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防護服的鄭州“誕生記”

這個冬天,

防護服成為不少行業抗擊疫情的必需品。

一些“腦洞大開”的“硬核防護服”

也令人哭笑不得。

“長頸鹿”“公雞服”“宇航服”看似嚴實,

實際防護作用卻並不大。

一件防護服的鄭州“誕生記”

一件有效的民用防護服到底長啥樣?

又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


位於河南鄭州的逸陽生產車間裡,

工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

裁剪機器隆隆作響,

將白色防護服面料按圖紙分割成不同形狀。

“全副武裝”的張勝強正熟練地操作機器,

別看他現在遊刃有餘,

第一次接觸防護服面料時

卻著實為難了一把。

防護服材料帶有噴熔層容易粘刀,

導致機器裁剪速度慢,

影響了生產工期。

“從2月5號起,

我們每天加班到十點不斷試驗和改進,

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如今,防護服裁剪線的日產量

已經從七八千米增長到三萬多米。

裁剪好的成捆面料被運往合作單位,

合片縫紉、熱封膠條......

每一道工序都不容有錯,

生產完成還要經過專職人員嚴格檢驗,

即便是熟練工,

也不敢有一絲馬虎。

和醫用防護服不同,

民用防護服不需要長時間消毒,

工人們開足馬力就能實現快速生產,

逸陽日產總量可達四五千件。

而在一個月多前,

這條生產線才僅有13人,

女裝企業逸陽也並不生產防護服。

一件防護服的鄭州“誕生記”

2月4號瞭解到防護服短缺後,

逸陽研發團隊緊急集合,

正式轉產民用隔離服生產。

當晚9點,

13名在工廠值守的員工,

揭開樣衣間的封條連夜開工。

一件件嶄新的防護服“出爐”,

帶著特別的使命,

被輾轉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在中原區須水鎮第六小學,

逸陽員工把50件愛心防護服交給校長,

學校的門衛、廚師、校醫將多一層保護。

穿上“新衣”的保安樊志祥開心極了,

“我接觸人多,有了防護服,

開學後那些娃娃們更安全了。”

一件件防護服隔離了病毒和風險,

也帶來了愛與希望。

這背後,

是無數工人的日夜忙碌,

是無數企業的攻堅克難,

是1000萬鄭州人的眾志成城。

這種向陽而生的力量

正讓人們一步一步走出陰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