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導言: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不滅燕?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不在三大主力任務內

荊軻刺秦是戰國末期轟動一時的刺客事件,此事發生之後,秦王嬴政大怒,立刻派王翦北上攻燕,當時的燕國實力非常的弱小,又失去了趙國作為屏障,秦軍很快就大軍壓境,燕國毫無反抗之力,只能夠一路向東逃跑,逃到了燕國的大後方遼東地區,這個時候燕王對於兩個國家之間的差距非常清楚,也對自己所處的境地徹底的絕望,只能夠接二連三的派遣使者向秦國求和,最終將太子丹的人頭奉上才平息了秦王嬴政的怒氣,秦國的軍隊也停止了攻城略地揮師南下,這才解決了燕國的這次滅國危機。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熟悉戰國曆史的人也都十分的清楚,山東六國滅亡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齊,燕國是倒數第二個才被消滅的國家,這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存在了;那麼在荊軻刺秦之後,王翦帶領大軍兵臨燕國城下,燕國的軍隊也對秦軍毫無抵抗之力,那麼為什麼秦國不借此時機直接消滅燕國,反而是給予了燕國一段喘息的機會呢?為什麼在大敗燕國軍隊之後選擇了撤退呢?

本篇文章著重討論下這個問題,為什麼秦國的部隊,沒有一鼓作氣的消滅燕國而是選擇了揮師南下。我們繼續往下看:

兩國實力差距巨大,燕國完全沒有崛起的可能

第一個原因,就是兩個國家實力差距的原因;當時的秦國與燕國實力差距還是非常之大的,秦國想要消滅燕國那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並不需要執著於一朝一夕,更何況燕國沉迷於王道的政治統治已經幾百年的時間,又失去了太子丹,這所謂的頂樑柱,想要在那樣的時間段內崛起是完全沒有可能的,秦國的軍隊不需要急在一時;而且遼東地區又比較的貧瘠,秦軍若是沒有充足的準備進攻遼東地區的話,那麼也將造成軍隊的不適應,因此並沒有必要一鼓作氣將燕國殘餘的部隊全部消滅。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進攻燕國是臨時決策,不在三大部隊攻打的任務內

第二個原因,則是進攻燕國是臨時決定的並非長久謀劃的計策;當時的秦國部隊是分為三大部分的,一部分是蒙恬所帶領的九原戰區,目的在於攔住匈奴南下的道路,不對中原地區的爭霸造成影響。

第二部分,這就是燕代戰區,這些軍隊主要的目的在於清除趙國的餘孽,因為在趙國滅國之後,當時的趙王嘉又北上建立了代國與秦國繼續對抗,所以這部分軍隊主要任務是清除趙國殘餘的勢力。

第三部分則就是中原戰區,主要對戰的國家是魏國;其實王翦的部隊能夠轉而將矛頭對準燕國,只不過是因為他當時帶領部隊與代國對峙,同時監視燕國,才能夠在接到命令的時候瞬間選擇進攻燕國,這並不是秦國朝堂上一直謀劃的計策,也不是秦國滅國之戰當中應有的計劃。

  • 燕王喜奉上太子丹人頭主動求和,平息秦王怒氣

而荊軻刺秦事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讓秦王嬴政大怒,才有了燕國與秦國軍隊的對峙與戰爭。這場戰爭的根本目的是為荊軻刺秦而復仇來平息嬴政內心的怒氣,所以,當燕王喜為了求和奉上了太子丹人頭的時候,秦軍也就沒有必要趕盡殺絕了;我們上面也說過燕王喜後來退就到了遼東地區,放棄了燕國原有的領土,那些屬於燕國最富庶的地區,已經被秦國的軍隊所佔領了,像遼東地區那樣貧瘠的地方,只能夠當作燕國的殘餘勢力,已經不能夠再稱之為一個國家了,所以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也就不需要大舉進攻遼東地段了。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 遼東地區作戰環境惡劣,秦軍發揮不出應有的戰鬥力

畢竟窮寇莫追,如果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話,有可能會得不償失,俗話說強虎難壓地頭蛇,雖然秦國的實力十分的強勁​,但在他們人生地不熟的遼東地區,在那樣嚴酷的作戰條件之下,他們也很有可能發揮不出應有的作戰實力,更何況遼東地區與北方的匈奴有著過多的聯繫,如果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把他們逼得太緊,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流傳到匈奴地區,不方便將那樣的勢力根除,還有可能在後來發生一些突發狀況,所以在逼死太子丹之後,秦國的軍隊選擇了撤退。

  • 燕國固守王道政治,不會和匈奴聯合

也有人問了秦軍把燕國勢力逼到了遼東地區又撤退,那不是給了燕國逃跑的機會嗎?確實在理論上是這樣的,但事實上,燕國崇尚王道的政策已久,他們本身有著一種作為西周正統諸侯國的自豪和驕傲,那是一種對於血脈的崇尚,所以在荊軻刺秦失敗之後,燕王喜還會大言不慚地打出了天不滅燕的旗號,他們對於同樣是中原諸侯國的秦國和楚國就看不起。

秦國本身屬於西部戎狄,而楚國屬於南部蠻夷,像是這樣與它們起源不同,但同為諸侯國的國家,燕國還秉持高高在上的態度,就別說匈奴那樣徹徹底底的蠻夷之人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燕王喜是不會選擇投靠匈奴的,讓他一個有著血脈和自豪與驕傲的人,對一個偏遠地區的蠻夷之人低聲下氣,不到有性命之憂的時候他是做不到的;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直到之後秦國軍隊再次揮師北上滅煙,燕王喜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原地。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秦國按照既定的戰略部署實施滅國之戰,重點是魏國

第三個原因,則是秦國的滅國之戰需要按照計劃進行實施;我們上面說到過攻打燕國的戰爭,只不過是因為荊軻刺秦而臨時起意而已,秦國本身計劃所要針對的目標是中原地區的大國魏國,魏國是戰國時代第一個強盛起來的國家,哪怕是在發展當中漸漸地沒落了,同樣是中原地區的大國,而且它地處中原的核心地段,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並且也有著一定的國家實力能與秦國進行對抗。

這樣一個國家的存在,其實是秦國一個巨大的威脅,同樣也是其他國家的一個屏障,更何況在秦國的南部還有著楚國,在它的東部還有著齊國;雖然那時秦國在很多方面都賄賂了齊國,讓齊國能夠在滅國之戰當中對其他國家的形狀袖手旁觀,但中原地區的局勢畢竟是瞬息萬變的,沒有人能夠保證一種策略能夠實施多久。

  • 齊國、魏國、楚國有聯合抗秦的可能

如果秦國與齊國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動盪,如果齊國轉而與魏國和楚國結成了聯盟,那麼有三個中原大國所組起來的聯盟,其國家在實力上就能夠與秦國拼一拼了,所以秦國必須把握好大好的時機,首先將目標對準中原地區的大國。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再者,滅亡魏國與滅亡其他的國家計劃不同,面對其他國家都是選擇在戰場上硬碰硬的,但滅亡魏國選擇的卻是水淹大梁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不僅需要軍隊的支持,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且王翦的目的本身也不是為了對抗燕國,如果他離開堅守的陣地太久,那麼難保代國不會有其他的作為,如果一旦代國與魏國取得聯繫,兩個國家共同夾擊王翦的部隊,那麼戰爭的走向就會變得無法預料了。

  • 秦國分兵三路,不宜再分兵攻打遼東的燕國

同時,滅國之戰是秦國依靠自己一個國家對抗六個國家的戰爭,他本身就已經將他的軍力分散成了三個部分,對於荊軻刺秦這樣突發事件的應對本身就不夠,如果再派遣出一隻軍隊單獨針對燕國的話,它的兵力就更加顯得捉襟見肘了起來。因此在達到逼迫太子丹的目的之後,秦國的部隊也就選擇了從戰場之上撤離。

韓國突發復辟事件,打亂秦國計劃

第四個原因是韓國復辟的影響,當時秦國所要面對的突發事件太多態度,這個計劃是出乎意料的,韓國的復辟同樣也是一個突發的情況,當時張良策劃了韓國復辟的計劃,企圖迎回韓王安,再度建立韓國,這給了秦國東進的腳步,很大的阻礙,這本已計劃好的滅國之戰,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嬴政不得不從已有的戰力當中,抽調一部分去鎮壓韓國的叛亂,所以停止就不在計劃之內的滅燕戰爭,就在達到為秦王嬴政初期的目的之後,迅速的終結了。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後來王翦通過震懾楚國,逼迫魏國的方式,間接的解決了韓國的叛亂,然後就迅速領兵滅位,讓燕國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既失去了中原地區許多大勢力的支持,又失去了它本身的肥沃土地,蝸居在一個比較貧瘠的遼東地段,更加無法與秦國的軍隊抗衡。

討論


筆者認為,秦國的做法也不免有放長線釣大魚的嫌疑;我們說的在秦國所要面對的三大戰區當中,有一個是燕代戰區,主要的目標是由趙國餘孽形成的代國,次要的目標就是旁邊的燕國,趙國本身已經滅亡,但它的殘餘勢力卻顯得異常有戰鬥力,這樣的一個國家自然不能夠與秦國相提並論,它必定會尋找盟友,如果一旦代國與匈奴聯合起來的話,不僅燕代戰區會受到影響,就連蒙恬所帶領的九原戰區也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那樣一來,中原地區的局勢就會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很有可能進一步的打破秦國的計劃,與其讓代國自己去尋找盟友,不如秦國拱手讓給它一個盟友,因為代國的前身畢竟還是中原地區的大國,有燕國能夠聯合自然不會選擇與匈奴人聯合,若是與匈奴聯合,代國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是與燕和聯合的數倍,同時,代國與燕國有著共同的敵人,聯盟起來也會顯得相對的方便。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如此一來,秦國就可以將這兩個勢力一網打盡,這不需要再分散兵力去分別對付兩個不同的勢力了;而事實也是如此,後來的代國與燕國卻是聯合起來共同的對抗秦國的進攻,而在那場戰爭當中,秦國也是一鼓作氣地消滅了代國也除掉了燕國,到那個時候整個中原地區其實只剩下齊國這樣一個國家了。

可是那個時候的齊國卻還做著他的白日夢,以為他與秦國屬於聯盟的關係,秦國必然不會對它的宗廟社稷產生什麼威脅,但是當夢醒的時候卻發現秦軍已經兵臨城下,國家的統治危在旦夕,那個時候的齊國才明白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有多麼的可笑,可是再怎麼悔恨也已經無力迴天,只能選擇了不戰而降。自此,山東六國盡數覆滅,中原地區完成了第一次大一統,大秦帝國也橫空出世成為了封建時代的第一個正統王朝。

綜述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沒有一鼓作氣直接消滅燕國,是有著多方面的考量的,既有著對中原地區局勢的謀劃,也有對它本身滅國之戰計劃的考量

;對於大局來講不能夠只貪戀某一處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秦國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的一個原因,因為這個國家永遠知道什麼時候該謀取什麼,什麼時候最該得到什麼。

而說到這裡,我們也就不得不在對荊軻刺秦作一些評述了,這個計劃看起來大義凜然想要力挽狂瀾,想後做最後的掙扎保全燕國的宗廟社稷,但仔細看來,這個計劃則是十分的可笑,將整個國家的身家性命全部都壓在一個刺客身上,這其實本身就走錯了路,後來的燕國獲得了那樣可悲的結局,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從戰略部署和臨時決策,分析荊軻刺秦後,秦國北上攻燕為何撤退

再者,雖然荊軻刺秦給了秦國巨大的影響,也讓秦王嬴政心中怒火難消,後來秦國進攻燕國的戰爭當中卻從未傷害過平民百姓,甚至對於燕國投降的士兵也是給予厚待的,從這一點上來看,嬴政身為一個君主還是比較有大局觀念的,也就很好地反駁了後來人對他的一些猜測。

其實無論如何,燕國最終的結局完全都是由它自己所造成的,如果它不將王道作為它發展的基礎,如果它能夠在亂世當中向秦國那一樣選擇創新和改革,那麼想必燕昭王時期的盛世能夠一直流傳下去,可惜燕國在整個戰國時代只進行了一次變法,還在後來將這次變法的結果全部揮霍一空,直到最後瀕臨滅亡的時候還在做著天不滅燕的春秋大夢,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講,這樣的結局不可謂是不可悲的。

雖然歷史已經成為了過往的風沙,但是我們在此當中卻也能夠尋找些蛛絲馬跡,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將這一切教訓銘記,我們才能夠避免之前的悲劇再次重演。


參考文獻:《呂氏春秋》、《史記》、《漢書》、《左傳》、《資治通鑑》、《國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