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个地方、省份分别被哪些军阀占领?

来不及说再见


想要整明白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三十八年的民国历史中,以1928年为分界线又可以分为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军阀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的军阀割据

想要弄明白北洋军阀,下面两张图另存到桌面,好好看个几遍,绝对比找一些胡乱的资料强,浅显易懂。

这张图讲了北洋军阀时期派系的发展,是从时间的纵横维度进行介绍的,看完之后你就明白哪个军阀是怎么来的了。

从时间上说,袁世凯死后,1916-1920年是皖系主导北洋政府,1920-1924年是直系主导北洋政府,1924-1928年是直系主导北洋政府。

这张图是从空间的横向维度讲解北洋军阀时期,三大派系以及其他地方军阀所割据的地方。

皖系军阀,代表人物主要段祺瑞、徐树铮、段芝贵等人,主要地盘包括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

(皖系段祺瑞)

直系军阀,代表人物主要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人,主要地盘为直隶省、湖北省、江西省、江苏省。

(直系吴佩孚)

奉系军阀,并非北洋嫡系出身,但是鉴于奉系与北洋的关系,也算作是北洋的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是张作霖,地盘包括东北三省及热河、察哈尔等。

(奉系张作霖)

此时,滇系唐继尧占据云南,势力触及四川及贵州;旧桂系陆荣廷占据两广,颇有实力;阎锡山占据山西和绥远,是军阀中最稳的一个;四川当时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乱得很,大大小小的军阀十多个,这个就不展开说了;除此之外,还有西北马家军,新疆杨增新等军阀势力。

国民军阀时期的军阀割据形势

下图为1926年北伐时期的情况,是处于革命之前的过渡。

经过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北洋军阀被推翻,军阀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是以新的形势出现,将这段时间称为国民军阀时期也不为过,毕竟新军阀混战时期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战争激烈程度都远超北洋军阀时期。

在经历了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战役后,最终形成了下面的军阀割据形势图。

东北:张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后,其子张学良改旗易帜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原大战后获得京津等地,成为黄河以北势力最大的新军阀。

(张学良)

山西、绥远:还是阎锡山的地盘,尽管中原大战时与冯玉祥联合反蒋,但是迫于当时的局势,蒋介石以阎锡山为代理人的形式继续掌管晋绥地区。

(阎锡山)

平津:宋哲元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退到关内,这个时候给了西北军残部宋哲元二十九军一个机会,通过长城抗战获得河北、察哈尔、天津、北平等地盘,也是一股不容小窥的力量。

(宋哲元)

山东:韩复榘,韩复榘本是冯玉祥西北军重要的将领,中原大战时,韩复榘被蒋介石收买,后逐渐摆脱国民政府后成为新山东军阀。

(韩复榘)

陕西:杨虎城,陕西原来是镇嵩军(河南西部的地方土匪军阀)地盘,后来脱离镇嵩军,遭到镇嵩军的围城,在冯玉祥的帮助下才救下了陕西,中原大战后,杨虎城成为陕西新军阀,1936年与张学良共同发动西安事变。

(杨虎城)

西北地区: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甘肃马鸿宾是新军阀混战时期的西北三马,新疆为盛世才,在打败马家军中的马仲英后彻底成为新疆新军阀。

四川:刘湘,四川地区一直比较复杂,一直到三十年代才逐渐形成几股重要力量,大大小小也有几支,1933年二刘大战结束后,刘湘成为四川最主要的军阀,其他还包括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杨森等人。

(刘湘)

广东:陈济棠,应该也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军阀,粤军实际上比新桂系更靠近国民党中央,粤系军阀一直追随粤系政客,然而粤系的政客像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在政治上输于蒋介石,因此,其军事支柱陈济棠、张发奎等也遭受打压。

(陈济棠)

云南:龙云,在唐继尧时期滇军一直试图走出云南,称霸西南,最后兵败广西,龙云、卢汉等通电反唐,致使唐继尧下野。龙云成为滇军领袖,在龙云的治理下,滇军逐渐发展壮大,先后派出四十万人出滇抗日。

(龙云)

广西:新桂系,陆荣廷时期的旧桂系占据两广,后来在新桂系和粤军的联合打击下灭亡,新桂系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人成为广西的当家人。

(李宗仁、白崇禧)

贵州:王家烈。

饿了,吃饭去了,写不动了!


史论纵横



民国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北洋政府时期。二是国民政府时期。

先说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的情形。


段祺瑞的皖系军阀实力最强、主导政局时间最久。影响最大

直系军阀,代表人物主要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

奉系军阀头目是张作霖,是军阀中地盘最大的。

阎锡山地盘是山西和绥远。所以,阎锡山的部队被称为晋绥军。

此外,还有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陆荣廷等等。

再说国民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形势。

张学良改旗易帜,在中原大战后获得察哈尔、热河、京津等地,成为势力最大的新军阀。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军事力量最强的不是国民中央政府。而是张学良的东北军。东北军拥有中国最强大的空军。最大的兵工厂。装备最精良的军队。

山东军阀韩复榘。韩复渠原是冯玉祥属下。在中原大战时,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

张学良和韩复渠两人皆是汉奸。在抗战时期不放一枪一炮,将中国领土拱手相让给日本人。

西北三马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甘肃马鸿宾。

此外,还有陈济棠的粤系。龙云的滇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领导的桂系,以及四川王刘湘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川军出兵最多,牺牲最大。桂军战斗力最强,战绩最辉煌。滇军装备最先进,堪比中央军。


在抗战时期,士兵做汉奸最多的是东北军。将领做汉奸最多的是西北军。

最后,要为陕西人说句公道话。西北军的将领。绝大多数不是陕西人。例如:西北军十三太保之子,大汉奸石友三就是东北吉林人。


杨朱学派


民国时期,自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开始分裂割据,各个政权分庭抗礼,称霸一方,这里我就来细数下我所知的各个地方的军阀。


一、东北三省(黑吉辽)

东北三省被有东北王之称的张作霖所占有,而他也是奉系军阀的老大,之后归他的儿子张学良。

二、河北、北京、天津

河北和北京、天津属当时的直隶,归属中央。大多数时间归直系冯国璋所有、之后有被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等占有过。

三、山西、陕西

山西、陕西先归西北王冯玉祥所有,之后归有山西王、土皇帝之称的阎锡山。


四、四川

四川省归属四川王刘湘。

五、甘、宁、青

开始归属西北军冯玉祥,之后归属西北诸马,也就是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所有,其中尤以青海王马步芳势力最为强大。

六、新疆

新疆归新疆王盛世才

七、云南

云南归属云南王龙云。

八、广西

广西先归属旧桂系陆荣廷,之后属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所有。

九、贵州

贵州归属王家烈。

十、广东

广东先属军阀陈炯明,之后为北伐军大本营,最后归陈济棠。

十一、湖南、湖北

湖南、湖北这两湖地区归属直系曹锟、吴佩孚。

十二、江苏、浙江、福建、江西

这东南四省归属有东南王之称的孙传芳所有。

十三、安徽

安徽归属皖系段祺瑞所有。

十四、山东

山东先归奉系分化出去的狗肉将军张宗昌,之后归韩复渠。

十五、内蒙古

内蒙古归乔巴山所有。

十六、河南

河南作为北洋军阀的头头袁世凯的家乡,好像没有大的军阀割据过。因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割据军阀单独的割据地盘。

以上大致就是北洋军阀的割据范围,因当时军阀混战,一个地盘往往不会一个军阀单独占领很久,以上列出的军阀多为占领比较久的,占有时间较短就没有一一列出。


夏目历史君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军阀割据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军阀之间出现过分散和整合,各军阀的势力范围也有所变动。不过当时的军阀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北洋系军阀,二是西南军阀,三是西北军阀。下面简单来说一下这三系的军阀,以及他们势力范围的变化。

北洋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分裂发展出了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晋绥系军阀和西北系军阀等。

皖系军阀:势力主要在安徽,以段祺瑞为首,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张怀芝、张敬尧、陈树藩、卢永祥、吴光新等人。在一段时间内,曾统治过北洋政府,后在直系和奉系的击败下,段祺瑞下野,皖系军阀瓦解。

直系军阀:势力主要在河北,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和吴佩孚为首,有孙传芳、王占元、陈光远、李纯、萧耀南、蔡成勋、王承斌、齐燮元等人。最初阶段算是最强的军阀之一,后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惨败,被迫让出了北京政府,1927年灰飞烟灭。

奉系军阀:势力主要在东北,先后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有张作相、李景林、韩麟春、姜登选、张宗昌、郭松龄、杨宇霆、孙烈臣、张景惠等人。张作霖为首期间参加过两次直奉战争,也是最强军阀之一。张学良继任奉系军阀首领之后,在1930年易帜加入国民政府,九一八之后名存实亡。

晋绥系军阀:势力主要在山西,以阎锡山为首,有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人。算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军阀之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与晋系军阀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西北军阀:势力主要在西北地区,以冯玉祥为首,有宋哲元、鹿仲麟、刘郁芬、张之江、李鸣钟、孙良诚等人。早先是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后杨虎城率领的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

除了以上主要军阀之外,还有其他诸如赵倜、石友三、孙殿英、韩复榘等军阀。

西南军阀

西南军阀主要是指西南地区的滇系军阀、桂系军阀、粤系军阀、黔系军阀、湘系军阀和川军等。

滇系军阀:主要辖滇、黔两省,早期以唐继尧为首,后向四川扩张。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还有卢汉、胡若愚等人。

桂系军阀:势力主要在广西地区,早期以陆荣廷为首,有沈鸿英、陈炳琨、莫荣新等人,曾经控制过两广地区。后来内部发生矛盾,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取代了陆荣廷。

粤系军阀:势力主要在广东,早期以陈炯明为首,后以陈济棠为首。存在时间较短,北伐之前,广东已被统一。

黔系军阀:势力主要在贵州,以刘显世为首,有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等人,由于贵州经济基础薄弱,相对贫瘠,因此黔系军阀的依附性和掠夺性较强。

湘系军阀:势力主要在湖南,以汤芗铭为首,有唐生智、谭延闿、何键、赵恒惕、程潜等人。

川军:主要势力为四川,但川军一直不是统一的政权,从辛亥革命后,一直到抗战,派系林立,有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邓锡侯、潘文华、王陵基等人。

西北军阀

陕西地区:先后出现过刘镇华、杨虎城、郭坚、党玉琨等势力,但有的是军阀,有的不是军阀。

新疆军阀:先后有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等势力。

马家军:势力主要在宁夏、青海、新疆一带,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宁夏有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青海有马麒、马麟、马步芳、马步青,新疆则有马仲英


香茗史馆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推行委派都督来统揽各省的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的政体制度。袁世凯去逝后,北洋政府内部混乱,各省都督可行其事,各自为政,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军阀有近百个,他们割据一方,争权夺利,使中国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混战。以下是主要的大军阀割据各地的情况。

1、皖系:其首领段祺瑞,所占领的省份有安徽、福建、浙江、山东、陕西、热河、察哈尔。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被直奉联合打败后,被直奉两系瓜分。

2、直系:其首领是冯国璋、曹琨、吴佩孚。占领的省份有河北、江苏、湖北、江西、绥远。1926年被北伐军击败。

3、奉系:其首领是张作霖。所占领的省份有东三省,直奉战争后,其势力范围𨒂到了山东、河北。1928年6月被日军在皇姑屯炸死,张学良在同年12月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政府。

4、晋系:首领阎西山,占领山西和绥远的一部分。1930年中原大战被蒋介石击败。

5、桂系:1924年李崇仁打败旧军阀首领陆荣庭,由李宗仁和白崇禧统治广西。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战争中均被蒋介石打败,直至1936年,桂系彻底臣服于蒋。

5、粵系:其首领陈炯明,占领省份广东。1923年被东征军打败,后继首领陈济棠,自1926年始统治广东,1936年下野。

6、滇糸:首领唐继尧,统治云南。1927年龙云发动政变,成为滇糸首领,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

7、湘糸:首领谭延闿、汤芗铭,占领湖南,在1916年的护国运动中汤芗铭下野。

8、黔系:先后由刘显世、袁祖铭、王家烈任首领,统治贵州。

9、西北军:首领冯玉祥,曾统治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甘肃等部分地区。

10、川军:首领先后刘存厚、刘湘、邓锡侯担任,统治四川。

11、陕西:先后由刘镇华、杨虎城统治。

12、新疆:由杨増新、盛世才统治。

13、宁夏:由马鸿宾,马鸿逵统治。

14、青海:由马步芳,马步青统治。


青城散人1962


这个问题太大了,民国一共38年的时间,诞生了无数军阀,而各个地方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很少有军阀能够始终占据一地,所以每个地方和省份也被不同的军阀占领过多次。总的来说,民国期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北洋军阀时期和新军阀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北洋军阀创始于李鸿章,而真正成型则是袁世凯将清廷推翻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分为了直系、皖系、奉系到多个军阀。

其中,直系的军阀,先以冯国璋为首,冯国璋之后,则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领袖,直系军阀的主要地盘为直隶省、湖北省、江西省、江苏省。

皖系军阀,他的领袖为段祺瑞,主要将领包括徐树铮,倪嗣冲,段芝贵等人。而地盘包括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



奉系军阀,奉系军阀可以算作北洋军阀的分支,并非北洋嫡系出身。他的领袖是张作霖,地盘主要是东北三省及热河、察哈尔等。

而与此同时,南方有占据云南、贵州的滇系军阀,首领为唐继尧;占据广西、广东的桂系军阀,领袖为陆荣廷;占据湖南的湘系军阀;占据四川的四川军阀,还有冯玉祥的西北军,占据新疆的杨增新等等,其他小军阀则不胜枚举。


1926年至1928年两次北伐成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军阀,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尤其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名义上统一了全国,而北洋军阀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国民党新军阀主要分为四个,蒋介石的中央军,阎锡山的晋系,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和冯玉祥的西北军。

即蒋介石的中央军,它的地盘主要为浙江、上海、江苏、江西等省,蒋介石占据着中央政府的大义,又有着江浙财团做后盾,因此实力最为雄厚。

阎锡山的晋系,在巅峰时曾占据山西、绥远、河北及平津地区。而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新桂系,在中原大战前则占据着广西、湖南、安徽等数个省份。而冯玉祥的西北军则地盘最大,在中原大战前,他占据着甘肃、陕西、宁夏、河南等省。

除了最大的四个新军阀,其他各省依然有许多军阀存在。如此时占据新疆的盛世才,占据云南的龙云,占据贵州的王家烈,占据青海的马步芳,和依然占据着东北三省及热河省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此外,四川等多个省份依然军阀混战不断。

另外,在民国期间,最值得一提的军阀就是大名鼎鼎的阎锡山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阎锡山始终在山西屹立不倒,整个民国38年间始终占领着山西省,堪称军阀的巅峰,真正的民国政坛不倒翁。


鸢飞九天2018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都曾长期操控中央政府,而地方军阀形成体系的则主要有奉系、滇系、桂系、黔系、粤系、川系、甘系、赣系、陕系、湘系、冯系、晋系以及镇嵩军、马家军等地方军阀。

奉系张作霖出身胡匪,靠旧军队巡防营起家。民国后张作霖挫败竞争对手冯德麟独霸东北,势力最强时曾坐镇北京遥控北中国。

滇系唐继尧靠护国运动起家,曾一度坐拥五省称霸东南,后来在倒唐运动中下台,他的部下龙云成为云南王。1945年,龙云被蒋介石赶下台,龙云表弟卢汉成为云南王,解放大西南时卢汉率军起义,投入人民阵营。

桂系军阀称霸广西,势力最强大时势力范围囊括两湖,代表人物为陆荣廷、李宗仁、黄绍翃、白崇禧。

黔系军阀主要人物为: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周西成、毛光翔以及王家烈。

粤系军阀:陈炯明、许崇智、邓本殷、李济深、张发奎、陈铭枢、陈济棠、余汉谋。

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惕、唐生智、何健。

赣系军阀:李烈钧、马毓宝、彭程万、赖世煌、周浑元。

甘系军阀:陆洪涛、张兆钾、孔繁锦、宋有财、鲁大昌。

陕系靖国军:郭坚、胡景翼、井岳秀、杨虎城、李云龙、樊钟秀、党玉琨。

镇嵩军:王天纵、刘镇华、张治公、柴云升、憨玉昆、万选才、刘茂恩。

川系军阀:熊克武、杨森、刘湘、田颂尧、邓锡侯、刘文辉、李家钰、赖心辉、刘成勋、罗泽洲等


林屋公子


第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割据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

第二、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为首的直系军阀,割据江苏、江西、湖北、直隶(河北大部,河南、山东小部)

第三、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的奉系军阀,割据吉林、黑龙江、奉天、热河、山东、直隶、河南。

第四、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军阀,割据山西、绥远

第五、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割据内蒙古一部、甘肃、宁夏、青海大部

第六、以唐继尧、龙云为首的滇系军阀,割据云南全部、贵州一部。

第七、以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割据广西全部、广东一部

第八、以马步芳、马鸿逵、马步芳为首的青马、宁马集团,割据青海、宁夏等回民聚居区。

第九、以刘湘、刘文辉为首的川系军阀,割据四川。

第十、号称“新疆王”的盛世才,割据新疆。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又出现了一些昙花一现的小军阀。如贵州的黔军首领王家烈、广东的粤军首领陈济棠、湖南的湘军首领何健、江西的赣军首领朱培德等等。至于割据河北、山东的原西北军宋哲元、韩复榘这些三姓家奴式的人物就不在此列举了。


大将军威武K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一方的现象非常常见,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对抗,各路军阀之间的格局也时常变化,民国的军阀也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时期,有人会说在蒋介石国民党时期中国已经统一了么,其实虽然张学良已经东北易帜名誉名义实现了统一,但是其实在西北西南地区还是有很多军阀,在晚清时期,亲政府腐败无能,各省份纷纷宣布独立自治,各省各地在实质上地处于独立状态,老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就等着有实力有才华背景的政治人物出现,实现军阀独立。下面就简单列出,如有遗漏可作补充



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北洋之虎”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曾三次出任国务院总理,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第人


奉系军阀 简称东北军,主要分为张作霖和张学良两个时期东北军的装备相比于其他军阀都要好得多,拥有海陆空完善的军队体系,陆军30万,海军3300人,大小舰船20余艘,大力创办军事院校,更是成立整个亚洲地区最大的兵工厂“东北兵工厂”,东北社会稳定,粮食产量都要高于中国的其他地区,张作霖时期被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督军东北三省巡阅使,成为“东北王”,期间发动过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平定郭松龄叛乱等,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大举入关,接手北京政权,奉军实力达到顶峰,张作霖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直系军阀吴佩孚师从名儒,得中秀才,中国历史上最早上过“美国时代周刊”的男人他读了古今中外不少的书,不少的兵法,在军事上,他长于权术,善于临时应变,打败了许多敌人,曾得“长胜将军”的称号,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大败张作霖,直系实力达到顶峰,多次和日本人贷款扩充军备,后不承认让日本多家银行高管自杀,在日本人的威胁下立场坚定,也是一个有才华正直的军人,后遭日本人残忍杀害。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还有贿赂总统曹锟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人称保定王。1923年靠贿选成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第二次直奉战争失败后被赶下台(下面上为吴佩孚,下图为曹锟)



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阎锡山可以说不同于其他军阀的心里,他只想着安分守己的守着自己的山西地盘,不管形式如何的变化,他总是和巧妙适当的在各路军阀之间找到空隙,从和段祺瑞、日本人、蒋介石还有中共都有过合作,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倒翁”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


山东军阀张宗昌无知无识,人称“狗肉将军”,他有三不知:一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钱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

桂系军阀 民国时期以广西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白崇禧以足智多谋,满腹经纶而闻名,有“小诸葛”之称。他曾为李宗仁长期筹谋划策,为统一广西立下奇功。依时间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两派:陆荣廷等为代表的旧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代表的新桂系




广东军阀陈炯明1911参加辛亥革命,因他极喜趋新弦奇,在当时的广东社会,就军事上的言行十分引人注意。一度受到孙中山的相信,后随个人权欲极度的滋长,拥兵割据,广州公开设立总统府,背叛了革命,蜕化为反动军阀。


西北军阀,倒戈将军冯玉祥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倒戈将军,他出身于袁世凯手下的军队,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时候又反叛了袁世凯,联合郭松龄参与了郭松龄倒戈,后不但没有帮助郭松龄反叛张作霖,反而攻打李景林的部队,霸占奉军地盘,同时他也是一个爱国的将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带兵对抗日本人,也是收复蒙古的历史英雄,为民国时期的版图做出了贡献。


青海军阀,马步芳,马家军在西北称王称霸37年之久,是青海的土皇帝,被称为“青海王”。 数量大约在15万人左右。


黔军军阀王家烈是黔军军阀后期的代表,战斗力一般,与滇军被红军合称为两只羊。数量大约不足十万。云南滇系军阀,龙云,后期龙云掌管滇系部队,在军阀之中虽然实力比较落后,但是在护国战争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四川军阀,刘湘川系军阀一直是内战不断,谁也不服谁,后来刘湘短暂的统一了四川,四十万军队实力。


骑车中分哥


这个问题过于宽泛了——毕竟从1912年1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国存在了37年9个月,而在这期间各地各省几乎都出现过易主现象,很少有军阀能够始终占据一地。有鉴于此,我打算以省为单位为大家一一道来:

东北黑、吉、辽三省以及毗邻的热河省由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占据,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从此东北地区在形式上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管辖,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苏军接管东北,后又将其移交国民政府。

直隶省(今河北省)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直至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为止由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占据,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转归奉系。北伐战争后奉系势力退出直隶,随后直隶省改名河北省,由晋系阎锡山占据。

京兆省(今北京市)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由皖系段祺瑞占据。北伐战争后北京改名为北平,京兆省建制被撤销,并入河北省,由由晋系阎锡山占据。

1913年二次革命时期赵倜奉袁世凯之命率部进入河南,后又追剿白朗起义军,因功授河南护军使,1914年督理河南军务。袁世凯死后任河南督军兼省长,成为河南的土皇帝。1920年直皖战争时期赵倜拥直反皖。战后直系大将吴佩孚将赵倜排挤开,从而成为河南省的新主人。北伐军击败吴佩孚后河南又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之手。

山东省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由皖系段祺瑞占据。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接管了皖系的政权,与此同时山东也成为直、奉两系争夺的对象。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张作霖接管了山东,但由于山东距离张作霖的大本营相对较远,所以张作霖任命为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成为山东的实际治理者。北伐战争后奉系势力退出山东,冯玉祥的西北军接管了山东。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同蒋介石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冯玉祥部下的韩复渠脱离冯玉祥,转而投靠蒋介石,因此被蒋介石任命为“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开赴山东, 韩复榘于9月在济南任山东省主席,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对山东的统治。

山西省的情况则相当固定:在整个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晋系阎锡山的地盘。从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阎锡山始终在山西屹立不倒,整个民国38年间始终占领着山西省,堪称军阀的巅峰,真正的民国政坛不倒翁。

陕西省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由皖系部下的陈树藩占据。1921年5月皖系中央的段祺瑞在和直系冯国璋、曹锟的斗争中失利,直系随即任命阎相文接替陈树藩担任陕西督军。时任陆军第11师师长冯玉祥也率部入陕,配合直系的行动,当年7月7日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吴新田的第七师和阎相文的第二十师会师西安,阎相文随即接任陕西督军。自从登上督军宝座后阎相文整天吸食大烟,懒于军政事务,终于导致自己内忧外患,上任仅一月后就吞服鸦片自杀于陕西督军行署。陕西督军一职由冯玉祥接任,从此陕西成为冯玉祥的地盘。

1928年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甘肃河州穆斯林发生矛盾,时任宁海军营长的马宝前来请愿,被国民军怀疑“通匪”而遭逮捕枪决。正在军校学习的马宝之子马仲英遂联合宁海军军官马腾、马仪、马虎山、马古里拜、马七三、马丹巴6人私逃河州召集当地两三万民众建立武装“黑虎吸冯军”。此后马仲英部转战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后被新疆盛世才联合苏联击败,甘肃省又转而落入青海王马步芳之手。

宁夏省是于1928年将原隶属于甘肃省的宁夏道8县和宁夏护军使辖地(阿拉善、额济纳二旗)合并而来,由马鸿宾部控制。1929年11月马鸿逵从信阳赴宁夏主政。

绥远省由清代的山西归绥道演变而来:1914年中华民国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绥远特别区改称绥远省,由阎锡山的晋绥军控制。

察哈尔省是由1913年设置的察哈尔特别区演变而来:1913年以直隶省口北道和绥远都统、察哈尔部、锡林郭勒盟设置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置为省,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市东境。察哈尔省和绥远一样由阎锡山的晋绥军控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湖南人刘先俊等在伊犁策动起义,杀死伊犁将军志锐,起义后满清伊犁将军府所治下的清朝新疆省灭亡,随后新疆伊犁临时军政府成立。新疆巡抚袁大化见军政府势大,于是推荐杨增新为新疆都督,自己则转而出逃。1912年杨增新和军政府议和后逐渐取得全疆控制,同年外蒙古在沙俄的策划扶植下独立,杨增新击败入侵新疆的外蒙军队,保全了阿尔泰(今阿勒泰地区)。民国十四年(1928年)杨增新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易帜归附,7月1日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职。同年7月7日军务厅长兼外交署长樊耀南刺杀杨增新于宴会。杨增新的部下得知杨增新被刺身亡的金树仁闻变不惊,临危不惧:一边命其部属把守要隘,固守城防;一边集结部队包围现场,樊耀南弹尽被捕。事后金树仁召集新疆军政大员开会,各界一致推举金树仁为省主席,新疆本土的各族王公也纷纷表示支持金树仁就任。然而金树仁在掌权后对新疆各民族采取压迫、剥削和奴役的政策,一时间激起各族百姓的愤恨,于是新疆不断爆发反对金树仁的各种暴动。在镇压暴动的过程中一名叫盛世才的将领日渐崛起,1934年3月后盛世才集新疆军政大权于一身。

1930年中原大战前后马麒、马步青、马步芳(马麒是马步青、马步芳的父亲)一面暗中活动,大肆扩军;一面积极搜集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双方的情报,两面下注。1930年9月东北军入关,冯、阎失利,马麒父子立即拥蒋反冯。马步芳以在西宁组成的青海暂编第一师为资本,布置对国民军余部的进攻;又征得蒋介石方面同意,参加追剿马仲英部的战斗。先以所属第九混成旅第一团由西宁开凉州(今武威)。1931年马步芳亲率部众自西宁经门源、扁都口进占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马仲英被迫退处敦煌、安西、玉门,后进入新疆。同年7月马麒病死,经马步芳等人软硬兼施,南京国民政府遂改变由王玉堂继任的初衷,发表马麟为青海省主席,任马步芳为新编第九师师长。1932年1月马步芳又兼青海省政府委员,旋又兼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当时胡宗南的中央军第一师进驻天水,有收复青海的意象。马步芳感到压力,遂挑起“青藏战争”,大造舆论,致使蒋介石不得不委令马步芳出兵打退藏军。胡宗南收复青海的计划也只好搁浅。1933年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孙率部经包头西进。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对此横加拦阻干扰,迫使蒋介石收回成命。但孙殿英不肯示弱,遂与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在宁夏血战。1934年3月孙殿英失败,而马步芳则在同马仲英、孙殿英的征战中将自身势力由青海扩大到甘肃、宁夏等地,成为西北五马军阀(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马仲英)中实力最强者。

从1912年“省门之乱”到1935年中央军入川四川地区“大小战争达四百次以上”:这一时期的四川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刘成勋、赖心辉、刘存厚八大军阀割据一方,八大军阀皆有统一四川的念头,与此同时他们也和川外的各路军阀势力有着种种纠葛,最终刘湘在四川八大军阀混战中胜出,成为四川王。

在四川的军阀混战中落败于刘湘的刘文辉被迫退守雅安,恰逢此时国民政府正打算在川藏边界设立西康省,已无力再争夺四川霸主之位的刘文辉于1927年赶走刘成勋,占领了西康。蒋介石为避免刘湘统一四川后尾大不掉,于是扶植刘文辉主政西康以牵制刘湘的侧翼。

1912年民国初建时的云南都督是蔡锷,次年由唐继尧接任。1927年唐继尧的侍从副官、第五军军长龙云发动政变,逼唐下台,此后直到1945年龙云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1945年8月底以卢汉为首的第一集团军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0月3日杜聿明在昆明发动“十·三”政变——下令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由卢汉续任。

1922年袁祖铭发动定黔战争,掌握了贵州的军政大权,1922年8月,袁祖铭就任贵州省长。但不久滇系唐继尧又入主贵州,然而滇系入主贵州后已无力继续外扩,黔军周西成的势力日渐壮大。1928年秋蒋介石指使第四十三军军长李燊回黔倒周,尽管李燊战胜了周西成,却遭到周西成旧部毛光翔、王家烈、犹国材、廖怀中等人的联合攻击 ,李燊不敌众人,被迫退出贵阳,贵州军政大权落入毛光翔之手。此后王家烈在配合蒋介石剿共方面深得蒋介石赏识,1932年2月王家烈在蒋介石的怂恿下胁迫毛光翔交印让权,成为贵州的新主人。

湖南湘系军阀的开山鼻祖是辛亥革命中率部起义的海军中将汤芗铭,他被袁世凯任命为湖南查办使、湖南都督兼民政长。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的实权,以恢复旧约法和召集国会等为条件与南方护国军军务院达成和议。与此同时程潜统率的护国湘军向长沙进逼,汤芗铭于7月4日晚逃出长沙,结束了他在湖南的三年统治。汤芗铭其后投靠直系军阀,湖南落入直系吴佩孚之手。北伐战争中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湖南转而由国民党新军阀桂系势力控制。1929年2月蒋桂战争爆发,时任任湘赣“剿匪”总指挥部代总指挥的何键拥蒋反桂,率部胁迫李宗仁、白崇禧下野,南京国民政府因此任命他为湖南编遣特派员、湖南省政府主席、讨逆军第4路军总指挥。其后他率部入主湖南,成为新任湖南王。

湖北省在北伐战争前一直是直系军阀的势力范围。严格意义上是没有自成体系的鄂系军阀的,鄂军是吴佩孚乘孙传芳反奉机会,到汉口自称苏、浙、鄂、赣、川等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委任萧耀南为鄂军总司令,其实一直隶属直系。北伐战争中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后湖北转而由国民党新军阀桂系势力控制。

江西省在北伐战争前一直是直系军阀的势力范围。北伐战争后这里成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控制之地。

安徽省在民国初期是皖系军阀的大本营,皖系段祺瑞失势后这里成为直、奉两系争夺的地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孙传芳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拥兵数十万,号称东南王。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孙传芳被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击败,此后安徽成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控制之地。

民国初年直系齐燮元任江宁镇守使、江苏督军、苏皖赣巡阅使等职。1924年齐燮元与皖系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发生江浙战争并将其击败。此后奉军一度南下进入江苏,威胁上海,直系孙传芳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奉系势力。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孙传芳被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击败,此后江苏成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控制之地。

1915年皖系卢永祥率第十师南下驻军吴淞,任淞沪护军使。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因镇压学生运动升任浙江督军,成为一省军政长官。尽管升任浙江督军后的卢永祥名义上不再管辖上海,但他早已在上海经营多年,自然不会放弃已到手的地盘,于是他推举何丰林接任自己在上海的职权,仍实际掌控着上海的军政大权。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吊诡的一幕:民国时代的上海还不是直辖市,当时的上海隶属于江苏省,理当由江苏督军管辖,偏偏身为浙江督军的卢永祥却实际掌控上海多年,如此一来就引发了卢永祥和江苏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1924年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发生江浙战争,卢永祥战败。1925年孙传芳起兵反奉后上海、浙江又成为孙传芳的地盘。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孙传芳被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击败,此后上海、浙江成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控制之地。

福建在民国初年属于皖系势力范围。直系孙传芳起兵反奉后逐步控制了浙、闽、苏、皖、赣五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孙传芳被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击败,此后福建成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控制之地。

广东本土的粤系军阀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陈炯明、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等,然而在民国历史上广东更多的时候是由来自广西的桂系军阀势力控制。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向革命,以他为代表的桂系势力被称为旧桂系。1920年旧桂系欲消灭孙中山指挥下处于潮汕的粤军。第一次粤桂战争(又称“两广战争”)爆发,双方激战至1921年6月,桂军失败,陆荣廷被迫宣布下野。旧桂系势力受到重大打击。1921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粤军攻入广西,摧毁了旧桂系的政权。1924年初陆荣廷与沈鸿英发生激战,李宗仁趁机发兵攻打陆荣廷,将陆荣廷的势力消灭。此后两广地区逐渐由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