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陕西安康,石泉,熨斗古镇。

熨斗古镇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古镇。位于安康市石泉县城南50公里,与汉阴县、汉中西乡县、镇巴县接壤,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熨斗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富水河紧紧环抱,虽经千百年的时代变迁,仍然保留着昔日恬淡、古朴、优雅的风貌,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古镇原名永兴场、筒车坝,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更名为熨斗镇。因其地形像旧时缝纫用的熨斗。并传说,道光二十三年七月,洪水猛涨,冲毁了筒车,就有阴阳先生说水火不相容,想要防治水患必须用火物镇压。而熨斗即为火物, 红烫的熨斗无疑可避水驱水,故将镇名更名为熨斗镇。据说自熨斗名字叫开后,该地竟再也未发生过大的水患,老百姓安居乐业,大自然风调雨顺,熨斗镇就一直叫到如今。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古镇依山傍水而建,伫立在喀斯特地貌的溶岩之上。现存古街多是明清时期建筑,尤以“让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 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据载,明清时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陕客商云集,商贸兴隆,当年古镇有数十家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大多经营药铺和旅店,生意十分红火。古镇上的古老院落、阁楼、吊脚楼、挑山的屋脊,见证了川楚通道的兴盛和繁华。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富水河紧紧环抱着古镇,缓缓流动的河水清澈见底。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古镇街道,用青石铺筑而成,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昔日商贸繁荣时有老字号十多家,名播川陕湖广。随着交通变迁,繁华了千百年的川楚古道沉寂后,熨斗镇逐渐归入平静。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而如今,千年古镇的风貌仍依稀可见:青石板街,木板门面,古戏楼,关帝庙,以及通往汉中、四川的古商道,这些都已成为见证熨斗古镇兴衰历史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古朴沧桑的风韵,让人们从中品味、追寻曾经的喧闹与繁华。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古镇内,街道头尾低,中部高,呈马鞍状,街上有一道闸门,闸门上题有 “川楚通道” 四个大字,据传,此匾额是吕洞宾在此游历时所题。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古镇中街处有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年的百年戏楼,历经沧桑风雨,至今犹存,是熨斗近代史的见证。古戏楼斗拱飞檐, 古风犹存,成为古镇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古镇每有大型活动,诸如“坝坝筵”、“庖汤会”等,这里便成为聚集之地,最多时可容纳有上千人。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漫步古镇内的明清老街,感觉时光在这里也变得缓慢、悠长。古镇处处透着恬淡之美,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古镇脚下有燕翔洞景区,坐落于富水河峡谷中,左右有奇峰耸峙,洞前流水淙淙,山岩绿树葱茏,水上野鸭泛水,田野花草溢彩。据地质专家考证,燕翔洞全长约16公里,系寒武系古生石灰岩溶洞群,是西北乃至国内保护最完好、洞内景观最丰富、体量最大的溶洞群。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寻镇陕西安康 | 熨斗古镇,川楚通道长街漫漫古风悠悠

距离熨斗镇不远处还有一座灵雀寺,位于熨斗古镇东南方,距古镇仅三公里,寺始建于清中期,相传原为明清土匪的山寨,后毁于战火,一位姓王的医生悬壶济世,受后人称道传送,为原山寨的基础上为其建庙,随时间推移,源由已不可考证,但灵雀庙却保存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