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一,是傳統的寒衣節。今年寒衣節巧遇萬聖節,當眾人忙活著準備萬聖節南瓜、糖果與鬼怪道具的時候,我們是否知道在立冬時節的中國寒衣節,中國人所特有的慎終追遠的文化信仰,以及噓寒問暖的人間溫情。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對於多數年輕人來說,早已不知道原來中國還有這麼個傳統節日。寒衣節,又被稱之為“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與上巳節、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寒衣節的來歷

關於寒衣節的來歷,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後來又經過秦朝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的演變,最終將這天定為“寒衣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的傳說

陰曆十月一,路人送寒衣,逝者過節日,生者忙祭祀。陰曆十月一,是陰間的喜慶節日,是傳統的祭鬼節,也是民俗中的“寒衣節”。關於寒衣節的傳說,民間有很多說法,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孟姜女送寒衣傳說

據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築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累死在工地上,並被埋在城牆之內。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長城40裡。她最終用咬破手指“點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屍體,並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安葬。由於這樣一個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送寒衣”,也因此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十月一“開鬼門”傳說

“十月城隍又出巡,旌旗蔽日少風塵。可嘆多少如花女,扮作披枷戴鎖人。”這首宋朝的竹枝詞,寫的是古代農曆十月一日,俗語稱作“開鬼門”。傳說在陰曹地府被禁錮的鬼魂全“解放”了(來年清明節才重回墓田),在這天都要在各自的墳墓收取親人送來的棉衣和“錢糧”,所以又稱為“寒衣節”。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朱元璋“授衣”傳說

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蔡倫嫂子慧娘賣紙傳說

還有說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伎倆。據不完全可靠消息,這個精明的商人生逢東漢,乃是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造紙。蔡莫是個急性子,工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著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只好對著一屋子的廢紙發愁。眼見就得關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了個鬼主意。慧娘叫丈夫在棺材旁燒紙,自己則假裝暴病身亡後又死而復生。眾人見紙錢竟有讓人死而復生的妙用,紛紛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不出幾天,蔡莫家囤積的紙張就賣光了。由於慧娘還陽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後世的人們便都在這天上墳燒紙,祭奠死者。
「中國傳統節日」今天是寒衣節,你知道寒衣節的由來嗎?

與清明節、中元節不同的是,十月初一除以燒的形式為死去的亡靈送紙錢外,因為正逢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由生者的禦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所以傳統的寒衣節還要送去五色紙做的寒衣,以表達後人對祖先的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