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山西省和山西人印象如何?

用户8436901274079


我是北京人,父母亲是上海人,我谈谈我对山西人的印象。我去过平遥,晋中,太原,大同,娘子关,也包括呼和浩特,集宁,为什么一开始我也挺懵,后来听说走西口才明白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有那么多山西人或山西人的后代。我的感觉只是走马观花非常表面的肤浅的。与山西人打交道感觉山西人内心是有很强的传统观念的,这种表述不太严谨,就是他们待人处事有一种内在约束的东西,比较讲规矩,不突破底线,这是他们的优点。山西人大部分很豪爽,风风火火的,不腻歪,做事情说干就干不拖沓,急性子。山西人做生意比较粗狂,做的成做不成也不特别的上劲,随缘。山西人也挺热情,不分生熟,举手之劳是常有的,山西人喜欢与他人唠嗑,不闭塞,挺开放。这就是我的肤浅认识不知贴不贴,欢迎指正。总的来说我对山西人的印象是挺好的。


话痨钱未名


对山西省的了解简直是太深了,因为我是在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插队和工作过的北京知识青年,可以这样说山西几乎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把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山西,六九年一月初离开北京前往山西省插队,九十年代初回到故乡北京,在山西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山西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山西的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从北到南到处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山西全省人民用山西省贫瘠的土地养活了几十万八路军战士,八路军总部以山西为重点线外发展成立了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内蒙的大片的革命根据地,为以后的抗日战争胜利典定了基础。太行山成了抗日战争我军后方的代名词。为了抗日战争胜利山西省人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山西全省人民为抗日战争也牺牲了很多烈士,刘胡兰烈士就是一个代表。解放后,山西省为全国各地提供了优质的煤炭产品,黄河以南地区有哪一个地方没有用过山西省生产的煤炭产品的。现在由于改善空气环境,国家减少了山西煤炭企业生产的产量,在这转型期间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受影响很大,我相信山西人民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虽然离开了山西二十多年了,但一直都没有忘掉山西和山西的朋友们,山西人给我的印象很好,希望山西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老孟3841


我是辽宁人。我先说一下对山西的印象。山西地处华北,有名山大川,有盆地高原,是一个物产丰富,风水自然的地方。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全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多处5A级景区。

山西的历史故事最多也最悠久,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以及杨家将、走西口等都体现出山西文化的光辉灿烂。

山西的语言特别,自成体系;山西的民居特殊,窑洞文化。山西的饮食有特色,别具风味;山西的文艺有特点,高亢抒情。我很喜欢山西的晋剧,也爱听蒲剧、北路帮子、上党帮子,以及二人台、小花戏、山曲、道情等。篇幅有限,不多表述。

山西近代曾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可谓富可敌国,但是山西现代发展较为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既没有享受到沿海的优惠政策,又没有享受到大西北的优惠政策,靠自身的发展,没有优势,落在了全国的后面。

近年来,随着高铁高速还有航空的发展,山西改变了交通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山西旅游业搞的比较好,近年来游客倍增。另外山西还有能源优势,地缘优势、晋商传统优势和红色传统优势等,这些都在改变着山西的落后面貌,山西逐渐在向好发展。我对山西充满信心和希望。

以上是我对山西的印象,接下来说一下对山西人的印象。

山西人第一是朴实。骨子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他们对人诚恳,忠厚老实,乐于助人,勇于奉献。

二是山西人聪明。执政有纲,经商有道 。像李唐,乔家等历史上优秀人物数不胜数。

三是山西人能吃苦。古有愚公精神,今有大寨精神,世世代代传承着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

四是山西人义气。可能受尧舜文化、关帝文化、寻根文化、晋商文化等山西特色文化的影响,山西人讲义气,重交情,做事准诚,讲究规则。

山西人还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一时说不全面,就先写这些吧。总之我对山西人的印象非常好,愿意结交山西的朋友。


归连


小时候巷子里的邻居就是山西人,大家给起的外号叫“九毛九”,我几乎每天都去他们家里玩所以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做事风格都有很深的了解。在哪个年代家家都是吃计划粮的,相比之下他们家非常节俭,每顿饭都是清汤寡水,常见的就是干馒头就着盐拌的韭菜。家里父亲是个事业单位会计,母亲家庭妇女供养数个儿女。母亲出门回来总是捡一堆(废品)破烂,他家堆得最多是冰棍棒,房前屋后储满了废品。全家人穿衣很朴素(真应了那句话当:南京路上好八连一双袜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们也很低调严谨认真,家教也很严。随着时间岁月的迁移真是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还有一个山西籍贯的哥们是我这么多年接触时间最长最要好最了解的朋友,不论身居何职没有一点身架,吃苦精神很强脾气很好。乐于帮人毫不惜力最后做到大型地产公司老总还身体力行帮朋友去搬家。饮食从不挑剔讲究,就是请局长吃饭也爱推荐拉去吃臊子饸络,所以和他相处很轻松自然不用拐弯摸角。自然而然朋友遍天下生意风生水起,跟他在一起是认不完的朋友谈不完的生意,我心里常想“晋商”原来是这样造就的!

这只是两个身边代表性的事例,经过多年遇到的山西人和数次去山西旅游,总结山西人身上这几个共同点:生活节俭,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精明透顶!


阳光绿地空气友谊


山西与我们陕西一河相隔,相互交往比较密切。

小时候看到山西人做小生意,很能吃苦。自行车贩粮食一次二三百斤,有的赶着毛驴车,脖子上围个绿头巾,肩膀上拉一根绳子,和毛驴同时用力,人都比较实在。

经常听村里年龄大的人,说山西义士多,如果遇到困难一般都会有人出面帮助你摆平。

有一次亲身经历,我想看看河那边是什么样子,一个人从黄河横游到对岸,觉的有点累。就顺着河边走,看到在蓖麻地干活的老人,打了个招呼,老人听我口音就问我是怎么过来的。并告诉我来时的地方叫老涯底,那里水最深最宽。并给我指明了回去的线路,果然省力,就二三十米需要游,基本上都是走过来的。感谢老人家的帮助,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来还是感激不尽。

和山西人共事,韩城市龙门镇的人,都能讲很多故事。


用户老陕50626243979


山西不是一个小地方,所以让我一个陕西人说道山西省和山西人,就有妄言之嫌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俗话也说了,十里九不同,就从自己去过的地方浅聊一下山西印象吧:

第一次去山西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记得当时去延安,回来顺道去壶口瀑布参观,车未下完坡就能听见隆隆黄河水声;渐行浅近,蜿蜒曲折的黄河河道已能看见,经铁桥(当时桥面立个“危桥”牌子)入山西境,然后前往壶口瀑布观景区。河道宽广,亦如川道,对面是家乡陕西,脚下是邻省山西,晋陕一河隔、一家亲,心里韵味大不小同;当晚住在了河边的黄河酒店,第二天早上走吕梁山经吉县,然后由河津龙门回陕。沿途在山西境内车暂停数次,用餐,也转悠了一下,感觉当地老乡习俗、口音语调等和陕北接近(至少我能听懂他们的话),待人热情、客气,没有生疏感。印象深刻的当属河津与韩城都有“龙门镇”,当时正好同步发行《鲤鱼跳龙门》邮票。

第二次专程去山西旅游,高速直达平遥古城,住在旧县衙附近的小旅馆,睡的土炕;这和陕北没多大区别。也看了县老爷升堂问案表演,用的是纯正纯朴的山西腔调。平遥也有城墙,虽然规模气势无法与西安明城墙庇美,但是也算特色鲜明,值得观赏。平遥卖的最多的当属牛肉干和漆器首饰盒了。唯让人耿耿于怀的是导游忽悠大家去听一个传说从新加坡归来的和尚讲经,骗人捐钱,非常不厚道。

回来时也去绵山和乔家大院参观,感觉非常好,游客也特别多,匆匆去,急急回,如此而已!





星151226


怎么说呢?08年,09年,10年我买了半挂跑陕西神木拉煤,经过山西盂县,阳泉,阳曲,忻州,静乐,岚县,兴县,白天是百姓在路上要钱,十块八块的,到晚上就是黑世界了,要小钱的都睡了,然后就是劫道的世界了,然后是碰瓷的,这是我经过山西的状况,唉!我跑了七八年陕西神木拉煤,经过山西全境,能拍电影了,治安真乱,你说河北,山东那个车跑神木拉煤,经过山西没有挨过劫道的,碰瓷的,唉!难听话,就不说了,跑了几年神木,算是出门了,真伤心💔


开发区一级抬杠员


前年朋友介绍去山西古县煤矿,干了两个月设备改造,初去山西心情激动万分,山西是我上祖生活过的地方,大槐树有几亿红心对它的挂念,车走高速进入山西上山下山,路况一流,大慨5个小时到了古县xxx煤矿,一个山沟沟里的新矿,听说效益还挺好的,工作餐是公司三管,有时候买个烟酒之类会走出厂区,去不远的小卖店,人热情,说话感觉亲切但又不全懂,购买花生米,火煺,鱼罐头,水饺,零食之类,

干了一段时间熟悉了,店主问我要蜂蜜吗?土蜂蜜2斤一瓶,120元2斤,我们不想让店家尴尬说走的时候提前过来拿蜂蜜,临走时我们买了6瓶,最遗憾的事是,在厂区门口有通往洪洞大槐树的汽车,离洪洞12元的客车里程,因工期紧,缺没能登上汽车,两个月下来,了解了山西一点,也解了陕西一部分,人都是那么的朴实,不讲究吃穿,干活没的说,和我心目中的山西人是一样的,发两张在矿上拍的图片,谢谢你的关注!






看了大家的评价,对我们山西人的评价多半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不过我想说说我对我们山西人的看法。

山西人不愿离开家这是人所共知的。山西人恋家、不忘本,但也是由于自身局限所致。我心里对包括我在内的山西人多少有点看不起的感觉。

山西人厚道,但并不团结。可能因为没有离开家乡没有团结的紧迫感的缘固吧?山西人内斗现象着实很普遍。

山西人持家,置办固定资产为第一,能省吃俭用。这一点很多外人看不起,但说实话做任何事都有它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没有阎老西的节俭又怎么能置办下抗战前的西北实业公司。要知道这个企业为山西的军队提供了优良而充足的武器。它的功劳谁也不可抹灭。

山西人土,土的掉渣,这话一点不假,因为山西人资源贫乏。过去社会每遇灾年就得俄死好多人,从这方面想,抠门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但许多山西人还是转不过弯来。一味的抠也确实不行。

山西人很聪明,但也因为太过保守而丢失机遇,这也是现在山西名人很少的原因。

坐井观天,也不知说的对不对,望广大朋友提出批评意见。



lhlsyg


我是外地人,因为所在单位总部位于山西太原,当然我户口也在山西太原。所以去过太原多次,抽空也去过平遥古城,很多同事都是山西人,简单说下看法:

1、山西人总体性格直爽,爱喝酒。“九毛九”这个说法其实最开始是形容晋商精明、精打细算,后来演变成小气了,小气的人哪里都有,我接触的大部分山西人都还是不错的。

2、山西人重感情,亲情的概念比较浓。在外地一般比较团结,然后自己发达了,比较愿意帮助身边的亲戚朋友。这点比我老家做的要好的多。

3、太原本地人不喜欢去外地,工资低一点也宁愿呆在太原,总体幸福感较强。当然不排除一部分人存在自大因素。

4、我是南方人,说实话不太喜欢山西的气候。

5、很多人一想到山西人就想到煤老板,去北京买房都是大袋现金。实际上这些年煤矿不景气,煤老板少了,街上豪车也没那么多了。

6、如果要旅游的话,五台山还是很值得一去。

7、山西的醋,特别是宁化府,确实很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