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潛力的三座城市合肥,福州濟南,誰未來能成為新一線?

合肥高端製造業近十年在狂補基礎設施(合肥那些年固投一直全國前幾)的基礎上,

和京東方合作,為此合肥市政府不惜掏了一大筆錢,硬是把京東方留在合肥,開始進軍屏幕行業。從6代線、8代線、10.5代線一路玩大,最後打破日韓封鎖,進入市場大佔有階段。期間大量下游產業被拉進合肥,最終讓刷GDP利器聯寶落地合肥,接著開始從芯。

終於到今天的主題--前景。幫前景背書的一定是經濟基礎,經濟基礎的核心環節在於產業結構。鑑於現在特殊的情況,不多解釋,請自行在專業論壇搜索合肥長鑫。對於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合肥升級速度在二線城市裡面算是非常快的,而且已經做出成就,比如中國聲谷。寒武紀、商湯等開始佈局合肥,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當然,如果說前面是小前景,合肥還有兩個大前景:量子科技,可控核聚變。這是未來科技,國外在這兩個領域的投入巨大,國內投入也開始進入上升期,特別是量子技術,一系列基礎科研進展已經推動現實應用。原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畢業去向一直被廣泛“詬病”,隨著合肥

經濟基礎的變化,在外國科大系企業赴合肥投資和科大畢業留肥創業比例大幅改善,其中每一個人都是巨大的生產力

合肥這座城市確實是一個奇葩,奇葩在於他從2005年開始,每一次產業升級都跟上時代發展風口,正所謂站在風口的豬都會飛,合肥就是這麼飛起來的。當然,合肥的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只是城市迅速變大,高樓逐漸變多,但合肥產業結構卻已經形成政-商雙促進的良性循環。

中國最有潛力的三座城市合肥,福州濟南,誰未來能成為新一線?


福州真是悶聲發大財的典型。

福建的環境優勢(森林覆蓋率第一,空氣優良天數第一)和教育(高考)優勢(同為全國卷福建高考文科的一本比安徽的三本分數低)正在吸引著浙江的一些商人在福建投資買房。

前兩年中央批准的福建特區(平潭馬尾那一帶)現在發展的很快,通往大學城的二號線也快通了,地鐵已經規劃到了六號線。

福州現在正處於厚積薄發的階段,最快5年,最慢10年,福州會爆發...雖然比不上深圳當年的速度,但絕對會令人汗顏。

中國最有潛力的三座城市合肥,福州濟南,誰未來能成為新一線?


濟南相比合肥,濟南的基礎明顯要好得多,但產業結構是硬傷,畢竟合肥是一張白紙,有一個好的畫家畫出一幅規劃,努力做就是。濟南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克服當前的困難,不斷推動產業升級,才會有更光明的前景。如果你真的對產業結構有所瞭解,如果你真的對國內外產業結構佈局有所瞭解的話,你就會很明確的知道,誰站在時代的一邊。

其實,濟南可以學習武漢。武漢這幾年的絕地反撲絕對是中國所有二線城市的教科書式案例,同理也可以看一看南京江北,儘管這幾年南京對杭州總體處於劣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