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旅客實施“紅黃綠”三色分流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妍 通訊員機場宣)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昨日啟用第二套重點國家及地區航班保障方案,在兩座航站樓內均設定了“路徑最短”的廊橋機位和通道,用於涉及重點國家及地區航班的到港保障。機場方面還與海關、邊檢等單位加強聯動,分區分類前移關口,築牢“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

隨著國際航班陸續復航,白雲機場此次重新調整了國際進港航班流程。對於重點國家及地區直飛廣州的航班,機場方面在T1和T2兩座航站樓設立了以104停機位和146停機位為核心的專屬保障區域,以滿足含窄體機型和大部分寬體機型的保障需求。

重點國家及地區的航班進港後,所有旅客需第一時間在測溫點測溫,進行檢疫排查和入境手續辦理。機場內設有“發熱排查室”“緩衝間”“流行病學調查室”等。只要發現異常旅客,將按照專門流程直接從機坪轉運到指定醫療機構,避免與其他旅客發生接觸。

新方案對旅客進行了精細化分類服務保障。重點航班抵達後,檢疫無異常的旅客,會在其護照上貼上“紅黃綠”三色標籤。如“紅色”標籤代表目的地為廣東、轉機時間超過12小時或乘坐其他地面交通工具離粵的重點旅客。

對於“紅色”標籤的旅客,白雲機場配合邊檢設立了專用通道,並引導其到指定的行李轉盤提取行李,在到達出口有專人識別,憑標籤將旅客引導到臨時集中點乘車,並與廣州市商務局對接,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進行集中或居家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