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你们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微博上,就有一群人“抗疫”了:

表示“很久没有看到美女自拍了。”


女孩们哀嚎一片:

“我已经胖得不像我自己了!”

社蓄女孩在家隔离的我表示感同身受。

现在生产一张自拍照要经过:

减肥/起床-洗头-洗脸-化妆-脱下睡衣

一系列繁琐步骤,让人“望而生畏”。

鉴于自拍照“产能不足”,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拍这件小事。

心理学:为什么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01

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

通过自然的方式,我们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脸。

你可能会说,不对,我们不是可以照镜子吗?

其实不然,镜子里看到的是镜像,我们从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是左右相反的。

A是镜像,B是真实照片

心理教授米塔曾做过一项“颠倒人像”的研究。研究者找来了37名女大学生,以及她们的女闺蜜。被试大学生拍摄了两张照片,分别是镜像和正像(真实照片)。

然后,被试者和闺蜜分别进行判断:哪一张照片看起来更好。结果发现,被试者认为镜像更好看;而闺蜜则认为,正像(真实照片)看起来更好。

心理学:为什么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心理学中的“多看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对某个事物的熟悉感就能够引发我们对它的偏好。

我们平日里都是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这是我们熟悉的形象,久而久之,我们便认为镜子里的自己是最好看的。

然而他人看到我们的样子,与镜像是相反的,所以会觉得正像更好看。

02

左脸更受欢迎?

林德尔博士,从社交网络中随机抽取400张图片,左脸向前和右脸向前的自拍照各200张。结果发现,左脸照片的喜欢率比右脸照片高10%以上。

那么为什么我们偏爱左脸图片呢?

心理学:为什么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归咎于我们大脑处理情绪的方式。尽管两个半球(即大脑的两半)都会参与情绪处理,但研究表明,右半球大脑区域在情感的处理和表达中的参与度通常更高。

而脸部左侧的肌肉受大脑右半球控制,在情感上更具表现力。由于左脸自拍能表达更多情绪,更可能吸引观看者的注意,更讨人喜欢。

下次你再自拍,请记住:将左脸颊向前!

03

不同自拍角度是什么心理?

自拍角度最常见的就是平拍、仰拍与俯拍。那使用不同拍照角度的人有什么心理特点呢?

相信大家曾在电影里或者读物中,看到以下的场景:

牧师站在跪着的会众面前朗诵圣经,演讲的人在台上俯瞰就座的听众,国王在自己的臣民面前,坐在高高在上的宝座上。

这些“权力者”为什么都要位于普通群众“高人一等”的位置上?

进化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同动物一样,喜欢从“高低大小”来确立支配与服从的关系。

这些古老的习俗与心理本能延续到现代,即使是自拍,人们也在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本能欲望。

同样,异性吸引和同性竞争的原始本能,也在自拍中悄然显现。

女孩喜欢从上往下自拍,会显得脸更小、眼睛更大,年龄更小,来增强异性吸引力,而男性则喜欢从下往上,表达自己的竞争和力量。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马卡诺娃认为,人们会根据他们的目标观众来操纵他们自拍的视角:

当观众是男人时,男人会从下往上自拍(以显示统治地位)。

当观众是女性时,男性会平拍(以示支持)。

当观众是男性时,女性会从上往下自拍(以示乖巧/顺从)。

当观众是女性时,女性会平拍(以示支持)。

心理学:为什么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人们真的会操纵自拍的镜头角度,给人一种支配或屈服的印象。尽管我们对两性平等有着现代的信念,但两性吸引和两性竞争的动力仍然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内心。

04

自拍看性格?

心理学家分析了 123 张新浪微博上的自拍照,也让这些博主完成一份性格测试。比对后发现:

友善、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自拍照中脸上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情绪,并喜欢从下往上自拍。

有责任心的人,发照片很少配定位(大概是因为担心隐私);

做事认真勤劳的人,自拍照的背景多是私人空间;

而情绪不稳定的人更有可能作出“鸭子”(眉头上扬、嘟嘴)的自拍神情。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自拍照中推断出很多信息:

研究表明,那些对自己伴侣更满意的人,会更愿意在网络上发表两人的合照。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相册是他亲密关系的图示。

在社交平台上,如果你会上传伴侣的照片,在个人资料图片中将“自我”呈现为“我们”,那你对于这段婚姻、感情的满足感与亲密感,显而易见。


05

老是发自拍,别人会怎么看?

人们如何看待那些爱发自拍的人?

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的论文提出,人们对在社交平台上发大量自拍的人评价并不好。

在多数人眼里,发自拍频繁的人被认为是不受人喜爱的、不那么成功的、缺乏安全感且不欢迎新事物的,相比之下,他拍更受好评。

心理学:为什么朋友圈的自拍照变!少!了

而对于自拍的态度,男女也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男性更倾向于将自拍照描述为自恋、烦人,女性通常将其描述为有趣、时尚。

不过,以上所说均为统计学上的结论,个体之间往往存在差异。

就我而言,在有边界感的范围下,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必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