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疫情沒有造成脫貧人口的大量因病返貧、因疫返貧脫貧人口


國務院扶貧辦:疫情沒有造成脫貧人口的大量因病返貧、因疫返貧脫貧人口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3月10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推進農村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有關情況。

我們請來了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先生、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先生,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蘇國霞女士、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女士,請他們就降低疫情影響、增加農民收入、扶貧項目復工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我們國家扶貧有一個指標就是保障貧困群眾的基本醫療,是脫貧標準之一,所以我們扶貧工作中為農村貧困人口建立了三條醫療保障線,一個是基本醫療保險、一個是大病保險、一個是大病救助。我們還加強了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以保證貧困地區群眾常見病、慢性病可以就地就近治療。所以現在疫情對貧困群眾的影響不是特別大,跟我們長期建立的這種醫療保障制度是有關係的。整體看,疫情沒有造成大量的因病返貧、因疫返貧。但是從這個角度提醒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剛剛脫貧的人口,還有收入在國家扶貧標準附近的邊緣人口,他們因為這些偶然的因素,收入驟減、支出驟升,可能重新回到貧困,所以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建立防止返貧的監測幫扶機制,首先把農村可能出現的返貧狀況監測起來,通過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通過相關部門來發現可能返貧的情況、可能新致貧的情況,根據問題的原因及時採取各種針對性幫扶措施,因病返貧的就採取醫療救助的措施,失學輟學的就採取教育扶貧的措施,確實喪失勞動能力的就是兜底保障措施,有勞動能力的就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外出就業,建立一種比較穩定的幫扶機制。這套機制現在正在建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