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中汽研”對於汽車圈內人士並不陌生,前陣子引發熱議的CN95空調濾芯認證,就是出自這“一”機構。

近日,一條《中汽研推出“智慧健康座艙”認證》的消息再次引起筆者注意,根據報道,“智慧健康座艙”分為“健康座艙”和“智慧座艙”兩個認證方向,其中健康座艙包含清新空氣、抗菌防黴、健康選材、電磁潔淨、低噪隔音五個認證維度。智慧座艙包括智聯四方、智享樂趣、智能守護、智慧交互四個認證維度,共9個維度組成最高9A級“智慧健康座艙”認證。

水滴汽車APP一直對這些有“巧立名目”之嫌的認證持保留意見。CN95熱度未退,難道“中汽研”還不滿足,又迫不及待地推出一大波花式認證了?

這次我們真的冤枉人家了,因為此“中汽研”,非彼“中汽研”。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都是“中汽研”,卻不叫“中汽研”

筆者查詢發現,所謂“中汽研”並不是正規的官方簡稱,它甚至指代的都不是一家機構。在國內,有兩家機構“共享”這個稱謂,分別是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兩家機構的官網介紹,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總部位於天津,是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的中央企業,是在國內外汽車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科技企業集團。其下共有職能部門9個、部門及全資子公司22家、控股公司7家,業務涵蓋行業服務、標準業務、政策研究、檢測試驗、工程技術研發、認證業務、大數據、工程設計與總包、諮詢業務、新能源、產業化和戰略新興業務等12大領域。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官方簡稱是“中汽中心”,業內大名鼎鼎的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就是出自這家機構;之前推出全新汽車空調濾芯認證標準“CATARCCN95”的中汽研華誠認證(天津)有限公司,是中汽中心旗下的一個檢測認證事業部。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而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為“中國汽研”。該機構始建於1965年3月,原名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系國家一類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為重慶汽車研究所,同時轉製為科技型企業。2003年,劃歸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6年,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重組,成為其全資子企業。2007年,更名為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並整體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1月,整體變更設立為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11日,中國汽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近日媒體報道的“智慧健康座艙”認證,是中國汽研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重慶凱瑞質量檢測認證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推出的業務。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按照兩家機構對下屬部門或企業的命名方式,以及在行業的知名度來看,“中汽研”應該說的是天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多數嚴謹一些的汽車媒體在報道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時,則會用中國汽研這一簡稱。

基本評價維度,不同排列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中汽研和中國汽研不存在“誰是李逵,誰是李鬼”的情況,它們都是國家正規機構;華誠認證中心與凱瑞認證中心,也都具備相應的認證資質。

不過即便如此,一字之差,仍有本質區別。連汽車業內人士都常常把兩家當成一家,更別說普通消費者了。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而且,讓人犯暈的不只兩家機構的名字,還有它們出臺的認證標準。筆者查詢發現,中汽中心除了業界熟知的C-NCAP,還有一個C-ECAP,即中國生態汽車評價規程。該評價體系早在2015年就編制完成了,2019年進行過一次修訂。

根據官方介紹:“生態汽車評價是基於生態設計的理念,在汽車產品的全生命週期內,對汽車產品健康、節能、環保等績效指標進行的綜合性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生態汽車等級劃分的認證活動。”

C-ECAP包含車內空氣質量、車內噪聲、有害物質、綜合油耗、尾氣排放五項基礎評價指標,以及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核算報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和零部件生命週期評價報告三個加分項。結果以直觀並量化的等級評價——白金、金、銀、銅牌以及無牌形式進行發佈。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而在中國汽研推出的“健康座艙”認證中,筆者也能看到相似的認證維度。我們暫且相信,每家的認證標準都是科學的,而且可能是目前國內的最高行業標準。但細品之下,卻有“奸商”的味道。

水滴汽車APP在《好一個CATARC:車企營銷需要什麼,它就“生產”什麼》一文中,曾提到,在過濾飛沫病毒上,CN95空調濾芯與過去幾年車企宣揚的PM2.5濾芯實際沒有太大差別。

基礎評價項目還是那些,只不過組合方式不同了,再換一個說法重新包裝,看上去就與當下的市場風向和車企營銷口徑“相得益彰”了。C-ECAP的官方介紹最後寫道:“按照季度發佈評價結果,生態汽車將獲得對應等級的認證標誌,企業可將認證標誌張貼在汽車相應位置,並用於媒體宣傳。”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權威機構,公信力卻打了折

當然,嚴格說認證機構順應市場趨勢更新認證標準沒有錯,但它們最重要的使命不是為企業背書,而是為消費者提供權威的參考依據。此前,CN95引發爭議,原因就是這一認證可能誤導消費者,讓大家以為,擁有CN95空調濾芯就能防範新冠病毒。

最新的“智慧健康座艙”認證也有類似的問題。其中“智慧座艙”的考評讓人難以苟同,僅憑聯網效果、音視頻質量、語音識別率等最基礎的項目,就能認定車機的用戶體驗一定出色嗎?中國汽研可能對“智慧”一詞有什麼誤解。

不少消費者也對水滴汽車APP表示,現在市面上的認證、評級、獎項名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背後的評測機構也是一個比一個權威,但看多了,反而不太當真了。甚至有車主稱,比起各種認證,他更相信親朋好友的推薦。

誰是“中汽研”?誰是真“權威”?

毫無疑問,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正在走向成熟,在對標歐美多年後,我們應該,而且也能夠建立自己的汽車質量評價體系。但與此同時,國家賦予檢測認證機構的公信力不能被濫用,否則權威認證非但不能引導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反而會擾亂市場,誤導消費者。

對於汽車企業來說,應對寒冬的最好方式是苦練基本功,提升產品力與品牌價值,做好這些比在認證上下功夫更實際。

如今,國內汽車市場已進入殘酷的洗牌期,既然車企面臨優勝劣汰,那些“花式”權威認證是不是也該經歷一波大浪淘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