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乡音乡情


在北方冬小麦主产区,不同的区域老百姓种植小麦时的播种习惯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播种时间和播种量上,有的地区收完玉米赶着墒情好,强墒拌种小麦;而有的地方,老百姓会先浇水再进行播种。播种量上的差异也很大,有的每亩播种25斤小麦种子,而有的每亩要播种50斤。播种量大,再加上冬季气温偏高,气候温暖,从而造成冬季小麦生长过稠密。

一、小麦过于稠密有什么危害呢?

1、春季小麦返青后会进入快速的生长发育期,这个时期主要就是进行春季分蘖,如果小麦越冬过后本来就稠密的话,那小麦进行分蘖就更显稠密。而春季过多的分蘖不仅形不成穗,还消耗了小麦自身大量的营养,得不偿失。

2、小麦春季返青后过于稠密而不加管理,就会使小麦田间郁闭,影响成穗率,而且小麦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3、小麦过于稠密,为后期小麦田发生病虫害做好了铺垫,过于稠密的田间环境有利于蚜虫和各种病菌的繁殖和滋生,而且打药也打的不够透彻,后期病虫害也不太好防治。

4、小麦过于稠密,各植株之间会争夺阳光和营养物质,这就导致整体小麦植株的茎杆不会太粗壮,而是又细又长,茎杆两个节结之间的高度变大。这个状态下的小麦很容易倒伏,尤其是在狂风暴雨的情况下

极其容易发生倒伏。

二、那么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现小麦太过稠密,怎么办呢?

1、人工间苗

发现小麦田块小麦过于稠密,人工间苗是最笨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采用人工锄苗的方式,可以解决麦田稠密的问题。但这种方式适合于种植面积不大的农户,种植大户不太适合这种笨方法。

2、麦田除苗开沟

在麦田中可以在每一畦垄中间铲去一窄行麦苗,并开沟,将挖出的土壤洒在周边麦田,压盖麦苗,起到一定控制旺长的作用,而开沟能够增加小麦田间空隙,增大了麦苗的生存空间。

3、喷施控旺药剂

大面积种植的小麦田块,采取化学药剂控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春季小麦返青后就开始快速的生长发育,这就使得本就稠密的麦田更加的稠密了,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控制旺长的药剂能够对小麦起到“蹲苗”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了小麦的徒长。

4、喷施化学除草剂

小麦春季返青后过于稠密,这个时候除了选择喷施控旺药剂之外,在你冬前未施用除草剂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喷施防治野麦子的药剂。现在冬小麦产区野麦子的发生非常普遍,而选择在春季防治野麦子的农户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喷施防治野麦子的药剂可以起到控旺的作用呢?因为小麦对防治野麦子的药剂成分敏感,药剂喷施后,小麦和杂草同样中药害,而小麦体内可以缓慢的分解药剂进行解毒。而这个解毒的过程会使小麦长势变缓,从而起到控旺的作用。

总之,小麦一旦播种量过大而引起小麦返青后稠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快的采取控旺措施,为小麦的高产丰收保驾护航。


河北阿宵


根据题主描述,现在感觉到了小麦密度过大,也就是说太稠。现在小麦刚返青,才起身,未拔节,就形成了这种状态,有些预感不好,建议你:

①、现在趁苗小抓紧时间浇一次水,不能再后拖。浇水前适当撒施一些尿素(20斤/亩),注意留神近期红蜘蛛产生,到孕穗期开始防治蚜虫泛滥。


②、现在灌水以后,往后不能再浇水了,这是因为,小麦很快个子就长高了,一出穗增加重量,加之密度大,再要浇水,那最容易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倒伏的时机若在花絮期或灌浆初期爆发,那可是最残的结果。所以说,现在趁苗小赶紧浇一水,后期绝对就不要再用水了。

③、小麦进入拔节初期,掌握好时机,喷雾一次化控药物,进行人为干预。

这是给题主的一点个人建议,望斟酌。面对教训,所以说,种庄稼一定要有科学态度,要按照每个品种的要求下种,不能随意盲目加大,一旦造成危害,就骑虎难下,看看今天密度大,咋处置,沒有妙方解决。



风雨人生3293


今天已经是3月11号了,气温已经回升到最高温度19℃,小麦已进入返青拔节期,针对播种密度过大,建议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减轻倒伏的发生概率。

1、人工降低密度:人工拔除过密地块的麦株,手工拔除的好处是,可以选择性的将密度过大或弱苗拔除,坏处是费时费力,只能适合地块小的种植户。

2化学控旺:现在小麦还处于返青期,在拔节前每亩用15%的多效唑30—50克,兑30公斤水喷施,可有效控制植株旺长,增强抗倒伏的能力,减少发生倒伏的几率。

3、做好田间管理:密度过大的麦田,通风透光性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如果只是过密而没有旺长,注意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喷施叶面肥等。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要注意田间的排水工作,不要让田间长时间内有积水,如果积水过多,又遇到了大风天气,就很容易发生倒伏。


xiulingZhang


小麦播种量偏大,密度大,就是稠了。这事不稀罕,我也种地几十年了,说实话,我就喜欢稠些,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老农们种植小麦的体会,就是在出现了失误,小麦稠了或稀了,铁律:偏稠的绝对比偏稀的产量要高!这不是给你吃开心丸的,真的。但最好还是合理密植,物极必反吗!

如题,种植密度偏大了,怎么应对!提供两个方法供参考。

一、控制水肥管理。不论返青水起身水,不要急于水肥管理。如果确实出现旱情了,那得浇,追肥尽可能不要过多追施氮素肥,多施磷钾肥,磷钾肥作追肥不太方便,那就从现在开始至灌浆期,至少打三次磷酸二氢钾。当然除草剂、防治病虫害不能忽视。

二、化学控旺,不按常规的打药量,可适当加大些控旺剂类,这不是胡来,是因苗制宜。

三、密度大,最担心的是怕倒伏,控旺作的好,不倒伏准获高产。在控旺的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密度大的麦田,最易感染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因为稠密通风透气性差,最易感染病害,控制住病害,就没有问题。

资料上技术人员和有些朋友提出,密度大进行疏苗,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不否认,这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好办法。但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给小麦疏苗纯属理论上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为什么这样说,除非仅种植了0.02亩,那就好办,坐着板凳听着歌,用不了多大功夫搞定。如我原来种20小麦,怎么个疏法,人手!调个独立师来帮忙疏苗还许到麦天能疏完。

所以,唯有化控,壮秆,防病,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再就是运气了,如老天风调雨顺,不刮狂风暴雨,那么,稠点的小麦产量都不会差!我坚信!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农人小匠】根据自己20年的种植小麦经验给你一些建议,希望你结合自己小麦田的实际情况采用。

大地回春,天气渐暖,北方小麦也开始返青了。这位农户朋友到自家麦田一看,发现小麦因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了。小麦返青期麦地就密不透风,如果不及时采收有效措施,小麦生长后期很容易倒伏。也必然造成小麦大幅减产。

我建议可采取以下四种措施:

  1. 尽快镇压
  2. 深耕划锄
  3. 适当推迟浇返青水
  4. 及时化控

一,因为小麦播种量过大,小麦种群数量过多,为后期小麦倒伏埋下了隐患。

小麦大面积倒伏会造成减产30%~50%甚至更多。尤其小麦扬花期突遇大的风雨天气,因小麦密度过大而倒伏造成的减产最严重。

小麦播种量过大,小麦基本苗过多,小麦种群数量过大是一致的。因为小麦生长的向上性,小麦个体为争夺向上空间优势拼命生长,个体之间互相竞争,这样就形成你长我更长的态势,造成小麦节间伸长,株高增高,茎杆柔软,个体细弱不健壮,抵抗风雨能力减弱,因此小麦后期倒伏的几率就增加了。

小麦密度过大,种群拥挤,透风透光差,小麦容易滋生病虫害。如小麦茎腐病、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这也是小麦减产的又一方面原因。

二,小麦返青期发现密度过大,需要赶紧采取措施,这个时期该采取哪些措施?

  1. 镇压。对小麦返青期密度过大、出现旺长的麦田进行镇压。适当镇压破坏小麦茎基,可控制小麦过快生长,促进小麦根系下扎,有利小麦细弱苗转化为粗壮苗。(1)注意给小麦镇压要选择晴天中午时间段,这时小麦茎基比较柔软,不会因为镇压而折断。(2)如果麦田湿度大不能镇压,要镇干不镇湿。

2.深耕划锄。对密度过大的麦田进了深耕划锄,人为破坏一部分小麦根系,从而减少小麦基数,增强小麦通风透光度。

3.适当晚浇返青水。适当晚浇返青水,晚追肥,如果麦田不干返青水可推迟到小麦拔节期。

4.及时采收化控。小麦密度过大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化控。一般可用缩节胺、助壮素或多效唑等生物调节剂进行化控。注意使用量按说明书使用

总结:小麦返青期因播种量过大,麦地密不透风了,要采取措施,避免小麦后期倒伏造成减产。我给出1镇压,2划锄,3晚浇返青水,4化控等几种解决办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采用。


我是【农人小匠】如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批评指出。


农人小匠


现在已经到了惊蛰的节气,天气逐渐变暖,这也使得越冬的小麦开始进入了返青的时时期。在这段时间必须保障小麦的水肥充足,这样才能确保小麦获得稳产、高产的效果,甚至达到增产的目的。由于今年是暖冬的天气,小麦反晴的时间比较早一些,而且会出现病虫害非常严重,一定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今年预计红蜘蛛,或者是蚜虫爆发的面积比较大,一定提前做好预防,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有的农民在年前种植小麦多使了种子,到年后看到小麦返青出现了密度过大,透气性、透光性不是太好,如何才能够保障这样的麦田高产呢?首先要根据当地的麦苗强弱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一些氮肥。并不是一些所谓的没有实践的专家去说,需要大量使用尿素等氮肥支撑着小麦的生长,防止小麦后期养分不足。如果说麦苗长势比较弱,要及时的浇一些返青水,然后再追一些尿素,以每亩地在20~30斤之间就可以。

如果说麦苗长势非常的好,也就是年前对于麦田是施足了基肥,确保了小麦的肥料的供应,目前这个期间就不需要再进行追回了,也不要对小麦及时的进行着浇返青水。防止小麦长势过旺到后期营养跟不上,或者是小麦长得特别高会出现倒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对小麦喷洒一些壮生素,增强小麦的秸秆的强度,这样防止后期出现倒伏的现象。

如果说小麦长势非常的弱,现在要抓紧进行浇返青水,而且每亩地至少使用30斤的尿素,确保小麦的生长所需要的氮肥。当然也不能够使用太多的尿素,防止小麦贪青晚熟。这样到后期一定不要进行浇水了,特别在小麦的孕穗期间对小麦喷洒一些叶面肥,或者是壮生素之类的药品,增提高小麦秸秆的强度。当然现在不能对小麦进行控制旺长的现象,毕竟现在小麦开始刚刚拔节,也不要去打一些矮壮素,这样会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


三农一姐


大家可能对于倒伏对于农作物的危害性产生了一种恐惧,太过于放大了倒伏对于小麦产生的影响,实际情况来说,但从我所在的菏泽农村来讲,倒伏产生的影响减产大多数发生在玉米生长上面,而小麦从生长到生活阶段,只要实时管理,抢种及时那么一般情况都是不会受倒伏影响的,毕竟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所遭受到的恶劣天气都是非常少的,只是在收获期见会有对流天气的出现,及时抢收一般就能解决该问题。

适当晚种密植是小麦高产丰收的一个必要途径,所以面对播种密度过大的时候,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你播种密度能有多大?肯定达不到一亩地70斤麦种吧。

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麦地里密不透风,这个时期还需采取什么措施吗?

首先第一点来说,如果在播种小麦时期是采用的一炮轰的施肥方式,而到了返青期间来麦地里密不透风,这就说明了麦地里面肥效充足,那么切记没有必要进行追肥工作,只要小麦处于正常的长势,一点化肥都不要用,等小麦生长到了拔节期间,在视麦苗生长情况而采取是否需要做追肥处理。

针对密植很容易引起像是红蜘蛛、纹枯病以及吸浆虫等病虫害多发的问题,及时的做好关于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对于一喷三防的小麦田间管理一定不能大意,对于病虫害的发生一定要做好早预防、早发现、早打药。

再者就是对于密植的小麦地,采取适当的化学控旺处理,及时喷洒多效唑等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能够有效的控制旺长、抑制茎叶过度伸长,而且能够提高小麦自身的抗逆性能力,可以达到抵抗倒伏增加产量的作用。

最后就是抢收,密植的小麦一定要抢收,哪怕是收获以后在晾晒也一定要做好抢收工作,早收一天就安全一天,收割机贵个三元五元的也千万不要心疼,收割机来了就收,不要说是给谁谁谁留着收,你的仁义只会害了你自己。

我是农村小小李,喜欢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农村小小李


作为一个从事十多年农业技术人员来分享我的观点。

对于小麦来说密度就是产量。当然密度要合理,但在一般情况下你播种都不会超太多,你最多播45斤/亩,这个密度不算怎么样超标,切记不要太相信有的人说每亩播30斤,绝对的假农民。小麦的产量绝对取决于密度,只要底肥足,后期管理好,绝对高产。首先不要有顾虑,要把握好后期的管理才是王道。



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逐渐返青,这个时候的管理要跟上,就现在的情况看,除草早已结束,即使地里还有草也不建议进行化学除草了,因为小麦马上就要拔节了,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那么现在应该怎么管理呢?

1、控制好肥料特别是氮肥的使用量,不然后期真的会倒伏哦。

2、特别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一喷三防”,特别注意纹枯病的防治,小麦密度大不透风,容易感染纹枯病。再者纹枯病不仅会影响后期灌浆,还会引起倒伏。可以选择三唑类的杀菌剂防治,还要注意防治红蜘蛛及后期的吸浆虫。还有就是赤霉病的防治也不能遗忘,当然现在很多品种对赤霉病都有一定的抗性,但也不能大意,因为这与天气也是有一定的关系。




3、注意叶面肥的使用,比如磷酸二氢钾的使用可以增强小麦的抗性和籽粒饱满度,而且价格低廉很实用。



最后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同时也祝你丰收!


潇洒如你们


大家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农民朋友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由于在单位面积内撒施过多小麦种或其它原因,导致出苗后,小麦苗株密度过大。那么小麦苗株密度过大,会有什么影响呢?

小麦苗株密度过大,会造成小麦在拔节期苗株拥挤,通风透光率差,个体发育弱,易引起倒伏,从而引发减产减收。

小麦在春季返青期的合理群体为:多、中型小麦品种春季最大分蘖数要求达到计划穗数的1.8—2.0倍;大穗型小麦品种要求达到计划穗数2.5—3.0倍。若群体过大,出现麦苗旺长时应及时采取拔除、镇压、化控和深耘断根等措施控制群体。

像这位农友在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该怎么办呢?下边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小麦在春季返青期的促控方法。

手工拔除法

若小麦种植面积不大或人工充足时,可采用手工拔除,手工拔除的好处是,可以选择性的将密度过大或弱苗拔除。

深锄断根法

在小麦拔节前进行深、中耕,耕深8—10公分 ,切断浮根,可以有效抑止小分蘖发生,促进小麦主茎和大分蘖生长。

化学调控法

群体大、长势旺、植株高的品种,在小麦拔节前每亩用15%的多效唑30—50克,兑30公斤水喷施,可有效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 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不足,欢迎大家补充,谢谢大家。


倚竹听溪


在回答这个提问之前,老农先说两句题外话,当然是和小麦种植相关联的话题。

农民在小麦播种时,自己有多少地,每用地用多少斤小麦种子,都是计划好了的。如果是购买的小麦种子绝对是不会购买太多的,这里面还包括小麦播种量的误差。播种完小麦以后就知道每亩地用了多少斤种子,自己很清楚长出来的麦子是密还是稀。

正常情况下,熟练的播种机操作手播种量的误差不会差太多,按正常播种量和农户的要求,每亩地多个三斤二斤的种子,算是正常。像你说在小麦返青期才发现播种密度过大的情况是并不多的,这个实在是怎么说呢?所以,做到合理密植才是小麦丰收的基础保证。

如果小麦播种量过大,小麦返青后就出现密不透风的现象,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是极不利的。

受其影响容易造成的后果:

1,影响通风透光,小麦光和作用变差。

2,小麦稠密容易发生病虫害。如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容易发生虫害,小麦灰飞虱、麦叶蜂、蚜虫等等。

3,小麦秸秆细软,很容易倒伏,造成小麦减产。

4,长出的麦穗个小,籽粒秕瘦,不完善粒较多,影响小麦品质,千粒重轻。

以上说了小麦播种 量过大,小麦植株过于稠密对小麦丰收的不利影响,那么还有没有办法采取补救的措施方法呢?答案是:有的。


补救措施及方法

建议免浇返青水和追肥。像这种麦田的情况,播种前使用的基肥是比较充足的,可以推迟到小麦拔节期再适当追肥和浇水。

及时对小麦控旺。在小麦返青期先打一遍多效唑十芸苔素混合植物调节剂,可以抑制调节小麦的旺长。然后在小麦拔节期至小麦抽穗期打建议打一遍“四合一”小麦高产套餐。建议打两次。第一次说了在小麦的拔节期至抽穗期进行喷雾,也就是人们说的“一喷三防”;第二次打药的时间在小麦的灌粒期间喷施。

小麦高产组合套餐,这里面包含有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素、增效剂等多种成份。可以预防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等病害,可以缩短小麦节间距,在控制小麦旺长的同时,同时能起到生根壮苗,提高成穗数和籽粒饱满度,以及抗倒伏、抗干热风的作用。


总结一下就是说,小麦返青后出现稠密旺长的情况,一是建议免浇返青水;二是要合理控旺,然后做好“一喷三防”。为了小麦获得高产丰收,大家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和方法,欢迎和大家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