們加餐!”……

“感謝海南醫護人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師傅路上注意安全,等疫情過去,我到海南找你們玩!”……一聲聲感謝,一個個約定,一份份期盼,把海南與湖北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迎著戰“疫”勝利的曙光,海南網友發出邀請:“疫情結束後,歡迎湖北朋友來海南!”湖北網友也應下聲來:“到那時,我們要在灑滿陽光的金色沙灘,曬一曬疫情期間堆積的負能量;吃慣了重口味的湖北菜,我們要嘗一嘗清甜可口的椰子雞!”

(海南日報海口2月15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