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鲜矣仁”该怎么正确理解,对生活做事有什么启发?

不二蒙教


《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面和善的人,一般都是不仁德的。

巧言令色的人,会巧妙地给自己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装,来迷惑别人。他们和颜悦色、花言巧语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为了博取领导的欢心,或者为了获得同事们的支持。如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不会一直陪着笑脸说好话。

巧言令色的人,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他们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们能够如鱼得水,就是利用了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希望被别人认可和赞美的心理,这些人是利用别人的弱点,来达到自己险恶的目的,因此孔子会说这些人是不仁德的。

孔子告诫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真诚坦荡。要时时注意提升个人修养,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花言巧语。

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夕荣Siron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紧接着,老人家又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来强调君子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而缺乏行动。

孔子认为花言巧语奴颜媚骨耍嘴皮子的小人的内心深处,都潜伏着一个又一个自私的心机心计。

小人那些花和巧的分寸、奴和媚的尺度,完全取决于对方之于自己有用的程度。

当对方有用时,立刻柔化自己的身段以满足对方的虚荣心,然后达成自己的私欲。这种人缺仁,而仁是真善美的集成。

那些所谓特别会来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的人,其实,早已没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另外,凡在他人巧言令色中迷失的人,其实品位也很低。

听喜欢听的话和听应该听的话,心智模式截然不同。

喜欢听的话听多了会远离实际,应该听的话听少了会酿成危机。

从社会治理层面看,人治社会,因命运不由规则驱动而受制于人。

所以,人就会按那操控别人命运的人的高矮胖瘦来调整自己的生命形态,所以潜规则横行无忌,这是文明的痛点,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不用看别人脸色的法治社会。

正派健康的社会,用规则计量各种活动,人际简单透明,那种因花言巧语推高的社会运营成本,得以大幅节省。

正直,是一种参天大树的生长模式,是上天赋予他向上向善的内生能力。

巧言令色是一种心理自我矮化,是能力不够时的一种伪装色和拼凑。

优秀和卓越的终极引力和归宿就是正直。

花言巧语、曲意逢迎的人,因仁德浅薄、能力低下而会被命运精巧地终结在大事大非的历史节点上


徐尊龙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第1篇《学而》、第17篇《阳货》). 孔子说:“捡动听的漂亮话,尽说些不实之辞,善于变幻脸色以讨好奉迎他人,少有这样的仁人”.

大致意思

<strong>

所谓巧言令色,指的是为了讨好他人而伪装出来的,动听的言语,和悦的神色。其本质特征是:假。孔子推崇、宣扬的仁,讲的是爱,是善,是真诚。伪装的言语、神色,都是有所求的,功利的,因而跟仁的精神相违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经常花言巧语、献媚谄谀的人是很少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

根据朱熹“圣人辞不迫切”(圣人措辞,委婉不激烈)的说法,所谓“鲜焉仁”,实际意思是:完全没有仁(仁爱、仁慈)这种品德,有的只是阴险害人之心。前人多有把它理解成“少仁”的,不够准确。

解读,孔子观人术

孔子强调“仁”,《论语》中很多讲“仁”的语句,比如《学而》篇中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是正面讲“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反面讲仁

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公冶长》篇中明确表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左传》和《国语》的作者)耻之,丘(孔子,名丘)亦耻之”。

子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易经·系辞上》)君子的言行就如弓弩的扳机一样,一扣动,就能活人、能杀人,能带来荣耀,也能带来灾害,所以能不慎重吗?

老子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老子曰:“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非常善说的人好像木讷不会说一样,所以,仁者之讷,并非是笨嘴拙舌,而是本可以口若悬河,却因谨慎而木讷不言。说话木讷,质朴无华,也就成为“仁者”的标签了,这样的人怎么会“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呢?

<strong>

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读出三层意思:

1、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说话好听,态度好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2、不要以为讲究“仁德”就必须违心的说好话、装笑脸、讨人欢心。

3、也不要以为外表诚恳谦和,不说甜言蜜语的人就一定是“仁德”的。

这句话在这告诉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虛伪的表面所迷惑,要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在当今社会,不管我们从事哪个行业,都不要被谄媚奉承之人的伪善面孔影响自己对大事大非的判断,而对那些脚踏实地,表里如一的人应多听他们的想法,永远牢记“忠言逆耳”这句名言。

人有所求、有所喜、有所贪、有所恃,往往就会被这些求、喜、贪、恃所牵累,落入周遭投其所好的“巧言令色”所编织的迷惑陷阱。佛家有句话说:“只要三年不说假话,就可以识别世间一切是非真假!”

作为君子,能够有明眼识别“巧言令色”是一种能耐和修为,而自己能够坚持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巧言令色”,则是一种更高的智慧和修养。

如果孔子的“巧言令色,鲜矣仁”真的是针对少正卯说的,也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孔子故意事先张扬的态度,是为了诛杀少正卯,有意制造舆论;另一种是孔子事后的一个说明,诛杀少正卯之后,需要平息舆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这个习,很重要的意思就是对学习的复习练习和实践,就是学以致用。王阳明先生说的更直白,“知而不行”非真知,知行要合一,重点要事上磨练。

朱熹在《集注》中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是巧言还是令色,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取悦于人。为什么取悦于人呢,不外乎想得到好处、利益。通俗的说就是装,装就意味着一不是出于本心,二则图私利,即便不是求得私利,胁肩谄笑,讨好型人格在君子眼里,更是要不得。

案例

巧言令色的险恶之徒,历史上有很多。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大臣李林甫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总是想方设法结交宫廷里的人,收买皇帝身边的宫妃和太监,让他们替他说好话和刺探消息。皇帝喜欢什么,他就说什么;皇帝想干什么,他就做什么。唐玄宗认为他谦恭有礼、聪明能干,很合自己的心意,就让他做了宰相。李林甫对于有才能的人非常嫉妒,对受皇帝信任的人、对功劳接近他或者超过他的人都恨之入骨。他都要想尽办法除掉他们,而在表面上却完全看不出来。李林甫表现出的是和善而谦逊,满嘴甜言蜜语,其实心里时时在盘算着害人的诡计,所以一些人被他陷害后,并没有察觉,还觉得他是好人。他就是凭着这种狡猾的伎俩当了19年宰相。后来,李林甫的阴谋诡计和虚假的面目终于被识破了。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人。成语“口蜜腹剑”由此而来。

清高宗乾隆时期的和珅也是有名的人物,人长得英俊,又很聪明,特别是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逢迎拍马之术修炼得炉火纯青,深得乾隆的喜爱。然而在他那英俊的外表、儒雅的风度和美好言辞之下,包藏的是一颗缺少仁德、只谋私利的祸心。仗着皇帝的宠幸,他大量敛财,成了一名巨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能非常形象的说明清朝官场的贪污情况。“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的这部分家产,比清廷十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其贪腐程度令人吃惊。所以,像和珅这样长得好看又会说话的人,按孔子的经验,就是:巧言令色鲜矣仁,一定要小心这种人。

启示

孔子千百年前就为此敲响了警钟,他的见解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他的提醒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仍然十分必要。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识人之智,许多人,听其言,满嘴仁义道德,尽是“忠诚”顺耳的话;察其貌,又是谦虚恭敬之状。哪能不相信,哪能不喜欢呢?然而,只要深入地想一想,这外在的印象毕竟只是表面的,是否表里如一,哪能单凭表面印象就判定他完全靠得住呢?所以,孔子在谈到识人时,还曾说过:“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这“言”又有“巧言”与“忠言”的分别,必须分辨,才不会为“巧言”所蒙蔽。我们需要保持警惕。

<strong>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以做到在权势、金钱、美色面前,不为所动。而在善恭维者一片称颂赞美声中,却晕晕糊糊,忘乎所以,最终受人蒙蔽而不知被蒙蔽,就失去了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以致干出许多蠢事与错事来。鲁迅先生曾把“捧”与“杀”连在一起,所谓的“捧”,即恭维也,它是能致人于死地的。

生活中不少“巧言令色”之人,对谁都笑容满面,但到实际工作,好事抢着上,得罪人的事躲得远远,遇到麻烦就推诿扯皮,更有甚者,欺上瞒下,事情没办好就把责任推给领导,事情办好了,就是自己争取的结果,真正“巧言令色”,抢功推过,鲜仁无耻。

我们要反对庸俗的恭维,但对恭维也要作具体的分析,它可以是善意的称颂、赞美;也可以是心怀叵测的阿谀、谄媚。应该说,善意的恭维,它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廉价的润滑剂。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廉价,生活中从来不用这种润滑剂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人,总是喜欢别人称赞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上至伟大人物,下到平民百姓,概莫能外,不必责之大苛。恭维是需要真诚和善意的,发自内心适当的恭维常常被称为赞美、称赞、夸奖、表扬,而居心不良,过份的恭维则是对人的迎合、阿谀、拍马、谄媚。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人,但从做人的态度上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老老实实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另一种则是很不老实,言行脱节,表里不一,阳奉阴违。这种人,总是戴着虚假的面具,披着一层虚伪的外衣。孔子很厌恶这种巧言令色的人。

同样,笔者和很多善良厚道的人一样,也极为厌恶这种人。是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美好面貌的人,很少是讲仁德的人。这是一条定律,是一道照妖的灵符。它告诉我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听其言、观其貌。因为语言与外表是可以修饰、装扮的。如果只凭这个表象,就很可能上当。因为人性的弱点在于很少有人喜欢听直言,所以,巧言易信,而忠言逆耳。也正因为一般来说,谁都愿意听好话,听奉承的话,听甜言蜜语总是受用,总是舒畅,所以,巧言令色、花言巧语的人总是屡屡得逞、人生得意、仕途顺畅。

孔子用他的睿智告诉我们: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我们自己为人处世也尽量不要做巧言令色之人。一个人是否具有“仁”之心,不要只看他态度怎样,说话怎样,一定要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综合去判别,知行合一才是核心标准之一,如此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孔子说的话,出自《论语·学而》。“巧、令”,好、善的意思;“鲜”,读xiǎn,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满嘴的花言巧语,满脸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讨好别人,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仁”,是孔子主张的核心,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爱、和、平等。那么什么是“不仁”的表现呢?“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笑脸去讨好别人的人是“不仁”的。孔子强调君子应该言行一致,谨言慎行!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释义: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释义:对于你想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dài)也

——《论语·里仁》

释义:君子从不轻易的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要说到做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释义:“讷”,忍而少言;“敏”,机敏、积极。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对言行关系的主张是言行一致,谨言慎行;反对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这对我们现代人生活做事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言行一致,谨言慎行,不仅是一种好习惯,更是一种好品德,会让你受益无穷!

在平时生活和做事中,我们不需要去刻意讨好别人,更不需要别人来讨好自己,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本真自我。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这句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花言巧语的,没几个是好人。这真是诛心之言。

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人,花言巧语,口吐莲花,死人也能被他说活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说人话不办人事。你帮他,万水千山,他帮你,一毛不拔。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对这样的人,该拒绝就拒绝,该揭露也要毫不留情,不必怕得罪他。







诗酒年华邢


“巧言令色,鲜矣仁”该怎么正确理解?对生活做事有什么启发?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孔子的《论语.学而》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样子,总是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仁心就很少。

而现实中说话应该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特别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所以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借空谈敷衍,心口不一。





蟹小鱼


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子提倡孝弟是成仁之道。

老师孔子来点评了。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是句流传千古,很著名的话。

说一个人说话动听,脸色讨人

欢喜,一定不是好人。

按照这种讲法,恶言恶色难道

就是好人了?

特别接在有子讲孝弟,仁之后,

更是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齐鲁大家的文章,不大可能前后这

样没逻辑。

回到前面讲孝,形神相续

谓之孝。

《说文》又讲,孝,从老

从子。

老这个字,与考一致。

老考,怎么会是一个意思?

父考母妣,考又与父相关。

中国文字,若不通其理,简

直矛盾百出,没有道理。

其实,老,从甲骨文而言,是

一门传神的技术,就象现代的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信息通过电

波发射,在接收端给复原出来。

考试,无非就是测试知识体系的

传播与复原程度,所以,老考一

致。

一个人老了,形体衰败,藏不住

神了,神跑了出来,得找另外一

个形体藏身,能藏神于子的,就

是孝。

可见,孝是一个高技术活,想形

神相续:

要么做神仙,形体不坏。

要么有后代,可传神于子。

再来讲巧,巧,工巧。

工即是标准化,现代工业,

能稳定地,大规模生产标

准化的产品,这就是巧。

巧是人类智慧的成果,所谓

巧夺天工。

巧是智慧的作为,不是自然的

结果。

精气神形都能持续稳定完整

地给复制出来,这叫巧言,

百分百保证,一点不多,一点

不少,可见,巧言是百分百的孝,

孝的最高级形态。

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儿女会说话

哄老人家开心,那才叫孝子。

能做到巧言的,需要极高的智慧,

极强的能力,都是神仙级人物。

令,命令。

令的意思是合节,即自然形成的

规律和模式,很难改变和抗拒的。

命偏重于自然结果和趋势,令偏

重于自然势力与惯性,有驱使之

意。

色,匕节。

随着自然之命而连带生出的东西,

叫色。

所以,色是随着自然规律所化生

出的万事万物。

质生欲,形生色,物质世界,叫色

界。

令色,随自然生灭的物质,叫令色。

巧言之人,智慧卓绝,能力齐天,

又岂肯随自然生灭?!

是故,孔子感叹:巧言令色,鲜矣仁!

魚羊合体,叫鲜。

魚,水虫,魚游于水中,

自由自在。

中国古代,有一条著名的大

魚,叫鲧,传说中是大禹的

爸爸。

《洪範》有载:鲧陻洪水,汨陈其五

行。

鲧的本事能力超超强,强过齐天大圣

孙悟空,是可以自创五行的。

而羊,是宇宙盈缩周期的产物,

是绝对臣服于自然,顺应自然

的典范。

绝对自由的魚与绝对自然的羊

合体,就是鲜。

鲜是巧言令色的极致,是道的

滋味。

但做到,难过登天,太稀少了。

本事大能力强的人,最容易犯的

错,就是目空一切,犯上作乱。

有子讲,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这种观点,其实是个巨大的

错误,真实的情况是,其为人也孝弟,

发展到巧言极致,必好犯上作乱。

远古如三苗、驩兜、鲧与共工,

汉代如王莽,都是不知敬畏,犯上

作乱而致身死的例子,这与独立守

神而长存于天地之间的仁的追求,背

道而驰。

多少文明,因此湮灭,不复存在,不

作不死。

中华文明,严禁淫技奇巧,就是从中

汲取的惨痛教训。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讲孝弟,而求仁,理论上

听起来很完美,实际上很

难做到。真做到了,那就

是仁。

孔子修正了有子的观点。

后世子孙,把孝道发挥到极致,

圣人以孝治天下,而忽略了以谦

卑敬畏之心,向自然学习,结果

是越做越假,差点把自己作死。

回望几千年的历史,当好好念念孔夫

子这句,

巧言令色,鲜矣仁!


玫瑰家途


“巧言令色,鲜矣仁”(春秋.鲁.孔子《论语·学而》)。“巧、令”,好、善的意思;“鲜”(xiǎn读险),少的意思。意为:满嘴的花言巧语,满脸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讨好别人,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言行迷惑。凡口舌如簧,说话好听,并笑脸相向,表面谦恭的人,很少有真正仁义的人。


四维求索


孔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其意思大概可以解释为花言巧语,一副八面玲珑的神色,像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孔子不喜欢这种“巧言令色”的人,认为这种人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但是从古到今,恰恰相反的是,人们大多喜欢“巧言令色”之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小孩子到上年纪的老人,从男人到女人,从老百姓到高官,“巧言令色”之人处处受到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从字面上看,“巧言”可以做“巧用言辞”解释 ,“令 色 ”是 “好 的 脸 色 ”,也 可 引 申 为 “善 于 察 言 观色”。“巧言令色”的字面意思是指能言善辩, 会见机行事。如果运用得当, 无疑对于增进人际交往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巧言本质上是一种巧用语言艺术,并不具备道德属性,是沟通能力与涵养的体现。在如今的人际沟通中,好的口才和说话技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人如何说话沟通的书越出越多也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渐渐明白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人们总是赞赏那些能够直言进谏的忠臣,他们顶着冒犯皇帝被杀身的压力也要为国家社稷献计献策。比如,关龙逢不满桀的残暴, 向桀进谏而被炮烙;比干不满纣的暴虐;向纣进谏而遭剖心;朱厚照正德十四年, 因上百名朝官连续奏谏而震怒, 连续廷杖一百六十八人, 十五人被打死。

自古忠言逆耳,虽是良言却不易被接受,也就无法达到进谏的最终目的。古代直谏忠臣为国家社稷尽心尽力却没有完成他们效忠皇帝的使命,这并不是好的结果。他们为了忠良二字不知变通,只知道一味在朝野之上奏请自己的政见,甚至把舍命直谏视为青史留名的好机会。他们无视了皇帝也是凡人, 也有七情六欲, 也喜欢听好话。良言进谏并不一定要直谏苦谏死谏, 如果动用智慧, 换一种能让人接受的语言方式, 或许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最终实现进谏的意义。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介质, 会说话的人总比口笨舌拙的人有优势, 懂得表达自己, 更懂得用婉美的语言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令色则是一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 亦即懂得说话做事要分场合看时机, 认清对象。

老人们经常说: “不打馋, 不打懒, 专打不长眼的。”意思说的就是那些不懂察言观色, 分不清状况的孩子不讨大人喜欢。其实“令色”的最高境界是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无需更多语言和解释, 便能心领神会。

深入考究就会发现, “巧言令色”实则出自孔子对弟子宰予的评价。宰予大白天睡觉, 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 说自己“以言取人, 失之宰予”, 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 说: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予口才虽然好, 但有点胡搅蛮缠。孔子说, 人要追求仁义道德, 哪里有仁义道德就要到哪里去。宰予就同孔子辩论: 如果有人说井里有仁义道德, 我还要跳到井里去吗?孔子说他怎么能这样提问题呢! 君子可能会一时被你耍弄, 但不会永远被你陷害; 可能一时被你欺骗, 但绝对不会永远被你愚弄。所以夫子对宰予的印象不好, 说宰予“巧言令色, 鲜矣仁———《论语·学而》

孔子批评的巧言令色之人是言行不一、心口不对的人。孔子也说“直而无礼则绞”, 强调的就是说话虽不可过于“巧言令色”, 也不可“直而无礼”, 否则虽然直爽, 有什么说什么, 却走向无礼刻薄的一面。

日常生活、社会生产, 需要各个部门多方协作完成。人际交往成了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研究现在流行的成功学, 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教你怎样建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 怎样克服心理障碍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与他人形成良好的沟通。如果一个人可以合时宜地做到 “巧言令色”, 那么他就掌握了与他人形成良好沟通互动的技巧, 这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只有懂得迁就别人, 学会用美好的语言与人相处, 善于理解他人意图, 方便他人, 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与他人的共同协作。


文小白读书



我是特别认同孔夫子这句话的。

接触的人多一些,可以进行比较。感觉日常说话特别漂亮,表情特别生动,让人很舒服的,基本上在实质性利益交往的时候,都是不靠谱的,即功利性特别强。其实孔子以后的人也有这样的总结,比如“口蜜腹剑”“嘴甜心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把“仁”理解为:同情、关心、理解、互助,愿意替他人考虑。这显然是好东西。在世俗社会里,美好的东西大多都是稀缺的,比如才华,比如名气,比如财富,大家都喜欢。而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倾向:越是缺什么,越是积极向外界展示什么。比如穷人,特别在意在社交中不要显得“小家子寒酸气”,聚会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鞋子包包,哪怕高仿也行,让别人知道;比如书读得不多的人,特别爱炫耀自己读过多少书,不必要的地方也强行引经据典,生怕别人看出他浅陋。同样道理,一个对别人缺乏仁爱之心的人,生怕别人看出其真实内心,所以在言语和表情上要过多修饰伪装,极力强调自己很关心别人,以博得好印象,实现自己的目的。

经验不足的人,很容易被“巧言令色”所迷惑,另外,有些当权者需要“巧言令色”的人为其造势,所以,“巧言令色”往往能得大好处。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大好处,这当然激励这一类人继续夸张表演。毕竟,说说漂亮话和真正地付出资源关心别人,成本要低得多了。

一个本来就有钱的人或有才华的人,脑子里是不用老想“我如何让自己看上去有钱或有才华”,一个本来就对他人有仁爱之心的人,也不会想着哪句话或哪个表情更打动对方,而是直接行动或思考如何实际行动对别人好,这个时候语言和表情往往平淡得多。

“巧言令色”和一般的出自友善的“和颜悦色”是有区别的。前者表演性非常强,水平高的也会把握分寸,但一定有一种刻意很用力的让对方知道的感觉。另外,施展“巧言令色”功夫也是看对象的,毕竟任何表演都要消耗精气神,遇到没有利用价值的人,那就是面目可憎懒得表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