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即使疫情仍在,返程的大潮流已陸陸續續開始了,人流密集區也成為了安全隱患,22歲的大學生李鑫燁從年初三開始就一直在海寧火車站做志願服務,每天至少服務12小時,今年是他成為志願者的第六個年頭,他說“火車站是人流量大、人員相對複雜的地方,我和另一位志願者向團市委申請把火車站執勤給包了”。登記旅客信息、檢測體溫,對疫區的人員進行勸返,遇到不配合的情況耐心勸說,毫無怨言,像這樣為城市的安全默默出力的平安志願者分佈在各個城市,他們有著不同的名字,在烏鎮,他們叫“烏鎮管家”,在諸暨,他們被稱為“紅楓義警”,每一位平安志願者都無私奉獻,隨叫隨到,為浙江的平安建設發揮積極作用,用他們的服務打造溫暖城市。


「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地方安全治理是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方略。浙江省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城市化程度最高、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公共安全的需求增長與政府公共安全服務的供給不足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和諧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15年來,浙江一直都在不斷探索不斷積累重要經驗,不斷提高人民安全感,去年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達到96.84%,刑事發案、信訪總量、生產安全事故總量連續保持“零增長”;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年蟬聯全國各省(區)之首,安居樂業、富裕起來的浙江人民心裡更踏實、笑容更燦爛。就連“難奪”的平安金鼎,也在浙江各地有了72座。

為了促進“平安浙江”、“和諧浙江”建設,確保浙江省長治久安,為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浙江還可以怎麼做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和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組織海內外專家學者指出:


一、轉變安全觀念,

確立“安全與發展”的新時代觀


安全比相對於“戰爭”而言的和平,內涵了更為廣泛和契合當下現實的意蘊。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如果沒有發展也將導致不安全。因此在安全治理中應當將安全和發展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擺脫貧困不能以普遍的安全為代價, 這是發展中國家更是我國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各級地方政府要追求“發展”與“安全”平行發展的範式,杜絕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發展模式。


「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因而地方政府要重視對非傳統安全的全面維護,把和諧社會的目標落實在確保人的安全與社會安全的各個方面,從長遠戰略的高度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統盤規劃,在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上體現出政府的效能,真正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與社會和諧的品質。


二、 創新地方安全治理的政策實踐


國家及地方的長治久安必須兼顧傳統與非傳統兩方面的內容,在制定地方安全治理的公共政策時,應當將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結合起來考慮。非傳統安全的核心是從傳統的以國家為中心的重視軍事力量的安全範式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兼顧環境、食品等諸多領域的新安全範式,重點是共同治理以獲得良好的生存及發展環境

,其基本理念是“優態共存”、追求“你安全我才安全”的和合共建模式。這一安全範式的轉換內含著安全主體的擴大與轉換,非國家行為體在安全維護中佔有越來越多的角色,並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由於安全範圍的拓展,

安全的責任也開始分散。過去的安全問題均是國家來組織應對,當下的安全問題日趨多元與複雜,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各個層面,需要分責,即政府要承擔,公民也要承擔,非政府機構也要承擔,進而形成多個行為體和責任體不能把安全問題僅僅認定為政府的職責,應該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包括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使安全治理從單一中心的國家治理走向和合共建的社會治理


三、 建立政府安全治理的績效考評機制


對政府安全治理的能力進行績效考核,強化地方安全治理的責任制度,將公共安全維護納入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建立以公共安全為導向的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和科學的公共安全考評指標體系,建立嚴格的公共安全績效考評制度,逐步實現績效考評的規範化和制度化。


四、 提升“綠色創業、高端創新”的實踐


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安全問題是質量安全,即民眾生存環境與生存質量的安全,包括人文的和自然的。建議浙江省要走“綠色創業”、“高端創新”之路,從而使生態文明建設和高端創新成為浙江省安全產業發展的綱領。浙江省可率先進行“安全產業”的研究與試點,通過探索“產業安全化、安全產業化”的思路來實現浙江生存環境與生存質量的安全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五、 重視安全治理中媒體的作用


媒體作為公共空間的重要成員和社會事件的重要參與者,在各類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解決過程中,作為一個重要角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政府來說,成功處理社會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發佈的信息需要被社會公眾所認可、接受;地方政府需要提高社會安全的預防和應付能力,並確保社會資源的充分和正確使用;社會安全問題會對社會特別是經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特別需要地方政府注意信息的溝通和發佈。


六、 大力推進基本公共安全服務均等化建設


基本公共安全是指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健康與生存環境安全而提供的基本的和必要的公共產品與服務。目前,從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和不斷嚴峻的安全現實來看,各級政府公共安全服務投入不足,城鄉間、區域間、群體間非均等化程度嚴重,各級地方政府要切實關注治安、消防、交通以及災險防控領域,加大基本公共安全服務投入,創新公共安全服務機制,完善推進基本公共安全服務均等化的保障機制和配套措施,加快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佈局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適度的公共安全服務體系,使基本公共安全服務平等地惠及全體人民,具體措施如下:


「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1、建立全民基本公共安全保護體系。

根據人人享有基本安全保障的原則著力解決弱勢群體、脆弱區域的安全保護問題。均等化的推進以農村為重點,實現城鄉統籌;以欠發達地區為突破口,實現區域協調;以弱勢群體為重點對象,實現全民共享。


第一,加大對農村地區基本公共安全服務的財政支持力度。第二是加大農村警力投入,強化農村公共安全的人力資源保障。按需求、按實際情況增加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密集的東部新型農村和經濟落後但人口多的中西部農村的公安、交通、消防等警力及應急辦人員編制,通過警力適當下沉,補給農村警力。第三是加大對各類弱勢群體的安全保護力度。從社會支持的角度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將公共安全服務體系與社會保障機制有機結合,著手社會安全網的建設和維護,加大弱勢群體的犯罪預防工作,從救助和關愛的角度,重視各類犯罪的矯正。第四是加大對脆弱區域的安全保護力度。從風險防範的角度加強對城鄉結合部、邊疆地區、流動人口聚居區等安全脆弱區域的保護,加強區域內民眾安全意識的培養和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推進“城鄉交巡警平臺建設工程”,加強邊疆安全保障。


2.加快公共安全實現機制建設。

公共安全的實現要以資源整合與優化、加強科技含量、強化文化建設為原則,建立專業化與綜合性的聯動機制。


第一,基於信息技術建立全面覆蓋的公共安全網絡。劃分公共安全管理的量化等級,做到實時監控、科學救援;建立安全評估系統,健全動態管理系統,強化重大危險源和重要目標的動態管理,提升公共安全保障的科技含量和管理能力。其次,加大相關職能部門和地區間的資源整合力度。通過機制創新和改革,整合公安、應急、人防(民防)系統和交通、水利、氣象、地震、消防、衛生、電力、電信等職能部門的資源,推進信息體系、物資資源體系、參與體系以及應急救援突擊力量、公共安全專業力量建設,充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立專業化與綜合性的聯動服務體系。整合各市縣現有的相關資源,打破條塊分割現狀,根據區域位置、經濟發展水平、人力資源等具體情況,在全省範圍內建成或者完善緊急救援裝備物資儲備基地1-2個,主要用於研發和生產緊急救援物資,以確保國內外地區緊急救援物資的調配和供給。緊急救援裝備物資儲備基地集發展安全產業、提供安全培訓、進行物資儲備等功能為一體,以產業發展為導向,推動安全產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在選址時優先考慮已有較大規模救災物資生產能力,或者已建成一定規模救災基地的地區(如湖州的帳篷生產基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科技人才資源充足的區域,物流體系暢通、自然環境較好的區域,避免重複建設。

第三,完善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應對機制。推進國防動員機制與政府應急機制的銜接,推動重大災難的軍地一體化指揮和救援體系;建立危機管理的資源保障機制,推進區域防災基地建設;加強應急物資供給,統一避災避難場所建設標準,建立村(社區)應急庫和家庭應急箱。加強科研投入,強化複合型災害的預測能力和預警水平;推動安全產業發展,加強新型環保、科技含量高的安全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整合公安、民政、人防(民防)、應急等職能部門力量,加快應急服務一體化進程,推動非傳統安全能力建設。第四,全面推進公共安全文化普及工程。推進公共安全知識平臺建設、公民安全意識培訓體系建設、新型社區安全文化建設和基礎安全課程特別是非傳統安全課程建設。建立公共安全知識教育基地,構建民眾安全培訓體系。通過網絡、宣講等形式推進新農村及新型社區安全文化建設,將安全知識課程納入中小學課程建設,將安全管理課程納入MBA和MPA課程,將非傳統安全管理課程納入公安、各級黨校、人防(民防)、中小學師資培訓相關課程或培訓體系。推進交通標識全覆蓋工程。增強人民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參考」地方安全如何治?平安浙江有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