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活化石",紅旗2地空導彈

說起我國的老舊裝備,紅旗-2地空導彈、59式坦克以及殲-7戰機,併成為我軍"活化石"級裝備,至今依然在服役中。這三種武器不僅曾經大量列裝國內,還遠銷海外,為中國開拓軍貿市場做出了重大貢獻。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接下來要說到的紅旗-2,出口型號揚名天下的原因不在於自身的防空定位,反而被改裝成彈道導彈深受多國歡迎。胡賽武裝曾在一場偷襲行動中,發射的一枚紅旗-2改彈道導彈成功命中沙特一處軍事基地,一共炸死了147名官兵,因此成為了窮人手裡的"點穴"武器。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作為上世紀60至90年代中國防空部隊的主力,紅旗-2地空導彈一共生產了2萬多枚,在國土防空作戰中擊落過U-2、米格-21以及BQM-34無人偵察機等型號,歷下汗馬功勞。1994年,首批引進自俄羅斯的S-300開始擔負戰備執勤任務,老邁的紅旗-2終於卸下重任,開始逐漸從中國空軍退役。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然而由於地導部隊對先進防空導彈的缺口實在太大,國產紅旗9一時間難以滿足空缺,因此目前仍舊有少量的紅旗-2擔負戰備執勤工作,繼續任勞任怨地保衛祖國的天空。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紅旗-2長度為10.8米,重量2噸多,龐大的體積限制了紅旗-2導彈的實用過載,只適合攔截高空飛行的呆板目標。紅旗-2採用了兩級火箭推進機制,其中第二級使用了液體火箭發動機,只有在發射前才可以填充劇毒的液體燃料,操作過程不僅非常危險而且準備時間較長,基本不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紅旗-2的性能已經十分落後了,中國對此當然是心知肚明。正當軍隊對如何處置這上萬發老舊的紅旗-2一籌莫展之際,兩伊戰爭期間雙方大量的"襲城戰"給了中國科技人員很大的啟發。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戰爭中後期,伊朗和伊拉克互相發射"飛毛腿"彈道導彈來攻擊大城市,希望藉此摧毀對手的抵抗意志。不過由於當時的伊朗受到美蘇兩國制裁,庫存的彈道導彈很快被消耗殆盡。這時,中國推出了以紅旗-2為基礎改裝的彈道導彈,極大地緩解了伊朗的燃眉之急。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地空導彈是怎樣改裝成能夠對地打擊的彈道導彈呢?其實很簡單,從原理上只需要改變導引頭制導方式即可。中國為紅旗-2改彈道導彈配備了兩組基站,承擔中繼指令修正任務,相當於讓朝天飛的紅旗2在接受指令後,飛行路線變成傳統的彈道式,這樣就完成了從地空導彈到彈道導彈的轉變。中國科技人員還增強了紅旗2的彈體強度並增大了戰鬥部裝藥量,以便在殺傷威力上更加接近"正版"彈道導彈。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80年代後期,首批改裝後的紅旗-2交付伊朗試用。雖然紅旗-2改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和威力都不如"飛毛腿",但勝在價格低廉並且存貨充足,實戰檢驗後伊朗軍隊非常滿意,一口氣採購了1000多枚。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由於傳統的彈道導彈出口受到相關國際條約限制,而這種"半路出家"的紅旗-2卻可以隨心所欲地改進,中國航天科工因此找到了商機。上世紀90年代末,紅旗-2改彈道導彈有了正式代號,那就是M7系列彈道導彈。為抗衡一代經典"飛毛腿",M7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戰鬥部採用了重量驚人的500千克高爆炸藥。由於精確制導武器價格非常昂貴,成本的大頭都被精密的導引頭佔據,因此M7憑藉著足夠大的威力彌補了精度的不足。

窮人的點穴武器,在中東大放異彩的

2008年,中國亮相了紅旗2改彈道導彈的終極版本——B611M型彈道導彈。B611M可根據任務需求換裝多種戰鬥部,分為可衛星制導的高配版和傳統指令制導的低配版兩種,以滿足不同經濟條件用戶的需求。該款導彈被土耳其仿製,國產化代號為J600T,甚至和B611M在防務展上同臺競爭。當然紅旗2改彈道導彈是不可能進入中國軍隊法眼的,畢竟它的定位就是窮人版"遠程打擊"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