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有什麼需肥特徵?適合施加什麼肥料?

霧都山客


豆角具有豆科類植物的顯著特性就是根系自帶固氮菌,因此豆角的需肥特性與其它蔬菜作物具有顯著的不同。

一、需要高有機質且通透好的砂性土壤環境。

底肥需要足量的生物有機肥(每畝400公斤)或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8~10立方),同時補充三個15的複合肥一畝地25公斤、二氨10公斤。

二、領秧上架前衝施福地康牌生物衝施肥每畝10公斤+晶體二銨3公斤。補充幼苗營養、促進根系發育、促進花芽分化。

三、進入結果期後,每10~12天衝施一次福地康牌生物衝施肥,畝用量10公斤,衝肥時一定要避開盛花期,否則會直接導致衝花衝果。

四、養分配比原則:

低氮、低磷、中鉀。氮素高了直接破壞固氮菌定植空氣中天然氮素的能力,導致秧子徒長沒有花;磷元素高了直接導致秧苗僵化不發育;鉀元素高了會導致豆角鼓肚,影響商品屬性。

五、嚴格控水、控溫。

豆角喜溼潤環境但怕大水,只要水大就會引發紅根病,一週之內就會出現葉片枯萎、整株死亡。一旦發現紅根病的跡象,立即用福地康牌生物衝施肥+福地康牌生根抗重茬菌劑灌根,可以很好的治療紅根病,恢復自然生長態勢;同時禁止高溫管理,溫度超過28度豆角花芽分化就停止,超過32度會導致死亡。


科學種植與管理


豆角需肥有什麼特徵?適合施加什麼肥?以上兩個問題不妨反過來看。瞭解豆角在種植成長中需要哪些元素?而相應元素缺乏了又有哪些特徵了?這些我們都弄清楚了,對施加什麼肥就迎刃而解了!

豆角在種植成長中需要以下元素和相應缺乏所表現表現出來的問題!

氮(N)

接種幹豆種子被認為是無效的。因此,應將幹豆視為不能通過固氮來滿足其所有氮需求的方法。建議在播種時使用所有氮,特別是在播種前已將未分解的物料犁入的情況下。

磷(P)

幹豆對磷肥的產量響應並不顯著,而P通常不是產量限制因素。在維持生計的生產中,施用少量肥料時P可能是產量限制因素。如果土壤中的磷含量低於20 ppm,建議在播種前將過磷酸鈣播撒並犁入土壤中15至20釐米的深度。

種植時仍必須將磷肥放好。在低pH值的土壤中,通過在種子側面3.5 cm和種子下方5 cm處進行條帶定位,可有效利用磷。

鉀(K)

當幹豆種植在粘土含量高的土壤上時,鉀通常不是限制因素。分析含量小於50 ppm K的沙質土壤最有可能出現虧缺。最佳葉片含量為2%鉀。

有以下微量營養素

鉬(Mo)

如果土壤的pH(H 2 O)小於6,則應進行每50千克種子100克鉬酸鈉的種子處理和/或每公頃100克鉬酸鈉的葉面噴霧。如果pH(H 2 O)低於5.3,並且土壤中沒有根瘤菌,則使用鉬將無法獲得任何結果。缺乏症狀與氮相似,因為它對氮代謝很重要。

鋅(Zn)

豆類組織中鋅的臨界含量為15至20 ppm。高於120 ppm的水平會降低產量。鋅的可用性在弱酸性土壤(pH值為6,0-6,8)中最高,而在pH(H 2 O)高於7.4時則最低。

錳(Mn)

缺乏症僅發生在pH值高的土壤上。症狀包括小葉,在小靜脈區域有馬賽克泛黃,而靜脈則明顯呈綠色。可以通過以15至20 kg / ha 施用硫酸錳(MnSO 4)來糾正缺陷。

硼(B)

硼毒性比缺乏是一個更常見的問題,症狀包括萎黃病和矮化。隨著時間的流逝,萎黃病會加劇,並像燒傷一樣,葉片邊緣會捲曲。豆子不應跟隨接受了硼肥的向日葵作物。

鐵(Fe)

pH(H 2 O)值高於7.4的鈣質或鹽漬土壤上會發生缺乏。症狀的特徵是鮮黃色的葉子和綠色的脈。可以通過1%FeSO 4 溶液或葉面噴施螯合劑來糾正缺陷。

為了種植豆角,酸飽和度的百分比必須低於10%,可溶性鋁含量必須小於25%至30%,施用農用石灰可以提高pH值(降低酸飽和度)。這些在酸性(低pH)土壤上的施用可使植物獲得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鉬、磷的有效性受pH值的影響。pH(H 2 O)為6至7時很容易獲得。

鈣和鎂的缺乏可以用農業石灰減輕。高pH值的土壤通常會與過量的鈉鹽相關聯,從而減少養分吸收。豆類可以耐受高達8或10的鈉飽和百分率,以及高達1 mmho / cm的電導率。


向言農經


其實說到豆角衝肥,老輩子人也都清楚,尿素是萬萬不能用在豆角上的,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種了多年,吃虧吃出來的經驗。那到底是為什麼不能使用尿素呢?因為尿素經過分解會產生氨根離子,豆角根系的固氮菌對氨根離子敏感,氨根離子多了,豆角根系固氮的根瘤菌活性變弱甚至死亡,豆角生長的互利共生平衡打破,豆角根系受到損傷,那自然,根壞了黃葉落葉!

除此之外,豆角上也不能使用碳酸氫銨、氨水,和尿素一樣,會損傷豆角根系,引起黃葉落葉,豆角減產!

那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肥料呢?我們可以使用含硝態氮肥的平衡肥,硫酸銨也可以。但是高鉀肥又不能用啦!高鉀膨果,豆角很容易鼓粒,大家一定要注意啦!

豆角用肥大家一定要注意,最後祝大家種豆角有個好收成!

想了解更多農業技術的話,一定記得關注我哦~實踐經驗,全乾貨



四正優選


豆角又名豇豆、長豇豆、帶豆,屬豆科屬一年生蔬菜。豆角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營養價值高,口感好,是我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的大眾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類蔬菜中居位。豆角的適應性強,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護地種植,同時還可以週年生產,四季上市。

一、豆角具有怎樣的需肥特性

豆角的根系較發達,但是其再生能力比較弱,主根的入土深度一般在80-100釐米之間,群根主要分佈在15-18釐米的耕層內,側根稀少,根瘤也比較少,固定氮的能力相對較弱。豆角根系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但以肥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土壤為好,過於黏重和低溼的土壤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根瘤的活動。

豆角對肥料的要求不高,在植株生長前期(結莢期),由於根瘤尚未充分發育,固氮能力弱,應該適量供應氮肥。開花結莢後,植株對磷、鉀元素的需要量增加,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強,這個時期由於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量增加。相關的研究表明:每生產1000公斤豆角,需要純氮10.2公斤,五氧化二磷4.4公斤,氧化鉀9.7公斤,但是因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豆角生長過程中需鉀素營養多,磷素營養次之,氮素營養相對較少。因此,在豆角栽培中應適當控制水肥,適量施氮,增施磷、鉀肥。

二、怎樣才能做到科學施肥?

根據以上對豆角的根系吸肥特點及其需肥特性的闡述,結合當今豆角的栽培技術,將豆角的科學施肥方式總結如下:

1、重施基肥:豆角忌連作,選擇三年內未種過棉花和豆科植物的地塊,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當配比的複合、混肥料,如15-15-15含硫複合肥等類似的高磷、鉀複合、混肥比較適合於作豆角的基肥選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用基肥時應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適量的增、減施肥量。

2、巧施追肥:定植後以蹲苗為主,控制莖葉徒長,促進生殖生長,以形成較多的花序。結痂後,結合澆水、開溝,追施腐熟的有機肥15000千克/公頃或者施用20-9-11含硫複合肥等類似的複合、混肥料75-120千克/公頃,以後每採收兩次豆莢追肥一次,尿素75-150千克/公頃、硫酸鉀75-120千克/公頃,或者追施17-7-17含硫複合肥等類似的復混肥料120-180千克/公頃。為防止植株早衰,次產量高峰出現後,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和側花芽的形成,並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繼續開花結莢。

除此之外,在生長盛期,根據豆角的生長現狀,適時用0.3%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同時為促進豆角根瘤提早共生固氮,可用固氮菌劑拌種。

總之,豆角是一種可以共生固氮的作物,需氮量相對較少,但是對磷鉀營養需求較多。上述總結了當前相關的研究結果,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具體的施肥量還要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水平確定。但是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追肥後必須結合澆水,要肥水結合,有肥無水等於無肥。在勞動力昂貴的當今時代,建議選用控釋BB肥(真正的控釋肥料的延伸產品,並非恩泰克等穩定劑型的產品),以便明顯減少施肥次數,大大節約肥料勞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豆角種植的經濟效益。

以上就是豆角的需肥特性及其科學施肥的一些介紹,種植豆角的朋友,可以參考這些施肥的方法,結合實際的種植情況,進行施肥。





孫老大的農村生活


首先在生長前期要施用適量氮肥。菜豆苗期根部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弱,施用適量的氮肥可以促進植株早發秧,生長健壯。但如果植株生長旺盛,則必須控制或不用氮肥,以防植株營養生長過旺俗稱瘋長,而引起延遲花期,落花落果或延遲結果。

第一次追肥要掌握在第一花序現蕾期,畝施尿素10公斤或適量糞肥。在果莢長到3-4釐米長時即開花結果期以後開始連續追肥,根據不同茬口及植株長勢情況,一般每隔10-20天追肥一次。

糞肥和複合肥要交替使用,糞肥適量,複合肥10-20公斤/畝。

追肥以順水追肥為好,有利於溶解。兩次追肥中間要澆一次清水,以促進光合作用,滿足豆莢快速生長的需要。除了根部施肥外,還可用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效果也比較明顯。


智能社會袁應會


一,苗弱,莖細,葉小,葉薄,不是深綠色,淺綠。

二,豆角花朵小,落花長出的豆角,細而且短。

三,豆角很細就結籽,豆角含水分少,長的慢。

追什麼肥,常規的追尿素,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還有用桶裝衝施肥。

豆角這類蔬菜,喜歡農家肥。豆角的產量,品質,與施肥量,肥料比例,方法有直接關係。如果農家肥與化肥,搭配合理,施入做底肥,豆角從種到收,不追肥,只要不旱,豆角的產量,品質都很好。


曾憲英10


一、豆角的需肥特性

豆角的根系較發達,但是其再生能力比較弱,主根的入土深度一般在80-100釐米之間,群根主要分佈在15-18釐米的耕層內,側根稀少,根瘤也比較少,固定氮的能力相對較弱。豆角根系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但以肥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土壤為好,過於黏重和低溼的土壤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根瘤的活動。

豆角對肥料的要求不高,在植株生長前期(結莢期),由於根瘤尚未充分發育,固氮能力弱,應該適量供應氮肥。開花結莢後,植株對磷、鉀元素的需要量增加,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強,這個時期由於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量增加。相關的研究表明:每生產1000公斤豆角,需要純氮10.2公斤,五氧化二磷4.4公斤,氧化鉀9.7公斤,但是因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豆角生長過程中需鉀素營養多,磷素營養次之,氮素營養相對較少。因此,在豆角栽培中應適當控制水肥,適量施氮,增施磷、鉀肥。

二、做到科學施肥

根據以上對豆角的根系吸肥特點及其需肥特性的闡述,結合當今豆角的栽培技術,將豆角的科學施肥方式總結如下:

1、重施基肥:豆角忌連作,選擇三年內未種過棉花和豆科植物的地塊,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當配比的複合、混肥料,如15-15-15史丹利含硫複合肥貨17-17-17純硫基等類似的高磷、鉀複合、混肥比較適合於作豆角的基肥選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用基肥時應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適量的增、減施肥量。

2、巧施追肥:定植後以蹲苗為主,控制莖葉徒長,促進生殖生長,以形成較多的花序。結痂後,結合澆水、開溝,追施腐熟的有機肥15000千克/公頃或者施用20-05-13史丹利鋅動力系列75-120千克/公頃,以後每採收兩次豆莢追肥一次,尿素75-150千克/公頃、硫酸鉀75-120千克/公頃,或者追施20-10-21史丹利純硫基120-180千克/公頃。為防止植株早衰,次產量高峰出現後,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和側花芽的形成,並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繼續開花結莢。

除此之外,在生長盛期,根據豆角的生長現狀,適時用史丹利大量元素水溶肥進行葉面施肥,同時為促進豆角根瘤提早共生固氮,可用固氮菌劑拌種。

總之,豆角是一種可以共生固氮的作物,需氮量相對較少,但是對磷鉀營養需求較多,具體的施肥量還要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水平確定。但是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追肥後必須結合澆水,要肥水結合,有肥無水等於無肥。


奮鬥吧First少年


豆角是喜水的菜類,一般種植以前多上土雜肥和有機類肥料為好,盛產期澆水時順帶補施一些衝施肥,也可給葉面噴施一些專門的葉面噴施肥


繁華落寞盡傷城


葉子發黃不茂盛,肯定缺肥,豆角又細又小,肯定缺肥,現在一般用複合肥,也可以用有機肥,把尿用水稀希澆到根部。


異鄉阿蘇


豆角施肥,首先要根據豆角的長勢,豆角是淺根系作物,豆角是連續坐果結果的種類,對對磷肥的需求量要大一些,再就是對硼肥和鉬肥的需求量也是比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