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典型:芷江e網織就幹群“同心圓”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賦予了黨的群眾路線新的時代內涵。近年來,芷江縣把網民留言辦理工作作為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的重要抓手,織密網上網下“同心圓”,讓網絡成為增進民生福祉、廣納發展建議、推進芷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

當好“領路人”,主動用網聽民意

“民生無小事,反映的問題是黨委、政府工作努力的方向。相關部門要及時回應,認真辦理,舉一反三,人人起來負責,人人自覺接受監督,老百姓對我們的點贊就會更多些。”芷江縣委書記龔紅果上任伊始就對網上群眾工作作出批示。縣委書記、縣長帶頭上網查看網民留言,瞭解群眾所思所盼;分管縣領導各司其責,牽頭調度收集辦理網民留言;全縣各級黨委(黨組)負責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明確專人,主動關注主流網絡平臺,收集網民意見建議,及時辦理回覆網民訴求。

同時,芷江縣還將網民留言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黨建述職和縣委巡查內容,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實現“要我辦”為“我要辦”的轉變,切實提升了全縣網上群眾路線工作的質量。紅網網上群眾工作部大數據顯示,2019年芷江縣在紅網《百姓呼聲》《問政湖南》收集辦理網民留言1823條,位居全省各縣市區第六,獲評紅網“2018年度全省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先進單位”。

當好“貼心人”,主動服務解民憂

“鍵對鍵”快速交辦。芷江縣委網信辦配強人員技術力量,全天候動態受理網民留言,線上24小時內交辦到位,實現了網民用手機、鍵盤“鍵對鍵”快速精準將訴求傳達到相關部門的無縫對接。

“點對點”精準辦復。為建立科學高效的留言辦理體制機制,芷江縣制定了規章制度,明確了辦理主體、流程、時效、追責問責情形等。建立了覆蓋全縣100個正科級以上單位、18個鄉鎮、218個村(社區)的三級輿情信息員隊伍,“點對點”辦理網上群眾訴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重點工作網民留言,建立臺賬,各承辦單位1—2個工作日辦結回覆;一般性的網民留言,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回覆;反映問題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的網民留言,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回覆;涉及多部門且管理職能交叉的網民留言,報分管縣領導調度牽頭單位,快速辦結。

“硬碰硬”嚴格督查。為確保網絡問政實效,縣委網信辦會同縣委督查室對留言辦理工作進行“周督辦”,實行銷號管理,推行“一把手”負責制,要求有具體措施,明確辦結時限,辦理情況每週報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對於辦理不徹底、效果不佳的情況,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再次籤批至相關縣領導牽頭處置,切實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嚴格實行“月排名、季通報、年考評”,對網民留言辦理回覆態度消極、嚴重拖延、逾期未辦造成失誤或在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等情形嚴肅追責問責。2019年來,芷江縣網民留言辦結率達99%以上,基本實現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覆。

當好“答卷人”,主動作為應民盼

芷江縣緊扣民生脈搏,順應群眾期盼,黨員幹部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主動在網上收集社情民意,完善工作思路,出實招,辦實事。通過政網良性互動,為打通聯繫服務網民的“最後一公里”交出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民生答卷”。

心貼心互動。網民在線上反映訴求,中間隔了一張無形的“網”,芷江注重線上線下聯動,通過上門服務、現場座談等把網民從網上請下來,“面對面”與網民交流互動,深入瞭解真實情況,有效解決網民訴求。2019年3月22日,網友“kuke789”在《百姓呼聲》欄目發帖“請求芷江縣法院採取強力措施敦促對方歸還借款”。縣人民法院收到縣委網信辦的轉辦指令後,安排專人與網友面對面瞭解情況、傾聽心聲、答疑解難。3月27日,網友“kuke789”再次發帖稱:“此事已與芷江法院妥善協商,真心感謝芷江法院的回應和關注!”通過“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線上線下”聯動處置,搭建起了幹部群眾“連心橋”。2019年,通過網絡收集整理,分析研判,芷江縣委常委班子帶著26個調研主題“四不兩直”調研,“面對面”“心貼心”為老百姓解決了一批“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實打實決策。網友“十年”發帖稱:“芷江縣河西西站路口紅綠燈設計不合理,雖然是雙向三車道,但綠燈時只允許直行通過,導致每天早晚高峰要等三至四個紅綠燈才能通過。”帖文一經發布受到了芷江縣領導的高度重視,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海濤要求:“縣公安、交警部門就縣城標識標線、紅綠燈問題拿出科學方案報縣人民政府統籌解決。”縣公安局迅速研究落實,及時對縣城內紅綠燈進行了調整,贏得了網友們的點贊。

對於網友關注、反映較多的教育、交通、不動產辦證等方面的問題,芷江縣委、縣政府將其作為2020年的重點工作,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予以安排部署:“咬定目標任務,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聚焦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和城鎮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加強農村水電路訊建設;要聚焦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短板,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醫療衛生、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等工作;拆遷過渡安置、房產辦證遺留問題要全面清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