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暴跌波及我國粕類產品,對投資者是驚喜還是驚嚇?

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爆發與國際原油價格驚現史詩級暴跌,導致本週一(3月9日)全球金融市場紛紛崩潰,我國粕類產品市場也由受到嚴重衝擊。在恐慌情緒下,本週開局國內豆粕與菜粕期貨市場早盤均跳空低開,之後則進入到多空博弈狀態之中,尤其是豆粕期價表現的明顯抗跌。

匯易網資訊認為,一方面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發酵,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都逐漸成為重災區。截至北京時間3月9日16點,全球除中國外地區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29311例,較上日大幅增加2446例,累計死亡707,較前一日增加16例。持續嚴重的疫情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我們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罕見一次全球原油市場大崩盤!連續兩日跌去40.65%。對市場前景的擔憂對國家原油市場首先形成了破壞。上週五,歐佩克+與俄羅斯談崩,沒有就進一步減產150萬桶/日達成協議。不僅如此 ,沙特選擇一方面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另一方面宣佈將石油日產量從目前的970萬桶/日增加到超過1000萬桶。此舉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史詩級跌幅,跌幅達到30%左右。

上述兩大利空因素的共振使得本週一全球金融市場均出現暴跌,由此也波及至我國豆粕與菜粕市場。兩大粕類期貨品種大幅低開,之後進入多空博弈之中,較全天的低點有所提高,其中豆粕價格走勢明顯強於菜粕。最終連盤豆粕主力2005合約報收於2669元/噸,跌幅為1.48%。而鄭盤菜粕主力2005合約在大幅下跌3.12%之後報收於2269元/噸,盤中低點更是觸及至3229元/噸。

全球暴跌波及我國粕類產品,對投資者是驚喜還是驚嚇?

雖然從週一行情走勢來看,我國粕類期貨市場受到外圍市場的明顯拖累,但對於左側交易者而言也同樣是種驚喜。分析國內豆粕市場可以發現,由於3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數量不足,使得我國油菜壓榨企業的開工率整體偏低,也導致了豆粕現貨供應的偏緊,利於其價格的超跌反彈。與此同時,本網在之前也談及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發酵是有可能影響到全球的相關產品貿易格局,因此需要我們對我來可能出現的供應困境提早做好預案防備。所以在這種前提下,價格在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後也是值得做多建倉的,而事實上匯易在本週一發佈了重大行情提示,建議客戶逢低買入豆粕以提高庫存。

而國際市場仍舊在2020年3月10日繼續。俄羅斯做出強烈回應,原油價格戰又升級了。據外媒報道,一位接近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人士透露,Rosneft計劃從4月開始增加石油產量。這是俄羅斯回應沙特“價格戰”的第一個信號。按照分析師初步估算,一旦投機者解除多頭頭寸,布油可能自由落體到20美元區間,甚至10美元區間。有些交易員開始以史為鑑,尋找油價的潛在目標:2016年價格戰期間,布油曾達到27.10美元/桶;最糟的一次是,1998年12月,布油跌到史上最低的9.55美元/桶。國際油價雪崩!美油收跌超24%,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跌超30%,日內最低價觸及31.02美元/桶,創199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3月9日(週一),美股收盤三大股指均跌逾7%,道指一日狂瀉逾2000點,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開盤後不久暴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這是美股歷史上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