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文化這兩個字有什麼見解?

剛仔丨有話說


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有時也特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以物質為基礎: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它相適應的文化,並隨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隨新社會制度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我們看到歷史上產生了奴隸制文化、封建文化、資夲主義文化丶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延續性,新文化不可能脫離舊文化而產生。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它反過來又給予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以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健康的文化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反之,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在有階級的社會中,文化具有階級性。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特徵。民族語言、民族性格、民族傳統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各民族都有其獨特性。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中華文化"、"日耳曼文化"丶"俄羅斯文化"等。這些世界不同地城丶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不同時代的文化,構成人類文化的總和。

"文化"丶"文明”有時是通用的,如物質文化可稱為物質文明。

從另一個方面講,文是知識,化是教化。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就是指這個人有知識。教化就是文化有教育丶規範人類言行的作用。

說一個人象個文化人就是這個人不但有知識,而且言談舉止不粗魯丶不野蠻。

所以,國人一貫重視文化的學習,各個朝代只要有條件的人家都會讓自家的孩子讀書。

做一個文化人也是老百姓的千年不變的理想和追求。





常樂54321


有幸回答這個問題,文化這樣的大學術非常之高,鄙人僅談談自己的一些片面見解。

文化是一種無形且柔軟的力量,它塑造了人們的精神價值和行為習慣,培養著人的道德、休養和品質。而相處於同一文化下的人,他們有著相近的價值觀,又逐漸構建起了獨特個性的圈子與社會。

我們從平常身邊的案例一一說明:

文化塑造了精神價值和行為習慣,影響著人的價值觀

跨國婚姻出現的數量越來越多,但離異的比例卻也很高,找到一組數據,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2003年以來,中日跨國婚姻的離婚率高達40%,意味著每三對夫妻中會有一對離婚。而離婚的首要原因是文化差異。

這裡的文化差異具象化後,便是雙方的精神價值和行為習慣的不同,那麼必然會出現各種難以理解的看法和做法。

案例一:婚後AA制,在美國人看來,這樣既體現出了男女平等,還可以男女在婚後保持經濟獨立,即使雙方離婚了也有利於財產的分割。但中國女性都表示無法接受這種婚姻生活方式,這種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一點愛情都沒有,只是利益關係。

這就是對同樣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當此時雙方無法妥協的時候,必然會引起更大的矛盾。

案例二:這裡舉一個餘秋雨老師曾講過的一個案例,

我知道一種跨國婚姻的最初的裂縫是怎麼產生的。男方是中國人,女方是美國人,原來是大學同學,在美國結婚,在美國過日子。女方很好,一點也不苛刻,但是實在不理解,丈夫為什麼每年的清明節都必須回國掃墓。她想,工作那麼繁忙,又並非是長假期,路途那麼遙遠,何必年年如此。
但男方想的是,父母已經年邁,好像來日不多,弟妹眾目睽睽,我不能不回來。這中間就觸及了中國人的一個核心的精神價值,那就是親情倫理;而且每年必須在那個時候回來,又變成了一種習慣的生活方式。這都是女方難以體會的了。

這個案例很直觀的表達了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男方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和做法的不同,而女方卻不能理解。

所以,文化是一種無形且柔軟的力量,它塑造了人們的精神價值和行為習慣,是我對文化的第一個見解。


文化培養著人的道德、休養和品質

我們從小課本上就講到,要尊老愛幼、拾金不昧等等……這些就是文化,它們不斷的伴隨著我們的成長,逐漸培養起了我們的道德、修養和品質。

舉個例子:高鐵“霸座”事件,2018年8月21日,當事男子霸佔某女乘客座位,女乘客多次溝通無果,叫來乘務員,但霸座男子拒絕與乘務人員溝通,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最終被佔座女乘客智能被安排到其他車廂。

這樣的人我們看到就非常的氣憤,因為他顛覆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都會斥責對方不道德,沒有文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小沒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

舉個正面的案例:

2018年8月21日,張慧敏和往常一樣起來上班。5點左右,她清掃到撫寧樂都超市附近時,在停車場意外發現了一個棕色錢包。內有身份證、醫保卡、多張銀行卡和幾十元現金。張慧敏通過身份證地址,託人打聽。終於找到失主並將包歸還給失主。

她做著最普通的工作,但卻有著拾金不昧的品質,可見,他的道德、休養和品質很高。


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構建起獨特、個性的圈子與社會

我們經常會說哪裡哪裡的人非常熱情,或者那裡的人不好相處,其實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文化修養的人會監督文化修養低的人,促使其修養也慢慢的變高
比如一個拾金不昧的人看到自己的鄰居將拾到的錢據為己有,他挺身而出進行教育批評,致使對方逐漸建立起拾金不昧的品德,久而久之,形成了拾金不昧的圈子,再大,便形成了拾金不昧的社會。
  • 他們相處在同樣的文化背景下,必然塑造出了具有獨特和個性的價值觀
父母是一個待人熱情的人,所以從小就告訴我待人要和諧、熱情,在這樣的薰陶下,我也慢慢變成了這樣,而把這個範圍變大,比如一個班級、一個村莊、一個縣,同樣的道理,大家逐漸形成了相同的價值觀,形成了獨特和個性的圈子與社會。


結束語

文化是那隻看不見的手,一個文化很高的人必然有著高尚的品質,而這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魅力才是真正的美,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有文化、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我是核桃班長,關注我,和我一起做一個精神文化的修行者!


核桃班長


文化是個大概念。自有人類社會以來,文化就隨之生成,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化呈縱向橫向地各自拓展,形成了涵蓋人類生存的各個角落。也就是說,我們隨便提起一個事物,都能冠之以”文化”。傳統意義上,我們把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叫做文化,特指的是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然而這個定義太過狹窄,更準確地說:文化是指人類生存環境和生存結構所帶出的生存方式的總和。

其實,文化的定義很多,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都下過定義,曾作過統計:自1871——1951年80年裡,關於文化的定義有164條之多,人類學的鼻祖泰勒是現代第一個界定文化的學者,他認為:文化是複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它作為社會一分子所習得的任何才能與習慣,是人類為使自己適應其環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

關於文化的研究,大概分三個方面:

觀念形態:包括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法律政治等意識形態的東西。

精神產品:文學藝術和一切知識成果,代表性的場所為博物館與圖書館。

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民情風俗、生老病死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



微史天水


文化,是一個包邏萬象的特指。是對人類發展過程的概括。可以是很小的範圍,也可以是涵蓋整個人類社會。

文化的特點,就是人類活動所至的有形的或無形的東西。文化既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可以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比如說,凳子文化。就是指人類從製作發明凳子的到現在的整個發展過程。這個是比較狹義的。

再擴大一點,比如飲食文化。就是指整個飲食行業的進化過程。這裡面又包括了食材,廚藝,餐具,等等等等。它們也可以自成體系,各有各的文化。飲食文化還有東西方之分,是東西方文化文明裡面的一個內容。同在中國國內,川魯湘粵等等都有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以上舉例僅僅是從人類生活的一個很小維度來例證。其實文化無處不在,吃喝住穿,行走,從地面跑到天上飛。舉不勝舉。

學校是最典型的文化傳承之地。人們將前人的經驗總結在這裡通過老師,通過相關的教學器材傳給學生。從數理化語文政治哲學等基礎課目,到大學實驗室的驗證探索。

在過去,讀過書的人就叫做文化人。現在是讀書比較多的人才叫做文化人。這個沒有明確的界限標準。因時因地不同而約定俗成。

制度也是文化的內容之一。因為制度也是人制訂的即符合人類活動的屬性。大的有東西方文化,國家文化,企業文化。甚至家族傳承,也可以形成家庭文化。

文化還可以是一種思想,可以是世界觀。比如各種宗教信仰。

現代的演視界,互聯網。更是集中表現人們各種行為,各種思想的地方。所以習慣上就叫這些為″文化傳媒"。

綜上所述,文化是指人類活動的各種特性。文化同時也是對這些特性的總概括。

以上就是我對文化兩個字的理解。簡言之,文化,就是指人類文明進化。#我要上頭條#



村夫隨筆


時下"文化"這個詞很流行。但說起它來,許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淺的。比如一談到文化,人們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場、書店書攤、遊藝室、歌舞廳,就是讀讀報刊、看看電影電視、演演文藝節目,搞搞書畫之類。或者把它到處濫用,弄出一些類似"燈文化"?quot;鬼文化"、"廁所文化"之類的名堂來。當人們這樣看待文化時,心裡也許對"文化是什麼"有一些感覺,但是要認真地考究一下,卻又常常說不出來,或者說不清楚,說不完全。

這種朦朧的感覺,說明對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個層次,提高到哲學上來把握。只有在哲學上,才能給這樣複雜而普遍的問題提供一套比較概括的說法。當然,哲學也是各種各樣的。我們依照馬克思的哲學,嘗試著給文化一個說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說來很複雜。據說僅有據可查的定義,統計出來就超過了160多種,可見其複雜程度。但許多複雜的問題,其秘密往往隱藏在簡單的、基本的事實中,"文化"的秘密也是這樣。在我們看來,文化問題實際就是"人"的問題。文化的本質應該從"人之成為人"的事實中去尋找。

國際上使用的"文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說,它最初是指土地的開墾及植物栽培,以後指對人的身體、精神發育的培養,後來就進一步指人類社會在征服自然和自我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

國外最先給"文化"下定義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 後來美國學者克魯柯亨和凱利進一步指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含隱性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儘管說法有許多種,但是看得出來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東西。

從哲學上說,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謂"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們按照一定尺度去改變環境、發展自己。這樣的活動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換句話說,文化是人的這樣一種存在方式、存在狀態: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價值成果,並通過實現這些價值來更新和發展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從文化與"非文化"或"無文化"的區別談起。

首先,"文化"是指與"自在的、混沌的、矇昧的自然狀態"相反、相對的"人的狀態"、"社會的狀態"。與"文化"相對立的詞,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蠻"等。 "文化"與"自然"相對而言,就是說,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變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沒有人和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無所謂"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沒有自覺意識的支配。沒有人,天地自行運轉、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榮枯,一切是純然的自然。它們沒有意志,沒有目的,沒有情感,沒有靈明之性,沒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東西,即使在人看來非常合乎規律、非常和諧和壯美,但也只是給人以那樣的體驗,並非是它們有意取悅於人。許多物種適應環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絕,似乎有某種絕頂聰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調適、相互選擇的結果。我們不能說它們有嚴格意義上的目的和自覺意識。

人的出現,中斷了自然界的純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於天然世界的人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純自然狀態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覺自由地)生存、發展、演化這樣一種情形。文化是就人與純粹的自然狀態相對,而使自然狀態"人化"的特殊狀態。

撇開純生理現象不說(文化當然不是指純生理問題),人是唯一不同於自然狀態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獨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質的存在物。這種唯有人才有的獨特個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覺自由意識,以自己的靈明之性,以自己的實踐存在方式,從混沌的自然狀態中獨立出來,從渾渾噩噩的矇昧狀態中醒來,開始了自己的創造性活動。人既按照自然的規律性,又按照自身的發展需要和審美理想進行設計、勞動、創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變。於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於純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變了的東西。人開發江河,改良物種,探索宇宙,純自然的東西好像一下子甦醒了,有了目的、意義等屬人的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種植、保護甚至欣賞的樹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頭是自然的,人打造、磨製和(為了欣賞而)移動過的石頭是文化的;野生動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沒有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高山是自然的,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風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釋的宇宙之謎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釋(其真實性如何,另當別論)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詞與"天然"或"自然"相對,意味著它是人超越純自然狀態、改變純自然狀態的活動及其成果,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藝的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據理想和價值、創造理想和價值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為揚棄天然的陌生、異己和黑暗感而對自然進行解釋、"包裝"的過程和成果,是人不滿足於天然的規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動及其成果,總之是人自覺地生存、發展這樣一種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狀態。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標準、目的、理想和需要改變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跡,從而更適合於人。

人將自然"人化"的表現,包括觀念和實際兩大方面:

(1)在觀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動中,人把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萬物,都變成了自己的對象——認識和改造的對象。這是第一層,也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徹底的"人化"方式。

"對象"這個詞本身,就有是誰的"行為目標"的意思。在哲學上把成為對象的東西叫做"客體",就是指它是主體(行為者)的對象。"對象"和"客體"都只能相對於主體而言。人類把世界變成對象,就是確定了自己的主體地位?quot;人類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類作為主體,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觀察、描述、思考、想象和塑造世界。這樣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個"屬人的"世界,即人類眼睛中的世界。

人類原本來自大自然。但是人類之為人類的一大特徵,就是他能夠從大自然中獨立出來,自立於天地之間,並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區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於是,地球上天空、陸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資源"和非資源的區分,有了"好天氣和壞天氣"、"優越環境和惡劣環境"、"肥沃土地和貧瘠土地"的區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動物,也有了"益蟲和害蟲"之類的區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沒有人的情況下一樣存在的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麼一"看",就成了與人有關的、能夠或者不能夠為人所用的東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沒有、或者無所謂有無的東西,比如想象、聯想、神話、虛構、推理、預測、方案中的許多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麼一看、用腦子這麼一想,就能夠在認識中和觀念中聯繫起來、創造出來。比如自然界本來沒有語言文字,沒有思想,更沒有宗教、科學、哲學和藝術,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這一切都出現了,並且它們都從一定的方面反映著這個世界。

這種"人化"通常表現為人創造的一套符號系統、話語系統、解釋系統。用這套系統人可以首先從認識上、觀念上,在頭腦中整合純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總之,人一旦把什麼東西當作了對象,也就是把它納入了自己的範圍,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斷和選擇。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幾乎沒有例外。因此,"人類眼中的世界",就總是一個觀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這種"人類自我中心"的態度,暫不論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點:它是一個事實,是人類迄今為止生存發展所特有的一個基本事實。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麼就無法說明人類是怎樣生存和發展起來的。

(2)在實際上,即人類通過實踐同世界打交道的現實過程和結果,也是:人類不斷地把上述觀念上?quot;人化"變成行動,從而不僅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自然,甚至還創造出了原本沒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給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並沒有衣服、糧食、生產工具,也沒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論據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為自己創造出所需要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價值目標改變自然,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這套成果作為客觀的東西,為人的生存發展服務。

人的實踐歸根結蒂就是自覺地改變自然,使自然適合於人。因此實踐愈是發達,人類的文明越是發展,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廣泛和普遍,人類就愈是遠離自然狀態而進入人工環境。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都會感覺到:現在,要想讓自己的雙腳踏上一塊天然的土地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我們的腳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飾過的土地。如今,我們人類越來越生活在一個"自我對象化"——把自己的創造物當作對象——的世界裡:我們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氣中,而是生活在空調下;我們很少飲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種飲料。我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越來越遠離自然,不是面對面地實際的交往,而是越來越依賴廣告、傳媒,越來越依賴電話、傳真、電子郵件(email),我們越來越依賴汽車、電力和其他人工製品……總之,我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來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雖然"越來越遠離自然"並不是事情的全部(因為事情還有另一面,即:這種"遠離"也意味著更深地進入和依賴於自然。譬如對電力的依賴,實際上也就是對發電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陽能、核能等天然資源的依賴),不是唯一的趨勢,但它畢竟是一個基本的、越來越強有力的事實。在這個事實面前,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覺察到了問題,產生了不小的疑問和顧慮:這樣越來越遠離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論答案如何,有一點同樣是必須承認的,這就是:不論人類對自然越來越"遠離"還是越來越"依賴",都意味著要以人的尺度來改變自然,就像無論是破壞環境還是保護環境,都意味著要通過行動,使自然更適合於人、有利於人一樣。

無論在觀念中還是實際上將自然"人化",都意味著人在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賦予自然以屬人的品質,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過創造成為現實,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體的主體化"。更進一步說,"人化"意味著在人的作用和干預下,世界有了某種意義,有了一套價值座標。"人化"的過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價值內容。人要從中實現和體驗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諧和自由、崇高和神聖等價值。這是人改變自然的動機和動力。因此從內容方面看來,我們有理由把"價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實質,是文化的核心。

人類因為追求、創造和享有一定的價值系統顯示出文化,文化因為有價值滲透於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麵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脫離獸性、原始矇昧等狀態,從而"更加成為人","越來越象人"。這可以稱作人的"向文而化",簡稱"化人"。

由於人不同於動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這就引出一系列問題:人和人的創造物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人如何以及應該如何生存?人的生活應該體現一種什麼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何在?人的發展趨勢指向何處?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文化的核心問題。

"文化"與獸性、動物性、本能狀態等相對。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揚棄自身最粗俗物慾的活動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來說,人離動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著動物的痕跡。從純生理角度說,人也是動物,所以人與動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說:"人去禽獸者幾稀但人也最不願把自己混同於動物。要侮辱一個人,最嚴厲的恐怕就是罵他"畜牲",甚或"禽獸不如"。"文化"一詞恰恰就是從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角度說人,恰恰就是說人的非動物性、非獸性。換句話,文化恰恰是從動物性出發而超越了動物性的表現。如果沒有文化,人和動物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說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過教育、修養和鍛鍊等,把人身上本屬於動物的、純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這些本性符合了社會的文明標準、人的標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種行為,若稱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須有





金石有道


時至今日,對文化的定義也並未完全統一 。一般認為,文化就是人類社會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

何謂文明?這又是一個形而上的問題。這就不是凡人所能深究其理的命題了。

一切事物都是因相對而存在。文化也有善與惡、高雅與俚俗之分。

現實中,文化大多指知識、修養、德行等等。大眾口語中所賦予文化的意義大概如此。

當然,偽文化也有不少,且包裝得有模有樣,以道貌岸然的姿態,不知迷惑、俘獲了多少人善良的心。

跟文化沾邊的詞兒也的確不少。諸如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大眾文化、精英文化、搖滾文化;甚至流氓文化、死亡文化、情色文化……好像所有事物,只要它存在著,就可以給它冠以文化之名。反正讓普通人看著有些眼暈。

普通人心想、口出的“文化”肯定是個美好的詞兒。比如,瞧,這人看上去挺有文化。或者,咳,這人一點兒文化也沒有。

總之,老百姓認為的最能接近、獲得“文化”的事兒,莫過於讀書、學習了。



musicsyc


個人理解,一個人的文化是由兩方面構成:

  • 1.知識水平
  • 2.素養教化

平常人們都對有學問的人評價為有文化,有知識,有才華是作為有文化的一個體現;素養教化,指的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水平,人品好不好,是否有道德。

文化人也通常被人們稱讚知書達禮、德才兼備、德藝雙馨就是這個意思。


西早走天涯


文化是人類所特有的,自然動物是什麼就成為什麼,不需要也不能創造文化。人類則需要以文來化自身,使人以文化成完整化的人。

文化兩個字,是文與化,文化是名詞,也有動詞的詞性。人類的文化體現於人類的各種活動及各種活動的各個方面。

文化的實質是思維,如果沒有人的思維活動,文化就只在物性的層面,是人的思維做出文化目標的確定,做出文化效果意義的評定。文化的核心是哲學,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要以哲學性思維來形成,文盲的三觀也具有哲學性,三觀總是文化中最有主體性,靈動性的內容。

由於人類即有的思維基礎是對立二方,在此基礎上不能有包含二方的整體圓明,這使文化目標晦暗不明。由於被思維基礎的二方所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能是健全化,完善化的而具有片面性,殘缺性,這使人類的文化有其病症。

文化這兩個字讓人想到應該從二方基礎轉換到包含二方的圓基礎。因為有了健全的思維基礎,文化才具有使人完整化,完善化的文化力。

化解二方基礎的“方框”,是文化所應有的責任,文化就以人文化成來建立和發展自身;確立包含二方的圓基礎,是文化所必有的擔當,文化就以促成人類在圓全基礎上自由與全面發展體現文化應然的力量。





圓化者


文的初字是紋,裝飾的意思,如文過飾非。文的反意是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引申為擺脫原始狀。化在甲骨文中是兩個顛倒人的形象,意為轉化。也有學者認為:人+匕,即人用匕(古人取食的餐具,羹匙類)取食,不再用手直接抓取,反映了進步,與文意思相近。文化指知識和教化即文明。


不著急愛國學


文化是精神層面的產物,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一方面是可以書寫和記載,成文並且成體系;另一方面是可以教化圈內人,學習,傳承和創新。

老人經常說,有文化,指的是學校教育,讀書,學書本知識,只是對文化樸實的理解。

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雖然是精神的產物,不能讓人填飽肚子,但是沒有文化,行為就沒有規則,沒有方向,形不成合力。

文化的重要支撐就是學習力和執行力,就是常說的知行合一,兩者相輔相成。

時代要求我們文化自信,理論自信,那我們就要知行合一,做好學習和執行的事情。我們不能“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都要盡一份責任,做好學習,傳承和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