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首富檔案]

國別:中國大陸籍貫:山西晉中祁縣出生日期:1818年行業:百貨零售、金融、運輸、地產企業:喬家集團財富狀況:19世紀後期以集團資產2000多萬兩白銀(喬家集團佔公司股份50%以上,個人財富1000萬兩白銀以上),而被美國《富布絲》雜誌評選為中國大陸富豪榜首位,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財力相當。家庭:夫人陸玉涵,育有三個兒子

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人物:


喬致庸―――喬家集團代理董事長,首席執行官(CEO);大奶奶―――喬家集團董事長;喬致廣―――喬家集團前任董事長;孫茂才―――喬家集團獨立董事,首席戰略諮詢專家,決策層核心人物;陸大可―――喬家集團第二大股東,風險投資人,戰略投資者,中國早期VC實踐者;陸玉涵―――喬家集團首席財務官(CFO)、首席溝通官(CGO),集團董事;喬四爺―――喬家集團小股東代表人物,喬家同族,致庸四哥;曹掌櫃―――喬家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集團董事,董事會監事長;馬 荀―――喬家集團下屬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總經理,集團董事;潘為嚴―――喬家集團下屬大德通(票號)集團總經理,集團董事;李德齡―――喬家集團下屬大德通(票號)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戴二閭―――喬家集團首席安保顧問,三星鏢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雪瑛―――何家集團董事長;水家集團、元家集團、邱家集團―――喬家集團行業競爭者,關鍵項目投資人;水常清―――水家集團董事長;邱天俊―――邱家集團董事長;崔鳴十―――邱家集團總經理。

喬致庸:首富企業家的商業路

這個人,揮手之間數百萬兩白銀將在北京、包頭、天津、太原、武漢、廣州、聖彼德堡、恰克圖、東京、大阪、東南亞等地流轉,在喬家集團的金融帝國內沒人能撼動他的權威。沒有人會懷疑。

這個人,一介書生,一心想通過高考實現個人宏願,卻在大哥憂憤離世被迫扛起家族公司翻盤重任,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成長為中國一代鉅商;


這個人,三次坐牢,三次復出,面對國家政策的阻擋韜光養晦不辭心血不滅信念,投入巨資堅持發展金融(票號)業,被譽為“把牢底坐穿的喬董”;


這個人,放曠不羈,勇於破立,是第一個引入“戰略投資者”、“風險投資人”的企業家,也是率先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層支持計劃”的企業領導人,為此,同行企業老總紛紛欲封殺之;

這個人,在僅僅擁有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的穩定盈利,就放出要在中國所有省份建立大德通商業銀行(票號)500個分行的豪言,併為此而每每喊出“走嘞”的口號;


這個人,柔情萬千,堅硬如鐵,但在家族千秋面前不得不退讓的鐵打的漢子;


這個人,視億萬財富若無物,卻也有耗盡企業之財,戰略投資者亡故只能享用價值二兩白銀薄皮棺材的時候;


還是這個人,畫地為牢伺兒弄孫圈禁10年之後,仍矢志不渝念念不忘“匯通天下”的商業計劃,終成一代鉅商;


這個人,叫喬致庸。中國首富。一個金融高手,一個內心遠離政治的企業家,一代中國商業領袖。


在所有評論他的文字裡,唯有這麼一段讓人記憶猶新:“一個希望純淨的商業童話出現的商人,一個理想主義的企業家,一個不折不扣的抗爭者。”


1

一、喬董執掌下的喬家集團

喬董,字仲登,號曉池,是喬全美之子、喬貴發之孫,喬家集團第三代人。喬致庸人稱“亮財主”,生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於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享年89歲,是中國清代商界中為數不多的橫跨19、20兩個世紀的世紀老人。


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冷靜、精明,富有遠見,形如鷹隼,憑藉獨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龐大商業帝國。這是喬董與同時代的山西商人以及威尼斯商人、猶太商人獨特的財富增長方式。

喬家集團以貴發公包頭草料豆腐店為根據地發家。貴發公為喬家集團創業始祖,屬中小地主或中產階級;

貴發公之子喬全美繼承父親產業,組建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轄近20個商業企業,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

貴發公長孫喬致廣則在前人基礎上繼續深耕細作,下大力氣在包頭城開展零售業務,特別是為保證零售業務開展,還積極介入下游產業(高粱種植)的期貨交易,喬家集團雛形初顯;

在大哥喬致廣命喪之時,其專心學業、正躊躇滿志欲在六月高考中走進全國高等院校的弟弟喬致庸不得不臨危受命,擔任喬家集團代理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實際的商業運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商戰經驗,以“匯通天下”為己任,歷經數十年的經營,逐步形成以金融連鎖(票號、錢莊、典當)為支柱產業,商業零售(食用油、糧食、蔬菜、茶葉、絲綢)為穩定盈利產業,並延伸至農業種植、深加工(茶葉),涉足運輸(駝幫)、房地產(北京、祁縣、太原、包頭、天津等地),產業深入全國各省,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廣州等中國樞紐城市重點發展,遠涉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跨地域、集團化、產業化、實施全球戰略,資產最高時達2000萬兩白銀的大型股份制跨國企業集團。

喬氏家族一直為喬家集團的絕對控股股東。

2

喬董商業成功的秘訣


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喬家集團作為500年間雄霸中國商界晉商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歷來是中國財經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研究成果也可謂汗牛充棟。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打開喬董執掌喬家集團期間成功的秘訣所在。

“人是第一生產力”,喬董深諳此道。在生產力要素最活躍的“人”的因素上,喬董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特別是企業完善的制度安排,超前於同時代人的制度建設,這些,都成為喬家集團在中國封建社會封閉的小農生產條件下依然能夠取得長足發展的重要原因。

下面,讓我們看看喬董都採取了哪些全新的管理措施。

股份制改造。喬董積極吸引喬四爺等小股東投資者及其他中小公司投資以擴大商業資本(銀股);給集團高層管理人員馬荀、高瑞、李德齡等以一定股份,擴大集團股東會,增選集團董事,增強決策民主;

啟動人才梯隊培養戰略,以才取人,加強團隊建設,積極培養後備管理幹部。馬荀是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中一個普通的“業務經理”(跑街),市場經驗豐富,但經受不了誘惑,依照前人例想“跳槽”,喬董在考察了他的能力後,破格提升馬荀為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總經理;對公司普通職員則依據司齡、能力、職務給予一定“身股”,也即“員工持股”,使企業發展與公司每一個員工利益捆綁,不需要“員工”直接投資,年終可以參與分紅,“員工持股計劃”推行之後,員工穩定性、積極性大大提高;對於倚老賣老而謀取私利的前任總經理,喬則讓他們“下課”。客觀上,這個政策的出臺也成功解決了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高層人事動盪;落魄書生孫茂才,原本也是高考的粉絲,在發現孫聰明狡黠背後的經營頭腦之後,喬董果斷地以政府官員收入10倍的薪金聘請他作集團戰略諮詢專家,獨立董事。

尊重經營層。在選定分公司總經理之後,喬董按例都要跪拜總經理並將分公司全權委託其經營,滿足了經理人的精神需求,也客觀上加強了經理人的責任感;喬董作為“管理層持股”大膽嘗試的第一人,使職業經理人在經營盈利的情況下可獲得相當的股份分紅,股權激勵機制使職業經理人積極性獲得極大提升。機緣巧合的是在100多年後,美國西雅圖也有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將自己的員工稱為“合夥人”,實施的是“咖啡豆股票計劃”,他就是星巴克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舒爾茨先生。

制度化管理。喬董修訂了具有很強可操作性的店規,誠信經營,商品不得摻雜做假,在包頭油料公司“摻假事件”中果斷地處理掉全部摻假油料並張榜公佈;杜絕奢侈浪費,不得去娛樂場所(喝花酒)、做追星族(捧戲子);規範行為,不準賭博、吸毒;總經理不得以人情用人......違反公司紀律,首問分公司總經理;喬氏家族族人可以做股東,但不能當“業務經理”,只能請外姓的優秀人才來管理;分公司財務單獨核算制度,保證了企業的透明與規範化。

集團化經營。喬董推行集團化管理,集團公司財務及時瞭解下屬公司經營情況,合理調度資金來去。調動集團資金重點支持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的零售業運作,使包頭商業起死回生並迅速壯大;調動集團資金髮展大德通、大德恆票號發展。

連鎖經營。喬家集團下屬的大德通金融(票號)集團在全國各省設立分公司,實現了金融匯兌業務的網絡覆蓋,實現了資金的有效週轉利用,並將成功經驗直接複製至全國各分公司。

風險投資。引入陸大可財團的風險投資30萬兩白銀,專項投資喬家集團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的“高粱霸盤”(現實中為“胡麻油霸盤”),獲得成功。可以說陸大可是作為中國最早期的VC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的,其採用的退出機制是清算,從而獲得喬董約定的高額利息。在這裡我們定義喬董與陸董的交易為風險投資,意在喬董這次行動為“二次創業”、“企業再造”、重建喬家集團,喬致庸獲得風險投資的嘗試也成為中國早期風險投資的踐行者。

引入戰略投資者。陸大可財團長期對喬家經營的百貨零售、金融(票號)等領域投資,喬家獲得了穩定的資金來源和週轉渠道。在大德通金融(票號)集團北京市場的同業競爭中,陸董的資金支持成為喬董事長實現商業目標最重要的因素。

項目聯合開發。聯合水家集團、元家集團、邱家集團等同業集團公司在市場利好項目聯合開發,施行“私人股權投資”(PE)計劃,使社會資本迅速積累、完成項目開發。這一模式在開闢新茶路的實踐中獲得成功,不僅募集到足夠的資金,也使社會資金獲得了有效使用和合理配置。

這些眼花繚亂的創新模式,成為當下創意產業的新亮點,喬董大賺眼球,媒體曝光率多年位列前三甲,即使是同樣財大氣粗的水家集團水常青這樣身披大財團董事長與演藝界大腕的雙重戰袍,仍不敵喬董。

其實還不止這些,喬董在參加高考前強化式模擬考試過程中,已經把晉商身攜的敢於冒險的進取精神、專心致志的敬業精神、講求團隊作戰的團隊精神參悟於心,才成就了喬家集團這番基業。

3

三、喬董成功的深層思考

喬董的商業成功與其天賦有關。作為一名成功的首席執行官,其強烈的現代企業精神值得稱道。


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但在中國清代這樣“天賦人權”思想尚未啟蒙,法律還無法保證私有財產安全的社會環境中,現實商業環境就必然極大影響他的商業判斷和成功的可能。

晉商中以宗族家法和鄉里之誼為紐帶,以行業、會館為劃分,以講義氣、講相與、講幫靠為出發點,來協調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形成通暢的民間融資通道,形成群聚效應,共同發展。這種商業氛圍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了喬致庸的商業運作。

“君子懷遠”。正如一位經濟學家評論的一樣,在喬董身上,有著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生命品格和精神內涵。視誠信如生命的經營理念,管理上的睿智、豁達,乃至達觀的金錢觀、人生觀和生死觀,這種東方式的商業道德都引領他走向成功。

更深一層的是,喬董的成功,更在於他是一個把中國傳統儒家的仁義精神和遠大胸懷融合在商業經營當中,以儒學之道指導經商大獲成功的典範。而天災人禍間的賑災濟貧,則讓一個民本主義思想的喬董,以及“企業公民”式的喬家集團可以長久地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和企業生存。這些也許暗和了“和氣生財”的古訓,也順應了“和諧社會”的願望,實現了一個經濟群落的“利益共享”。


4

生活中的喬董

喬董的商業故事與人有關。而帶給他深刻影響的,是三個風格迥異的女人和千秋各具的五個男人。


喬致庸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喬董生命中與三個女人息息相關,缺少任何一個都不完整。

大奶奶喬曹氏是大哥喬致廣的媳婦,喬董的大嫂,正是這個女人擔負起了喬董公司管理初期指引人的角色;在喬董婚姻生活的選擇上,這個女人又義無反顧地為喬做了選擇,成為喬愛情路途中的情感舵手;喬董由大嫂養育長大,也客觀上充當了母親的角色。這種角色也註定了在遭遇獨立董事孫茂才提出入主集團董事長之位,逼喬下課,並覬覦順手獲得喬曹氏夫君身份時喬董的怒不可遏,杯酒灑孫面,斥其出府門。喬董夠客氣,孫先生投奔喬時牽來的驢還在,有心的喬還大氣地把這頭老驢送還了野心已經極度膨脹,想竊取東宮的孫茂才。


何家集團董事長兼CEO江雪瑛,與喬家是遠房姨表親,是喬致庸青梅竹馬的早期女友,出身小工商業主之家,是喬董真正喜歡的女人。江對喬董除了愛情還是愛情。沒有別的。但可惜的是江家自身經濟實力不濟,在喬家面臨小股東索股風潮、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危急時刻不能帶給喬家以實際的幫助。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喬家以金錢為選擇婚姻的目標以換取家族事業的常青不敗,江雪瑛也深刻領會,遂拋棄愛情的幻想,以婚姻換取了何家集團唯一繼承人的媳婦的位置,並在何家男性全部亡故後旋即攀上董事長寶座。由愛生恨。潞州絲綢抬價惡意競爭,武夷山茶葉貿易哄抬價格競爭,愛情沒有俘獲,江就採用商業手段打壓這個不知好歹背棄誓言的負心郎。


二奶奶陸玉涵,喬董明媒正娶的媳婦,太谷陸家集團董事長陸大可之女,出身鉅商大賈之家,頗懂得商場運籌,精通算盤的妙用,迅速佔據喬家集團CFO(首席財務官)之位,同時也是一位賢達大義、能左右逢源的人物,在喬家集團內部很得人緣,身兼CGO(首席溝通官)的職務,通過與VC(風險投資人)父親撒嬌、打掃屋子等方式溝通,獲取陸大可的風險投資。陸二奶奶是喬董的福星,是喬董的天使,也是最具光輝的女性形象。雍容大度,識大體,懂經營,擁有風險投資的通路,能在喬家最需要的時候獲得最充足的資源。富有生活情趣,善高爾夫,喜化妝SPA,融女人的小樂趣和商業的大智慧於一體,對於喜歡的人敢於主動追求並持之以恆,是喬致庸生命中最可珍貴的珍寶。

5

喬董生命中的五個男人

喬家集團的商業世界中還是以男性為主的,喬致廣、孫茂才、陸大可、曹主任(掌櫃)、馬荀、潘為嚴、李德齡、高瑞、劉黑七、戴二閭,以及競爭對手水家集團董事長、元家集團董事長、邱家集團董事長、邱家集團總經理崔鳴十等。


水家、元家、邱家等,作為商業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對手和項目投資合夥人無須多說;在喬家集團中,馬荀、李德齡、高瑞為董事長慧眼選中的高層管理團隊成員,食君俸祿,鞍馬勞頓,當是職責,唯一不同於前面三位是潘為嚴;劉黑七作為社會治安的不穩定分子,對商業安全存在極大隱患,雖然後期經過喬董以“天下”的名義感化意欲隨從南下販茶,但這個黑老大半路溜號自不必言,在喬家事業的路途中最多隻能算是小插曲一樣的人物;戴二閭是和劉黑七相伴隨的人物,作為中國形意拳的集大成者,三星鏢局有限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中國商界首屈一指的安保公司。


而在喬家商業的發展過程中,這五個男人是不可忽略的:喬致廣、孫茂才、陸大可、潘為嚴、曹主任。


著墨最少的,是喬致庸的大哥、前任董事長喬致廣。但是在喬家集團幾乎每一個面臨抉擇的時候,喬致廣的影響總是“恰到好處”地出現。他是喬致庸的大哥,也是喬致庸心目中的父親,前任董事長去世之前的隻言片語已經從心靈到靈魂到神經的每一個末梢給喬致庸以深深的烙印。


孫茂才,喬家前期智囊團核心成員,決策層核心人物,首席戰略諮詢專家,獨立董事。孫總的名片上可以列出許多頭銜,但是每一個頭銜又是虛幻而摸不著邊際的,他的頭銜是不可定位的,行獨立董事之職,卻也參與一定的具體經營,但沒有股份,這種模糊從開始就決定了孫總在喬家公司發展歷程中的曲折和不平凡。他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因為在喬家前期的每一項重大商業行動幾乎都是按照孫總的“商業計劃書”來實施並獲得成功的。但一個尷尬的存在是,孫總的年薪永遠是3000兩白銀,永遠相當於10個普通官員的收入,孫總的名頭也永遠是喬董的“伴當”,相隨左右,在喬沒有思路的時候非常及時地獻上妙計,解決喬家經營過程中問題。孫總的成功是透過喬家商業行為的思路的成功,孫看到馬荀、高瑞等青年才俊在喬家分公司擔任總經理,處理一方事務的如魚得水時一定會在暫時屬於他的小屋中捶胸!永遠的3000兩?永遠的伴當?喬認可孫,孫仰仗喬,但在孫出現個人生活作風問題之後保持緘默,僅授之以蘿蔔而未施以大棒,至少在這一點上,喬董是有失誤的。如果調任孫做某一方面的總經理,想來是能夠做到董事長與經理人和諧相處的。


說陸大可是中國商人中較早的“風險投資人”一點不為過,其高超的財技,輾轉騰挪的挪移大法,一點不遜色於摩根士丹利等現代資本大鱷。陸家集團在珠寶玉石行業做大之後,陸董事長為投身風險投資事業殫精竭慮,置天下人謂之“山西第一摳”而不顧,為成長為一名具有中國特色的VC人而不懈努力。喬家集團“高粱霸盤”項目危如累卵,喬董首次登門求見,詳解“融資”計劃,聲明只要陸董事長投資30萬兩白銀即可解救喬家度過難關,陸董事長未應允。在做了詳盡的“盡職調查”之後,特別是多方瞭解項目管理層團隊尤其是喬董個人志向抱負之後,陸董事長慷慨答應借款30萬兩白銀,但利率頗高,還與喬家簽訂了“如果3個月內包頭復盛公商業集團高粱霸盤項目未實現盈利,陸家將收購喬家包頭十幾處公司”的“對賭協議”。陸家是壓榨機也是助推器,在無人投資的情況下投入,獲得高額利潤可以理解。這是喬董第一次站在老泰山這個“門口的野蠻人”的門前。


潘為嚴,喬家集團下屬大德通金融(票號)集團總經理,集團董事,喬致庸最得力的事業夥伴,也是喬“匯通天下”事業的實現者,在喬家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屬里程碑式的人物,與喬惺惺惜惺惺,屬董事長與職業經理人完美搭檔的代表。


曹主任,喬董不得不看重的人物,也是普遍為人忽略的人物。大家都尊稱其為曹總經理(掌櫃),但此君基本不直接參與經營事務,而熱心於迎來送往、董事長往返車輛調集等日常接待事務,雖有曹總的稱呼,但估計是董事長特別助理或集團高級行政經理。另據筆者研究發現,在喬家每次重大事件中曹總都基本在場且也發表一些觀點,與喬家大奶奶同為曹姓,分析極有可能為同胞兄妹或姐弟。從這一點上說,曹總應該是大奶奶喬曹氏董事長的利益代言人,監督人(喬董的董事長職位是大哥去世後喬曹氏和曹總解救喬家的權宜之計,有侄子成人喬董歸還公司大權的約定,從法理上說只是代理董事長),應該還擔任喬家集團監事會監事長。

6

悲情喬董

從悲情開始直至悲情結束。這是喬董的宿命。

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也許他本應是一個清正廉明的封建官吏,食粗茶淡飯,在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背影下仍能恪守吏道成就一世英名。可惜的是他走進了商場。


背叛喬董事長的孫總早期做獨立董事的時候,在喬董做出進入現代金融業(票號)時厲言勸告:“金融業(票號業)乃國之重器,進入金融業喬家集團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會倒大黴的!”喬董置若罔聞,執意開創“匯通天下”的偉業,於是孫總所說的“倒大黴”的事件接二連三。


孫並非烏鴉嘴,說黑就黑。但他熟飪社會這樣一個玄機——關涉國家切身命脈的金融是萬萬不可能由一個民營企業家來承擔,即使你胸懷錦繡,氣吞四海,企業已經做到足夠的大,已經實施國際化運作,具備跨區域經營的能力,擁有廣泛的投資人,擁有穩定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但所有優勢在國家機器面前將變得不堪一擊。


特別是喬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皇權至高無上、官僚集團佔據社會絕對優勢的年代,冷兵器的強硬與否決定權力大小的時代,社會理念還頑固地認可“士農工商”的排序,“商”仍然不為人齒,決不會形成真正的市場經濟,依靠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實現“貨暢其流”、“匯通天下”尚不可能。


而喬董上榜《富布絲》精英富豪榜,則使他成眾矢之的。“問題富豪”、“偽慈善”等等傳言不絕於耳,政府、官員等也在第一時間開始大力關注並核查這個偏安於山西小城的喬董及他統領的喬家集團,稅務、工商、國務院等部門蜂擁而至,甚至於對喬董高考予以大力提攜的哈芬哈省長也伸出了手腳。


如果孫總是一個世俗的實用主義者,那麼喬董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爛漫理想主義使他有著宏偉的想象,並藉助孫、潘、馬、高四員在不同階段先後出現的虎將予以實現。但這種爛漫的思維貫穿了他關於企業戰略的判斷,在這個關鍵的點上,喬董給自己繫了一個死扣。


對孫總“悄悄做大,蒙聲發展,做行業‘隱性冠軍’”建議未予採納,喬董萬劫不復的生活從此開始。


而其實,喬董本身也曾以10萬兩白銀“支助”過下野官僚張之洞,併為張省長“南方各省的銀錢匯兌皆由你喬家來做”的承諾欣喜若狂;但在聽聞孫總答應哈芬省長屬下李局長(總管)“你一我二”的盈利分配方案後又勃然大怒。


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希望遠離政治生活,希望通過商業手段為“天下”謀取福祉,希望在純淨的商業環境中經營企業,本身就只能是一個遙遠的童話。


“厲鬼掐住了我的脖子”,“禍害人的東西”,喬董面對“刑不上大夫”的法律,權力把法律當手紙一樣揉搓的現實,只能慨然。


影視中的喬董是一個複合型的人物,他集合晉商經營管理的優秀品質於一身,秉承了這個商幫“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的思想精髓,推著小車來往于山林村落,牽著駱駝奔行於戈壁荒漠,喬致庸們以及同時代人們的創業精神開創了一個時代,並將那個時代推向了輝煌的頂峰。


最全晉商首富喬家檔案


“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正是晉商勤奮、敬業、謹慎、誠信的經營,正是他們嚴格的店規,規範的組織平臺,前瞻性的管理激勵機制,對質量的嚴苛,對客戶的極端重視,自我管理式的家規,固執地堅守這些底線,並生生把自己建立的商業道德和個人修為,都發揮到極致,這些,也許才是最具思考和借鑑的價值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