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有这样一群人

于凶猛疫情之下逆行而上

有这样一群人

4小时集结驰援武汉雷神山

有这样一群人

倔强的用生命守护生命

从滨城大连到荆楚武汉

是使命的接力,是责任的担当

他们坚定、勇敢、温暖

他们坚韧、乐观、奉献

他们是医者,更是战士

大连500余名“白衣战士”

1个月的奋战坚守

坚定地逆行奔跑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

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

他们是大连的骄傲,是青年的榜样

今天,校团委特别邀请大连医疗二队领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雷神山医疗队领队、大医二院副院长、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志宇教授,与大工青年连线,共同开启一堂定位雷神山医院,主题为“贡献大连力量,共筑战疫长城”的特别团课,就大工青年学生们关心关注的:

01 在雷神山医院开展救治的整体情况

02 医护驰援武汉的初衷

03 医护人员的工作和防护情况

05 对大工青年的寄语

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连线,带我们一起走进大医二院医护天团的雷神山战“疫”日记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刘志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大连市泌尿外科分会侯任主委。

辽宁省泌尿外科分会秘书长,中华医促会泌尿生殖委员会常委及辽宁省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常委,辽宁省抗癌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委员会(ERAS)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师协会,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座右铭:职业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很享受拯救或延长生命带来的成就感。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在和平年代,最大的战争就是与传染病的斗争,我们就是战士,没有其他的理由可讲,召必战,战必胜。”

各位理工大学的优秀学子,优秀的同学们,大家好。十分感谢学校宋丹副书记和学校团委的邀请,请我代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174名奔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这段时间所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其实我和理工大学还是很有渊源的,一听说是理工大学的,我油然而生的一种敬意和亲切感。因为我的父母都是理工大学60年代力学系的毕业生,他们的导师是钱令希教授,当年我高考时的志愿,一个是理工,一个就是医学,都是我憧憬的学科。当然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医科,一路走来到现在,我跟我的学生也讲,跟我的同事朋友闲谈时也说,我说我选择这个行业一点都不后悔,对我来说是个很正确的选择,因为我觉得这个行业最大的好处是给我们的从业人员带来其他很多行业很难带来的一种成就感,或者是这种职业的幸福。

这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确实出乎了很多专家、业内人士的意料,进一步说明医学在一些疾病面前其实还是比较弱小的。尽管医学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突如其来的病毒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科学也是在不断地和疾病、和一些未知的现象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当然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医学依然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也是在和疾病不断的斗争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所以说我们既有传统的一些手段和办法,包括传染病的消毒和隔离、几个路径的隔绝,还有一些有效药物的研发和传统药物的应用,以及民众的积极配合,

目前为止,从我今天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经历的这个时刻来讲,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是在可控范围内,我们也离将病毒消灭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出征仪式合影

我们接到这个任务的话也是突如其来。2月8号,正月15,那天中午是12:50左右,我接到辽宁省卫健委的电话,通知我们大连要组建500人的医疗队。那么我们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责无旁贷要成为这支医疗队的主力

。那么我们两个医院要各出200名左右的医护人员,和大连市卫健委派出的市级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共组成500人的医务人员。我们的队伍要出200人左右,本来那天原计划是下午,我作为医院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要主持召开我们医院的抗疫工作的布置会,因为疫情来是突如其来,1月19号、20号,那么国内就不断的对疫情的响应级别在提高,大连也是一样。

所以说我们医院1月19号20号开始就启动了全面的防疫工作,包括门诊、病房的这种调整,包括预检分诊流程的调整,以及人员的培训,那么当然还有我们整个住院部、门诊部一些布局的调整。那么当时的考虑的话就是要把病毒有效的挡在楼宇之外,避免我们住在楼宇内的一些患者受到感染,包括医护人员。所以这个工作量其实也是很大的。春节期间,大连市的很多医护人员是没有休息,都是全力以赴来对付这个病毒,而且正月15上班在即,很多门诊的患者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这种救治、诊治。所以我们那天要做的工作,针对节后的一些工作要做一些详尽的预案,所以说工作是安排好的。但接到这个任务确实是突如其来,告诉我们要组建这么大的一个队伍,而且是当天晚上就要出发,所以给我们准备的时间是应该讲还是很局促的,

那么从十二点四十五分接到通知,到晚上要出发,可能我们就是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这些时间要包括首先是人员的动员,因为他要求征集的根据疾病的特点,是呼吸科、重症医学、急诊包括呼吸内科,还有其他的内科医生,还有我们的护士,所以说征调这么大数量的医护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应该讲是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的话我们还要做我们物资上的准备,因为毕竟这是打仗,这是和一种特殊的病毒做斗争,武汉的地区的资源是比较匮乏的,我们必须要把我们的防护装备准备好。如果说准备好防护装备的话,我们是属于不带武器上战场,那么一定损失惨重的。那么当然还有和家人的这种沟通、工作的交接,所以说很短的时间内要做这么多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既然是战时状态,就要有战时状态的这种效率。在和平年代,可能最大的战争就是和传染病做斗争,那么在这个年代的话,我们就是战士,所以说没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可讲。

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按政府安排的晚上准时出发。同时,人员按照要求全部到位的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因为前期的话我看我们也有很多学子关心这个问题,就是大家既然知道未来存在的风险,甚至稍加不慎,就是和生死打交道,

那么我们怎么样把这些医护人员迅速动员起来?首先的话在前期因为病毒已经在全国肆虐,所以说我们医护人员的话也是做好了这种随时上前线的准备!当然这种前线我们没有想到能这么快的到武汉前线,我们当时想的更多的是在大连,我们可能要面临很多这种预见分诊发热的一些病人,甚至要到大连市传染病医院去做这样的一些抗疫的一些工作。

所以说前期很多医护人员也是主动请战报名,要到前线去,这里边既有我们的一些青年才俊,90后、95后这样的一些年轻的护士,年轻的医生,那么也有接近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老教授。这个病其实涉及到的专科更多的是内科医生为主,呼吸内科重症,但是仅仅靠这些医生是不够的,像武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为这么多的传染病,仅仅靠内科医生是不能够满足这种愈演愈烈的疫情的这种要求的,所以说外科医生也要做好这种准备。而且在大疫面前,医生的专科应该讲有些情况很重要,在轻症诊疗和预检分诊等方面也不是说特别重要,更多的我们还是得有这种职业的素养,所以平时我们是有这种人员的储备,很多医护人员也都是主动请战,主动报名。

我们在主动请战报名的这些医生、护士当中,同时结合前线的需求,我们就迅速的把我们的医生护士动员起来了。当然这里边还要考虑到年资,还要考虑到专业。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连夜出发前往机场

因为当时我们出行的时候还是很仓促,不知道我们到前线到底是什么样的战争,到哪个医院去,我们是整建制的接收哪个医院、哪个病区还是是化整为零都不清楚,但是我们还是要做最充分的准备,所以说我们人员准备的时候考虑到了年资,

有我们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那么也有我们一些青年的才俊,然后有正能量、有活力、有很好的业务水准的人员。我们也抽掉了10个护士长,因为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因为一个作战单位一个病房,如果没有很好的护士长的这种协调,那么医生想把这个仗打赢,应该讲还是有些许难度的,所以说这是一个要配合紧密协同作战的一个team,就要把队伍配置好。同时,我们医院的后勤等相关部门也是密切配合,把我们需要的物资迅速的准备好,因为前期还是有一些储备,尽管量不太够,但是首先是满足及时战时之需。至于说和家人的这种沟通交流,应该讲大多数医护人员是没有什么障碍的,包括我本人,回家收拾东西跟家人讲,没有什么商量,就是通知。

本来正月十五很多家庭都是合家团圆,吃团圆饭的这样一个时刻,但是这个时候的话就顾不上这些了,可能很多家里更多的是一种甚至是比较悲壮的一个送别的时刻,6:00在我们的国际会议厅有一个简短的医院员工院领导给我了一个壮行仪式,尽管简短,但是大家也是充满了激情,抱着必胜的信念

。同时也是报着要帮助我们在武汉那些已经经历了太多困苦的同行,共同的把疾病、把病毒给它扼杀掉的这样一种决心。晚上7点左右,交通公司给我们准备了10辆大巴车,浩浩荡荡从医院到机场,市委市政府包括我们大学的很多领导也为我们践行,社会各界力量,包括航空公司、南航、包括很多爱心人士为我们送行,我觉得既有这种送别亲人的这样的一些不舍,其实更多的还有热盼着我们能够每个人都平安回来的,满满的期待。所以说这个场面还是很感人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医二院医护人员与亲人告别

“我们是来吃苦的,既然是战时状态,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就可能会做很多平时我们不曾接触到的工作。”

我们到武汉后,当天晚上是10:00飞机起飞,到达武汉已经是凌晨1:00左右,很多托运的行李都没有到。

武汉它是一座空城,很多人员或者封城或者是之前走掉了,所以说这个服务很多设施包括人员都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们折腾到酒店,到入住就已经凌晨五六点钟左右了,并且这个酒店尽管是一个很不错的酒店,但是因为没有服务人员,所以说这个里边条件确实还是出我们的意料,而且南方比较湿冷,所以第1个晚上过的确实是这个比较难受。那么当然我们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我去了以后,第一天我们开了一个小型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我就跟大家讲,我说我们来就是吃苦来了,我们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既然是战时状态,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就可能会做很多平时我们不曾接触到的工作。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病区验收

到了武汉,我们才知道即将接手的是一所正在建设中的战地传染病医院(雷神山医院),而不是成熟的、内部设施齐全的医院。刚开始困难还是很多的,我们入住的时候对酒店不太适应,因为酒店的温度是比较湿冷,这是一个从北方到南方的转变,包括我们当时走的比较仓促,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准备的不够充足。

因为这是紧急建立的一所传染病医院,前期已经创造了中国速度,但依然要面临边施工边验收,而且

刚来几天这边也是雨雪交加,满地的泥泞,很多没有竣工的病区、太多没有完善的验收,空荡荡的一无所有的病区设备,开始的困难可想而知。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查看病区医疗护理工作记录情况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到这里来就是来吃苦的。”“少为不行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披星戴月,每天从早到晚,经常是半夜才能回到酒店,饿了工地扒一口饭,累了席地坐一会,从无到有,一个一个房间验收,一个病区一个病区完善办公设备,一项一项医疗流程梳理,一个一个人员培训院感防护流程,仅仅2天时间,我们分管的A10病区就开始收治患者,随后几天,其他三个病区也开始陆续收治患者。

从仅有的、还是部分工地的板房,到形成病区基本规模,所有医护队员都变身成超人,既是战士,也是力工,既是天使,也是验收工程师,用心血、汗水与智慧铸就了一个个整齐划一的病区。

首先面临的是验收工程,看是否符合医院的要求。大家想,平时在医院里这些不归我们管,而如今就得跟工人们一起准备。验收成功后,就开始物资的准备,因为资源的匮乏,很多准备药品都是从我们的仓库里一点点拿,刚开始的一两天我们从早忙到晚,与时间赛跑,因为很多病人正等着我们。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巡视病区医疗工作

我们大连500人医护队分成了两队,一队是医大附属一院牵头,一队是我们医大附属二院牵头。我们带来了170位医护人员,还有市内各医院组成的80人连队,因为有四个病区,所以我们把这250名医护人员分成四队。正月十八就接收了第一批病人,将他们安置到了第一个病区,在短短两三天内,四个病区全部收满。一共收了171名病人,年纪最高的有98岁,而年纪最小的只有15岁,60岁以上的占60%,有20%的重症患者,还有一些营养状态比较差的病人。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雨雪交加查看病区外围情况

“我觉得这就是职业的本能,这就是责任,这就是使命。”

首先,我觉得医护人员的本能就是在大难来临的时候要往上冲,我们从穿上白袍的那一刻,就决定要与疾病战斗一生。那天临行的时候,我作为代表,在讲话中提到,我做了20多年的外科医生,这里既有太多成功的喜悦,也有一些治病治不了命的因为医学局限性的无助和苦痛。有些患者与你是忘年交,他对子女、对老伴可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但是对你却是尊敬和充满期待。但疾病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医学的局限性,无法救治,不仅家属痛苦,很多医护人员也很痛苦,毕竟这么长一段时间,已经与患者产生了一定的感情。这么多年从医过程当中,最痛心的就是有些人因为教育背景或者知识结构等原因不相信科学,有些疾病明明有很大的希望治愈或者延长寿命,但因为偏信一些不科学的治疗手段,如一些偏方、祖传秘方等等,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机会。但无论如何,当疾病、困难来临的时候,很多患者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往上冲。像在一些公共场合,比如机场、火车站等地方有些患者、出现急症,或者诊疗过程中遇到一些手术难度、风险极大的情况,真实的世界会有很多有担当的医护人员都会选择挺身而出,这也是职业的本能。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医二院医护人员在机场合影

学了这个专业,可能刚开始对尸体、出血有恐惧,但经过多年的历练、老师的教导、实践的考验,你的本能就是帮助需要的患者,尽最大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所以像这样的任务来到我们的面前时,包括03年的SARS、08年的抗震救灾,很多的医护人员会本能地挺身而出。我们这次动员过程是很顺利的,当我们到了前线,大家没有恐惧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人的本能,毕竟我们面临的是有肆虐性的传染性病毒。

既然我们披上了白袍,到了前线,我们的使命就唤起了本能,我们就是要竭尽全力克服困难,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医二院医护人员在雷神山医院隔离区合影

我觉得这就是职业的本能,这就是责任,这就是使命,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可以讲的话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护士,我们有很多到前线的医护人员是和家人匆匆告别,有的可能家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在来的第五天第六天,中央电视台要采访,采访我们的医生和护士。

我们的一位护士长就坚决不接受采访,我觉得很奇怪,后来在勉强之下她就说了说,她跟我说能不能不要在辽宁台、不要在中央台播,可以在别的地方台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万一他们看到的话会身体、心理受不了。

有时候跟朋友、学生交流,我常说在欧美国家都是家庭背景很好,成绩很高的人学医,过去的中国是这个方向,疫情以后,学医无论是分数线还是其他方面,一定会和国际进一步接轨的。各位优秀的学子其实学理工科也很好,但是有时候交流的时候我就讲,学医其实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学医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的荣光、社会的尊重,而且还有能延长他人生命带来的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一定要按照规矩办,按照我们培训的环节做,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我们的医护人员要穿很重的防护装备,穿脱防护服的过程很繁琐,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严谨细致科学,否则就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

。所以这个过程可以说有些许压力,也需要消耗时间,我们前期要做很好的培训,如果哪些环节有纰漏,那我们医护人员就会有压力。另外防护服,我相信大家通过一些媒体看到,它是很厚重的,就像打仗一样身上穿了很重的盔甲,把脸、呼吸系统等等都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还要做一些具体的操作,所以工作过程还是很辛苦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进隔离区前和同事合影加油

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跟患者进行近距离接触,在这个地方很多患者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有的是比较轻症的患者,他觉得可以居家隔离,但是现实的环境又不允许他们居家隔离。还有很多老人他们的情况比较重,还有一些聋哑人,在这种不能有家人探视、陪同的环境里,这种恐惧、焦虑、抑郁的情况发生率是不低的,所以

需要医护人员跟他们进行一些交流、互动,才有利于他疾病的康复,同时要有一些精准的操作,包括输液、咽后壁查看等操作都是有一定风险和压力的。所以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环境、强度、压力,还是与一般环境迥然不同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到隔离区查看患者

当然为了保证他们的休息,能让他们有更好的状态抵御病毒,我们也让他们工作时间不要太长,六到八个小时左右。

但是那也比较辛苦,因为防护服穿脱比较麻烦,另外资源也是比较有限的,所以说我们很多医护人员都是在里面垫了尿不湿,也是不吃不喝,因为一吃饭一喝水,整个防护服就污染了,包括上卫生间都是要尽量避免,所以从饮食包括到他们生理现象的防范,都是和平时是迥然不同的,所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显而易见是有很大的压力,也是有一定的强度的,包括有些医务人员离开和病人接触的隔离区,或者说污染区,回到居住地回到房间,也是要有严格的消毒。回到宾馆以后回到大厅要消毒,回到房间里面也要分清洁区污染区,哪些鞋、衣服要脱在外面,口罩怎么脱,在房间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都是有严格程序的,比日常的生活多了很多繁琐的步骤。如果他们哪些步骤没有做到位,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所以说在这种环境下面,我们一定要按照规矩办,按照我们培训的环节做,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所以强度和压力都是比较大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隔离区了解医护人员工作情况

“我们收治的病人年纪最高的有98岁,治疗直至痊愈出院的过程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收治的病人年纪最高的有98岁。这名98岁的老人1922年生,是一个高寿的老人,但是因为这个疾病,家里也面临很大的不幸。她一家5口人都染上了新冠病毒,她的女婿也比较重,但幸运的是鬼门关走一回,救过来了。其他的两个亲戚,包括她的女儿,一起入住我们10病区。这个老人的病情比较重,来的时候有心衰、发烧,营养状态很差,同时身上还有一处烫伤,整个状态委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整体状态是比较衰竭的,入院的时候,她的女儿希望能照顾她生命的最后一程。他们对最终的转好不抱任何的希望,想要在这里能不太遭罪的走完最后一程也就好了,当然也抱一些希望,如果能出现奇迹,让她能过上四月份的生日,那就真的是感激涕零了。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到隔离区看望98岁高龄新冠患者

任何一个老年人,我们都要关注不仅是他得了什么病,更要关注他身体的其他部件有什么问题。毕竟岁数大了在走下坡路,我们有时候讲高龄的患者就像一部老车,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性,轻轻的一个外力就能让他有散架的可能,所以说对这种高危人群,我们要对他有更多的关照。

这里说点题外话,也是做科普,我跟我的学生和患者交流病情的时候,要讲一些手术意外的事情,我是泌尿外科医生,做肿瘤啊、肾癌啊、膀胱癌,我说从技术来讲我可以保证你的安全,但是岁数大的人不能完全保证手术以外其他的安全,因为心脏、肺、脑的意外情况比年轻人、中年人的风险要大得多,尤其是高龄患者。尽管她平时很健康,但是她的肌体在老化,所以这些意外情况出现的几率和年龄小一些的人比是比较大的,所以这样一个情况在这样的高龄患者的身上出现就更加明显,本来就是高龄经不起折腾,加上新冠肺炎,再有心衰、营养不良、烫伤,还有血栓等相关的风险。但是面对家属这种期盼的眼神,还有我们的团队,我们来的这几个医生护士都是精兵强将,大家平时彼此都比较了解,我们从来都是知难而上,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可能救治、有生的希望的患者。

我们思想高度一致,就是能让这个老人顺利康复,毕竟这个老人在得新冠之前身体状态还是可以的,因为新冠病情的打击使他很多疾病都涌现出来了。所以我们迅速成立了会诊的专家组、医生组、护理团队,全方位、精细地按照指南制定了新冠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针对脑血管等刚刚提到的相关问题,也都有对应的预案和方案。护理团队的精细化护理,也是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包括这种翻身扣背,包括人文的关怀,对于疾病的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98岁高龄新冠患者顺利出院

正是因为精准的精细化的诊疗,充满温度的护理,以及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我们很多环节的把握,所以这个老人住院十天会奇迹般地顺利出院,各种指标在复查的话都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而且的话,每天都能下地。在家人的搀扶下,可以走两圈。语言的表达沟通逐渐流畅。所以出院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都进行了报道。她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年龄最大的新冠患者,家属老人本人双手合十,确实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看到这个老人能够平安的离开,家属眼中充满了感激的眼神和激动的泪水。在这个时刻,我们医护人员的付出和生命的延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有一个走廊的涂鸦文化,一些年轻的九零后九五后的小医生小护士很有活力,不乏有才华和创意的。”

另外一件感人的事,刚才提到里面有聋哑人,在这种很孤独的环境下怎么样跟他有效的交流,

我们的医护人员也是上网查一些聋哑的躯体语言,这样就能跟他有很好的互动和交流,这是要下工夫学的,患者感受特别好恢复的也特别快。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工作之余创作的涂鸦作品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我们刚才也讲到了,医护人员也是有压力的,怎么能够释放他们的压力,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到我们医院公众号查一查,我们有一个走廊的涂鸦文化,一些年轻的九零后九五后的小医生小护士很有活力,不乏有才华的。有个护士叫刘玉,她下班后就在一个冰冷的清洁区的走廊画一些她想释放的情感的画,这个画首先是从我们跟病毒的斗争开始,她在这些画中用一些惟妙惟肖的形象,包括大连海蛎子和武汉的热干面的邂逅,联手抗击病毒的这样的形象的展示,大家看到这样的图景的时候压力就小了很多。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与病毒较量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热干面加油,大连“海蛎子”来了

后来她又逐渐画了大连印象、城市美景,老虎滩、火车站、跨海大桥,包括我们大医二院的一些场景等等,吸引了很多路过这里的武汉人、天南海北的医疗队、包括一些患者的家属,心情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同时在隔离区,也就是患者入住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患者可以出去交流的地方,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在那里画了一些反映我们大连人文的景象。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连星海广场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有些人没有来过大连,我们的医护人员就跟他讲,大连有什么美食有什么美景,这既是给大连做城市宣传,也让他们有事做、压力可以释放,同时也是很好的交流,所以这些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压力的释放以及患者的康复都有很大的好处。因为现在医学认为疾病的恢复首先是需要正确的治疗,另外也是有温度的医疗,让他在这里觉得不孤独,对免疫力的提升很有好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工作之余创作的雷神山医院“文化墙”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医二院医疗队员向患者介绍大连

有些患者出院的时候,都是有些依依不舍,有一个24岁的河南小姑娘是个研究生,不幸染病了。在这里和我们的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医护人员在走廊上查房,她就在窗户前探脑看,在房间里画图,表达她对大连的感情、对我们的情感。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患者在心愿墙上写下心愿

她出院的时候依依不舍,和医护人员抱头痛哭,我们看了以后既有成就感也很心酸,这说明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给她的人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说患这个病是不幸,但在治疗过程中又认识到了人性,认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这样一些感人的场景还是很多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深厚感情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做运动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为患者准备的爱心水果和纸鹤

“我们能够本能想到的就不是个人的风险和安危,本能的想到就是要把这个病人给救活。”

这里面还有一些重症患者,需要我们做气管插管,需要我们做心肺复苏,需要我们做穿刺,这样的患者首先说他的病情比较重,病毒毒力比较强,我们在做有创操作的时候,距离比较近,他有的时候咳嗽,那这种对于医护人员的威胁是比较大的,刚才有的同学问我们怕不怕,对病毒都有恐惧,但能够来的初衷是什么,其实刚才已经提到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情况下(面对患者的危急情况),其实

我们能够本能想到的就不是个人的风险和安危,本能的想到就是要把这个病人给救活,要把这个危机的情况给他度过去,所以这真的就是医者的本能。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辛勤工作

我们平时做医疗工作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想的做的也是知难而上。我们去年也有一个肾癌病人,他的栓子都快要到心脏了,如果患者不做,可能半年生存率连10%都不到,但是如果做的话可能死在手术台上,那么这种情况,你是做还是不做,做了患者可能获得一线生机或者是说生命的延长,但是也有可能让患者死在台上,这对医生来说,这是挫败感很强的事,你选择不做选择逃避也没有问题,因为本身来讲,风险非常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有情怀有技术的医生是会选择挑战。当然,前提的话是需要家属充分的理解和信任,

我觉得现在中国当今医疗的问题,当然还有社会上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是怎样能够重建信任,无论是在医疗是在教育还是在很多方面,有信任作为前提,当然还要有技术,还有很多共同的理念,很多问题可能就会得到很顺畅的解决。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庆祝第100位出院患者出院

“我们的队训就是“守望相助、义不容辞、斩冠除毒、平安返乡”,口号就是“决胜雷神山,安踏回家路”。

这样的情况是不少的,感人的事基本每天都会发生。我们有一位男护士,他的爸爸在他值夜班的时候去世,他值夜班之前就知道他父亲不好,但是我们进到隔离区电话就不能带了,所以他出舱之后就听到了和父亲阴阳两隔的消息,但这种情况他不能回去,因为武汉封城。还有我们的医护人员生病,可能是正常的生病,但是在特殊的时期,他可能很紧张,正常感冒发烧和新冠的发烧怎么鉴别,我们也紧张,所以怎样解除这种压力,进行有序的排查检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困难和问题。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种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面对打消疑虑,当然还不能放过每一个疑似的病例,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面临的困难。我们正式工作进舱之前都会有一个仪式,这个也是在我们医院的公众号也可以查得到,我们每一个队员都要给自己鼓劲、给大家鼓劲,我们要拍视频,有的队员他就讲武汉加油,大连加油,大医二院加油等等,还有的讲:“儿子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回来陪你去圣亚海洋世界。”还有的母亲讲:“孩子,等妈妈回来陪你过生日”。很感人,我们听了之后心里也很酸。还有年轻的护士在镜头前说:“等我回去我们就结婚。”

就是这样的一些看似平淡,但是聚集了很多情感的语言,让我们觉得他们很不容易,他们来都没有想太多,都是为了职业的情感,但他们冷静下来可能会想家,想亲人孩子和家乡,我们有很多患者他们来看病也有很多牵挂很多思念。所以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想着怎么样把这个仗打好,我们大连人怎样平安回家。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的美好祝愿

有战斗力的队伍也要有很好的文化体系的建设,

所以我们在完成工作分工的同时也建立了我们大连2队的队训,包括我们的口号,这也代表了我们很多员工的希望,同时承载了很多家乡人的期待。我们的队训就是“守望相助、义不容辞、斩冠除毒、平安返乡”,我们的口号就是“决胜雷神山,安踏回家路”,我相信我们有科学的素养、科学的理念的这种指引,同时还要有有温度的医疗去精细照料每一个患者,我相信我们在雷神山救治过的患者在很多医疗队的尽心救治下,都会平安的出院。我们做好科学的防护,我们也一定会平安地回家。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疗队员合影

“青年学生要听党的话、听的科学的话,宅在家里、减少聚集,戴好口罩,这是对一线工作人员最好的支持。”

有的学生给我们提的问题是“在不能上学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或者能为医护人员做点什么”,我想我们只要不让时间轻易流走,在紧俏的时间里,我们读读书,沉淀下来思考一些我们既往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者就现在的现象或者这次疫情发生过程当中,反射出人性的一些善、恶,以及疫情为什么会发生到今天的这个田地,为什么我们能够举全国之力能把它控制的很好,我觉得这些细节,尽管我们不是学医的专业人士,但是这对于我们提升界鉴别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很有意义事情。

所以在家里不能说赋闲,在我们没有课上的时间里面,我们有很多事情可做。如果能把这些事情做一些沉淀思考,或者听听英语,看一些你感兴趣的书,尤其是很多史书,很多现在的一些问题都在史书里得到体现,或者做一些现实的思考,我认为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即使不上课,但是我们的心也没有在流浪,我们依然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重返课堂会收获满满。

我讲到的医护人员的支持,如同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张主任、钟南山院士讲的,我们要听党的话、听的科学的话,宅在家里或外出的时候减少聚集,戴好口罩,这是对一线工作人员最好的支持。

“要用有温情的、有温度的医疗来温暖他,我想对疾病的恢复是很有好处的。”

等疫情完全烟消云散之后,对医护人员最大的支持就是理解。毕竟我们中国的医务人员和欧美医务人员相比,我们比他们承受更多的幸苦,我们中国分级诊疗体系不是很完善,国家现在正在不断完善这个体系。因为没有分级诊疗,很多百姓他们都到大医院来看病,使得很多优质的资源是被浪费,大医院的医生就看疑难重症,一上午应该就看10个15个甚至20个患者,医院诊疗就能让患者有很好的感受,疑难重症在大医院很好的消化好,但是我们医生往往一上午看一百二百多个患者,这里既有头痛脑热,也有疑难杂症,很短的时间让他既能把病看好,也要充满人文关怀,显而易见是不现实的。

但确实中国人现在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肿瘤五年生存率越来越高,这和科学的进步和我们医护人员的付出有极大的关系。我相信,随着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地完善,中国医生和护士的职业状况会越来越好,那么在没有完善之前也要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尽管他们现在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多尊重。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医护人员的美好祝愿

有些问题的出现,我们要思考是行业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如医改等相关问题,这些我觉得都是有情怀的知识分子需要思考的问题。从我们医护人员角度讲,我对我自己的要求、对我的同行、对我的学生要求也是这样,这也是梅奥医学的理念,就是患者来看病,首先是不能伤害他,比如他是来看肚子的病,住院之后有一些用药不当造成过敏或者其他的一些医源性的伤害问题等;第二就是要在现代科学可以达到的情况下治好他来看的病第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他好,要用有温情的、有温度的医疗来温暖他,我想对疾病的恢复是很有好处的。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大医二院医护人员“比心”

“深埋于寒雪下的种子,在春天的爱抚下,总会成长为一支艳丽的玫瑰。”

前一段时间听一首日本歌曲,它的歌词无论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疫情、还是对于我们在人生长河中可能遇到的不顺、困难,都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歌词的意思就是深埋于寒雪下的种子,在春天的爱抚下,总会成长为一支艳丽的玫瑰。这个种子就是信心坚持和希望。让我们用信念坚持共同浇筑我们对未来的希望!谢谢同学们!

大工这堂特别团课来自武汉雷神山

Duters可以在留言区互动

留下想对“逆行者”们说的话

让我们一起

愿他们早日平安归来!

文字整理:熊天成 陈泓羽

校对:徐一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