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塔林,爱沙尼亚首都,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的海滨城市。然而在1941年8月,这座刚刚被苏联占领一年、美丽而又多灾多难的城市,再一次迎来了战火。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1940年苏军占领下的塔林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北方集群势如破竹直扑列宁格勒,措手不及的苏军节节败退,将波罗的海沿岸港口一个接一个的丢失,失去港口的波罗的海舰队向东撤退,云集在了芬兰湾入口处的塔林港内。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德军轰炸下的塔林港内的波罗的海舰队

苏军知道塔林即将失守,遂决定将红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主力和塔林的有生力量转移到芬兰湾的尽头-喀琅施塔得,一座紧靠着列宁格勒的军港。当时在塔林集结的各型舰只仍有200余艘,陆地上还有数万名战斗和非战斗人员。而这条虽然不到300公里的芬兰湾水道早已经布满了水雷,有德国人的、芬兰人的、以及苏联人自己布的。而苏联海军最欠缺的恰恰是扫雷力量,扫雷舰只不仅数量少而且战斗力有限,更要命的是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已经丧失了制空权。要想突围出去除了勇敢和意志力外几乎啥也没有。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正在布雷的德军舰艇

但是撤退行动依然在1941年的8月26日开始行动,为了避开可能遭遇的德军舰队和岸炮袭击,苏联人选择了一条远离海岸线但水雷密集的水域进行撤退,撤退船队被编为军舰和民用船只混编的护航编队和以纯战斗舰只的战舰编队,其中包含了47艘性能各异的扫雷舰艇,里面只有十艘专业的但性能不佳的“福加斯”级扫雷艇,其余都是由拖网渔船或者武装快艇改装的临时扫雷艇。

撤退行动伊始苏军船队就不断触雷,头上还盘旋着德军的俯冲轰炸机,“爆炸、沉没、解体”成为整个船队的主旋律。到了夜间雷池更加难越,为了避免更多的触雷船队甚至在海上选择原地抛锚。有的船只为了避免被击沉艰难的支撑到距离喀琅施塔得还有近百公里的戈格兰岛自行搁浅并上岸组织岛屿防御并等待来自列宁格勒的救援。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德军俯冲轰炸机下的苏联船队

整个撤退行动持续到8月30日结束,29艘大型运输船只有一艘到达喀琅施塔得,3艘在戈格兰岛搁浅,25艘沉没。39艘小型货轮中,9艘沉没。波罗的海舰队失去了5艘驱逐舰、3艘巡逻艇、2艘潜艇、2艘炮舰、7艘扫雷艇、1艘猎潜艇和1艘鱼雷艇。德军不仅夺取了塔林,还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并宣布该战斗是1941年海军最大的胜利。由于苏联封锁了消息并宣称撤离行动是一场特殊的胜利,具体伤亡人数并无精确数据,一般认为死亡人数在5000人-14000人之间。西方史学界也把“塔林撤退”定义为一场灾难,甚至有人是自1571年勒班陀海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西班牙、罗马教廷和威尼斯组成的联合舰队在勒班陀海角发生的一场海战,奥斯曼土耳其战败且伤亡高达3万人,联合舰队伤亡也超过1.5万人)以来最血腥的海上灾难。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执行塔林撤退行动而遭德军击沉的苏联海军驱逐舰雅科布斯维尔德诺夫号水下残骸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一艘驱逐舰正在施放烟幕保护撤退中基洛夫号巡洋舰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参加塔林大撤退的基洛夫号巡洋舰

塔林撤退中苏联军舰多数得以保存,同时也成功的撤离了2万人和6.6万吨物资到达列宁格勒,这些战舰和人员成为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中重要的有生力量,尤其是装备有大口径舰炮的巡洋舰以移动炮台的身份痛击了德军。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这次撤退是在战争初期苏军几乎全面崩溃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进行的,整个船队人员混杂、没有制空权、制海权、扫雷能力更是孱弱,撤退距离也达到180海里,有人将其比作苏联的敦刻尔克撤退,但敦刻尔克撤退的距离仅为18海里,还有无敌的皇家海军掩护和英勇的皇家空军护航。我们有理由为英勇无畏的红海军投上无比的敬意,可以说,1941年的塔林撤退,是一场空前劫难,但更是浴火重生!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描写塔林撤退的苏联油画

牛哥煮史38 | 波罗的海的悲歌与壮举:二战苏联海军塔林撤退行动

塔林撤退示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