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状有感


最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回归农业的宣传报道多了起来,目不暇接,受益良多。不做评说,只谈点感受。

中国历史,的确有辉煌的成果,如能吸取精华,肯定能发挥很大正面作用。分析古代社会结构,不难发现百姓生活十辈人取其中,上下几代人甚至十辈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变化,所以称中国传统社会是超稳定社会名副其实。当然他们要经历天灾、疫病等各种灾害的自然淘汰,相信自身素质没问题,但他们获取信息量太有限。六十年一甲子,以新中国六十年为看点,天翻地覆,波澜壮阔,试想什么没发生,什么没经历。值得强调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可以概括为:浓缩三千年历史,书写六十岁春秋。

中断中国传统历史发展轨迹的是中国近代史,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教训一直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历史告诉我们,事物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客观现实摆在面前,既要继续发展科技,勇立潮头,只有如此才能独立自主,保持先进。也要借鉴继承传统的精华,但要努力去除历史的糟粕。历史最大糟粕就是限制、阻碍人的发展,这也是导致衰败落后的主要原因。

农业结构转型要围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来进行,历史反复证明,农民的创造性是无法想象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必选项也是最佳选项之一。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深化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