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房间+邋遢的妈妈=没出息的孩子,别不信,现实已论证

在孩子出生后,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会倾向于把孩子的教育推脱给学校或者是老师,但是其实对于孩子人生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在孩子刚出生后不久目光便会不自觉而追随父母,孩子最先模仿的也是父母的言行。

时下被家长们推崇的赢在起跑线的理论,在其最开始探讨的就是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该理论的教育专家认为,父母教育可以让孩子占得先机。

凌乱的房间+邋遢的妈妈=没出息的孩子,别不信,现实已论证

前段时间看到一期综艺节目,节目中身为老师的宝妈对于孩子学习成绩迟迟没有提高感到困扰。宝妈坦言自己教得了全班的学生,却管不住自家的孩子。虽然孩子就在宝妈所教的班级,但是成绩却只能处于中游。

宝妈分析孩子的试卷后,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做事马马虎虎,不够认真导致的。于是宝妈向节目组求助,希望节目组的育儿专家能够帮助孩子改掉爱马虎的习惯。

育儿专家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发现孩子思维很活跃,可以注意到一些细节部分,这让育儿专家很困惑,既然如此注重细节的孩子并不应该表现出马虎的一面

而当育儿专家来到孩子的家里时,眼前的一幕令育儿专家感到震惊。整个家里几乎没有一处可以落脚衣服随意地丢在沙发上,玩具散落一地,桌子上摆放着吃剩的面包

,甚至上一顿饭的餐碟还没有收拾干净。

孩子显然已经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习以为常,在混乱的环境中,孩子丢下书包,在一堆杂乱玩具中玩儿得不亦乐乎。

凌乱的房间+邋遢的妈妈=没出息的孩子,别不信,现实已论证

育儿专家发现孩子做事马虎主要是因为孩子缺少条理性,而条理性欠缺和孩子所处的混乱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育儿专家在节目的最后建议宝妈先给孩子营造一个干净有条理的环境,然后再着手解决孩子做事缺乏条理的问题。育儿专家暗示宝妈一个邋遢的环境是不能够培养出一个做事有顺序、更全面的孩子的。

▉凌乱的房间破坏了孩子行为上的条理性

很多家长对于这样的理论并不赞同,认为生活中有很多细节部分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仅仅凭借着房间的整齐程度判断孩子条理性的有无未免显得太片面。

但是教育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凌乱的环境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充满凌乱感的环境暗示。当孩子处身于混乱之中时,便会缺少一定的条理感。

随处乱放的东西,说明孩子没有顺序感,这种顺序感的缺乏会导致孩子在思考时也是处于无方向感的状态之中的。

凌乱的房间+邋遢的妈妈=没出息的孩子,别不信,现实已论证

家庭环境中孩子的情绪状态较为放松,凌乱的房间让孩子渐渐的习以为常,孩子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且把这当成是生活的常态。

当孩子因为房间凌乱而找不到东西时并不会觉得很困扰,当孩子因为房间凌乱而浪费时间时并不会觉得效率低。可以看出凌乱成为孩子惯性思维的一部分,孩子习以为常,并且受困其中。

▉邋遢的妈妈教育出没出息的孩子

很多女性在成为宝妈后便开始不注重形象,在学校门口经常能够看到穿睡衣形象不佳的宝妈在接送孩子。宝妈们认为自己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然就没有机会经营自己。但是事实上邋遢的妈妈根本无法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邋遢意味着宝妈放弃了自我经营和自我管理,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让孩子看到妈妈放弃自我经营迷失自我,自然也会对未来失去更多的憧憬。

在节目中,董卿坦言自己在怀孕生子后常陷入迷茫之中,担心自己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最终她发现,如果想要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那么作为妈妈的自己就要首先变得更优秀。

服装整洁,注重形象,这其实也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注重形象的宝妈向孩子传达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会让孩子受到鼓舞,同时也会让孩子更加尊敬妈妈,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

凌乱的房间+邋遢的妈妈=没出息的孩子,别不信,现实已论证

韩国的首席妈妈认为,懂得经营自己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这其实对于宝妈也是一种教育的启发,注重自我管理,给予孩子一个干净清爽的生活环境,这需要宝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远比把精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更加能够看到教育的效果。父母教育的魅力大概就在于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