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我不知道她們是怎麼熬過來的,80個病人,每天500袋針水,她居然連續頂了兩天一夜”

口述/廣東省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文字整理/羊城派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遊華玲 圖由醫院提供


「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病倒前她連續上了兩天一夜的班


口述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護師 魏思


今天是我進入病房的第二個班,這個班的時間是0點到4點。這兩個班都有一位漢口醫院的護理老師帶我們,現在整個病區就剩她是本院的了,她非常樂觀,對我們非常熱情。


我第一個班,收了一個病人,是消化科的護士。我給她輸液的時候,這個護士姐姐跟我說她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感染上了,在我們來之前,她連續上了兩天一夜的班。我不知道她們是怎麼熬過來的,80個病人,每天500袋針水,她居然連續頂了兩天一夜。


我剛想好好安慰她,護士姐姐就開始問我們住在哪裡,吃的怎麼樣,晚上睡覺冷不冷,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那一刻,我真是止不住自己的眼淚,我多希望我可以早點來這裡支援,讓這裡的醫護人員多休息一下,不要被疾病感染。


「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護士在配製針水


護目鏡起霧看不清,患者說我自己扎,原來遇到同行了


口述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ICU護師 李桂林


穿上防護服進入病區工作已經兩天,我還是非常不習慣,防護服非常臃腫,在病區走兩趟我的衣服就汗溼了,帶著護目鏡工作比較困難,因為呼吸很容易起霧,我又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工作起來有些不便。

工作第一個班,給一位老奶奶量體溫,她發熱39℃,告訴我非常不舒服。醫生幫忙開藥後,我給她用藥,告訴她我們是廣東過來支援的醫療隊,今天第一次來,正在跟漢口醫院的醫護人員交接,所以沒有及時解決她的訴求,老奶奶聽後並沒有責怪,還馬上給我豎起大拇指。


今天給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打針,護目鏡起霧看不清楚,我正想辦法調整角度讓針能一次進去,結果患者跟我說她可以自己來,讓我幫忙緊繃皮膚,她自己插針。原來,是遇到同行了。


「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充滿霧氣的護目鏡


看多了生離死別,這次我真正理解什麼是天災人禍



今天是來武漢的第四天,已經上了兩個班。今天凌晨四點接班,上一班醫生告訴我們整個病區一天死亡了3例患者,其中2例是從急診收進來沒多久就維持不住了,本院的醫生告訴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很多病情危重的病人未能轉至ICU,支持治療跟不上。


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病區好幾個患者都是三四十歲、無基礎疾病的青壯年,肺部CT上是大片大片的滲出,有些甚至接近“白肺”,如果不是在這個特殊時期,這些病人是可以得到更好救治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隨時可能被死神奪走生命。


我是ICU醫生,見過很多生離死別,但是,在這次疫情種,我才真正理解什麼叫天災人禍,在疾病面前,生命如此渺小脆弱。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幫助這些患者,看著病人離去,我感到很無力,我能做的太少,看著他們痛苦的離去,我什麼都做不了,我很愧疚,現在只希望雷神山、火神山醫院能儘快投入使用,武漢的醫療環境能越來越好,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媽媽再也沒有媽媽啦!”這一刻我也非常想念我的媽媽


口述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內科護師 李玲


昨晚,我們病區的一位老奶奶去世了,她和她的女兒都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住在同一個病房,聽到老奶奶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


前一個班查房,老奶奶和她女兒聽到我們是廣東隊來支援的,都很激動,很開心,眼裡發著光,認為自己有希望了,不過一天時間,她們母女倆就陰陽相隔。老奶奶的女兒沉默地接受了媽媽去世的事情,我很想去安慰她,可是那一刻,我竟然詞窮了,找不到任何詞語來安慰她。


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段視頻,一個女孩的外婆去世了,她媽媽抱著她哭著說:“媽媽再也沒有媽媽啦!”這一刻,我也非常想念我的媽媽,因為我的堅持,讓她和家裡人擔驚受怕。

出發上班前,鄧佩瑛護長送我們上車,猶如母親般語重心長:“沒事,慢慢來,不要著急,做好防護!”等我們的車走遠了,還能看到她向著我們招著手,這場景,像極了我每次離家前,媽媽的樣子。回到酒店,看到貼在門上的字條,房間保溫杯中的紅糖水,心裡暖暖的。


「援鄂日記」武漢一名護士,病倒前兩天一夜不眠不休……

端坐的鄧佩英護士長

來源 | 羊城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