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解读企业应对肺炎疫情的短中长期策略

从二月初开始,“复工”一直是全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议题。而制造业尤甚。疫情让大量中小企业坠入了深深的焦虑与迷茫,甚至于生死一线。

作为一个千亿级别的龙头企业,海尔率先通过内部实践验证,在全国各地工业园区的防疫和复工方面工作,成为当地企业的示范样板,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广。而其中的道与术,则在2月29日(周六)晚20:00,《中外管理之企业“战疫”复工进行时》第8期特别公益专场首次由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直接分享。


海尔解读企业应对肺炎疫情的短中长期策略


在直播中,周云杰开门见山地提出: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于非典。新冠肺炎对企业的影响比非典更大,包括企业复工之后的控制难度更大。此时,思维模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走势,简言之——冬天来临了要提前准备“棉衣”,并主动学会做“风雪”的生意。

应对疫情,企业要做好短期、中期、长期的策略思考,并着重分享了海尔的复工经验:

1,短期复工策略:注重打好防疫和复工两场硬仗。成功防疫是复工的必要条件,成功复工是企业战胜疫情的必然选择。

海尔于2月10日开始复工,之前的2月8日完成防疫部署,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方式,安排易感人群远程办公。同时做到全面排查员工,对合作伙伴全面消毒,提前三天演练(公共空间每天四次消毒),提供足够的口罩。而复工之前,海尔的日日顺物流,已经免费运送捐赠物资,海尔生物1月18日则开始准备捐赠物资。

在此基础上,海尔实现了第一周复工率30%-40%,第二周复工率50-60%,第三周基本恢复正常。海尔生物大年初五复工,市值上升了30%。

在一整套复工操作中,周云杰也建议企业应该注意复工的四个瓶颈:人工(准备潜在可用员工,专车接送园区,做通家人工作)、供应商体系、交通管制(发挥小微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包车接力,保障供应链)、现金流(一个月人工成本,库存和应收管理)

2,中期策略思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把员工和用户都变成营销者(利用朋友圈、直播间);利用用户个性化小数据,加快新产品迭代;运用大数据,精准地削减成本;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准度。

总之,就是以变制变,剩者为王。

3,长期策略思考:借鉴《易经》的三大原则:不易、变易、简易。其中“不易”即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战略方向和目标都不要轻易改变;“变易”,即在变化的环境中及时调整策略;“简易”指企业的目标是让每个人成为创造者,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最大化。

最后,周云杰与广大中小企业共勉:变中求胜,踏准时代的节拍,走出自己的节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