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出手,打擊國人跑到境外通過區塊鏈坑國人

從今年年初開始,加密貨幣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暴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泡沫開始破裂。由於加密貨幣的實際用途讓大量投機者產生了懷疑,華爾街日報近日撰文表示,比特幣熱潮降溫,投機者逃離加密貨幣市場。

自從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藉助區塊鏈底層技術和應用熱點後,其在全球範圍內被大肆炒作。從一文不值到逼近20000美元的價格再到急速下滑的過程中,一波又一波的投資者被割了韭菜。

央行再出手,打擊國人跑到境外通過區塊鏈坑國人

針對互聯網上通過ICO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湧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去年9月份,央行等七部委及時採取措施制止並定性ICO是未經批准的非法融資行為。

具體來看,七部委認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央行再出手,打擊國人跑到境外通過區塊鏈坑國人

無奈之下,沒有倒閉關停的境內加密貨幣交易平臺撤離大陸,選擇了投身境外運作。雖然服務器在境外,但吸引國內投資者入場依然猖獗。

據華爾街日報9月18日報道,中國加大對境外ICO融資打擊力度。央行表示,已加大力度打擊對通過ICO和其他虛擬貨幣進行的境外融資交易,加強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檢測封堵。

央行再出手,打擊國人跑到境外通過區塊鏈坑國人

如果央行不進一步對服務器設在境外通過ICO和虛擬貨幣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的平臺進行封堵,那就是國人跑到境外通過網絡繼續實行對境內國人的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