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先美國不止一點點!西方媒體大力宣揚的東西真是最好的嗎?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中國花了近三十年時間才研製成功反隱身雷達,在國際上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早些時候《環球時報》在一篇有關中國無線電電子工業成就的文章中談到了被動雷達DWL-002,專家們早已知道存在的雷達被官方媒體“證實”。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推測根據中國以往經驗的判斷,這或許意味著,此種雷達已在軍隊大範圍部署。中國已形成無源雷達、外輻射源雷達、有源雷達相結合的反隱形雷達體系,並正在構建多基址與單基址雷達相結合的綜合雷達網。包括DWL-002無源雷達探測系統、JY-27A對空警 戒米波雷達系統、被動監測無源信號分析系統等多種型號,已構成嚴密的反隱身雷達網,有能力在500公里範圍的第一島鏈包括臺灣在內構成一道探測網,從而在敵隱身飛機還沒飛進國門前,就有能力發現並做好戰鬥準備。


中國領先美國不止一點點!西方媒體大力宣揚的東西真是最好的嗎?


中國研製反隱身雷達是有著強烈的現實需要。1989年12月,美軍首次將F-117隱身戰鬥機投入實戰,令世界為之震驚。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F-117A攻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要害目標,戰果巨大,而自身無一損失。隱身技術實質上就是儘量降低飛機的雷達、紅外、激光、電視、目視及聲學特性,使敵方各種探測設備很難發現、探測和跟蹤,降低敵方的精確制導武器的作戰效果,從而提高飛機的生存能力,雷達隱身是首先發展和使用的隱身技術,因此反雷達隱身也是當前重點發展的反隱身技術。現代戰場上的偵察探測系統主要是雷達、紅外、電子、可見光、聲波等探測系統,因此武器的隱身技術除了傳統的雷達隱身和紅外隱身外,還有光學隱身、等離子體隱身等。在現代戰爭中,隱身技術已被應用於研製隱身飛機、隱身導彈、隱身坦克、隱身艦船等各種隱身武器,並投入戰場使用。


中國領先美國不止一點點!西方媒體大力宣揚的東西真是最好的嗎?


隨著隱身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未來戰場上將出現愈來愈多的各種隱身武器,這將大大提高武器裝備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作戰效能,打破已形成的攻防平衡,就中國展出了多款自主研製的反隱身雷達,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在此之前,外界對中國的反隱身雷達技術並不瞭解,一致認為落後於歐美俄等軍事技術發達國家。而等看到實物之後,外界才發現中國的反隱身雷達很先進,一些型號還是獨有的。隱形戰機之所以隱身,普通肉眼觀看不到,就是因為他的外形設計和吸波塗層厚度與重量的限制難以達到吸收米波的要求,因而使用米波雷達可以探測隱形目標。在米波雷達方面,發展較快的是超視距雷達。毫米波雷達,頻率在30千兆赫、94千兆赫、140千兆赫的毫米波在隱形技術所能對抗的波段之外,同時毫米波雷達具有天線波束窄、分辨率高、頻帶寬、抗干擾力強等特點,因而具有反隱形能力。它能分辨識別很小的目標,而且能同時識別多個目標;具有成像能力,體積小、機動性和隱蔽性好,在戰場上生存能力強。


中國領先美國不止一點點!西方媒體大力宣揚的東西真是最好的嗎?


還有無源雷達,又稱被動雷達,它不發射電磁信號,而是通過接收隱形目標的電磁輻射信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此外,還有多頻信號雷達,即能產生多種不同頻率信號的雷達。長期以來中國雷達技術都處於追趕狀態,我們去探索反隱身雷達技術的時候,沒有任何參照物,只能靠自己探索,要從基本的理論開始一步一步研究,花了將近三十年才成功研製出反隱身雷達,目前來看,國際上沒有別的國家能達到這種水平。”“中國研製的反隱身雷達就是要破解五代機的特性,該雷達採用米波頻段,這是解決反隱身問題比較高效的手段,其次針對五代機的超音速巡航特性,隨著中國在米波反隱身雷達領域取得突破,媒體或許就又會大力宣揚米波雷達如何之“神奇”,彷彿中國反隱身只靠米波雷達一樣。中國的國防實力發展至今,如果還抱著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解放軍的反隱身顯然是依靠體系力量,米波雷達只是體系中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