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出来创业以后才明白的?

阿超重塑之路


我也创业六年了,还真有一些事是我创业以后才明白过的,想到多少就说多少吧,整理如下:


  1. 我以为创业的人都是有背景、有资源、有能力、有魄力的、有思维的人,后来我发现其实九成以上的创业者都是寻常百姓,他们并没有“特别”,甚至有些是打工没人要、完全是菜鸟,为了过把“老板”瘾!
  2. 我没开店前,总以为开店的人个个在赚钱,一会收钱、一会收钱,1个小时收几百,我一个月干到头才这点工资,后来我发现,其实8成以上的店铺其实没赚到钱,甚至亏损,好多混得不如打工的
  3. 我是学营销的,还有有些产品和用户思维的,原以为只要产品好、服务好,懂得包装和线上,做点能赚钱的买卖还是挺容易的,后面我发现,刚才说的都只是基础,没做好亏死,做好了还可能亏,只是亏少点,必须非常努力用心才能活下来,至于能不能活好还得看很多外在条件,人为很难控制
  4. 我原以为创业会接触到很多的人,大家各有所长,互相协助下很正常,后来发现,创业是孤独的,一是别人不懂行,二是别人不愿意告诉你实情,三是即使你交钱的别人还不一定能把你的事办好,所以,到最后,还得靠自己,方方面面都得靠自己!
  5. 以前觉得那里都可以摆摊,随便卖点什么都可以赚钱,后来知道哪里都没有免费的摆摊,看似没人管,也没听过摆摊的说还要交“摊位费”,当你真的把小摊支起了,自然就有人来找你了,你都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冒出来的
  6. 我以前总是希望找前辈,希望他们能指导我如何做生意,后来发现,很多我的父辈,他们是生意思维其实很落后,学不到什么东西,他们将做生意要诚实、讲信用、要邻里和谐,说得都没错,但说得都没用,不如去研究一下如何打造产品体系,如何定价、如何营销、如何建客户社群,这些具体的东西!
  7. 我以为创业以后不用打卡,时间好自由,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事情,后来发现,是美人管我了,但我更忙了,以前周末可以放心的玩两天,现在一个月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休两天,节气、周末对我来说是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周末的生意会不会好一点!
  8. 创业以后以前的同事、朋友,慢慢的很多都没怎么联系了,他们下班找我,我要守店,周末找我,我要守店,外出叫我,还得看我人手安排得过来不,去了也知道和他们聊些什么,久而久之,没什么人愿意叫我了,圈子已经变了!
行吧,就说这么多吧,创业中的你相比从前又有哪些改变呢?欢迎留言讨论!
开店好生意,每天分享实用的创业及开店运营技巧,欢迎关注!另外,我的《开店好生意》电子版已完成,12.5万字,免费赠送,点击“开店好生意”头像点关注-私信回复“书”

开店好生意


我现在是一名在工厂上班的打工仔,但我曾经也为了想要更好的生活创业过,可都以失败而告终。

我两次的创业经历都是做个体户,但行业却并不一样。第一次创业是开了一个不锈钢制作和加工的小门店,主要是承接防盗窗、防盗门、广告牌之类的不锈钢制作业务。

说实话,我手艺不差,人也比较随意,不怎么和客户斤斤计较一些小利益。但那个时候的我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特别爱打游戏。稍微有点空闲或者事情不多的时候,要么敞开店面,要么直接关门,跑到附近的网吧打游戏去了。

那个时候玩心很重,不懂什么叫经营,经常关门店,渐渐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那时我才刚刚20出头的样子,并不明白原因,只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可等到现在这个年纪,我知道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句俗话说的好:开店容易守店难。真的是这样,开店的要义不在开,而在于守,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店是开不来的。

我的第二次创业是开了一家小超市,前面就说过,也是失败的。这次失败我的感触更深。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是赚了钱的。可能是运气好吧,开业没两天就有一大群大学生在我超市附近租房子住(后来知道是学校指定的),而我超市的后面又有一家网吧。我们都知道,学生们是很喜欢去网吧的。大学生们要去网吧就得从我超市旁边经过,来一次就是一次购物潮,回去睡觉时又是一次购物潮,我很形象的把它比喻为“两次高潮”。。。那个时候我的服务态度别提有多热情了,哈哈 。

可好景不长,才过了没几个月,可能是学校改了指定的租房,学生们一下子都走了。虽说走了这帮“财神爷”,但由于附近的住户很多,生意也并不是很差,还是过得去的。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我选择在哪个位置开店,一是因为那个地方正在建房子,预感到后面的消费前景应该很可观。二是因为开始那个地方超市不多,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压力。

失算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你能看到的商机,别人也能看到。等到那栋房子刚刚建好,就有三四家超市的加入。

生意就是这样的,一旦有大量的对手加入,就会造成客户的分流。更严重的,就是价格的竞争。到了这种境地,后果可想而知了。别说赚钱了,每天的收入刨去店面的租金、电费,基本是没有收入了,坚持了半年以后也就以非常低的价格转让了。

这次创业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真的,对手们打价格战对自己有好处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商品。因为消费者都有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一样的东西你比他便宜当然买你的了。

但坏处也同样不小。打价格战是要牺牲成本的,他在吸引顾客的同时自己可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顾客来的越多他也就亏的越多。

但我想到更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可怕的一点。恐怕他们打价格战的真正目的,是想以自己的财力把对方拖死吧!


三好尹先生


你好,很荣幸有机会回答此问题。

我最明白的事情就是千万不要合伙做生意,不管你的合伙人是好朋友、亲人还是发小,一切关系在利益面前都是一张薄纸。

曾经我和从小住在附近的发小一起合伙创业,他出思路,我出技术,两人投资收益对半分担。

创业之初,我们面临各种各样大小问题,但是都一一克服过来。直到我们面临收益,两人合伙投资6万元,2个月回本,第三个月开始每月盈利增长。就是因为赚到钱了,发小觉得我们不适合继续合作。一个人能挣钱,为什么要两个人来分,不管中间经历了什么借口故事。他带走了员工和客户资源,我按原价购买了当初办公室的设备。

果然,核心销售人员的流失加上市场竞争白热化,我这里办公室开始一蹶不振,从微盈利到保本到亏损两个月,但是我依然在坚持等待机会。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电商方面问题,欢迎关注➕私信共同交流进步。



三年行内人


创业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相当一次精神的洗礼。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我是从5年前开始创业的,很多事情是创业后才有了新的领悟。

坚韧才是创业最可贵的品质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认为创业者要聪明,能力强,情商高。这些都没错,能更优秀对于成功自然是加分。但是在创业者遇到的挫折太多,困难太多,麻烦太多。就算你再有能力,你也没办法把所有事情都能解决。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力越大的人挫败感越强,也就越容易放弃。我创业前一年就有几万的收入。创业后,遇到很多问题,还经常被客户骂,被员工气。想想以前的舒服生活,几次都想放弃了。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跑,没有坚韧的毅力,再好的外部条件都会被浪费。


世界很大,要多出去走走

每个城市,每个国家的商业都有很大的区别,也有很多的机会。如果在自己的城市没有太大的突破,尽量出去看看,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

我之前一直在珠三角,也是受到珠三角发达的商业影响,一直在一个圈子里面挣扎,没有找到突破口。后来用了半年时间,转了大半个中国,才发现还有这么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地域差异。


重要决策做好plan B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有两套以上的方案,千万不要在一个节点上被卡死。很多事情的发展并不能如我们所预期,遇到了不可逆的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能拿出B计划。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的手掌上。

求人不如求己

有好的人脉自然对创业有好处,但是绝大部分人,可能会为你锦上添花,但是不会为你雪中送碳。

我认识一个朋友,总是喜欢吹嘘自己的兄弟多,朋友多。说自己落难了,兄弟都会帮自己。结果后来还真的落难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冷静的思考,努力的去解决问题,不要会不会来一个贵人救你一把。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是创业者小鱼,为大家分享更多的真实创业经验和案例。

小渔的创业信条


跟着风也谈一谈这些年来自己的经历吧…

10年大学毕业后,听从了父辈们的意见,到政府部门实习,也因为家里的缘由,再一次考试中就昏昏噩噩的考中了…当时已经又了女朋友,觉得自己的生活在当地还是满不错的。但好景不长,美好的生活自从一次创业谈话告终了。

当时也已经结婚了,也是虚荣心作祟,再加上当时的鄂尔多斯经济膨胀的非常严重,也就按耐不住自己躁动的心,想让自己也跟其他人一样,开着豪车、坐着飞机满世界乱串。就想到了开一家洗车店,当时还带着媳妇专门跑去了杭州看了洗车设备,去北京找了改车师傅,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回家后因为第一次创业,心里没底,就找了当时很好的一个同学一起,但是对方不同意开洗车店,认为洗车店太多了,要做就要做一家台球厅的生意。他给我讲的绘声绘色,我也就从了。没敢告诉家里,自己从银行贷款30万,然后就搞了起来…到了一年头上,我的同学也就是我的合伙人就说他要撤,(我算了算他应该是差不多回本),并给我说店里的家具、台球桌之类的在给他折3万块钱。在开店的时候跟房东签合同的时候签了三年,每年15万,一听他要撤,我也不想开了,也就答应了合伙人的条件。哪知道后来房东不干了,要起诉我们,因为心软,硬撑了3年,最后赔了60万。接下来的两年,拆东墙补西墙,家里也需要生活,窟窿越来越大。突然发现烟花生意挺好的,于是辗转到了湖南看了烟花生意,又做了2年,给人送烟花都是自己搬运的为了省钱,也挣钱,但是做这个生意的太多了,自己也没什么时间去打理,后来也就没在做。

2016年,又有个朋友盘下了一间铺子,不知道做什么好,我就给了个意见说开酒吧。当时是当地的第一家酒吧…就卖了房子借了款跟着投了,酒吧营业后,麻烦不断,对方家人掺乎太多,每天鸡犬不宁。最主要的是,雇着会计,每天的营业额到第二天都被我同学取走了,营业一年后关门了,我同学给我说赔了,期间也没有开过什么会,自己就关了。当时让他签股权协议他也不签、现在想想照这个情况来看不签真的挺好的,现在准备上法院起诉。

所以说,创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擅长的,其他人说的也挺对的,有多大饭量就吃多少馒头,但害人之心不能有。

投资、创业先考虑清楚,不像其他人说的过了这个店就没那个村了…钱是自己的。毕竟钱没了是真的没了,钱难赚,屎难吃。


将军将不死


拿到手里的钱才是钱,应收账款屁都不是

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总觉得赚了很多,这家出版社欠了我10万,那家公司欠了5万,林林总总加到一起,似乎盈利100多万,当时还基于这一百万规划第二年,换大办公室,多招人,给员工涨工资,当时雄心壮志,觉得自己牛大了。

结果第二年,并没有如期到账,但是支出增加了一倍多,一下子傻逼了,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凑钱发工资。

后来有些公司跑路、出版社编辑离职,稿费成了坏账,只能自认倒霉。现在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应收账款可以预测一下,然后打对折算,这样保证不出问题。




观察人类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业失败者,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了工厂里,一做就是3年,每天都看不见太阳,什么新鲜的资讯基本跟我没关系,过着重复的生活。可能受农村教育的影响,一直不敢辞职,认为有工作就是很不错的人了,从工厂的时候就羡慕车间主任的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后来跟社会的慢慢接触,才知道一个这样的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是那么不可失去,所以拒绝了主任,班长的一再挽留离开了,开始了我悲剧的人生。

出来以后励志做办公室,也可能是当时的虚荣心作祟吧,也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本来学历就低,想找个办公室的工作不现实,就决定干销售,只有干销售才有机会坐办公室,但是本人比较内向,根本跟人打不了交道。就先决定找一个能锻炼人交际的地方,经同学的介绍就去了一家ktv开始了第一份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说实话里面的工作真的要比工厂刺激太多了,做了1年多,人也圆滑了不少,就决定开始我的人生规划。

还是以我做办公室为目标,开始找工作,远了很多行业,最终决定做企业管理培训这个行业,因为本人对企业这方面什么都不懂,做这个行业可以跟客户去听这方面的课程,所以就是这个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几个行业的经验,成功了做饭了副总的位置,管理100多人的团队,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

这可能也是我悲剧的原因吧,升职太快,我做总经理的时候也才27岁,管理的几个总监都是比较有经验的别的企业挖过来的高管,所以就开始飘了,总认为我绝对有能力自己做,为什么还要给别人干,我一年帮他赚那么多钱,我才能分多少,真的是年轻啊。

不用说了吧,辞职创业,各种商业模式,各种类型的公司,项目开始,项目结束,开始循环,慢慢的,就一个结果,债台高筑。每天就是接电话还钱,朋友没有了,同学没有了,亲人都疏远了,但是没办法,没有退路了,只能自己咬着牙继续走,停下来就是死,这个感受我想每个创业者都有吧。以前在做管理的时候真的没有这么累,只有真正在自己做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如果回到以前在让我创业,我可能真的没有勇气。

所以我现在对有钱人,企业老板是非常尊敬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个随随便便成功。很多人仇富,但是你知道富人是怎么努力的嘛,你们在逛街的时候他们在工作,你们在追剧,玩游戏的时候他们在加班,你们睡觉的时候他在想客户,你们去旅游的时候他在跑贷款,所以我佩服,我尊敬。

所以,创业以后我知道的就是老板不是人干的。






潘光辉vlog


最重要一点:不要合伙做,不管亲戚还是朋友 不管最终成功失败 都会搞得很难堪。

有人可能会说 这要分人的,可能吧 真有一些钱花不完的人 公司亏了不在意,赚了不在意赚多少自己能分多少。

自己经历:大学毕业后 金融行业工作3年 ,各种原因导致不得不离职。原老板肯能也看我人实诚有点能力,给我说愿意出钱帮我在老家开一个小公司 慢慢做,于是在原老板的资金支持下回家准备创业。

在我工作有1年的时候,有一个本地高中到大学同学 联系我,问有没有工作,他当时摆摊卖粥 不赚钱,吃不饱喝不好 房租都交不起了;于是介绍来我上班公司 一起工作了有1年左右。因为他家条件困难 工作也努力,刚好当时股市行情好 业绩不错,也赚了点小钱。

后来媳妇怀孕 我要回老家,他是我介绍来的 我一走,他说也走,然后和我商量回家一起干,当时俩人一起离职。离职后 原老板联系我 说他出钱我出力在我老家开个小公司,总比打工强。因为之前说好了和那个同学一起干的 又想到他家比价困难,所以我给原老板说带着同学一起创业。原老板也给我提醒了很多,但我自认为高中到大学几年时间 还是比较了解此人的,强烈要求带着他。最后公司股东三人,老板出钱 我和同学出的钱少,主要出力 开始准备创业。

开始比较艰难,年初过完初五开始一起找房子、有分歧 最后还是按照我说的;买设备 有分歧 各方面问题可以说没有一拍即合的。为何如此不堪?没有创业经验 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认为就是一起做事情 目标赚到钱就行,没想到其中细节如此复杂难以处理。但是一切都还好 公司一切准备完毕,叫来几个朋友 又招了些人开干。前半年基本没客户没业绩,都埋头干 没啥可说的。差不多半年之后 开始好转,当年年底 公司转为盈利。

年底分红 赚了点小钱。年后再上班,就明显感觉这同学飘了,谈女朋友 并且私下还发现偷偷把公司客户介绍到他自己联系的业务名下,本来开公司之前说好这边我说了算 但是当时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说什么也不听 只要我说他,就说自己也是老板 也是股东凭什么听我得,然后就是第二年刚干了2个月 我俩当着所有员工面大吵起来,公司解散。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不在一起处事 真不知道其心胸之狭小 思想之极端自私,你把他当朋友拉他一把 但是你在人家眼中又算什么呢?


金子17796641334


我是10年毕业的,在学校时学的是机械设计专业,在学校时就喜欢看关于创业的书籍,看到那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创业成功,到最后功成名就就会热血澎湃,有时也会和同学一起在学校门口摆摊赚生活费,感觉靠自己赚的钱花着就是爽。

毕业后参加了两年的工作,有可能自己一直有一个创业梦吧,感觉上班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就开始了第一次的创业之路,刚开始和我表哥合伙创业(因为刚毕业两年资金有限),不过这次创业以失败结尾,不过从这次创业过程中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最好不要和别人合伙做生意,不管是多亲近的人,一旦与利益挂边最后大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最后连亲戚都做不了。


这次创业失败之后很多身边的人劝我老老实实去上班,一个大学生不好好工作瞎折腾什么,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到时候连女朋友都找不到等等,身边各种声音都有,有段时间我真的有过想要放弃的想法,不过现在真的很庆幸当时没有放弃,如果我还在上班,我可以想象我十年以后的样子,但是我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酸甜苦辣才是生活。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个人关于创业的经验就是:

1.刚开始创业不要选择那些投资较大的行业,有些人就认为创业就是要有大的办公室,比较多的员工,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会死的比较快,有可能一个50多平米的小吃摊就比那些有大办公室的人赚的多,小生意也可以赚大钱,不要看不起在任何行业创业的人。

2.最好不要和别人合伙做生意,不管是多亲近的人,如果非要合伙的话,关于资金方面的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清楚,不然在经营过程中会不断的出现矛盾。

3.如果你是那种喜欢过安逸生活的人,最好不要选择创业,因为创业的苦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不要看到那些成功人士表面的光鲜就头脑一热选择创业,但是你所看不到的是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与坚持。


大永随记


创业后才明白:

一,创业后才明白,你爱财,财爱你,学会节省,万分节省,时时节省,浪费找死。

二,创业后才明白,墨菲定律不容忽视,不管你考虑的多周全,你担心的事情总会不期而遇。初创阶段,创始人走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三,创业后才明白,大多数的勤奋都是无效的和低品质的。

四,创业后才明白,当你资金链危机的时候,借给你钱的反而是不常来往的,拒绝你的都是跟你熟悉的人。

五,创业后才明白,创业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家庭,特别是亲人,包括父母。

六,创业后才明白,人心浮动暗黄昏。创业的过程,你要花绝大部分时间应对伙伴的心理变化,所有的矛盾,争执,固执,打闹,都是心不在一起,所谓同床异梦,人性丑恶。

七,创业后才明白,每5个员工中有4个是平庸者,只有1个能力达标。事是人做的,选人很重要。

八,创业后才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钱难赚,屎难吃,自古如此,亘古不变。

九,创业后才明白,合伙确实能把兄弟变成仇人。众叛亲离,形同陌路的滋味无法下咽。

十,创业后才明白,创业本身是多维度的,企业是系统的工程。做事毛毛躁躁,蜻蜓点水,好大喜功,一定亏损收场。细分环节,细分维度,深入钻研,才能避免半路夭折,杀出重围

十一,创业后才明白,成功与否是由创始人心智决定的,心智越成熟,成功率越高。成熟心智=够狠。

在面临合伙人闹分家的时候一定要狠;能力不行的人,坚决砍掉;亲戚在公司捣乱的,即使是亲兄弟,一定要手起刀落;

十二,创业后才明白,成大事者一定要过感情关,太重情者反为情所累,被情所伤。绝情,起码在创业这个事情上是成熟的标志。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大脑里太多感情牵绊,太顾及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感受的创业者往往都做不好公司。

十三,创业后才明白,遇人不淑实属正常,人要成长就要常遇小人。小人让你瞬间长大,让你铁石心肠。我们不用感恩小人,但要有遇人不淑的心理准备

多喝茶交流,少喝酒吹牛;

创业不易,多些理性,少些情怀;

多看西方的书,从中寻找创业的方法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