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快3年,又辞职了,应该何去何从?

陈子航


「可知大叔聊职场」有幸回答「毕业快3年,又辞职了,应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包括我在内,都曾迷茫过。不是有句话吗?谁的青春不迷茫。所以,首先是没必要焦虑,一切都是一种经历,一切都会过去的。

但是,我能感同身受的是,在迷茫的时候,特别希望有位长者能切身的给些建议,希望自己会有贵人相助。

那么,作为过来人,就说一说,看能不能对你有些帮助。

想一个问题

从提问的背后情绪里,我们体会到,你对频繁辞职这个事是有危机感的。

没人愿意频繁辞职,都想一件事做到底。可是为什么没呢?

我记得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是做了5年,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要说平台、收入都是相对较高的。可当我觉得从个人发展与公司不匹配,已经学不到东西的时候,我毅然离开。

但什么让我坚持5年。因为那个时候傻,硬是洗脑坚持3-5年规划。1年当主管,3年当经理,5年管大区。不拿这个目标誓不罢休,苦当然是很苦的。

所以,实际上从我们毕业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应该反复的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我要到哪去。

我们越早的走出迷茫期,越早的明白自己要什么,我们就越有可能早点走出阴影。

说的白一点儿,我们得“开窍”。

人都是逼出来的

有时候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会觉得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什么压力。当没压力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不顺或者是脸色不堪的时候,第一选择的方式就是“我不伺候你了”。

可我们除了养活自己之外,可能还有女朋友,还有父母。甚至同学聚个会,总不能总是让人买单吧。

男人成熟都是从压力开始的。

如果是你有些东西不能忍的时候,一定是压力还不够。

我个人感觉是,从我有女儿,准备买房子那一刻,我的整个思考方式变了,性格也变了一些。

所以,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牛。

当下最珍贵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过去的都过去了,不必再想;未来的事还没发生,也不必焦虑。

而最好的就是当下。想清楚了,就行动,永远都不晚。

如果奔着薪资去,那就想明白,自己什么东西值钱,有没有一门专业或者技术让自己可以表现。

如果奔着职位去,到底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能否满足职位要求。

到了一定职位后,再跳槽,应该就是通过猎头了,这个信心有没有。

当下你应该明白了,跳槽都只是一种动作。每次新到一个环境,一样会经历了解、熟悉、发现、磨合、适应、再磨合、痛苦、纠结、选择等。都是一样的,这是规律。

这就是机会成本和选择成本。

写在最后

古语有说:成家立业;

古语又说:三十而立。

而现实是,真到了35岁,选择空间就已经非常的小了。

这样一算,我们还有多久?十年弹指一挥间。

年轻的时候还有时间来试错,这个太好了。但是我们每次试错后要总结,而定的窗口期就一定要在30岁这个阶段想清楚,并逼自己一把,并在当下的环境里,迅速行动。

在一个职场环境里,要么积累见识,要么积累知识,要么积累经验,要么积累人脉,要么积累经验,要么积累资本。

总不能最后只是花了时间,别人问我也是一问三不知。

炼心。目标越明确,烦恼越少。

END

我是可知大叔聊职场,10年上市公司岗位经验,专注职场伦理分析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