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存死期的都是怎樣的人?

yuzuki


所謂的“存死期”其實就是存款期限較長的銀行定期存款,一般三五年為主(目前銀行定期存款最長的只有五年期)。
在目前信息化較為發達的情況下,特別在以餘額寶、理財通等產品的出現,銀行定期存款確實受到各種理財產品的擠壓,選擇存定期存款的投資者不多。我認為目前情況下選擇銀行定期存款的,主要是這幾類:

1、老年人,退休人員

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銀行是唯一的金融機構,銀行存款是最安全的方式,加上老年人追求本金安全的情形下,銀行存款是最好的選擇。

2、不懂理財的年輕人

為什麼說不懂呢,因為這其中有一些人可能曾經投資虧損,或者吃過理財的虧,有一些根本不懂理財,因此,他們選擇最為保守的銀行定期存款,也未嘗不可,畢竟保本保收益。

3、資產配置的高淨值人群

在這些人的資產中,遍佈各類投資理財產品,包括股票,債券,房產,期貨等等,因此,他們會選擇一部分資產做銀行定期存款,這是留著最安全的一手。

4、受到銀行好處的人,或者“受制”於銀行的人

現在都是信貸社會,買房的基本上都不會全款,畢竟房貸利息是最低的個人貸款,那麼你找誰貸款有優勢,當然是你的存款銀行,你會去找理財平臺貸款嗎?另外,如果你有閒置資金,也會選擇銀行存款,畢竟你的房貸車貸在這,你的工資代髮卡在這,你能把錢都放其他理財平臺嗎?
我認為,這些敢於在銀行存定期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畢竟每個人對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投資方式,是最安全也是最有益的。就好比股票,很多人認為股票很賺錢,但是多年總結的數據,股票七虧二平一賺,賺錢的都是很少部分呢,與其不懂投資而虧錢,不然放銀行而安心。

股市小獵豹


存死期是老一輩人在銀行進行定期存款的親民稱呼,為什麼現在手機網絡發達的今天,還有這麼多人在銀行定期存款?

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三點:

01.

像我老媽這一輩人識字不多,智能機不會用,只相信銀行定期存款。

我媽小時候那時每家都是生五個以上,那時相信人是生產力,有人就有田導致家裡小孩太多無力承擔學費,到現在我媽還是不識字。

不識字的後果就沒辦法使用智能機,而老人機又沒有網上理財的功能,另外她們相信眼見為實的東西,銀行有店面錢放在裡面放心,看得見。

02.

對存款有保本保息要求的人。

現在理財都有或多或少的風險存在,唯一沒有風險的只有銀行定期存款。

因為國家法律規定,在銀行存款50萬以內的給予保本保息。

一旦發生意外,50萬以內都放心,有國家兜底。

03.

那些會理財的人基於資金安全性以及靈活性的要求,會按一定的比例把錢存銀行定期存款。

假設你有100萬的話,如果全部用來購買定期理財或者進行股票基金投資,一旦發生急用錢情況,定期理財沒到期有不能提前贖回,股票套牢不在交易時間又取不出,那時有錢用不了那就尷尬了。

所以,一般都會配置一部分銀行定期存款,可以隨存隨取只是犧牲一點利息。

綜上,在銀行存死期的人要麼是不懂理財,要麼就是害怕風險,要麼就是懂理財的人用來規避風險。

你覺得呢?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小方聊投資理財


存死期都是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準確的說是我的父輩那一代人。

目前將銀行定期存款稱呼為死期的人和地方少之又少了,只有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人欠發達地區才有此稱呼。

那一代人剛好經歷了80年代的吃不飽,90年代初的有錢買不到物質的艱辛,我記憶中的1993年,定期存款7年不到翻倍,那時間我剛好小學6年級,我家很早就把我送達達州市讀書,我媽媽當時說,如果這兩千塊錢存起來,到我高中畢業,剛好夠我大學的學費。

在舉個例子,去年春節關於壓歲錢的對話,壓歲錢對象我的孩子6歲。

我媽:你舅舅給了些,你爸爸媽媽給了一些,大姑給了些,奶奶也給了些,這些錢存到銀行死期,你讀初中就有生活費。

我媳婦:現在餘額寶、微信很方便,方里面就ok了,還有一些利息。

我侄女:放什麼餘額寶喲,買股票,基金呀,放它八年、十年,要翻倍的。

這個對話是不是很清楚的反映出什麼樣的人存銀行死期。

為什麼老一輩認定銀行的死期呢?

1、經歷夠高利率時代,認為錢還是那麼值錢。

2、不信任餘額寶、微信,認為這些不靠譜。

3、在他們的認知領域,真不知道有什麼渠道可以理財。

4、搞不懂互聯網金融的操作,不會操作,不想去學習互聯網知識。

總之一句話,只有老一輩才會存銀行定期。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理財高手與菜鳥都存死期(死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定期存款),這是為什麼呢?

01老一輩的人

這一類人就是接觸現在的網絡比較少,而且一般只喜歡埋頭自己去掙錢的人。大多數都是農村中老年人,比如我媽。

因為以前網絡剛剛出來的時候,就瘋傳網絡上都是騙人的(到目前為止我媽都不是很信任網絡上存錢的地方),而那個時候他們最信任的就是銀行了,並且那個時候的銀行存款利率也還不錯。

而這些年雖然銀行存款的利率下降了,但是他們認為總比放在家裡長黴要強,多少還能有點利息。

我媽現在大多數的錢還是自己存在銀行裡面在,只有少數的錢給我幫她放在基金和定期理財裡面在。現在給她存在基金裡面的錢年化收益大概是4.8%左右,定期理財是4.7%,比她自己銀行定期的3%還是要強不少的。

02嫌麻煩的人

有很多人覺得自己就很能掙錢了,或者說有理財的時間還不如拿來掙錢的人,他們就比較怕麻煩,直接就把錢存銀行了。

我一個叔叔就是這樣的,在菜市場賣魚,每年估計也能有四五十萬的收入,而每到月底把下月的經營成本拿出來之後,剩下掙的錢都全部存在銀行了。

我給他說可以放在基金裡面或者是定期理財裡面,這樣收益還高一些,每年能拿到手的利息也能多一些,但是他嫌麻煩,還是存在定期裡面在。

03理財意識很強的人

也許有人會說理財意識強才不會把錢存在銀行,利息那麼低。

其實不然,理財並不是說哪裡的利率高就把錢存在哪裡,而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再根據一定的比例來進行資產配置的理財。

銀行存款就是最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了,雖然利息低一點,但是勝在穩定無風險。

在資產的配置過程中,一定是需要配置這類型的產品來降低自己的風險的,至少在其他高風險產品全面崩盤的時候還能有點後勤保障。

綜上:現在存定期存款的主要就是以上的三種人,一種是不瞭解不信任其他理財方式的人,一種是嫌麻煩的人,還有一種就是理財能力很強懂得進行資產配置的人。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其實,存死期説白了就是存三五年定期,三五年時間比較長,所以一般人不願意做這些事情。那些人願意存死期呢? 第一類,不懂得理財的人。就是一些大爺大媽,他們存錢都存習慣了,幾十年下來都是存個三年一期的,這類人養成習慣,不懂的事情不去做,他們覺得存死期,利息高,滑頭滑腦,反而容易虧光家產。


第二類,吃過投資理財之苦,覺得高收益就是高風險,有些人投資理財產品,結果血本無歸,欲哭無淚,晚年的老本都沒了,剩下的一點錢也只好存死期了。在我看來,經濟下行,部分投資者存死期也沒有錯,真的要是投資失敗,反而回家沒辦法交代。我一同事老趙,投資失敗20萬,他老婆天天跟他在家吵架。真的不如存死期好。


第三,有錢人存死期,是準備進行資產多元化的配置,可能 錢人有500萬人民幣,拿出50萬人民幣存大額存單,其他的錢投資信託、股票基金、債券基金等中低風險產品。為了風散投資降低風險。有錢人也會把一部分錢存入銀行作為死期,這樣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更容易獲得較高回報時,還能夠降低投資風險。


第四類,監管部門打破剛兌,本來投資理財產品保本保息,現在開始由投資者風險自擔,所以也有部分投資者選擇把理財產品的轉為定期存單。因為這部分投資者厭惡投資風險,追求本金的安全


不執著財經


現在已經沒人叫死期了,都叫定期。

存定期的都是怎樣的人,在我看來,他們是值得佩服的人。

第一,存定期的人,有強制儲蓄的習慣,賺了錢之後,不想大手大腳花掉,準備自己需要用的錢外,餘下的都存個定期,三年期也好,五年期也好,錢存進去了,一般就不會用了,可以讓自己達到強制儲蓄的好習慣。

第二,他們有風險意識,現在已經到了全民理財的階段,很多人動不動就談投資,談理財,似乎不理財不投資的人都是傻子,自己研究這個投資,那個投資,好像幾年就能變成富豪一樣,然後幾年後,錢都被自己折騰光了。

所以,雖然很多人喜歡取笑存定期的人,認為他們不懂理財,只會讓錢貶值。但我卻對存定期的人由衷的佩服,說句實話,實際上很多理財產品真的收益又有多高呢?很多銀行三年期五年期的定期,基本上也可以達到3.5%的利率,但這是沒有風險的,本金還在,利息也會有。

而投資理財要複雜得多,既需要專業的知識,又需要充足的精力,買個基金,可能每天都要看一次淨值更新,只要哪天跌了虧錢了,睡都睡不著,然後很可能在下跌中受不了虧損最終還會割肉離開。

很難說,存定期的人和理財的人,誰更好,在我看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沒有根本的對錯之分,畢竟錢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對自己負債。


財經宋建文


銀行存款,我就非常熱衷於存死期,因為好處有二:

1⃣️省事,利息高,五年期(利率5%),一般一箇中年人五年之內死不了,所以,一次存100萬,五年,從銀行拿出來就是125萬,何樂而不為呢?

2⃣️存款五年的人,一般都是會過日子的人,平時有工資收入,所以,這些錢都是不用的閒錢,存銀行的好處是,基本穩定,不像炒股,不易保本,更不像炒房急用錢時,一時半載賣不出去,還不如把錢一“炮”存銀行把握,所以,時間越長越穩定,越享受。其實,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是一個企業退休人員,工資低,但精打細算,有錢就存銀行五年高利息,現在一個人已經攢了100多萬了!錢是怎麼來的,就是靠死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賺的!


劉年14


“死期”是老百姓的一種通俗叫法,其實也就是銀行定期儲蓄存款。說起來挺有趣的,幾十年前但凡在銀行有“死期存款”的人往往都是有錢人,可而今基本都是普通老百姓選擇銀行存款居多,不過高淨值人群也會配置一定的存款以備不時之需。

現如今,大多數選擇銀行定期儲蓄存款的人基本都是從安全性考慮的,或者說是將安全放到首選的。比如說,中老年人和沒有理財專業知識、經驗的普通投資者。

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了,但適合普通老百姓的靠譜產品並不多,再加上投資有一定風險,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理財的虧本風險。因此,廣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每次都會搶購儲蓄國債。

無論是國債還是銀行定期儲蓄存款產品,都是低風險產品,屬於保本保息理財方式。尤其是在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出臺後,要求打破剛兌和淨值化,保本理財產品反倒是成為稀缺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監管要求不得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的情況下,很多商業銀行還在發行“假結構性存款”產品的原因所在。

總之,能夠承擔一定風險的投資者可以有更豐富的理財方式可選,而一點風險都不願意承受的普通老百姓就只能考慮安全性高的儲蓄存款產品。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過去幾年裡有一些人投資互聯網金融都賺美了,但對老年人來說,他們是萬萬不會那麼做的,即使是購買國債還搶憑證式儲蓄國債呢,而對電子式儲蓄國債並不青睞,儘管它購買起來更便捷。


東震木


存死期也就是所謂的定期存款,說到定期存款,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種最愚蠢的理財方式,因為目前很多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比較低的,相對於每年的通貨膨脹來說,把錢存在銀行其實就是虧損的。

但是我覺得大家不能用過去的思維來衡量現在的存款,我們不否認前幾年我國的存款利率確實是比較低的,大多數銀行的存款利率都低於3.5%,而這個存款利率跟動不動就是5%的通貨膨脹率相比,確實算是比較低的,另外市場上卻有很多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因此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裡面確實是比較虧的。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存款利率的不斷放開,再加上存款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各大銀行目前的存款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存款利率更靈活。

以前大多數銀行在吸收存款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按照基準利率或者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個百分之二三十,所以當時的利率是比較低的。

但是最近幾年時間隨著我國存款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大銀行明顯感覺到了吸收存款的難度,所以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用戶,各大銀行都在實行更加靈活的存款利率。

一方面是銀行會根據不同時期市場資金的緊缺程度上浮不同的利率,有一些小銀行在特殊時期存款利率可以上浮100%以上,對應的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比如現在有些民營銀行或者農村信用社推出的存款產品,5年期的利率都可以達到5%以上,這個利率相對於整個理財市場來說也算是比較高的。

另一方面銀行會根據不同客戶的存款額度給予不同的利率,一般情況下,用戶存款的額度越高,對應的存款利率也會越高。如果大家有100萬以上的存款額度,去銀行存款基本上都可以跟銀行自行協商利率的。

第二、用戶可以選擇的存款產品更多。

以前大家去銀行存款基本上都只能選擇定期存款,但是最近幾年各大銀行順應市場需求推陳出新,很多銀行都推出了一些新型的存款產品,比如有些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滿期利率可以達到5.45%,而且可以隨時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掛檔計息,有些銀行存滿一年以上,提前支取就可以獲得4%以上的利率,這個利率相對於普通銀行存款要高很多,而且靈活性更高。

除了智能存款之外,還有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都是最近幾年新出現的存款產品,這些存款相對於普通存款來說利率更高,靈活性也更好,所以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

除此之外,自2018年央行推出資管新規之後,銀行的理財產品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各大銀行的理財規模不斷減小,理財的收益率也不斷下降,截至目前各大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已經下降到4%左右,這個利率跟那些小銀行的存款利率相比已經沒有了優勢。

也就是說目前很多銀行給出的存款利率並不比理財產品低,而在利率相對比較高的前提下,還可以保證一定的流動性,與此同時,目前銀行存款保本保息,不管是普通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基本上都是可以保本保息,同時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之內的存款沒有什麼風險。

可以說目前很多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都是兼顧收益性和安全性以及流動性的,這讓存款產品在整個市場上的競爭力一下提升了不少,所以最近兩年時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傾向於把錢存到銀行裡面,而不是拿去做其他理財,畢竟錢放在銀行裡面保本保息,這樣才是最安全的一種理財方式。


貸款教授


銀行“死期”,這是一個比較老的說法了,特指那些三、五年的長期存款。這些存款,由於期限較長,且資金流動性很差、期間不適合支取,被很多人形象的稱之為“死期”。

至於說,哪些人願意存“死期”,其實不外乎以下幾種:

  1. 老年人。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對於理財產品不懂、更不能嘗試互聯網存款類產品,且平時又用不了多少錢。那麼,對於他們來說,最安全、收益最高、最穩定的方式,就是將錢放銀行、存“死期”。這樣,不僅能獲得較多的利息,年底說不定還能拿一些小禮品呢。


  2. 保守型投資者。這一類人,對風險比較敏感,極其害怕本金的虧損。因此,為了100%確保資金的安全,選擇高利率的三年、五年銀行存款,也是必然的。

  3. 之前上過當、受過騙,投資理財虧本的人,也更願意購買銀行定期存款。這幾年,P2P平臺倒閉了一大批、又跑路了一大批,搞得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虧損嚴重。此時,或許是因為受傷“太深”,部分投資者已經不再相信理財產品,只願意將剩下有限的資金,存放進“死期”裡。寧願收益低一點,也不再敢嘗試風險。

  4.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資產多元化配置的人群,也喜歡將一小部分資金(比如5%)存“死期”。這是資產配置的一種策略,並不需要多說。


大抵來說,差不多也就以上幾種人,願意將資金存放到利息較少,但絕對安全的銀行“死期”當中。

總之,投資有風險、還是得謹慎一點。為了儘可能規避風險,將資金存放入銀行“死期”,這並沒什麼,個人的風險偏好不一樣罷了,不必太過糾結。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