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和B-21存在哪些不同,具體性能如何?

近10


從B-21的定位,魂舞大漠能強烈地感悟到,美國空軍的慌亂,原因不只B-2設計的失敗,B-21則更加惶然,不知所云。高調宣示,要高度隱身,要大量裝備,既然性能那麼優秀,就稱B-3好了,心裡實在緊張得很,不知會不會再次變成下一個B-2,B2+B21能否真正構成第三代轟炸機呢?

現在即定性,個人覺得為時尚早,也有待裝備了以後再說。B-2裝備時,僅保密費用,就花了高達20多億美金,高層視其為不傳之密,僅以其氣動先進性,概略估計,也要領先幾十年之久,可是如何呢?世上無人機,翼身融合構形者,早已不下十多種,現在再說什麼氣動先進的話,任誰說了也不會相信。

觀察B-21公開式樣,與B-2沒有大的差異,難道其要接著領先的是隱身材料嗎?世傳最隱身的石墨稀材料,並不在美國,那麼所謂全頻譜優勢又在哪裡。由此看來,美國對高度隱身一說,心裡也不免打鼓,那時王謝堂前之燕,多少已飛入尋常百姓之家,再說什麼領先的話,如今連自己也會不信。

既然如其設計,在氣動和隱身方面,並不能構成絕對技術優勢,那麼打造B-21的意義又在哪裡?答案就在20年阿富汗戰爭,B-2造得很少,使用有點捨不得,長年累月躺在昂貴的恆溫機庫中睡大覺,任誰看了不惱?

要造一型B-21,在全球任何地區用兵時大展拳腳,它比B-2先進的地方只有一處,那便是用得起,此外,體積小呀,為得無非更便宜。由此看來B-2高貴得如皇后,而B-21則是一個易損件,往高級了造就是,造下來的結果,恐怕並不能如空軍如願,價格到不了24億,10多億美元只怕還是有的。


魂舞大漠


B-21不以毀滅地球的世界大戰為主要目的,更側重於戰術轟炸

所以冷戰時期,美蘇雙方戰略轟炸機普遍體型大,航程遠,為的是可以飛越北極地區,直接轟炸對方本土。例如B-2A隱身轟炸機作戰航程達到1.2萬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可以達到1.8萬公里,其最大起飛重量也達到170噸。

然而冷戰結束之後,全面世界大戰可能性不斷降低,類似奧特曼欺負小怪獸的局部戰爭成為世界主流。美軍主要對手成為打一槍換個地方的游擊隊,作戰對手往往相當分散,沒有重武器和堅固永久工事。需要戰略轟炸機投擲大量炸彈的機會很少,F-15E和F-16這種多功能戰鬥機快速趕往目的地扔幾枚小炸彈就可以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B-2A轟炸機造價昂貴、維護費用昂貴、使用成本昂貴這三個缺點成為其致命缺點。


B-52和B-2,美軍計劃退役掉B-2和B-1轟炸機,用100架B-21代替,反而B-52H機隊繼續升級,
和B-21組成美軍未來轟炸機艦隊,原因在於B-52H扔一枚炸彈成本只相當於F-35的1/110。

即使是大國間對抗和衝突,美國潛在戰略對手追求的也是反介入/區域阻止為主要目標。不追求美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世界大戰,立足於在自身領土周圍,利用主場優勢爭奪局部軍事優勢,如果美軍進行強行軍事幹預就要面臨承擔難以忍受的傷亡代價風險,從而將美國的潛在戰略投射和軍事幹預能力隔離在外。

而B-21可以說是美軍應對這種反介入/區域阻止戰術的誕生的武器。雖然從技術上看,B-21技術創新程度遠不如當初B-1、B-2那麼耀眼,其大量使用B-2和F-35上的成熟技術和零部件,更多的將成本控制放在首位。但從設計理念來說,對比以往則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B-2與B-21體型假象對比

B-21在航程和體型上大幅度縮水,翼展從B-2的52米縮水到45米,航程從B-2的1.2萬公里縮水到70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從B-2的170噸縮水到120噸,因而被戲稱縮小版B-2。這標誌著其放棄了傳統的以美國本土為出發基地,直接轟炸對方的戰略思想,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時,更多以關島、英國這些二線基地為出發點。縮小後各方面費用和成本可以壓縮不小,再加上這三十年來在低成本隱身技術方面的成果,可以把B-21的採購和使用成本降低到美國平時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B-21的航程跟轟-6K接近,理念就是反向轟-6K,以關島為基地去攻擊內陸。

在作戰能力方面,B-21完全放棄了超低空突防和低空轟炸能力,完全以高空轟炸為主。使用武器方面,B-2A轟炸機只能使用遠程巡航導彈和無動力炸彈兩種,而B-21則大量增加使用JASSM、JSM這類射程100-500公里範圍的中距離防區外攻擊武器能力。他的戰術轟炸能力非常強大,個人認為,與其說B-21是縮水版的B-2A戰略轟炸機,還不如說他是放大隱身版的F-15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