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到底有多苦?

小葱花579


我们知道,读书是改变一个人阶层最好也是最公平的方法。在今天,学习竞争压力之大不得不让人咋舌,每年的中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中筛选少部分人,使他们拥有更优良的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奠定社会竞争优势。

而在古代,读书则几乎是所有人想要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范进仅仅只是中了个举人,就高兴地疯了过去,可见考取功名对那时候的读书人诱惑力是多么的大。而同样,他们将要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难以想象的。

古代的底层人民想要读书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钱。试想一下,古代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不事劳作,不干农活,整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读书上,那么他的家庭何以为继?假设就算他的家人都省吃俭用供他一人读书那也十分困难。古代读书并非现在的义务教育,没有钱请先生,去私塾,那么就只能靠自己摸索,学习进度要比别人慢一大截。而且在古代,书籍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因为在印刷术没有普及之前,所有的书籍都只能靠手抄复制拓本,而且在古代,纸张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很多名门世家都会争相收藏书籍,并引以为珍宝,其也成为了士大夫阶层象征财富和地位的另一种方式。

贫穷始终是读书最大的困难之一,没有好的家庭条件是很难让读书人安心坐下来读书的,一边饭都吃不饱,一边还要盘算着今晚的油灯还能支撑多久,要不要凿壁偷个光。所以古代能好好读书的人,都是祖上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积蓄使他成为了一个只用出租土地就能获得财富的小地主,然后才能买的起书和笔墨纸砚等价格昂贵的学习用品。

古代读书人学习一本书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研读,并且大声朗诵,背诵全书只是基本要求,还需要读书人们理解每一句话的涵义。这在没有先生教导的前提下是很难的,所以如果有机会能够拜见当地有名的先生,学子们大多数都趋之若鹜,非常把握机会。在古代知识是一种特别的财富,不像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那时掌握知识的是少部分人,是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而知识又似乎象征着通往更高阶层的钥匙,所以统治者们不会轻易让知识流入底层,一边采用愚民政策一边筛选人才化为己用,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在这种刻意的对知识所有权的把控下,读书人获取知识变得尤为困难,要么自己天资聪颖,悟性极佳,能够无师自通。要么运气好被有名的先生挑中成为弟子,传授一些别人很难学到的东西。否则,和那些出身世家名门或者商贾巨富的读书人相比,寒门子弟是很难有机会脱颖而出的。

虽然古代的确也给了寒门子弟们很多机会,但是天生的资源差距导致他们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而这种差距是巨大的,很难用天分或者努力来弥补的。甚至到义务教育的今天,教育资源的倾斜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分派不均的正常体现,何况在阶级矛盾剧烈的古代。

头悬梁锥刺股能成功已经是很美好的故事了,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着无力的挣扎,到头来耗光了积蓄,成为了像孔乙己那般穷困潦倒却又骄傲于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酸腐书生。


邓海春


读书人才不辛苦,苦的是读书人的家人

读书为科考,科考为当官,古代中举当官,而举人全国也不过五千人上下,听着很不少,但分散到今天3000左右的县城中,一个县里面也不过一两人。进士更难,5000举子参加每三年一次的进士科大考,录取不过两三百人

中举率很低,相当于高考在县里能占前三名;进士率更低,相当于高考全省前十名。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中的厮杀之惨烈,可想而知

参与如此厮杀,看起来读书人应该很苦,可想想就知道,他们苦什么呀?无非早上就起来读书写字,从早读到晚罢了,期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说读书人家人苦,苦中有二

其一,古代税收繁重,农田税、人头税、以及劳役等,这些需要一家子共同全力承担,尤其是家中男丁去扛大部分。男丁读书,一读十年,本该男丁承担的责任,都转嫁在家人身上,这家人要想去承担,付出的估计是男丁两到三倍

其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读书所需要的花费,除去王朝派压的硬性开支,自家生活也需要读书人家人打理,这钱哪来?天上不会掉,家人们会想尽法子去干,没日没夜。对着读书人,她们只会说,相公专心读书,闲些杂事无须困扰

当然,日子虽苦,家人们也是甘之若饴满面憧憬,万一考上了呢?半生操劳不也就值了。考上了光宗耀祖,考上了良田万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

读书如此辛苦,说实话,单靠一家一户很难去供养,一般读书人都是富贵大家,或者整个宗族……

题主无须告诉弟弟古人读书有多苦,而是要告诉他,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告诉他什么是责任担当


灵石蕴珠宝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高考刚考完,这一帮考生终于渡过了最难熬的一段人生之路。

不少考生会撕书去“庆祝”走过这段艰辛的路程。

都知道“十年寒窗苦”很不好受。

今天我们就看看,古代的读书人,有哪些苦受。

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

北宋时期主持庆历新政,写出著名篇章《岳阳楼记》的大宋参知政事范仲淹。就经历过一段艰苦的读书生涯。

范仲淹年幼丧父,家境非常贫寒,但是年少的他喜欢读书,励志苦读于邹平醴泉寺,当时寺里的主持慧通大师学问很好,就教授范仲淹读四书五经这些。范仲淹因家贫,生活窘迫,吃饭都是问题,只有小米可以做粥吃。范仲淹便用小米煮稠粥,放一夜凝固成块之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吃的时候就配点咸菜,当一顿饭。发奋苦读,最后考上了进士,当上了大宋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了。

这就是范仲淹“断齑画粥”,用功读书的历史故事。

说起咸菜,其实我们的父辈那个时代,上学也是很艰苦的,据我父亲讲,他们当时上高中时候,也是从家里带馒头和咸菜,以此充饥。

由此可知,现在的读书条件,算是很好的了。比起古代的“囊萤映雪”,父辈的馒头咸菜,现在最少不用有衣食之忧。

所以真的不用撕书去泄愤。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古代人读书人很苦,苦到什么程度?有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激历自己学习的。有″凿壁偷光"的贫困学子,孜孜不倦的克苦学习者。也有″牛角挂书",边劳作边学习的。还有了让儿子能好的读书,而三迁家的。

古人鼓励人读书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宣传的是″天子重英豪,文章叫尔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

古人读书之苦,只是书本上或教室中从老师口中所知,因此不能感同身受。真正没能读好书的,能感同身受的,是我们这代人的经历,也可以说是悲哀。

小学赶上″动乱年代",学校罢课。没书读的孩子也放了"羊",整天到处野。后来也复课了,也跟不上了。于是便混日子,真正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校也是″学工、学农"的瞎糊弄,还有农忙假和毕业后的"上山下乡"。

时间流逝,当我们走上″社会",那真正是″才疏学浅"。知识量少不说,字认得都不多。时代浪费了一代人,坑了一代人。

不要说没″文凭"得不到重用,没文化也会叫人说″真可怕"。只有此时,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眸子8552


关于“古代读书人到底有多苦”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的想法。

从我上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然后再到做老师带学生,我一直觉得从古至今读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古代的学生,还是现在的学生,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面都很苦,只不过苦的点不一样。

古代学生的苦主要表现在身体上面,那个时候是没有学校的,只有读书人自己办的私塾,教学条件很落后,有的学生可能还会离家很远,而且那个时候的交通也很落后,上学放学基本都是依靠步行,而且私塾先生一般都很严厉,不听话或者先生教的知识没有学好,先生都会拿着戒尺狠狠地惩罚。

古代学生的苦还表现在生活上面,电和蜡烛都是近代生活的产物,那个时候主要的照明方式是油灯,而且除了达官贵人,一般的老百姓生活都比较困苦,温饱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点油灯更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古代的学生想到了很多奇怪的方法,比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

对于我们国家的学生来说,现在社会最重要的是高考,古代社会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每天废寝忘食,读四经背五书,为的就是能够在科举考试的时候,高中状元、光宗耀祖,但是科举考试不像现在的高考,它每三年才会举办一次,而且不像现在的高考那么公平,有些读书人可能遇到一个贪官污吏,一辈子都别想能够通过读书这条捷径了。

而且参加科举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很多考生都是提前好几个月出发,因为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条件好的家庭可能有马车、牛车,条件困苦的家庭,考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的走到考试的地方,如果能够考中,基本会成为官家的人,回家的路不再是什么难事,如果落榜还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回家。

不过在古代,读书真的是穷苦人家孩子唯一的出路,那个时候,社会不能提供工作岗位,土地也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除了读书,真的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但是读书也不是谁都能够读的,试想一下,吃没吃的,穿没穿的,还会有条件读书?

专业致力于解决教育和学习问题,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




豫见杨老师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囊萤夜读;匡衡凿壁偷光;万斯同闭门苦读;宋濂冒雪访师;玄奘苦学佛法……很多很多古人刻苦读书、最终成就了一番成就的典故,在今天作为成语常为人称道,也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读书苦吗?真的很苦,古往今来莫不如此,读书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这其实是苦中作乐。

弟弟应该知道历史上的读书人到底有多辛苦,也应该清楚活着就不该总想着轻松,尤其是尚还年轻时。年轻时的路越走越轻松,将来只会越来越艰难。读书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像古人读书那般忍受艰难困苦,苦中作乐。

通过刻苦读书尝到的甘甜,不仅仅在于一个现世或后世的名利上,更多的是在内心的丰盈与人生的饱满。

如果能切实体悟到这一点,人生将获益无穷。


天天陪伴


有了文字后,识字要读书,读书的人被称之为先生。通过读书,从书本中可以知古今,上下纵横几千年,悟出治国方略,社会家庭教化论理。读书人,地位比之山农手工艺人商贾等劳动者要尊贵。特别在古代设立科考制度后,庶民要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鲤鱼跳龙门”而成人上人。古代读书有多难?官宦富商家不难,因为有钱,能解决读书中所有经济中问题,劳动人家就难了,读书要请先生,书本纸张贵,灯火贵,为生计全家很难养活一个读书人,只能代代为农或为工,很多祖宗几代也出不了一个读书人。也有见识劳动人家,全家拼力供一人读书,为省灯火钱,历史上有司马光“凿壁偷光”,范仲淹屋上“月下苦读”动人故事。今天读书也难?不是难在古代的书本纸张灯火,而是因为社会影响,明星艺人大把挣“轻松钱”,学校很多学生心浮气躁,读书不求甚解,追星仿星荒废学业,大学几年后成啃老一族。应该说,真正读书人也难,难在读书习惯的养成,难在融会惯通,从书本中悟出用以指导思想和行动的智慧。睡时云遮月,醒时月露半,读书人大抵如此!


情欢江川


在现代,人们都知道只有刻苦读书,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读书还可以让人见识到更宽广的世界。古代人亦是如此,因为古代有很多贫寒的人家,只有通过读书考取功名,这样才能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那么古代人是怎样刻苦读书的呢?在古代,读书是很困难的。主要是在于一是没有书读,第二个是没有钱读书。当时的书很少,一般都是人们用手抄写的,因为在当时不能复印。当时是用竹简,所以说没有几本书就能装满好几辆车。当然,人们也有抄在帛上的,卷成一卷儿的,但是还只有少数的人才能够用得起。直到后来才发明了纸,那时候人们也得用手抄,所以说一般人也抄不起。那时候,有钱人家的公子一般会去上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不仅不能去上学,甚至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所以他们在家中一般都是帮父母干农活。不仅如此,古代人读书是很辛苦的。他们早早地就起来读书。古代人读书很能吃苦。有个人却十分贪玩,所以没少受先生的责罚。经过先生的教诲,他也决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这个人就是司马光。其实他也想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但就是太贪玩了,而且他很贪睡。为了能够早起读书,他就在前一天晚上喝一肚子水。本来是想第二天将他憋醒的,但是没有想到半夜他就实在忍不住了,而且还尿床了,为此又受到了同伴的嘲笑。于是他就做了一个警醒自己的枕头,早上一翻身的时候。枕头滑落,然后就会掉在床板上,自然就醒了。就这样,他每天激励着自己早起读书,最终也成了一个渊博的人,而且还写出了有名的文章


大鼻子先生


导读:古代读书人不只苦和累,考试还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前赴后继!因为他们知道读书是穷人唯一得出路! 导读:现在学生动不动就读书苦累,还是太娇气!

背景:科举制度是隋代开始出现,延续到了近代,一共1000多年。科举制度本身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其制度本身经历了几个发展历程! 1: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度!

2:隋文帝那个臭名昭著的儿子隋炀帝开科举,科举制度就逐渐现成!

3:唐朝又设进士明经二科!

4:武则天标新立异设殿试明八股取士!

5:明清时期现成了一套完善的考试制度包括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老龙认为现在的学生还是比较轻松的,现在大学得入学率基本可以达到百分之70,而大家看看古代一个读书人要改变命运有多难!

《一》:变态的时候中举率!

1:就拿中举率说明,读书人考中举人基本就可以算得上改变了命运,我们就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和他子孙做了276年的皇帝,人才选拔制度基本延续前朝科举制度,276年里面读书人中举人数大致为10万人,算一算,不考虑特殊情况中举的读书人约为每年有362人左右,各位正在读书的同学们你们是多幸运啊,感谢这个时代吧,科举制度虽然没有年纪限制,多少岁都可以考,可是这也代表着从他们第一次参加院试开始每年都只有几百个人能够中举人,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竞争者也会逐渐增多,很多人读着读着就老了,而且一事无成!


《二》:残酷的考场环境

我们现在的同学考试的场所温度就算不是温暖如春总不会有生命危险! 老龙举例说说古代的读书人考试环境有多恶劣!

1火灾:翻阅史书可以发现,就在1463年,顺利通过乡试得幸运儿们在天顺年的会试的第一天,就遇上了考试场所火灾的不幸遭遇,要知道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现代科学的检测装置,为了防止考生舞弊考场得大门是锁住的,而场地中有二百多名考生,被烧死了的人数达到了九十多个,而皇帝明英宗就简单给他们每人一口薄棺就草草埋了!


真是昨日本愿登天子堂,今日薄棺一口乱葬岗!

2严寒酷暑:说一个隔我们近一些的事情,在1864年,也是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国家被迫停止十几年的乡试正式重新开始,可想而知积累了几十年的读书人从十几岁的青年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都一拥而至来参加这次考试,可是本来应该在农历八月的会试,拖延到了十一月才举行,这个时候正等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一场考试下来有数十位体弱的老读书人和体虚学子被冻死了!不光是冷,还有就是热也会热死人,由于那些时期不比现在没有空调,如果遇上酷暑难耐得天气被热死也是常见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学生还是比较幸运的,家庭环境差的温饱不是问题吧,条件好的甚至有些家长开房车送孩子考试!珍惜吧孩子们,努力吧正在改变命运的孩子们!

赠语:老龙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里没钱,很多同乡的小伙伴愿意去挣钱辛苦也怕读书累,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坚持让我读书,虽然只读了个二本,总算让我有了机会接触更好的工作,虽然现在没有大富大贵可是在一个上市企业做了大区经理,收入还算可以,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给正在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虽然辛苦可是比起古代读书人来说还是幸运的!


夏慈史


在古代不只是读书人苦,普通百姓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那时候社会环境恶劣,连解决温饱这样最基础的事情都无法保障,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读书人有多苦。现在我们有免费的义务教育,在古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接受到教育的,就连简单的教育就很奢侈,更不要说什么层次更深的高等教育了。中国历史早期很长一段时间,贵族和官员阶级都是世袭制,通俗的讲投胎决定着你的命运。


如果当时你投胎到一个普通百姓的家中,任你再努力、再刻苦、再有学问都白搭,因为硬性的世袭制不是靠努力读书所能改变的。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了科举这类概念的产生,才给了普通芸芸众生一条艰难的通天之路,虽然这条路的竞争力非常大,但科举的出现聊胜于无总体还算是进步了。科举这种形式的产生,带动了大量的普通民众加入到读书人的行列,因为大家都想有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万一成功了就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能光耀门楣的独木桥自然都想争一争。


但是一个普通百姓或者农民的孩子,平时还要从事生产劳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在古时候相对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家庭出身和环境让大部分人对教育望而却步。就拿西汉比较有名的匡衡来说吧!匡衡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但他的求学欲望非常强烈,可家里又没有多余的钱来供他上学。所以匡衡就四处从亲戚、朋友、邻居、乡亲们等,所有能接触到识字或文化这类人那里免费讨学,就好像乞丐吃百家饭一样积累学问。匡衡当时没有钱买书,古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一般的纸都很珍贵,就更不要说书这种东西的价值了,所以匡衡当时就用尽所有办法借书来看。借书在咱们现在看来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在那个时候借一本书就好像是现在借你最贵的手机,可能我打的这比喻不太恰当,但我所想表达的感觉应该不差。


咱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各种先进的电器,电灯、电扇这类是最廉价最基础的东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购置的起,甚至空调都成为我们现在必不可少的家电。但在古代晚上能点一盏油灯去看书都非常奢侈,当时的匡衡白天要将大量的时间从事生产劳动,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时间读书。而晚上看书又需要照明,匡衡的家境可不允许他用油灯,所以他就破坏了自家的墙壁,这样就可以借邻居家的光来看书,可以想象当时读书人到底有多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