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閆志攜手"智多星"王辰院士又雙叒叕出手:擬建傳染病博物館

【轉】硬"核"卓爾系閆志,攜手"智多星"王辰院士又雙叒叕出手:擬建世界傳染病博物館、瘟疫史研究中心

硬

3月5日深夜23點33分,湖北首富、卓爾系創始人閻志在頭條號上發文,說他今天專程拜訪了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

硬

閻志說,王辰院士是第一位提出建方艙醫院的專家。方艙醫院的設立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武漢一床難求的局面,為避免疫情繼續擴散發揮了關鍵作用,也為中國乃至世界抗擊各種災情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方案與實踐樣本。

硬


硬

交談中,王辰院士又提出一個新提議:疫情過後,在武漢建一座“世界傳染病博物館”,同時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在武漢設立“瘟疫史研究中心”。

硬


硬


硬


硬

“世界傳染病博物館”既是一個科普基地,也是一個生態環保教育基地,更是一個紀念地。

閻志說,這又是一個偉大的創想。我們只有不再遺忘,才能不再重蹈覆轍。我當即表示:堅定支持,全力參與,一定建成!

硬


硬

我們需要一個紀念地,紀念在這場災難中逝去的每一個人,紀念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的奉獻。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一場災難,要永遠記住這一場災難為什麼發生,又是怎樣結束的!

硬

王辰是誰?就是那個提出武漢建立方艙醫院的功臣。

硬


硬

覆盤武漢這一個多月來的艱苦戰“疫“:做對了兩件至關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封城”,而另一件就是建方艙醫院。

硬

“封城”阻斷了病毒的外流,而方艙醫院則解決了床位的緊缺,讓武漢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時隔離收治,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硬


硬


硬

甚至有專家認為,武漢方艙醫院的成功案例,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抗擊各種災情提供了成功的實踐樣本和極具價值的參考方案。

事實也是如此。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建了13家方艙醫院,新增床位超過13000個,有效緩解了一床難求的局面。

硬


硬

而現在,還有新的方艙醫院在建設,它們將成為集中收治患者的場所,以替換之前那些被臨時徵用的應急醫院、學校、寫字樓,為恢復武漢的生活秩序貢獻力量。

好的戰術需要好的將領去實施,湖北首富閻志就是方艙醫院的有力踐行者之一,武漢有三家方艙醫院都是閻志旗下的卓爾公益基金會捐建的。

硬

出資金、出場地、出物資、出人員,三家方艙醫院累計提供了6000個床位,為收治武漢輕症患者貢獻了關鍵的力量。

其實,除了方艙醫院,卓爾公益基金會還與當地醫院合作成立了7家應急醫院,就是把原來的普通醫院改建成可收治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又增加了3500個床位。

硬


身為湖北首富,在武漢的這場疫情中,閻志一路陪伴從開始奮戰到現在,他親眼見證了武漢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有感動,有悲傷,有失望,也有驚喜。

硬

閻志深知如今武漢的來之不易,他也希望武漢、湖北乃至全中國的人們,能夠記住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從而敬畏蒼生,敬畏自然。

閻志是來向王辰院士取經的,而王辰院士的一個提議,激起了閻志新的熱情。

王辰院士提出並希望疫情過後,在武漢建一個“世界傳染病博物館”,同時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在武漢設立“瘟疫史研究中心”。

是一個偉大的想法。閻志當即舉手表態:“堅定支持,全力參與,一定建成!”

閻志認為:只有記住了這些,我們才沒有白白經歷一場浩劫。

硬

疫情雖然到了下半場,但太陽還沒有完全出來,勿忘過去,別急著摘下你的口罩。

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