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为何不和哥哥分享自己的财富?

小明不明白


后人评论曾国藩是今古第一完人。不过我觉得,他的这种完美人生,其实跟其弟曾国荃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两人在晚清朝野内外唱双簧,堪称是我国史上配合得最好的兄弟。

众人皆知曾国藩比较高调。而曾国荃则高调许多。于是乎,很多哥哥不方便的事情,便让弟弟给心领神会地代劳了。所以,我们找不到曾国藩的瑕疵。

把太平军镇压下去之后,如果按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曾国藩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满清对之过河拆桥也似乎是毫无悬念的事情。兔死狗烹的事例在史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回。任曾国藩怎么低调,怎么裁撤,恐怕都躲不过鸟尽弓藏的命运吧。

然而,这个危机却让他兄弟俩给巧妙化解了。

当时,曾国藩在中央任职,却未居功自傲,而是急流勇退,自愿交出兵权。你以为这样老佛像就放心了吗?当然不是。可他还有一个杀招,让曾国荃在地方上任职。

这个安排就很妙了。哥哥在中央,有名无权;弟弟在地方,有兵无名。于是兄弟俩配合得严丝合缝,任满清怎么折腾,终究也是投鼠忌器,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也正是因为弟弟的配合,才让曾国藩得以善终,并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好名。


史海惊奇录


曾国藩曾写过一首诗送给曾国荃:

“松柏翳危岩,葛藟相钩带。兄弟匪他人,患难亦相赖。行酒烹肥羊,嘉宾填门外。丧乱一以闻,寂寞何人会?维鸟有鹣鹣,维兽有狼狈。兄弟审无猜,外侮将予奈? 顾为同岑石,无为水下濑。水急不可矶,石坚犹可磕。谁谓百年长?仓皇已老大。 我迈而斯征,辛勤共粗粝。来世安可期!今生勿玩愒。”

这首诗的主题就是人生在世,如果遇到什么患难之事,谁也指望不上,只有亲兄弟才会不离不弃。



提出“曾国荃为何不和哥哥分享自己的财富”这个问题的朋友,一定是听到了曾国荃破南京之时大发了一笔横财的传说。

据说曾国荃进入天王府后,金殿上的四盏灯是元代的宝贝,这四盏灯便被曾国荃私吞了。

天王府还有一串东珠,珠子据说有大拇指粗细,也被曾国荃占有了。

有人认为曾国荃当时私吞的财富价值上千万两白银。

当时有人就说:‘闻忠襄(曾国荃)于此中获财物说千万。除报效若干之外,其他悉辇于家。”

(他弟)

其实这些财富都是传闻,具体有没有,真不好说。

曾国荃曾自撰一联以明志,内容是:“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还是受到曾国藩的很大影响,追求的是忠厚做人,处事率真。

应该说,他贪污太平天国财物的说法,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谣言。

1862年,曾国荃不顾哥哥的阻止,孤军深入,围攻南京。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湘军有被全歼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荃仍死战不退。

终于在1864年7月,曾国荃攻克了南京,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一等伯,但皇帝又警告他不要“骤胜而骄”。

哥哥曾国藩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主动裁减湘军,还以曾国荃病重为由,让曾国荃回乡休养 。

两年后,曾国荃起复,从此远离军队,担任文官,历任湖北、陕西、山西巡抚。


(任文官)

后又任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在这些文职任上,曾国荃做到了“总揽宏纲,不苛细故,军民相安”。

由于不再掌兵,曾家兄弟都得到了善终。曾国荃死后谥忠襄,得到了建专祠祭祀的待遇。

(他弟书法)

而哥哥曾国藩更是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甚至有人称他为“半个圣人”,他的“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虽说言过其实,但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我相信这样杰出的兄弟,不可能干出贪污太平天国财宝的事来,如果曾国荃敢干,第一个站出来找他算账的,必定是他的哥哥曾国藩。

所以,曾国荃拿什么财富来和哥哥分享? 原创文章,请多关注!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曾国藩的多次催促使得曾国荃非常不满,毅然决然地拒绝。他的逻辑是:我要攻打太平天国的心脏南京,占领南京我就能成为这场战争中第一等的功臣,扬名立万!

九弟鬼迷心窍,曾国藩也没办法,又找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是陈也脱不开身。这时,曾国藩才想到自己手下郁郁不得志的李鸿章,虽然二人关系有点冷淡,也只好让他担此大任。


我爱css


众所周知,晚清有四大中兴名臣,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我们不难发现,曾、左、李三位都是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只有张之洞后来居上,以清议和办洋务出名。

熟悉近代史的伙伴有没有发现,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显名比李鸿章还早,获得过攻陷南京的“头功”,他为什么没能跻身四大名臣之列呢?

曾国荃画像。

话还得从太平天国战争说起。1861年秋,曾国藩意识到,必须从太平军手中夺取江苏浙江,保全这个财富重地,以解决湘军的军费困难。他知道,仅仅上海一地,每月就可济饷20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光荣的任务,也是立功的良机,曾国藩首先想到的就是让九弟曾国荃去办。恰好九弟刚刚克复安庆,有兵力前往上海一带。

曾国藩像。

没想到,面对哥哥三番五次的催促,曾国荃非常不满,毅然决然地拒绝。他的逻辑是:我要攻打太平天国的心脏南京,占领南京我就能成为这场战争中第一等的功臣,扬名立万!

九弟鬼迷心窍,曾国藩也没办法,又找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是陈也脱不开身。这时,曾国藩才想到自己手下郁郁不得志的李鸿章,虽然二人关系有点冷淡,也只好让他担此大任。

李鸿章像。

原本是“替补”的李鸿章这下可抓到了好机会,屁颠屁颠回安徽老家募兵,建立了淮军,而后奔赴上海。

李鸿章稳扎稳打,与洋人合作,将淮军做大做强,迅速升任江苏巡抚,在战争中成就自己,建立了赫赫威名。

曾国荃没看明白一点:谁能掌握上海,谁就能财大气粗;谁能与上海的洋人打交道,谁就能睁眼看世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鸿章与外国人合办的“洋枪队”。

曾国荃放弃的机会,正是李鸿章成就“宏伟事业”的起点。

与太平军作战的最后两年时间里,曾国荃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围困南京。

1862年初夏,曾国荃不顾曾国藩的阻止,执意进攻南京,孤军深入雨花台。太平军一度反攻甚急,加之瘟疫流行,其所部湘军几乎遭灭顶之灾,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撤退。

美国人绘制的“洋枪队”士兵。

1864年7月,南京克复,等待曾国荃的,是他期待已久的鲜花和掌声吗?当然有,朝廷封他太子少保、一等伯;同时,同治帝又痛斥他措施不当,致使太平军千余人逃逸,并指责他的部队军纪败坏,告诫他不要“骤胜而骄”。

朝廷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施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就是担心他们功高盖主,对强大的湘军起了防范之心。曾国藩深明其中利害,逐渐裁汰湘军以自保。

美国人绘制的太平军士兵。

此后,曾国荃历任巡抚、总督,但也仅此而已,没有留下多少值得记载的政绩。

曾国荃与李鸿章的差别在哪里呢?差在格局、气度。曾国荃夺功心切,太计较个人功业,小心眼,不明大势,不顾大局。


甜言蜜语


其实不是曾国荃不愿意和哥哥分享自已的财富,实际上是曾国藩自已要远财保身,行圣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