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这话说的对吗?

坐不改姓宁西迎


这句话出于《论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第三段,在全书也有重要的生发引导作用。

关键是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字句含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引,“巧言令色”朱熹朱夫子解释为“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鲜,读xiǎn,意思为少、不多,如同“寡廉鲜耻”之“鲜”。

整句话的含义,杨先生解释为: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我个人看法,这个解释还是相当可观可信的。


第二层,孔子提出“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种观点的缘由或背景是什么。


仅仅知道这句的意思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弄清楚它的原因或背景。


1.春秋末年,王室衰微,诸侯渐渐强大,兼并攻伐,你争我夺,正如亚圣孟子所说:

“春秋无义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 《孟子》


诸侯崇尚武力,自然导致礼崩乐坏。眼见了太多的尔虞我诈、流血杀戮、民不聊生,又对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心向往之,于是对现实不满的孔子提出了自己包括“礼”与“仁”在内的一整套学说,在短暂的进行了政治上的探索后,他开始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这种政治主张,虽然四处碰壁,但依旧张扬理想旗帜,“知其不可而为之”。

仁的内涵很丰富,比如“孝悌为仁之本”,“仁者爱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克己复礼为仁””等等,当然也包含了从反面来论说很难达到“仁”的一些言行举止,就比如这个“巧言令色”。


2.孔子学说在当时虽然理想色彩浓厚,不太受诸侯待见,不太合乎时宜,但绝不是空想主义,而是有孔子自身丰富的从政经验和人生智慧的雄厚基础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五十岁以后,在学问和从政上一直坚持不辍的孔子,在鲁国政坛上开始一路扶摇直上,从中都宰做到司空,后又任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这样的高官,还在鲁国与强大的齐国“夹谷会盟”中应对得到、准备(文武两手)充分,不卑不亢地维护了国君的尊严,捍卫了鲁国的利益。


后来因受到鲁君猜疑排挤,孔子被迫辞职,开始整理典籍,研究学问,传授学生,周游列国。

此时,以孔子之开阔眼界、锐利眼光、广博知识和高度概括能力,总结出“巧言令色,鲜矣仁”的人生智慧,也算是水到渠成吧。


第三层,这句名言对我们今人也很有启示意义。


因为它毕竟指出了人类历史上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花言巧语,取悦于人的人,往往包藏祸心;喜欢别人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人,往往会摔得很惨。——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和珅之于乾隆,秦桧之于宋高宗,五代伶官之于后唐庄宗,……

在今天,尤其是对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无疑于一句很有用的忠告。

比如,在职场中,假如你是一位掌握着一定资源的领导,如果有人对你“巧言令色”,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你可能还觉得这是由于自己能力出众、本领高强而自然出现的结果;大家都这样,没必要大惊小怪。

其实,我觉得,这时候你就要分外警惕了——保不准他(她)要图谋你什么呢,或是钱财,或是容貌,或是机会,……不管什么,他(她)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早就离仁义很远了!


《孔子传》 鲍鹏山

《孟子》


根芥微尘


是特别认同孔夫子这句话的。

接触的人多一些,可以进行比较。感觉日常说话特别漂亮,表情特别生动,让人很舒服的,基本上在实质性利益交往的时候,都是不靠谱的,即功利性特别强。其实孔子以后的人也有这样的总结,比如“口蜜腹剑”“嘴甜心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把“仁”理解为:同情、关心、理解、互助,愿意替他人考虑。这显然是好东西。在世俗社会里,美好的东西大多都是稀缺的,比如才华,比如名气,比如财富,大家都喜欢。而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倾向:越是缺什么,越是积极向外界展示什么。比如穷人,特别在意在社交中不要显得“小家子寒酸气”,聚会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鞋子包包,哪怕高仿也行,让别人知道;比如书读得不多的人,特别爱炫耀自己读过多少书,不必要的地方也强行引经据典,生怕别人看出他浅陋。同样道理,一个对别人缺乏仁爱之心的人,生怕别人看出其真实内心,所以在言语和表情上要过多修饰伪装,极力强调自己很关心别人,以博得好印象,实现自己的目的。

经验不足的人,很容易被“巧言令色”所迷惑,另外,有些当权者需要“巧言令色”的人为其造势,所以,“巧言令色”往往能得大好处。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大好处,这当然激励这一类人继续夸张表演。毕竟,说说漂亮话和真正地付出资源关心别人,成本要低得多了。

一个本来就有钱的人或有才华的人,脑子里是不用老想“我如何让自己看上去有钱或有才华”,一个本来就对他人有仁爱之心的人,也不会想着哪句话或哪个表情更打动对方,而是直接行动或思考如何实际行动对别人好,这个时候语言和表情往往平淡得多。

“巧言令色”和一般的出自友善的“和颜悦色”是有区别的。前者表演性非常强,水平高的也会把握分寸,但一定有一种刻意很用力的让对方知道的感觉。另外,施展“巧言令色”功夫也是看对象的,毕竟任何表演都要消耗精气神,遇到没有利用价值的人,那就是面目可憎懒得表演了。


半夜读书人


“巧言令色”出自《论语》的“学而”篇,原文为“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孔子对其弟子提出的一种提醒和告诫。孔子意思是,花言巧语,虚假颜色的人,是少有仁爱的。这其实是孔子告诫弟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靠花言巧语去给自己带来利益,说那些言不由衷的话。也是对弟子们的一种提醒。

孔子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人如果缺失了仁爱,还谈什么礼乐呢?仁的思想贯穿于孔子的《论语》,孔子对仁爱之人的推崇和称赞是发自肺腑的,所以孔子才对“巧言令色”导致不仁有很大的担忧。“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从外在语言和容色上来谈 “仁”的问题,强调“仁”并非是一种外在的华丽展示,而应该是服从于内在心灵的。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用到“鲜”字,要阐述的是避免一种可能会导致不仁的发展趋势,而非必然性的结果。所以“巧言令色”并非是不仁的必要条件,并不代表不“巧言令色”的人就一定具 有了仁爱的品格。

一、“巧言令色”与仁爱的关系

“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一种对君子的告诫,警惕君子由于巧言令色而导致了不仁爱,丧失本真自我的一个结果,但“鲜”是少,并非完全否定,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恰当的“巧言令色”也许会让人更具备仁爱之心。“鲜矣仁”不等于“不仁”,只有明确了这种逻辑关系,才不会偏执于一种极端的否定,去用辩证的角度去处理这一关系。“令色”不单单是使自己的言行虚情假意,还可以使人的面色柔和而坦然,柔和的面色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因此孔子说,我们面对父母老人时,不能出现色难的样子,这时候就要“令色”,尽量使面色柔和。

“巧言令色,鲜矣仁”中的“鲜”可以解释为“少”。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指出:“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我们进行解读的时候,既要对历代的解释有一个连贯性的理解,又要将孔子的理解放到其整个“仁”学系统中去,必须理解孔子“仁” 学的基本内容和“仁”的基本特点。

孔子的“仁” 本质上是谈论道德实践的问题,道德实践包括道德实践的主体和行动。其主体是“以何为仁”的问题,是“为仁由己”的问题;其行动是“何以为仁”,是“允 执厥中”和“中道”的履践的问题。

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道德实践展开,包括主体的德性和中道的履行。主体的德性讲求“为仁由己”,中道的履行讲求“允执厥中”。孔子认为“为仁”是道德主体自己的事情,是别人帮不了的。 “由己”二字体现了为“仁”的主体性、自觉性和真实性。在道德实践中,“仁”是内蕴于心的,是主体真实的、自觉的道德情感的流露。“仁”的道德情感真实性是表现在血缘关系之中的。当樊迟向孔子问“仁” 的时候,孔子回答“爱人”,这里的“爱人”是真实的、真诚的、有差等的,是以“亲亲”为基础 的。儒家哲学现实性就体现在道德情感的真实性上,儒家正是以道德情感的真实性为逻辑起点。儒家之所以崇尚“孝悌”,就是因为“孝悌”是人最真实的道德情感,是“仁德”彰显的逻辑起点。

二、“巧言令色”对儒学的影响

孔子一生热衷于政治,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得不到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齐国很受齐景公赏识,他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理想也很受支持,齐景公还赐予孔子封邑。但是孔子的学说遭到晏子的阻止,认为孔子的主张不符合齐国实际,会伤及齐国的利益。最后,齐国贵族们一起向齐景公施加压力,齐景公只能让孔子离开齐国。

如果孔子在齐国也会“巧言令色”,相信结局不一定会是如此。但孔子不愿放弃自己的原则,尤其不会用“巧言令色”方式去向统治者献媚。孔子把政治理想看得高于一切。孔子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却仍然执著。孔子不反对门人当官,但他反对为做官而做官。做官只是儒家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如果做官实现不了理想,那不如不做,所以儒家才有那么多“杀身以成仁”的人士。这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为了“仁”, 为了理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个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以“巧言令色”为上位前提的。

三、“巧言令色”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很多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虚假性和功利性,这些批判者并没有注意到,孔子不但注重仁者语言的真实性,更注重其作为仁者对信用的遵守程度。如果对“巧言令色”的理解仅仅着重于“巧”、“令”二字上,把“巧”理解为花言巧语,把“令”理解为虚情假意,那绝对是错解了孔子之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一汉字的意思绝非只有一种解释。“巧”,可解释为技巧,善巧方便;是善于取巧的意思。“令”,可解释为观察,使之好的意思。“令色”结合在一起,就是观察其颜色,而使其颜色变好。也就是用巧妙的语言而使对方颜色好看。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都是有目的的,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想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对方的认可,而“巧言令色”就是协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的捷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别人向你阐述他的观点时,他直白的抨击你原来的观念,你会不会对他有排斥感?你还能虚怀若谷的采纳吗?所以,说话是一种技巧,只有巧妙的使用词语,注意观察对方的态度、脸色,才有可能使你的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古往今来,多少忠臣因直言进谏而被杀、被贬,我们敬佩他们的勇气,但是他们却有时忽视了说话的方法。进谏的上的是要改变现状,为何不能用“巧言令色”去陈述、去剖析呢?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和角度去处理?这里面颇有可以研究的余地。

孔子本人也不反对美好的言语,关键在于是否源自“仁德”的表达。子贡就很会说话,孔子从来不认为子贡不符合“仁”的标准。孔子在教学时,颜色就是“允执厥中”,温和而不放任,庄重而不咄咄逼人。《论语-子张》中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说的就是君子言色远时严肃可敬;近时温和可亲;听其言,严厉可法。

四、“巧言令色”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和谐社会提倡人与人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中的“巧言令色”有着特殊的价值。小到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大到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都要善于 “巧言令色”。家庭成员间,为一些琐事意见分歧时,最佳的解决方案绝不是言辞激烈的陈述和辩论,而是要柔和的察言观色,用巧妙婉转的语言去劝导,以达到家庭和谐相处的目的,这样的家庭才会幸福美满。

我们现代社会,人心浮躁,很多人没有耐心,也不习惯“巧言令色”去与人沟通。不少人不懂礼节,说话伤人。如果换一种沟通办法,多使用温婉柔和的语言,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呢?当然,“巧言令 色”不是要你溜须拍马、虚情假意,而是让你多关注他人的情绪及心理,更融洽更和谐的与人相处。 “巧言令色”不是圆滑,而是对彼此的尊重;“巧言令色”也不是世故,是对别人的理解。只有彼此尊重、彼此理解才能共同进步,整个社 会才能和谐发展。从这个方面说,“巧 言令色”是对语言的一种高效的利用,是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的一剂良药。

所以,一句简单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背后,隐藏的是孔子 “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的叹息。


笑语千年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孔子此语,意在告诫弟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真诚坦荡。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可见孔子这话,在今天也仍然有道理,但也要看具体情况来。

一、巧言令色讳笑里藏刀,自然流露为好

对巧言令色的理解,我以为有两种 : 一种是被当作计谋时,即利用花言巧语去迷惑、取悦他人的行径;另一种就是自然流露,情到深处时。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被别人赞美、夸奖和奉承,但如果带有欺骗性的不良动机,就会招人痛恨。孔子对这种行为就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提出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观点,这和他痛恨“乡愿”一样,谓之“乡愿,德之贼也。”

人们痛恨花言巧语,是因为我们常常看到花言巧语的虚伪和丑恶本质,而那些听信花言巧语的人往往会上当受骗,进而遭受事业的挫败。就像《红楼梦》中下人对王熙凤的评价:“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一样。

(齐桓公)

齐桓公因管仲的忠谏直言,称霸于诸国,但晚年却因佞臣的巧言令色而不得善终。管仲在临死之前就曾告诫齐桓公,不要重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因为他们不仁、不孝,专会逢迎君主。齐桓公未听忠言,任用了他们。结果呢,齐桓公刚死,三人便偕同公子姜无诡犯上作乱,让齐国陷入长期的内乱。

巧言令色在鬼谷子那里,这叫“飞箝术”,用不好,离开实事求的原则,一味吹捧,就是赤裸裸的“拍马屁”。而实事求是地夸赞,是一种认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二、身处职场,远离巧言令色的小人

现代社会,人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方法。职场中,也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心怀鬼胎、作风不正、行事诡诈、冷不防就会对那些有损他们利益的人耍点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做不到处处提防,但可以退避三舍。

口蜜腹剑的小人,最会隐藏自己。身上具有一种表演型人格,在平常的相处中很难去发现,所以说这种人非常可怕。虽然平常和你笑嘻嘻,谈笑风生,用各种甜言蜜语来奉承你、恭维你,但背地里却想尽各种办法来阴你。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你可以保证自己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但不能保证别人也是如此,因此,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绷紧防范的弦,才能真正让自己有效地减少危险。

巧言令色和笑里藏刀的人,一般都工于心计,和别人交往时,他们往往把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交往中遇到这样的人,切记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秘密和底细,更不要为他们所利用,或一不小心陷入他们的圈套之中。

(曾国藩)

清朝名臣曾国藩,位高权重,在他身边不乏许许多多、形形色色趋炎附势的人。但他深谙人情之道,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是孤家寡人无人可用,若沉醉于拍马中,不仅会让自己掉进沟里,更会让真才实学的人流失。好在他谙熟中庸之道,因而采用了淡然处之的方法,耳中美言,胸有丘壑,因而一生能做到既不因被人奉承而喜,也不因人谄谀献媚而恼。

三、为人当喜则喜,要保持率真的心态

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被告知,年轻不可气盛,要低调,要懂得隐藏自己,才能保护好自己。这也是《三十六计》中笑里藏刀一计给我们的启示。诚然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处世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人当喜则喜,要保持率真的心态。

儒家经典《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以为率真就是要顺人性之自然,率性就是保持一个人“真”的状态,而避免做作和虚伪。

从心理学上来讲,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没人愿意听假话。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愿意与那些做人做事光明磊落、真性情的人交往。而对于那些苛求完美,从不显露自己的脾气和秉性的人,人们则敬而远之。

因为人们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些“趋于完美”,“毫无瑕疵”的人,虽然在为人处事上并未有多少过错,但未免显得不够真诚,他们虽然优秀,但并不可爱。

为此,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我们一定要做到真情流露,说真话,做真事,有情绪也不要过度的刻意去压抑。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是主角,在别人的世界里也许只是龙套。当喜则喜,活出真正的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给与的一切,不要让苛求完美的心,使生活失去原本的真实。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代的文人,像曹植、阮籍、嵇康、陶渊明、庾信,就表现出超然不群的的面貌,在他们身上可看到最早的理想之风。他们面对政治环境,又不能有所表达,只能转向思想精神上,于是他们的人可爱,思想可爱,作品可爱。

(陶渊明)

率真的心态能提高我们的能力,改善我们的心智。

总之,巧言令色好不好,重在看行动,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重在看是否对人对己有益,所谓“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重在看心机目的,所谓“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重在看是否实事求是,所谓“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重在学会淡然处之,所谓“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重在学会用行动说话,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风过无痕摄有痕


不对,对于我来说:虽然我不是伟人,但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所以我是不完全赞同孔子说的这句话,为什么呢?我就跟大家探讨几点。

第一,书中说:(孔子说这句话是因为他不喜欢巧舌如簧满脸堆笑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说这样的人没有仁爱),不能因为他是伟人他不喜欢,就觉得别人就没有仁爱之心啊。

第二,如果说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爱之心,那西游记里猪八戒肯定是巧言令色之人,但他哪里没有仁爱之心了?猪八戒只是懒,如果猪八戒没有仁爱之心,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观音怎么会给他安排去取经呢?(虽然没取经之前因为好色做过一些坏事,但哪个男人不好色呢?只不过猪八戒的色是阳性,沙僧是阴性)虽然唐僧平时啰哩啰嗦唧唧歪歪,但以唐僧的智商怎么会留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第三,哪个企业的高层里没有几个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呢?哪个企业的高管没有几个花言巧语爱拍马屁的人呢?难道爱拍马屁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狼心狗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吗?不是的,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语言和态度让老板开心舒服,老板开心舒服了以后他给他老婆买的包包和化妆品的档次就有可能提高了,孩子的奶粉也可以换成澳洲的了,(虽然老板也知道是马屁但人性告诉我们好话听起来还真入耳)虽然花言巧语不是真正提高职位的途径,但也会给你加分。

第四,还有很多人天生就是喜欢满脸堆笑的跟人相处 交流 但他内心没有一点肮脏的想法,这是他的性格。(虽然我不是这样的性格)

最后呢我想说,不管是巧言令色还是默默不言哪种性格的人,这样看他们平日里的实际行为和做法来判断他到底是不是没有仁爱之心。





史上最帅的作者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言巧语的讨好别人、嬉皮笑脸的哄骗他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爱善意之心的。

我们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肯定的是,孔子的话,总结的到位、精确、自然也是正确的!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人。我们都希望遇到真诚善良的人。我们都讨厌表里不一、华而不实、不值得信任的人!

但是,怎样可以知道谁是诚实的人?谁是虚假的人呢?

孔子的总结和观点,给了我们借鉴和指引。

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同学中、朋友中、以及在读书和观看影视作品中,诚实的人什么样,虚假的人什么样。

诚实的人,说话稳重、做事正派、待人真诚!虚假的人,说话虚浮、做事丑陋、待人掺假!

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人做事表里如一、真诚热情、有责任心,同时,我们也要有“火眼金睛”,会辨别他人的真假,和大家一起努力,让社会多一些真诚和关爱,少一些丑陋和虚假。


聿剑培训师


此句出自于孔子的《论语》。释义: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人都是有自己的喜怒爱恶的,高兴的时候脸色就明朗,而发怒的时候脸色就阴沉。喜欢一个人脸色就透露出亲近之意,而厌恶一个人脸色就透露出排斥之意。人有什么样的心理意识就释放什么样的信号,最终通过脸色将情绪表达出来。

现在你故意将外在显示与内在情绪违背起来,就是一种扭曲与压抑,这是让人非常难受的。为了顾全大局也就罢了,仅仅只是为了个人的算计,时间久了,人的心理就会出问题。而且这样的人之所以如此作态就是因为他喜欢暗地里下绊子,喜欢用阴暗手段,躲在暗处含沙射影,是小人之举。

所以,孔子当年讲他自己和当时的名士左丘明都看不起“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的小人。是真男人的,就不要去隐藏自己的爱恨情仇,有什么就堂堂正正的去干,而不要躲在角落里使坏。

“巧言令色”都是装出来的,这副面孔其实与其内心是对应不起来的。这样的人故意扭曲自己的心意,其目的与动机往往都是不纯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句话用来形容这种人前一副和蔼可亲,热情大度,而背地里捅刀子的人为笑面虎。

历史上最出名的笑面虎莫过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作为官场上的老狐狸,李林甫最擅长的就是前倨后恭,利用自己的笑脸来迷惑对手,让对方放松警惕,而在暗地里像毒蛇一样寻求致命一击。


JC工作


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是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令色”是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鲜”是“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很少有仁爱心。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归纳天下最不仁的两种人:一种是好犯好犯上作乱的人,另一种便是巧言令色的人。

巧言令色之人,处事不讲原则,表面讨好别人,行事轻薄不务实,一味追求外在的悦人,而不去修养内心的仁德,在人群中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惑乱人心,一切都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仁德的君子,言行跟此是完全不同的,【子曰:君子有九思】其中有“四思”说到了言行,【“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即待人接物时,想到的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想到是否忠实,做事时想到是否严肃认真,这些都是君子时刻在思考的,完善自我的修身之道。

那么君子的仪容风度是什么样子的呢?

子夏为我们概括出来,【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君子讲话,则严厉不苟,君子端庄威严的形象跃然在前。

巧言令色之人是迷惑不了君子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怎能不谨慎敬畏,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呢!

巧言令色是有损自己德行的言行,经常如此行事,仁爱之心会越来越少。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我们要以防受巧言令色的蛊惑,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同时自己更要注意,不要成为巧言令色之人,要常常关照自己所言、所行,不要偏离正道。【被人欺骗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欺骗别人,而不自知。

那我们平时要怎样避免?从《弟子规》当中摘出几点要点,供大家参考。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首先我们说话要讲诚信,欺诈和妄言都是不会长久的,在言语上时刻关照自己,说话是否出自诚心。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我们为什么会欺骗、伤害别人,就是没有同理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自己想成对方,把对方想成自己。自己不想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多一点仁爱之心,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美好。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都喜欢干净、整洁、明亮的居住环境,比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朋友圈子,可往往对交往的人,却不能够擦亮双眼认清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远离是非之人,损人利己、巧言令色等错误观念的人,他们会把我们的人生带向黑暗。结交善良、正直、忠信这些三观正确,正能量的人,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积极、向上、光明。


人生坦荡荡


巧言令色鲜矣仁:善于花言巧语的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这样说的话,这话说的是没问题的。在日常的交往中,如果有这样的人,便面和颜悦色,花言巧语,那这样的人的确是很难见真心的,因为心中只有想要达成的目的。利用一位手段来达成。孔子说为人做事说话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仁。

这句话出自于孔子《论语·学而》。那么这句是说谁的呢?又是让我们注意什么呢?有这么一个故事。

巧言令色,有人说,朱熹不通政事,以为华夏大地人人平等,才把巧和令解释为美好,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是对朱熹的误解,没有好好读朱熹原文。朱熹说得很清楚,学者要以“巧言令色”为戒——他要提醒的对象,是那些求圣人之学的人。

很多求学者以为,仁,就是对谁说话都客客气气,让听的人开心,存好心。朱熹说,不对,这不是仁。至于本来就不想求圣人之学,说一套做一套,领导面前表现得极端,领导做什么就和领导一个模样,领导一走,立马改头换面,这样的人,不用孔子、朱子来解释,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是“不仁”的。

所以,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来批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致力于巧妙的言语,钻研说话的技巧,会让人看起来变成他了所想要变成的样子,然后止步不前。而短期的来说,语言技巧是很有用的,所以众人掉进了这样的一个陷阱,这就是为什么仁德变得稀少!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国学趣舍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学而》,意思为花言巧语,和颜悦色以讨好别人。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读“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言令色的人善于用漂亮的语言,悦人的表情讨好别人,只注重表面的修饰,而不注重内心的修养。这对古代士子的学问修养背道而驰,正确的取向应为致力于内在的涵养,对道德仁义孜孜以求,以人格魅力来使人亲近,而不能片面追求通过言语辞色来得到别人的爱敬。

这句话对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告诫我们在社会中立身处世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不断通过学习丰富和充实自己,树立确然不拔的人格,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不能通过花言巧语、笑脸相迎来妄图得到他人眷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