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嗜殺成性?明朝開國功臣無數,僅有四位得以善終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開始分封功臣,所封的爵位裡其中數公爵和侯爵最大,共封了六公二十八侯。當時朝政由這些開國功臣把持著,一些人便開始驕奢淫逸起來,加上朱元璋敏感多疑的性格,於是不久就開始了屠戮功臣來維護他們朱家的皇權地位。

朱元璋嗜殺成性?明朝開國功臣無數,僅有四位得以善終

六個公爵中,除四位是早年或中年病死外(鄭國公常茂35歲死、衛國公鄧愈40歲病死、曹國公李文忠45歲病死、魏國公徐達50歲病死),另兩位韓國公李善長最後被“胡惟庸案”牽涉處死(胡惟庸乃李善長一手提拔,官職丞相),宋國公馮勝被皇帝猜忌賜死。其餘所封侯爵大部分也被“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和“藍玉案”(洪武二十六年)牽涉致死,皆不得善終。開國功臣無數中,僅有四人活到了終老。

一是劉基

劉基(1311年-1375年),字伯溫,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1360年被朱元璋邀請至應天(今南京)為謀臣,當時應天的形勢是西有陳友諒、徐壽輝,東有張士誠,南有方國珍、陳友定,外圍還有元朝軍隊,可以說是四面受敵。劉基根據當時的情況即提出避免兩端作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予以擊破的策略,被朱元璋所採納。

朱元璋嗜殺成性?明朝開國功臣無數,僅有四位得以善終

劉基作為謀臣還參與了滅陳友諒、張士誠和北伐中原的高級首腦軍事會議,在關鍵的軍事決策上他的建議總能和朱元璋不謀而合。而事實證明,他的策略也是正確的。由此,朱元璋對他可謂是既有七分賞識又存三分嫉妒。

建立大明後,劉基被封成了三等爵位的誠意伯,位於公侯之後,剛開始他還始料未及,但轉念一想朱元璋的為人,便想通了。朱元璋這是打壓文臣啊,於是他謹言慎行,盡心輔助,後因病多次請辭歸田,終於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告老還鄉,於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病逝,享年65歲。民間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二是湯和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開國名將,軍事家。早年參加郭子興紅巾起義軍,因和朱元璋是同鄉好友,寫信邀其參軍,後作為親信隨朱元璋向南擴張,攻定遠、滁州,佔集慶(後改名應天),攻破張士誠,擊敗方國珍、俘獲陳友定等,屢立戰功。

朱元璋嗜殺成性?明朝開國功臣無數,僅有四位得以善終

大明建立後封侯爵,排名第一。後又多次隨徐達征戰南北,建立功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封信國公,躋身於高層軍事領導小組,商討軍國大事。

洪武后期,因湯和長期統兵,功高至偉,朱元璋疑心病更甚,一次在與朱元璋的交談中在察覺到有猜忌之意,再加上朝中其他功臣下場的影響,便提出告老還鄉,朱元璋就很高興的同意了。於是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賜給湯和很多金銀珠寶讓他回老家去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湯和因病去世,享年70歲。

三是耿炳文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人。早年跟隨他的父親耿君用一同隨朱元璋渡江征戰,後來他的父親戰死後就繼承了其父職位,攻下集慶後,多次和張士誠的部隊交戰,屢立戰功,升為總兵都元帥。曾用七千兵力固守長安州月餘,對抗張士誠十萬來犯之敵,待援兵至後一舉獲勝。

朱元璋嗜殺成性?明朝開國功臣無數,僅有四位得以善終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長興侯,後又多次隨徐達、傅友德、藍玉等南征北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鎮守遼東。朱元璋死後,所封公、侯皆去世,只剩耿炳文和郭英二人。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叛亂,發動了“靖難之役”,65歲的耿炳文被建文帝任命為徵虜大將軍,率軍北伐。在河北一帶被朱棣打敗,退守真定,堅守不出。朱棣攻不下,也只好退兵了。後來建文帝換李景隆(曹國公李文忠之子)為帥,結果導致了全軍覆滅。永樂元年(1403年),因朝廷有人告其謀反,於是耿炳文畏罪自殺了,享年70歲。

四是郭英

郭英(1335年-1403年),祖籍山東,後遷到濠州。1353年朱元璋回鄉募兵時和其兄郭興一同參軍。作為朱元璋的親信跟隨朱元璋攻克滁州、和縣等地,參加鄱陽湖大戰,於涇江口大敗陳友諒。

朱元璋嗜殺成性?明朝開國功臣無數,僅有四位得以善終

建立大明後又多次隨徐達、常遇春等南征北戰,平定中原,戰功赫赫。洪武十四年(1381年),跟隨傅友德攻打雲南,先後平定蒙化、鄧川、麗江等地。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武定侯。

“靖難之役”發生後,曾隨耿炳文、李景隆征討燕王朱棣,無功而返。永樂元年(1403年)去世,享年六十九歲。一生歷經大小五百餘戰,身被七十餘傷,未嘗以疾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