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定期CT檢查就能知道早中晚期嗎?

用戶162371651248547


癌症定期CT檢查就能知道早中晚期嗎?琢磨了半天,沒明白是想表達什麼意思,癌症定期CT檢查,這是說已經確診是癌症,然後定期CT檢查?既然已經確診是癌症,當然就是要做各種影像檢查,包括CT,或磁共振,以瞭解病灶分佈情況,進行分期,不做這些檢查就無法弄清楚分期,也就無法安排治療,沒有分期就沒有治療,同一種癌症,不同的分期,治療不同,早期通常以根治性手術為主,或根治性放療為主,視情況配合輔助化療等。晚期則多數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化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等,有時手術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結直腸癌肝或肺轉移,如果這個肝或肺病灶是可切除的,那麼手術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須的。

如果沒有確診癌症,那這個問題就不應該是這樣問的,“癌症”二字不應該放在前面,放在前面它就是主語,表示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是“癌症”。應該是問:CT檢查就查出癌症並能區分早中晚期嗎?CT檢查能查出癌症,但這個查出,只能是懷疑癌症,不能確診癌症,比如CT檢查發現肺長了結節腫塊,從CT檢查的表現來看,像是肺癌,但這個不能下結論,需要通過活檢或手術病理來明確診斷,然後通過全面的影像檢查(包括CT,磁共振,骨ECT等)來了解是否還有其他病灶,以進行分期(早期,中期,晚期?準確地要說是1期,2期,3期,還是4期?)


腫瘤專科醫生


這是個世紀難題。

人們總會想象應該有這樣的高級科技手段存在,比如說CT,比如說核磁共振,比如說pet CT。只要做了這些高科技的檢測,就能夠非常早期的查出來癌症。

然而現實,往往非常打臉。

沒錯,像增強CT,核磁共振,全身的pet CT等這些檢查手段,確實具備發現一些早期癌症的能力。但是也並不能認為,只要定期做這些檢查,就能早期發現癌症。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所有的檢測手段,都只能對某個指標某一項數據,進行瞬間狀態的監測。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某一個癌症在早期階段停留的時間有多長。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精確的知道,以多短的時間間隔,可以讓絕大部分的癌症都在早期階段被探測出來。一邊是我們不計後果,我不計較這些檢測手段對身體帶來的副反應,你極其密切的監測手段,對身體進行癌症檢測,都還存在檢測誤差的問題。也不能確保,每一個癌症都能在早期階段被篩查到。

基於以上的理論,我們就知道,通過篩查,能夠發現的早期癌症,其實數量是有限的。

但是也存在例外的情況。

如果某種癌症,他在早期階段就和良性疾病存在影像學上的特異性的差異,並且,這種癌症的發展速度足夠緩慢,並且,這個得癌症的器官,相對錶淺,且易於檢查,那麼這種癌症,就具備通過定期篩查,在早期階段被扼殺的條件。通過定期的健康體檢,至少可以最大限度的讓我們規避掉這些癌症類型。

這樣的癌症類型,主要有哪些呢?

包括大部分的宮頸癌,乳腺癌,甲狀腺癌,還有肺癌。

所以在發達地區,在城市裡邊,這幾種癌症的死亡率,下降速度非常快,治癒率會非常高。

而像卵巢癌,胰腺癌,等這樣一些深部器官的癌症,進展速度又快,惡性程度又高,幾乎沒有早期發現的可能。個別早期發現的卵巢癌,都是因為卵巢囊腫就診,做卵巢囊腫手術的時候,意外發現的早期卵巢癌。


銘醫銘言


癌症篩查,方法多種多樣。現在有一種新方法。這種方法是 通過近20年的癌症患者切片收集,大概國內患者案例30萬多個,然後對這些組織的蛋白質分析,最後總結出一套 360個靶標,每一個靶標只在某一種癌症上才會體現。

即,比如發現靶標bh00100,陽性,對照數據庫,就能知道是哪個器官患了癌症。

很精準。

比如4月12日,我們接觸到的一個患者,抽了5ml的外周血,通過檢測發現:

bh000210 bh000310 bh000810 bh001110四個陽性靶標,360個靶標中只發現這四個,對照靶標列表,顯示是 卵巢癌。

經與患者家屬核實,果然是卵巢癌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