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怎么你在哭泣,怎么你也失去了你的年华。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干超导演的纪录片《红跑道》,这部四十八分钟的纪录片获得了十二项国际大奖。在2008年奥运年的背景下,讲述了一群幼儿园年纪大的练体操的小孩,他们付出了同龄小朋友远远无法相比的汗水,过着与其他无忧无虑小朋友不同的生活。片中展现的大城市中小人物的压力,家长对孩子过重的期望,让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背负了他们所不能理解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训练背后的他们,在汗水和泪水中成长。

影片将目光放在这群不同于同龄儿童生活的“特殊群体”,小小年纪的他们肩负着少体团的荣誉和一个家庭的期盼,在时代的洪流下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并且在他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导演通过影片给予了人文关怀,这种面对现实对会问题的关注,让这部纪录片成为了一把掷地有声的锤子,而不只是纪实的镜子。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影片主要围绕三个小孩的家庭展开,更多目光放在了一个叫邓彤的小女孩身上。邓彤,在影片中相比同龄其他孩子是最懂事的一个,加上性格里努力不服输,让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这个小小的女孩身体里有着大大的能量,和教练女儿王露凝的单杠比赛,五十多秒的长镜头下,两个小女孩的无声较量,咬牙的痛苦,坚持不下去时偷看对手内心的挣扎,是对命运的不屈服。邓彤的坚韧和毅力让她赢的了比赛,把影片推向了一个高潮。

比赛回到家之后的邓彤,流露出了属于孩子脆弱的一面。在受伤的手上涂药时哭得一塌糊涂,妈妈心疼的开着玩笑说要不就不练了,邓彤哭着说“要练,长大了我要自己赚钱,买大房子给爸爸妈妈待。”父母看着懂事的孩子,无奈的笑容里是属于这个小家庭的心酸。相比其他孩子训练只是家长的安排,小小年纪的邓彤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要获得金牌,给爸妈买大房子。邓彤在画画比赛中获得金牌,戴着金牌站在椅子上,对着镜子整理整理自己的头发,比划着动作。她的脸上是严肃认真的,就像真的得了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的专注。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懂事的她却只能在偶尔流露出本来属于这个年纪的天真可爱。和爸爸在游轮上,父女温馨的对话间想要变成美人鱼属于孩子的幻想,当爸爸问道你想去看奥运会吗,邓彤又回到了懂事的那个自己,去看奥运会的话我的体操怎么办?体操怎么办呢?这群练体操的孩子,对体操是没有概念的,体操训练现在的艰辛和未来都是没有想象的,只有邓彤是确定的。无论是父母的灌输,还是在自己内心的目标,她在影片里都是一颗夺目的明珠。

一个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付出,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也离不开家庭和环境。邓彤父母的乐观积极影响着孩子,三个孩子的背后是三个家庭的命运。同样被寄予厚的阿南,因为哥哥的退出母亲更加的严厉,加上训练的辛苦,说出最喜欢的是教练不是家人的阿南。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在训练的艰苦和并不理解的压力下,幼小的阿南只是个心灵受伤爱哭鼻子的小男孩。母亲把希望寄托在了阿南的身上,过分期盼的烧香拜佛,生活的压力使她没有心思打扮面容显老。阿南在母亲的影响下是敏感的,比赛最后一名没有奖品的委屈,与国旗合照的无措迷茫,让这个小男孩十分的脆弱。对比被爷爷送来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黄教练女儿王露凝和懂事积极努力训练的邓彤,这个家庭是不幸的,也是无望的。

很多细节的处理或者说编排都很自然,并不影响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没有解说词和采访,以及剪辑上形式感的处理,大量固定镜头,将孩子眼中的茫然和艰苦直白的展现,让影片更加的朴实掷地有声。刺眼的红色跑道上翻滚训练的孩子们,首尾呼应邓彤与父亲坐游轮的对话,邓彤在绘画比赛夺得了金牌之后对着镜子的仪式感。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不经意的一个镜头和一句对话,其中的深意远远超过了表面的展现。黄浦江上的邓彤在游轮上问着爸爸,上海怎么那么多垃圾,爸爸说是飘着的饭盒。这个不经意的对话在影片的开始,通过孩子天真的提问,将这些大城市里心酸奋斗着的普通人的生活勾勒了出来,是繁华快速发展城市角落的一处不可回收的垃圾,是漂泊不定的徘徊。

爷爷带着阿南和哥哥两兄弟去理发,不经意的一句话,我不要冠军我要小辫子。阿南问着爷爷你难过吗?爷爷回答难过。幼小并且不配有选择的孩子,连抵抗都是无力的,而家长对于这种选择是无奈的,阻碍孩子未来的一切细小的因素都要排除掉。不止是阿南和哥哥是这样,镜头到理发店的一角,散落着很多被剪掉的小辫子,象征着很多无法选择的家庭和孩子,剪掉了一些小小的快乐。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影片的主题围绕着孩子的成长,关注着“人”的丰富情感收敛有度,在克制严肃的画面记录下,反映了导演想传达的对孩子们的心疼,让观众自己体会小小孩子的压力,有着触动人心的感染力,在孩子的年幼无知的童年里,淡淡的无措和茫然情绪弥漫整部影片。

孩子的天真让本来看起来有些沉重的主题或故事变得活泼起来,阿南委屈的眼泪和邓彤的咬牙坚持的乐观,属于中国人骨子里直面未知命运的勇气和付出,以及性格上的隐忍和刻苦,在这些孩子的形象上生动的延续了下来。这种高超的叙事艺术让影片得到了升华,在《红跑道》结尾处邓彤和爸爸在游轮上的对话得到了升华。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美人鱼的幻想是孩子美好的愿望,孩子成长过程中肩负的责任感,孩子们能够理解吗?童年是什么?这些回忆是茫然的。

当我们再回忆起已经过去的那些时光,是不允许玩耍坐在书桌前写着作业,是爸妈的唠叨和争吵,是张扬的叛逆到逐渐沉默懂事,还只有闪过的属于记忆的细碎片段,是匆匆失去了年华的黯淡星。

《红跑道》| 去找寻那个童年的纯真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