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引言:1941年12月7日清晨,珍珠港事件暴發,大洋彼岸的硝煙還未完全散盡,但蔣介石卻異常興奮。因為,貧弱的中國在抗日戰場上已孤立無援地苦撐了4年了,這期間中國付出的巨大犧牲與艱難是世所罕見的,蔣介石承受的巨大壓力已經快讓他喘不過氣了!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珍珠港事件暴發(來自網絡)

蔣介石“苦撐待變”初露曙光

珍珠港的硝煙,讓蔣介石明白他一直所期待的“苦撐待變”的戰略快要實現了!只要美國對日參戰,中國的抗戰局勢就將立即出現新的轉機。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珍珠港事件暴發(來自網絡)

事情也如蔣介石所料的一樣,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立即對日宣戰,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中國與美、英國成了共同作戰的盟邦。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珍珠港事件暴發(來自網絡)

不久,美國的租借法案全面向中國開放,這意味著今後美國將向中國援助大量的抗戰物資,中國的抗戰形勢將得到根本轉變,中國已經可以看到勝利的微弱之光了。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羅斯福簽發租借法案(來自網絡)

中國面臨的通道難題

但是,這時的中國卻還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運輸援助物資的通道問題。自桂南會戰後,中國東部沿海與國外的通道已全部被日本切斷,僅有西北和西南還有一線利用的希望。但西北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位置,作用非常有限。

能夠讓美國援助中國的武器、器材等物資大量進入中國的,只有雲南的滇緬公路了。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抗戰時期的蔣介石(來自網絡)

由是,蔣介石便決定抽調中國精銳部隊,組成遠征軍入緬作戰,保衛滇緬公路這條中國抗戰的生命線。雖然,英國因歷史和現實原因起先對中國入緬作戰有諸多顧忌,談判進展並不太順利。但蔣介石卻始終堅持這個戰略,甚至還讓美國政府就此向英國施壓。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抗戰時期的蔣介石(來自網絡)

拒絕蘇聯的建議

就在中英就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事宜談判之時,國民政府卻收到了蘇聯的一個建議。斯大林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明確希望中國不要派遣軍隊進入緬甸與泰國作戰,他的理由是中國極可能被英美出賣,並列出了許多美英不可信任的理由。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抗戰時期的蔣介石(來自網絡)

但蘇聯的建議很快被蔣介石拒絕了,拒絕蘇聯的理由,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得很詳細:

“然我決先以無條件派兵赴緬參戰,一則緬為中國唯一通海要口,二則緬我國與英、美聯繫唯一之要道,不可令其失陷,而使我與英、美隔絕,又陷於孤立,而被俄所挾制也……”

可見,相對於英美,蔣先生內心中更加不信任這個北方鄰居!

蔣介石其實對北方這個強鄰是有深入認識的,無論從歷史上俄國對中國的傷害,還是二戰前蘇聯對周邊國家的侵略,都讓蔣有不信任的理由,他知道這是一個侵略成性、貪得無厭的國家。

蘇聯為何想阻止中國派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堅決拒絕,很有遠見

抗戰時期的蔣介石(來自網絡)

結 語

後來,二戰勝利前夕,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北方鄰居便迫不及待地分裂中國外蒙,攫取中國東北權益!這一系列無恥行徑,都證明了北方這個龐然大物確實不可信任,蔣先生的認識是非常正確和有遠見的。對此,你有何評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